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单胎分娩者中,孕早期多胎妊娠自然减胎及手术减胎对围产期母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 376例行IVF助孕治疗,新鲜或冷冻胚胎移植后单胎分娩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孕早期宫内孕囊数分组:A组(多胎妊娠,455例),其中A1组(手术减胎,34例),A2组(自然减胎,421例);B组(单胎妊娠,2 921例);分年龄进行组间临床基本资料,出生低体质量儿率、新生儿畸形率、妊娠期并发症等围产期母婴结局的比较。结果 (1)35岁的患者中,A组比B组不孕时间短、移植胚胎数多和优质胚胎数多;(2)囊胚移植比例、冷冻胚胎移植比例A、B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3)A1组和A2组出生低体质量儿率、出生极低体质量儿率、胎儿畸形率均显著高于B组(P0.05),但A1、A2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A2组早产率明显增加,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多胎妊娠即使减胎后单胎分娩,其新生儿低体质量及畸形风险仍高于单胎妊娠分娩者,35岁、不孕时间短者,建议选择性单优质胚胎移植,以降低多胎妊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双绒毛膜双胎(DCDA)之一自然减胎的发生率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DCDA妊娠病例共4162例,其中双胎自然减灭一胎组745例;未发生自然减胎的3661例作为双胎对照组;同期单胎妊娠的14521个周期作为单胎对照组。首先描述双胎之一自然减胎的总体发生率以及其在不同孕周的发生率;然后比较其与双胎对照组、单胎对照组的临床妊娠结局;最后通过回归模型明确双胎之一自然减胎是否降低抱婴回家可能性的高危因素。结果双胎之一自然减胎的总体发生率为17.9%,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早孕期。自然减胎组在流产率、早产率、活产率、抱婴回家率、分娩孕周及新生儿出生体重等各方面的结局指标均显著优于未发生自然减胎的双胎对照组;活产率、抱婴回家率和新生儿出生体重等主要结局与单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当未发生自然减胎时,抱婴回家的可能性显著下降(OR=0.73,P=0.008);自然减胎不是降低抱婴回家可能性的高危因素。结论自然减胎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DCDA的常见现象。自然减胎对存活胎儿的影响不大,其临床结局良好,不降低抱婴回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移植2枚胚胎后发生三胎妊娠行单绒毛膜双胎中一胎减灭术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行单绒毛膜双胎中一胎减灭术的三胎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术后一般情况,并对比术后仍保留双胎妊娠的与同期非减胎双胎妊娠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结果:减胎术后有12例(44.44%)发生自然减灭仅留一胎;保留双胎组与非减胎双胎组患者平均年龄、平均孕周及平均胎儿出生体质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均无流产发生,晚期流产率分别为6.67%和10.00%,抱婴回家率分别为93.33%、90.00%,早产率分别为21.43%和37.04%,低体质量儿出生比例分别为21.43%和33.33%,围产儿死亡率分别为0.0%和3.7%,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减胎后双胎组和非减胎双胎组均无畸形儿出生。结论:行减灭单绒毛膜双胎中一胎的减胎术有近一半的患者另一胎会发生自然减灭,余保留双胎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一般情况与非减胎双胎妊娠组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4.
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后的多胎妊娠早孕期减胎9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后多胎妊娠早孕期减胎术的安全性及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1例多胎妊娠B超引导下经阴道选择性减胎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其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并将减胎后的患者分为单胎妊娠组及双胎妊娠组,统计各组早产率、早产孕周、早产平均体质量及足月低体质量儿出生率,并与同期施行ART助孕的单胎妊娠及未行减胎的双胎妊娠4 623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减胎组早期流产率为2.20%,明显优于同期妊娠的早期流产率(10.96%),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减胎后的单胎妊娠组早产率、早期流产率及晚期流产率均优于未行减胎的双胎妊娠组。结论:早孕期施行B超引导下经阴道选择性减胎术是安全的,且可有效减少多胎妊娠发生,改善其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治疗后行多胎妊娠减胎术中单卵双胎(MZT)的发生和三胎妊娠行单绒毛膜双胎中一胎减胎术保留双胎者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ART治疗后行经阴道多胎妊娠减胎术的1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MZT在不同分组中的发生情况,同时比较其中伴单绒毛膜双胎的三胎妊娠减单绒毛膜双胎之一者(A组)与不伴单绒毛膜双胎的三胎妊娠减胎后保留双胎者(B组)的临床结局。