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背景、目的及意义干眼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性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干涩不适、视物疲劳、畏光流泪、眼红、眼痒、异物感、烧灼感等。干眼的发病机制和泪膜不稳定、眼表高渗透压、眼表炎症、神经感觉异常等亦有关联[1]。干眼病因的复杂性给治疗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延误治疗可造成角膜损伤而影响视力,严重者角膜结膜瘢痕和血管翳甚至失明。  相似文献   

2.
干眼是一种常见的眼表炎症性疾病,常导致疼痛、视觉障碍和眼表损伤,影响全球数亿人。干眼病因较为复杂,与患者眼表泪膜渗透压改变、免疫炎症反应、泪膜过度氧化、神经感觉异常和细胞凋亡等因素相关,病理过程涉及MAPK、NF-kB、Wnt、TLR、PI3K/AKT等多条信号通路。近年来中医药在干眼预防与治疗上的作用日益凸显,已有较多探索中医药防治干眼机制的文献报道。当前用于治疗干眼的中药可分为四种功能,即抗氧化、抗炎、拟激素和细胞修复。通过探讨不同中药干预方法对干眼信号通路的影响,旨在分析中医药治疗干眼的作用靶点和作用机制,为干眼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干眼病因繁多,病理过程复杂。其发病机制主要包括泪膜不稳定、泪液高渗透压、眼表炎症与损伤、神经感觉异常等[1]。临床上常分为泪液产生减少的干眼和泪膜蒸发过强的干眼[2]。多以异物感、干涩感为典型临床表现,其他症状包括烧灼感、眼胀、眼痛、畏光、眼红、视力波动等。这些症状通常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工作效率。国外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干眼患病率从5%~50%不等,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4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可高达75%,其中女性最常受影响,此外,亚洲人群也是增加患病率的一项风险因素[3]。  相似文献   

4.
干眼又称角结膜干燥症,是指任何原因引起的泪液质和量的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或眼表组织损害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常见病因包括各种眼表上皮病变、免疫性炎症、眼表或泪腺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雷火灸治疗干眼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干眼是指由于泪液的质和量的异常或泪液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的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其临床特征主要有眼疲劳、异物感、干涩感、烧灼感、眼胀感、眼痛感、畏光、眼红等,其中以眼疲劳、异物感、干涩感为三项主要症状。根据目前对干眼发病机制的研究㈩,其治疗需要通过综合的治疗方法达到恢复正常眼表状态的目的。而我国目前尚无适合国情的干眼规范化的治疗方案,且由于药物的滥用(如复方制剂、多种药物同时使用)常常导致药物毒性作用造成眼表的损害或加重干眼症状。[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干眼症是泪液量减少、质的异常引起泪液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引起眼表损伤,导致的自觉症状[1].当出现干眼症的同时眼部体征也异常,称为干眼病,也称干眼.目前患干眼的患者越来越多,引起干眼的病因也多种多样,以下是我们根据临床观察结果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干眼的主要病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正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的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又叫做角结膜干燥症~([1])。国际干眼工作组于2007年将干眼症定义为:多种因素所致的一种泪液和眼表疾病,包括眼表不适症状、视力变化和泪膜不稳定,并且伴有潜在的眼表损害,伴随泪液渗透压升高和眼表炎症反应~([2])。干眼症的常见症状包括眼部干涩、容易疲倦、眼痒、有异物感、灼热痛感、分泌物黏稠、怕风、畏光  相似文献   

8.
目前认为干眼的发生发展与免疫相关性炎症、细胞凋亡与自噬、神经调节异常和性激素水平失调等有关,泪膜稳态失衡与眼表损害之间的恶性循环是其核心机制.针灸治疗干眼疗效确切,机制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该文主要从改善眼表损伤、调节眼表细胞凋亡与自噬、调节免疫、神经和性激素水平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针灸治疗干眼的临床应用与研究提供...  相似文献   

