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卫平  汤君燕 《光明中医》2013,(7):1517-1520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特征性改变是玻璃膜疣(drusen)形成和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确切发病机制不清,衰老、营养失衡和遗传等多种因素参与其发病。目前相关学者对AMD治疗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本文就AMD治疗方法及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n.AMD),是威胁中老年人视功能的主要致盲眼病之一,病变在发展过程中可出现黄斑区色素脱失、增殖,玻璃膜疣,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脱离(PED),黄斑区反复出血等眼底改变从而导致视力下降或丧失,其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  相似文献   

3.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属于难治性眼病,是目前老年人致盲的主要病因之一。炎性学说是本病可能的发病机制之一,而补体系统、C反应蛋白、白介素等可能作为重要因素参与了AMD的形成。肿瘤坏死因子可能是产生脉络膜新生血管膜(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重要因素。中医药治疗AMD从"治病求本,标本兼治"角度辨证论治,确有疗效。本文就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妇产科临床常见的女性生殖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发病过程中常合并胰岛素抵抗(IR),对育龄期女性的身心健康产生恶劣影响。其发病机制复杂,迄今仍未被现代医学探明。中医认为,痰湿是PCOS的重要病机,针刺化痰治疗PCOS和IR均有疗效。细胞自噬参与PCOS发病全过程,mTOR通路是自噬的重要通路,针刺可通过mTOR通路调节自噬水平。本研究探讨细胞自噬在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研究PCOS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脏病(DKD)是糖尿病患者最典型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重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主要与血流动力学效应、遗传因素、肾脏炎性损伤、氧化应激、自噬失调、代谢紊乱等密切相关。因其发生机制复杂,临床上尚无特异性防治措施。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哺乳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是参与自噬调节的一个经典通路,可通过激活自噬途径达到治疗DKD的效果。近年来,中药单体因其能够直接作用于靶向细胞,自噬靶点等优势在DKD的防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目前,相关研究人员对DKD的发生发展及药物干预治疗DKD中的病理生理机制做了大量研究,结果发现AMPK/mTOR通路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药单体通过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的活性进而影响自噬途径,减轻氧化应激、炎症和细胞外基质的过度聚集,促进自噬小体的生成,从而改善肾脏的损伤。该文将主要从AMPK/mTOR信号通路介导自噬与DKD的关系及中药单体通过AMPK/mTOR通路介导自噬治疗DKD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防治DKD提供丰富地理论依据及思路。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DKD)是作为糖尿病(DM)常见并发症之一,是一种出现特定肾脏病理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慢性肾脏病(CKD)。大多数学者认为,DKD发病机制与糖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内质网应激、细胞自噬、脂代谢紊乱及外泌体调控等因素有关。现代研究发现,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相关信号通路在DKD中起着关键作用,可以维持肾小球足细胞稳态,参与DKD细胞自噬、肾纤维化、氧化应激、脂代谢紊乱、炎症反应等过程,是当代治疗DKD的新型靶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医药能通过调节mTOR信号通路抑制DKD肾组织损伤,延缓DKD进一步恶化,改善疾病预后,提升患者生活水平。该文通过总结mTOR相关信号通路结构与机制,详述其在DKD中的作用,并对近年来中药单体、中药相关提取物及中药复方通过该信号通路防治DKD的研究现状作简要综述,以期为中医药临床治疗DKD提供新思路与方式。  相似文献   