结果 (1)196例患者中MZT所占比率为44.39%(87/196)。MZT占比率在体外受精(IVF)组(0.85%)、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组(0.66%)、冻融胚胎移植(FET)组(0.78%)和人工授精(AIH/AID)组(0.16%)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辅助孵化(AH)组(1.48%)和无AH组(0.44%)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0)。MZT占比率在高龄(≥35岁)和非高龄患者中(P=0.330)及卵裂期胚胎移植组和囊胚期胚胎移植组组间(P=0.9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A组和B组患者的平均年龄、平均孕周、新生儿的平均胎龄、平均胎儿出生体质量、流产率、早期流产率、晚期流产率、早产率、足月产率、活产率、低出生体质量儿发生率、新生儿出生缺陷率和妊娠并发症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RT行多胎妊娠减胎术的患者中MZT所占几率很高,为减少MZT的发生,尽量选择单胚胎移植;A组和B组患者临床结局无统计学差异,单绒毛膜双胎中一胎减胎术可能是安全而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卵双胎妊娠早期减胎为单胎的妊娠结局。方法 2008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体外受精及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后双胎妊娠早期(孕45~75 d)减胎为单胎者102例(A组),三胎妊娠早期减胎为双胎者73例(B组)以及双胎妊娠未减胎者4 638例(C组),比较其中晚期流产率、早产率等进一步的妊娠结局。结果 IVF/ICSI-ET后A组与B组和C组比较,早产率(10.8%,58.6%,42.1%)、低出生体质量儿率(6.8%,44.1%,30.3%)明显降低,孕周[(38.0±2.0)周,(35.7±2.3)周,(36.4±2.1)周]、出生体质量[(3.17±0.53)kg,(2.51±0.59)kg,(2.69±0.53)kg]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F/ICSI后的双卵双胎妊娠,于孕早期行减胎术安全,具有更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多胎减胎后双胎妊娠结局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IVF-ET中多胎妊娠减胎术对双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地分析IVF-ET治疗后直接双胎妊娠124例(A组)和IVF多胎妊娠减为双胎妊娠43例(B组),比较二组孕期流产率、早产率、胎儿出生体重、胎儿畸形率、新生儿死亡率、胎盘粘连和产后出血等。结果:早期流产率A组8.1%,B组25.6%;晚期流产率A组16.9%,B组9.3%;总流产率A组25%,B组34.9%;A、B组间流产率有显著差异(P<0.01)。A、B组平均孕周(36.6±2.2周vs36.0±2.9周)、第一胎胎儿出生体重(2678.0±510.3gvs2542.5±454.8g)和第二胎胎儿出生体重(2393.4±496.8gvs2297.5±501.0g)间无统计学差异;A、B组间在母体并发症发生率、胎儿畸形率、新生儿死亡率之间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IVF-ET中多胎减为双胎妊娠与IVF-ET中直接双胎妊娠相比,早期流产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辅助生殖技术双胎妊娠自然减胎与单胎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辅助生殖技术双胎妊娠自然减胎121例,早期减胎95例(早期减胎组)及中期减胎26例(中期减胎组),同期320例单胎纳入对照组。对3组进行一般情况、早产及产科结局比较。结果中期减胎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早期减胎组及对照组[(2361.54±724.07)g、(3144.42±506.73)g、(3332.23±493.32)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产、新生儿窒息、转入NICU、低出生体重、胎儿生长受限及胎盘早剥发生率高于早期减胎组及对照组(P0.05)。早期减胎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而早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3组凝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生殖技术自然减胎会导致新生儿出生体重下降及早产增加,中期自然减胎增加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方式对双胎妊娠母胎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3年1月在湖南师范大学附属长沙市妇幼保健院分娩的815例双胎孕产妇的临床资料,依据妊娠方式分为自然妊娠组(398例)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组(417例),比较2组孕产妇基本资料、妊娠并发症及母胎围产结局。结果:IVF-ET组孕产妇年龄、分娩孕周、初产妇比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比例、双绒毛膜双羊膜囊比例、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率均高于自然妊娠组,瘢痕子宫比例低于自然妊娠组(均P<0.05)。IVF-ET组新生儿早产率和转新生儿科率低于自然妊娠组,较大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高于自然妊娠组(均P<0.05)。结论:通过IVF-ET妊娠的双胎孕产妇围产期并发症发生率升高,需要严格把握胚胎移植的指征,严控移植的胚胎数目,加强围产期的管理,降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率,最大程度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0.
