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后中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后中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操作要点以及并发症处理。方法 采用后中路椎间盘镜椎间盘摘除术 (MicroendoscopicDiscectomy ,MED)对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和神经根管扩大术。结果 本组 46例 ,随访 3~ 12个月 ,按Nakai分级 :优 40例 ,良 5例 ,可 1例。结论 MED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效果好的优点 ,适用于大多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  相似文献   

2.
后中路椎间盘镜手术的适应证   总被引:28,自引:9,他引:19  
目的:探讨后中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icroEndoso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方法:2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按椎间盘突出的类型选择149例行MED手术,6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开放式手术。结果:本组215例。随访6-16个月,按Nakai分级;MED组,优112例,良27例,可10例,优良率93.28%;开放式手术组,优48例,良11例,可7例,优良率89.39%。结论:MED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等优点,但手术适应证有一定局限性,MED主要适用于单节段外侧型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也适用于部分伴钙化或侧隐窝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不适用于伴腰椎不稳或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应抿弃盲目扩大MED适应证,镜下操作失败再中途转行开放式手术的错误做法。  相似文献   

3.
我院于2002年引进后中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本文就其适应证的选择和预防并发症等有关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包茂德  姜阳  高保国  王跃平 《中国骨伤》2002,15(11):654-655
目的 探讨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症、操作要点以及并发症处理。方法 采用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椎间盘摘除术 (MicroendoscopicDiscectomy ,MEDⅡ )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和神经根管扩大术。结果 本组 55例 ,随访 3~ 1 2个月 ,根据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 :优 49例 ,良 6例 ,差 0例。结论 MED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效果好的优点 ,适用于大多数椎间盘突出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的手术要点和早期疗效。方法: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ry,MED)在椎间盘镜直视下对42例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突出髓核摘除术,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42例获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0个月)。疗效优38例,良3例,可1例。无差级疗效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疗效肯定,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D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适应证,操作要点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采用显微椎间盘对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及侧隐窝扩大术共47例(56个间隙)。结果 47例随访1.5-13个月,按Macab分级:优41例,良5例,差1例。结论 MEDⅡ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效果好的优点,适用于大多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侧隐窝狭窄患者。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和仔细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显微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败病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显微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失败的原因。方法 对19例经显微椎间盘镜手术治疗失败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例失败原因与手术适应证、临床诊断及操作有关。结论 MED足治疗腰椎闸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但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要有熟练的操作技术。  相似文献   

8.
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目的:观察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999年12月-2001年10月,采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男63例,女37例,年龄平均35.4岁。结果:随访100你,随访时间6个月-1年7个月,优良率92%,结论: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出血少,较好保留了脊柱稳定性,熟练的基本功能镜下操作训练,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运用后路椎间盘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2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做回顾性分析,总结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经验。方法对260例具有手术指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使用第3代MED腰椎间盘镜系统,在工作三角区内手术操作。结果本组病例全部随访平均12个月,按Macnab标准评定,优良率98.5%,术中损伤硬膜6例,术中平均出血37mL,术后3周恢复原工作。结论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充分解除硬膜囊及神经根的压迫,手术效果良好,同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显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并发症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处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10月~2006年10月1852例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出现的140例(7.6%)手术并发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椎管内静脉丛出血48例:42例通过镜下止血后完成MED,6例改为开放椎间盘摘除术;定位错误47例,术中发现后调整腔镜位置完成手术;硬脊膜破裂21例,2例改为开放手术;髓核遗漏13例,二期再次行MED髓核摘除;神经根损伤6例,经1个月后完全恢复;术后椎间盘炎5例,1例保守治愈,其余4例行椎间病灶清除术后痊愈。结论采用适当的处理措施可有效的防止或减小MED并发症或失误后给患者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改良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摘除术(APLD)和后中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D)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997年12月~2002年12月采用A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55例(750个间隙)和1999年2月~2003年12月应用第二代NED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3例(634个间隙)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APLD手术组随访时间6~54个月,平均24.6个月,疗效优263例,良305例,差87例,优良率86.7%;NED手术组随访6~64个月,平均28.6个月,疗效优311例,良218例,差34例,优良率94.0%。结论 APLD和NED椎间盘镜手术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安全可靠的微创技术,而NED技术总体上优于APLD技术。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和仔细的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MED椎间盘镜手术适应证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适应证。方法采用脊柱后路椎间盘镜技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78例。结果178例均得到随访,时间13~28月,平均18月,优156例,良15例,可3例,差4例,5例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无神经根损伤和椎间隙感染。结论MED具有许多优点,但必须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不然会导致手术疗效下降和出现不必要副损伤。  相似文献   

13.
MED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04年5月~2005年1月应用MED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对2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腰椎间盘摘除手术,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术后5年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7例,男63例,女54例;年龄24~72岁,平均50.6岁。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单纯侧隐窝狭窄症1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有侧隐窝狭窄32例,伴有髓核钙化15例。L3,42例,L4,556例,L5S148例,L4,5合并L5S111例。中央型22例,旁侧型95例。隆起型32例,破裂型73例,游离型12例。单侧98例,双侧19例。采用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椎间盘切除术(MED)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和神经根管扩大。结果:117例经随访48~84个月,平均5.5年,根据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优93例,良16例,差8例。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的操作技术是减少MED手术并发症、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显微内窥镜腰椎间盘切除系统( 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MED)与传统的后路椎板间隙开窗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30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为椎间盘镜术(MED)组64例,对照组为后路椎板间隙开窗术组66例,根据Nakai标准评价疗效,并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应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日及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的时间情况.[结果]经术后6个月~11年的随访,椎间盘镜术(MED)组优良率为93.5%,后路椎板间隙开窗术组优良率90.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MED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物的应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时间优于后路椎板间隙开窗术组(P<0.05).[结论]椎间盘镜术(MED)治疗青少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与后路椎板间隙开窗术相同,但椎间盘镜术(MED)具有创伤小、对腰椎稳定性破坏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中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目的:介绍MED,METRX中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和有关并发症防治。方法:采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METRX治疗101例。结果:随访6-14个月,按Nakal分级,优良率达94%。163例中硬脊膜囊破裂4例,间盘残留复发6例。全部病例无神经损伤和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MED,METRX用于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具有安全,损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除能摘除突出椎间盘,切除增厚的黄韧带外,还可修整增生的关节突以扩展侧隐窝解除神经根压迫,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好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何勍  阮狄克  王德利  张超  侯黎升  丁宇 《中国骨伤》2007,20(11):779-780
微创技术的应用是外科发展趋势之一。近年来,随着腰椎后路椎间盘镜(MED)系统的不断改进完善和手术技巧的提高,应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正逐步成为一种常规术式。我科应用该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现就手术适应证、术后早期康复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椎间盘镜手术(MED)与开放手术治疗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31例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MED手术和37例行开放手术患者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MED组优良率为90.0%,开放手术组优良率为89.2%,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而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两种方法疗效相近,但MED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高于开放手术组,MED不应作为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总体变化特点及疗效影响因素,并比较显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micro 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传统开放术式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4例,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18~73岁,平均年龄为42岁。采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者36例,传统开窗手术治疗者28例。对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与传统开窗手术组比较,两者近期手术效果近似,但MED组手术切口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卧床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结论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显微椎间盘镜后路手术的应用解剖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显微椎间盘镜手术(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MED)是后路经椎板间隙的椎间盘摘除术,主要适应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台并疆椎管狭窄。该手术方法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少和康复快的优点。我们在应用解剖学研究的基础上,使用MED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单纯腰椎管狭窄症,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