7.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及其轴突数目进行性丢失、视野逐渐丧失和视神经萎缩为特征的常见致盲性眼病。青光眼的病理改变主要是RGCs及其轴突的变性、萎缩、丧失,最终导致视功能的永久性损害,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细胞自噬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或衰老的蛋白质及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内进行消化降解以不断更新重塑再利用细胞的过程。通过临床案例分析和动物实验发现,中成药和一些中医疗法可能有靶向调控自噬通路的作用,该文从眼部组织对高眼压的应激反应、小梁网功能障碍、免疫调节及瘢痕调控等方面阐述自噬在青光眼眼压升高和视神经损伤机制中所起作用及部分中药成分影响自噬调节相关研究进行论述,探讨中西医结合调控自噬以防治青光眼视神经损害、预防早期视野丢失的可能性,发现各中药单体或中药提取物存在多通路、多作用靶点的特点,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两条经典自噬信号通路,且目前中药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多集中于中枢神经受累的脑和脊髓病变,对于青光眼视神经损伤的保护机制仍需更深入的研究,此外,自噬在不同的实验动物模型和实验方法中展现出“双刃剑”一般的作用形式,怎样人为干预自噬能阻止RGCs凋亡、发挥保护效应仍是未来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肾间质纤维化(RIF)是慢性肾脏疾病进展至肾功能衰竭的共同通路,其发病机制主要与肾脏炎症损伤、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细胞外基质(ECM)的过度沉积等相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信号通路、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等多种信号通路介导了RIF的发生发展。因其发生机制复杂,临床上尚无特异性防治措施。自噬是真核细胞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通过降解和重吸收作用,参与维持组织内稳态的平衡。目前,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脏疾病延缓RIF的进程中以其多成分、多效应、多靶点的的独特优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学者研究发现自噬与中医阴阳学说、癥瘕积聚理论等在一定程度上相符合,并且自噬参与了RIF的诸多环节,RIF病程进展与自噬关系密切,通过干预自噬靶向治疗RIF已成为研究的前沿方向。然而,有关自噬在RIF中的作用及中医药调控自噬治疗RIF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因此,有必要进一步阐述自噬与RIF的关系,以明确自噬在RIF中发挥的作用机制及中医药调控自噬靶向治疗RIF的机制,该文就中医理论与自噬和RIF的相关性,结合自噬在RIF中炎症损伤、氧化应激、细胞凋亡、ECM过度沉积等的作用,自噬与TGF-β1信号通路、mTOR信号通路在RIF的调控机制,对自噬在RIF中的作用及中药干预的研究进行疏理和总结,以期为RIF的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是一种进化保守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其生物学功能主要是参与细胞的增殖、生长及分化,从而调节机体的代谢过程。诸多国内外研究表明,mTOR是细胞凋亡及自噬信号转导通路的交汇点,营养、药物及氧化应激等多种刺激均可通过mTOR介导的信号通路对细胞的凋亡和自噬起到关键性的调控作用。目前,诸多研究已经证明,mTOR信号通路的改变与多种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如癌症、代谢紊乱(肥胖和2型糖尿病)、心血管和神经退行性疾病、与年龄有关的疾病和卵泡发育障碍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医家以该通路为切入点,以细胞凋亡和自噬为研究载体,研究了中医药对细胞凋亡和自噬的调节。其中包括中药单体、中成药、中药复方以及针灸等药物及物理疗法调控凋亡及自噬的实验研究。本文从mTOR信号通路入手,探讨了mTOR与细胞凋亡及自噬的关系,综述了中医药经mTOR途径调节细胞凋亡与自噬的最新进展,为中医药在该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思路与参考。今后,中医药领域仍可以mTOR信号通路为依托,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对细胞凋亡和自噬的时效关系进行探索,为中医药在机体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现代医学的理论支持和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10.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与骨性关节炎(OA)均为老年常见慢病,是老年退行性改变在人体不同组织器官的病理表现。最新研究发现AMD与OA发病具有相关性,OA患者发生AMD的风险较高,其机制尚未明确,推测可能与补体系统、细胞因子、炎性细胞、自噬及Wnt、Notch、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多条信号通路有关。从中医病因病机上讲,AMD与OA虽病位与临床表现不同,但二者均为本虚标实之病,与年老肝、脾、肾亏损有关。本文拟从发病危险因素、中医病因病机、病理及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探讨AMD与OA异病中的共病规律,从而为AMD及OA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黄斑变性(Exudative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EAMD)是发生于老年人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本病以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伴玻璃疣、出血、渗出等为特征。结合其病变演变过程,我们确立了从络论治的治疗思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卒中后抑郁(PSD)是发生在脑卒中后的一种并发症,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多与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有关。脑源性神经因子(BDNF-TrkB)及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等信号通路介导了PSD的发生与发展,其机制复杂,目前临床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而中医药治疗PSD具有多效、多靶点的疗效优势。自噬主要是通过自身的降解和重吸收,维持组织的内稳态的动态平衡,这种作用与中医理论中的阴阳理论较为相似,且PSD的病程进展与自噬密切相关,通过自噬调控进行靶向治疗成为目前PSD中医药治疗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3.
李丽英 《环球中医药》2009,2(2):132-133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与增龄相关的重要致盲眼病之一,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突出,AMD的患病率也不断上升,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可能与老化与代谢失调、微循环障碍、光损伤与氧化损伤、炎症反应、分子生物学改变、遗传与基因等有关。现代医学对AMD的治疗还缺乏特效的手段,从祖国医学角度分析AMD的病因病机,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4.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65岁以上人群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发病率越来越高。其发病机制不明,与氧化应激、炎症、自噬等关系密切。干性AMD的病理变化包括感光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退行性改变、脂褐素的堆积和drusen形成。随着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应用,湿性AMD的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对于干性AMD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合适的动物模型有助于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找到治疗方法。目前已发现多种干性AMD的动物模型,但各种动物模型存在一定的优势和局限性,病变发生机制也各不相同,现就近年来国内外文献的各种干性AMD模型进行综述,为选取合适的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中老年人致盲的重要原因,患病率高,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具体机制仍未完全明了。P2X7受体(P2X7R)是视网膜上表达的ATP门控阳离子通道,最近研究显示P2X7受体参与了AMD病理过程,本文对P2X7受体在AMD生理病理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是一种黄斑区的老年性退行性病变,本病已成为我国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本文从分析AMD的中医发病机理、探讨启明汤的组方配伍、启明汤治疗AMD的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等四方面,浅谈基于五轮八廓学说中药启明汤治疗AMD之思路初探。  相似文献   