不同助孕方式后的妊娠和子代结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妊娠和子代结局与助孕方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02.03~2008.07期间本中心所有ARTs助孕并妊娠的周期。按IUI、IVF-ET等助孕方式分组,比较妊娠、子代情况。结果:临床妊娠683个周期,新生儿701例,出生缺陷15例,出生缺陷率各种助孕方式间无统计学差异。早期流产率ICSI方式高于常规IVF方式;常规IVF的宫外孕率高于ICSI;出生多胎率IVF-ET组高于IUI组,P均<0.05。IVF-ET与IUI比、常规IVF与ICSI比,多胎比单胎均有更高的剖宫产率,P<0.05或P<0.01。出生婴儿男女比例为1∶1.03,单胎比多胎有更高的男孩比例,P<0.05。IVF-ET与IUI比,多胎比单胎早产率高,P<0.05或P<0.01。结论:ICSI和FET操作未明显增加新生儿出生缺陷风险,但其子代遗传风险可能偏高;常规IVF比ICSI有更高的宫外孕和剖宫产风险;IVF-ET产科风险高于IUI。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与单胎妊娠早产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行IVF-ET并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助孕且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563例为研究组,其中女性因素不孕组(单纯女性因素或合并双方因素)369例、单纯男性因素不孕组150例,44例不明原因不孕;按年龄、孕产次配对同一时间段自然单胎妊娠的1126例孕妇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产科结局。结果研究组早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1.90%vs.6.93%,P<0.05),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孕周显著低于对照组[(38.64±2.16)周vs.(39.12±1.73)周,P<0.05],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4%vs.4.35%,P<0.05)。女性因素不孕组早产率显著高于单纯男性因素不孕组及对照组(12.74%vs.6.67%vs.6.93%,P<0.05);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男性因素不孕组(28.7%vs.11.33%,14.63%vs.6.67%,P<0.05),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早破、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女性因素不孕组新生儿出生孕周显著低于单纯男性因素不孕组及对照组[(38.51±2.15)周vs.(38.97±1.85)周vs.(38.64±2.16)周,P<0.05)],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4%vs.4.35%,P<0.05)。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单胎妊娠早产发生率增加,可能与引起女性不孕因素相关疾病及女性因素不孕妇女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冻融周期胚胎移植和新鲜周期胚胎移植单胎妊娠对产科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于沈阳东方医疗集团菁华医院、沈阳市妇婴医院、沈阳二0四医院3所生殖医学中心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助孕并确诊临床妊娠的孕妇及新生儿出生情况的随访资料。共收集确诊单胎早孕妇女11 444例,其中新鲜周期胚胎移植(鲜胚组)7083例,冻融周期胚胎移植(冻胚组)4361例,比较分析新鲜周期与冻融周期胚胎移植单胎妊娠的异位妊娠、早期流产、晚期流产、早产、围产儿死亡、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及新生儿体重和性别比等。结果冻胚组平均年龄及平均不孕年限均低于鲜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冻胚组早期流产、晚期流产、巨大儿、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增高(AOR 1.171,95%CI 1.068~1.285;AOR 1.243,95%CI 1.064~1.453;AOR 1.266,95%CI 1.098~1.459;AOR 1.492,95%CI 1.055~2.109),而异位妊娠风险降低(AOR 0.775,95%CI 0.622~0.967)。结论冻融周期胚胎移植早期流产、晚期流产、巨大儿及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风险升高,异位妊娠风险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辅助生殖技术多胎妊娠选择性经阴道减为单胎的安全性和必要性。方法:回顾分析本中心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后获得妊娠的患者,其中单胎妊娠2760例,双胎未减胎1258例,三胎未减胎15例,减胎后单胎18例。比较各组的流产率、早产率、剖宫产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及低体重儿出生率等。结果:减胎后单胎组与多胎未减胎组比较,早产率、剖宫产率及低体重儿出生率降低(P0.05),分娩孕周延长(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增加(P0.05)。单胎妊娠组与减胎后单胎组患者的年龄、流产率、早产率、剖宫产率、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及低体重儿出生率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胎妊娠孕早期实施选择性经阴道减胎术,仅保留一个胎儿,可有效降低母婴早产及剖宫产导致的风险,从而改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胎妊娠早孕期选择性氯化钾减胎术后与未减胎单胎或双胎妊娠的围生结局差异。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诊治的181例三胎妊娠孕妇早孕期行胎儿心内注射氯化钾减胎术(减至单胎组103例,减至双胎组78例)和未减胎单胎妊娠、双胎妊娠(未减胎单胎组58例,未减胎双胎组54例)的临床信息,并对比分析围生结局差异。结果:减至单胎组分别与减至双胎组和未减胎单胎组相比,其流产率(16.50%、3.85%、1.72%)和早产率(16.50%、55.13%、3.45%)、分娩孕周(37.37±0.26周、34.60±0.29周、39.05±0.20周)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2.71±0.06 kg、2.12±0.54 kg、3.07±0.07 k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减至双胎组与未减胎双胎组比较,其早产率(55.13%、35.19%)、分娩孕周(34.60±0.29周、36.04±0.27周)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2.12±0.54 kg、2.37±0.07 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减胎术增加了孕妇早产率,但通过选择性减胎控制胎儿的数量来降低孕产期并发症仍是必要的。综合考虑流产率、早产率和胎儿发病风险,保留单胎可能更有利于胎儿围生结局和远期健康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与单胎妊娠早产风险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行IVF-ET并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助孕且分娩的单胎妊娠孕妇563例为研究组,其中女性因素不孕组(单纯女性因素或合并双方因素)369例、单纯男性因素不孕组150例,44例不明原因不孕;按年龄、孕产次配对同一时间段自然单胎妊娠的1126例孕妇为对照组,分析两组产科结局。结果研究组早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1.90%vs.6.93%,P0.05),妊娠期糖尿病、胎膜早破、前置胎盘、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新生儿出生孕周显著低于对照组[(38.64±2.16)周vs.(39.12±1.73)周,P0.05],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4%vs.4.35%,P0.05)。女性因素不孕组早产率显著高于单纯男性因素不孕组及对照组(12.74%vs.6.67%vs.6.93%,P0.05);胎膜早破、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男性因素不孕组(28.7%vs.11.33%,14.63%vs.6.67%,P0.05),妊娠期糖尿病、胎盘早破、前置胎盘、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女性因素不孕组新生儿出生孕周显著低于单纯男性因素不孕组及对照组[(38.51±2.15)周vs.(38.97±1.85)周vs.(38.64±2.16)周,P0.05)],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4%vs.4.35%,P0.05)。结论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单胎妊娠早产发生率增加,可能与引起女性不孕因素相关疾病及女性因素不孕妇女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辅助生殖技术(ART)获得的多胎妊娠孕早期行经阴道减胎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以经ART助孕获得多胎妊娠行经阴道减胎术的患者123例为减胎组,根据减胎后保留的胎儿数分为双胎组(A组,n=90)和单胎组(B组,n=33)。另以同期经ART助孕获得单胎妊娠(C组,n=36)和双胎妊娠(D组,n=57)的患者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妊娠结局及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减胎组的减胎成功率为100.0%,妊娠成功率为91.9%。A组胎膜早破发生率、早产发生率、新生儿低出生体质量发生率、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入住率均高于B组(P<0.05)。结论:多胎妊娠孕早期行经阴道减胎术安全、有效、可行。多胎妊娠实施减胎术中减为单胎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双绒毛膜双胎之一选择性减胎与自发一胎胎死宫内(single intrauterine fetal death,SIUFD)的围生期结局,并比较不同减胎孕周对围生期结局的影响,探讨选择性减胎的临床应用。方法:纳入2011年1月—2019年1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产科终止妊娠的55例双胎之一胎死宫内或行选择性减胎术将双胎减至单胎的临床资料,根据减胎或死胎原因将其分为选择性减胎组(39例)和自发SIUFD组(16例),回顾性分析比较其围生期结局。结果:55例患者总妊娠丢失率为9.1%(5例流产),活产率为90.9%。