17.
自噬是真核生物体内细胞的一种病理和生理现象,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作为一种免疫相关特发性肠道炎症疾病,自噬机制参与其病理、生理过程,介导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肠黏膜屏障损伤是IBD发病的关键因素,自噬通过肠道黏膜屏障损伤,影响疾病进程,干预和调控自噬是治疗IBD的新途径之一。本文重点阐述IBD发病中,自噬调控的肠黏膜屏障损伤机制,查阅相关研究文献,探讨中药通过自噬干预IBD疾病进程的作用靶点,发现中药能够干预PI3K/Akt/mTOR、JNK/Beclin-1/Bcl-2、PINK1/Parkin等自噬相关信号通路,拮抗肠道致病微生物,调控各类肠黏膜屏障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抑制肠道炎症反应,促进肠黏膜屏障的修复,从而发挥治疗IBD的作用;不同中药对自噬调控的炎症因子差异性作用与不同自噬蛋白亚型和细胞靶点相关,主要集中Beclin-1、CDK1及NLRP3炎症小体等。目前,中药通过自噬调控肠黏膜屏障治疗IBD的研究主要涉及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和炎症小体激活方面,较少直接涉及细胞生理、病理层面的研究,且主要集中在肠免疫屏障相关细胞,肠机械屏障及生...  相似文献   

18.
自噬是一种溶酶体介导的在细胞应激过程中捕获并降解功能障碍的细胞器及无用蛋白的分解过程,在宫颈癌中发挥双重作用。在宫颈癌早期阶段,自噬通过抑制致癌p62蛋白聚集体的积累,抑制其发生发展;宫颈癌进展到晚期,抑制癌细胞自噬可增强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抑制其增殖。近年来,中药单体调控自噬治疗宫颈癌的研究方兴未艾,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其可通过多通路、多靶点调控宫颈癌细胞自噬,增加细胞凋亡率,减少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故笔者就中药单体通过自噬抑制宫颈癌的机制展开综述,以期为宫颈癌预防性及治疗性药物的发现发展寻求新突破。通过回顾文献发现在宫颈癌早期阶段,中药单体激活癌细胞自噬促进其凋亡,主要机制为增加溶酶体膜通透性(LMP)、增加化疗药敏感性、激活完整自噬流;宫颈癌进展到晚期,抑制癌细胞自噬减少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机制为抑制自噬小体及自溶酶体的形成。中药单体调节自噬治疗宫颈癌在体外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临床实验研究较少,缺乏可靠的临床理论依据,因此开展更多的中药单体调节自噬治疗宫颈癌的临床实验研究以寻求治疗肿瘤更加可靠的理论依据是必不可少的。  相似文献   

19.
魏伟  范海霞 《江苏中医药》2011,43(10):26-27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方对湿性老年黄斑变性(AMD)患者视力、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脉络膜新生血管复合体厚度的影响.探讨健脾化浊方对湿性AMD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61例AM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35只患眼)和对照组30例(32只患眼),治疗组用自拟健脾化浊方治疗,对照组采用空白对照。总结分析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1月后、3月后的临床资料,并与对照组作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视力优于对照组,治疗3月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值、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复合体厚度值及CNV渗漏消失情况的比较,治疗组亦均优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脾化浊方在较长时间使用后对湿性AMD患者的视力有改善作用,可有效促进视网膜水肿的吸收、减少渗出,对脉络膜新生血管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建玲  王利民  李宗智 《中成药》2006,28(7):1086-1087
老年黄斑变性又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为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随着年龄增加而发病率上升并导致视力明显下降;是当前老年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根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分为萎缩型(又称干性或非渗出性)和渗出型(又称湿性或盘状)两种类型。目前仍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以辅助治疗如:微量元素锌剂被认为可防治黄斑变性的发展;抗氧化剂维生素C和E可防止自由基对细胞的损害,保护视细胞,营养视网膜组织;或通过激光手术治疗。眼保胶囊Ⅰ号是我院老中医李宗智教授经过四十多年临床经验,根据中医中药理论,自制的中药复方制剂;用于治疗小儿弱视、视神经视网膜病变、老年黄斑变性等眼科疾病。通过几年的临床观察,证明眼保Ⅰ号胶囊在治疗老年黄斑变性上有独到之处,疗效明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