选择性减胎组的减胎/死胎孕周明显低于自发SIUFD组,总体终止孕周、活产率明显高于自发SIUFD组,而剖宫产率、流产率则低于自发SIUF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早产率、足月产率、存活儿出生体质量、出生体质量百分位数、新生儿健康出院率、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入住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根据选择性减胎的孕周将选择性减胎组再分为减胎孕周≤20周组(24例)和减胎孕周>20周组(15例),2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百分位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减胎孕周>20周组比较,减胎孕周≤20周组的早产率低、足月产率高,存活儿出生体质量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双胎妊娠发生SIUFD后会对存活儿围生期结局产生不良影响,对于有减胎指征者,选择性减胎有利于提高存活儿围生期的活产率及改善新生儿结局,对多胎妊娠的围生期结局有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剖宫产手术史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行IVF-ET且有剖宫产手术史的144例患者的助孕情况、妊娠及分娩结局,对照组为同期行IVF-ET且既往仅有阴道分娩史的166例患者。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剖宫产史组基础卵泡刺激素水平(b FSH)、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注射日雌二醇(E2)水平、子宫内膜厚度、促性腺激素(Gn)用量、G n刺激时间,获卵率、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移植数、多胎妊娠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剖宫产手术史组胚胎移植困难比例(6.25%)高于阴道分娩史组(0.00%),胚胎种植率(24.01%)及临床妊娠率(40.28%)明显低于阴道分娩史组(分别为34.98%和54.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史组双胎妊娠者较对照组双胎妊娠发生前置胎盘、产后出血比例增加(P0.05);无论是剖宫产手术史组还是阴道分娩史组,双胎分娩较单胎分娩新生儿出生孕周、体质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剖宫产手术史可能降低IVF-ET患者的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增加胚胎移植难度。对疤痕子宫妇女应严格控制移植胚胎数目,妊娠后加强孕期监管。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后单胎妊娠孕妇早产的相关因素及新生儿结局。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分娩的250例孕产妇临床资料,其中IVF-ET后单胎妊娠早产组(A组)50例,自然妊娠单胎早产组(B组)100例,IVF-ET后单胎妊娠足月分娩组(C组)100例。记录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前置胎盘或低置胎盘发生率,以及新生儿结局等资料,分析IVF-ET术后单胎妊娠早产相关因素。记录和分析孕期因宫颈机能不全行宫颈环扎术操作的情况。 结果妊娠期并发症、早产儿出生体重和分娩孕周,A组和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妊娠期高血压(A组14%、C组3%),胎膜早破(A组42%、C组14%),前置胎盘或低置胎盘(A组12%、C组2%),新生儿出生体重[A组(2225±622)g、C组(3231±482)g]、1 min Apgar评分[A组(8.61±1.77)分、C组(9.49±0.94)分],5 min Apgar评分[A组(9.66±0.94)分、C组(9.93±0.29)分],A组和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前置胎盘或低置胎盘、宫颈机能不全与IVF-ET术后单胎妊娠早产相关。孕期因宫颈机能不全,需行宫颈环扎术的患者,A组为22%,B组为9%,C组为4%,A组与B、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妊娠期高血压、胎膜早破、前置或低置胎盘、宫颈机能不全是IVF-ET术后单胎妊娠早产的高危因素。IVF-ET术后单胎妊娠早产儿与足月儿相比,出生体重、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均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不同妊娠结局的宫腔情况以及对异常宫腔患者治疗后的再妊娠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宫腔镜检查的582例IVF-ET病例,A组IVF-ET周期前常规宫腔镜检查223例,B组ET后发生异位妊娠18例,C组1次或多次ET未孕225例,D组ET后早期自然流产116例,B、C、D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后均做宫腔镜检查.比较4组宫腔镜检查的结果,并对发现宫腔异常者进行相应的治疗,观察治疗后的IVF-ET妊娠结局.结果:A组宫腔镜检查宫腔异常率低于B、C、D组(P<0.05),D组中宫腔粘连发生率显著高于A、B、C组(P<0.01).异常宫腔经治疗后妊娠率46.45%,异位妊娠率3.53%,早孕自然流产率12.94%.结论:对于IVF-ET助孕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患者,应将宫腔镜检查列为IVF-ET前的常规检查,以提高重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进而提高活胎分娩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