9.
干眼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与炎症、细胞凋亡、神经调节异常等有关,阴精亏虚是发病基础。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分型尚无统一标准,通过主观症状、泪膜不稳定、泪液分泌减及加强诊断可确诊。西医治疗主要包括消除诱因、人工泪液代替疗法、保存原有泪液、抑制眼表面炎症、增加泪液分泌、自体血清、雄激素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中医药辨证论治及针刺、雷火灸,中西医结合疗效优于单纯中医或西医,为干眼治疗提供了新的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10.
干眼是眼科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一类重要眼表疾病,其特征是泪膜不稳定性和泪液高渗性的恶性循环所导致的炎症和眼表损伤。目前,西医治疗虽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眼表症状,但易反复发作,且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较多;而中医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运用中药、针灸以及其他中医特色疗法,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兹就近年来有关中西医治疗干眼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性激素紊乱对干眼的发生起重要的作用。眼表存在雌激素受体(ER)和雄激素受体(AR)。人体内雄激素水平降低可使泪膜稳定性下降、角结膜损伤。雌激素水平降低可引起泪膜稳定性下降,然而相对较高水平雌激素又可加重眼表损害、减少泪液分泌。催乳素(PRL)也与干眼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正干眼症是指任何原因造成的泪液质或量的改变,或泪液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和/或眼表组织病变为特征的多种疾病的总称[1]。临床表现为干涩感、异物感、视物模糊、视力波动及视疲劳等。西医学认为,干眼症发病机制中炎症是最关键的因素,内分泌失衡、神经机能障碍、细胞凋亡及外界环境共同参与发病过程。西医治疗以人工泪液、糖皮质类激素以及免疫调节剂局部治疗为主,可以暂时改善眼部干涩等症状,但长期大量使用副作用大,易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养阴清热法治疗蒸发过强型干眼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月60例(120只眼)于我院门诊就诊蒸发过强型干眼患者,以清眩润目饮配内外并用配合放血拔罐疗法治疗4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自觉症状、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角膜荧光素染色改善情况,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在主观症状积分、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睑缘异常评分方面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98.33%。结论:养阴清热法可有效增加泪液分泌,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消除眼表炎症,是治疗蒸发过强型干眼经济、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干眼是临床常见的眼表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给患者的身心健康、生活、工作及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对于干眼的治疗仍以对症治疗为主,远期效果欠佳。近年来,针刺治疗干眼临床疗效显著,但对其具体作用机制仍不甚明确。诸多学者借助现代科学方法对其做了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的探索,现从眼表蛋白表达、泪液功能单位组织形态、泪液分泌神经调节、调控炎症反应、抑制泪腺细胞凋亡和调节性激素水平等方面对针刺治疗干眼的机制做一综述,以期早日揭示针刺治疗干眼的疗效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干眼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慢性眼表疾病,是指由于泪液质和量的异常或泪液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不适感觉包括眼干涩、眼红、眼痒、异物感等。近年来,随着干眼发病率的增加,干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就干眼的临床症状、病因、治疗及护理等方面的有关文献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干眼是指由于泪液质和量的异常或泪液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的损害,从而导致眼部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干眼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并有年轻化倾向。儿童干眼在临床上也很常见,主要症状是频繁眨眼。为了进一步对儿童干眼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研究,现将我科2005年2月~10月的门诊76例以经常眨眼为主诉的就诊儿童做于眼测试仪检查。  相似文献   

17.
干眼是由于泪液的质和量或流体动力学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或)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及视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本文对近年来应用针灸、电针、按摩、热敷、仪器和手术等非药物治疗干眼的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正我们正常的眼表面覆盖一层泪膜,稳定的泪膜是维持眼表面健康的基础,任何原因引起的眼表面泪膜的异常均将引起干眼症。国内一般将干眼分为蒸发性、水液缺乏性、黏蛋白缺乏型、泪液动力学异常型、混合型。目前最常见的干眼老年性泪液功能降低,泪液分泌相对数量减少,质量下降而发生眼睛干涩并更年期前后的妇女,对电子产品的使用率越提高,眼睛对视屏目的时间越长,瞬目次数相对减  相似文献   

19.
针刺治疗干眼病3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眼是由于泪液量或质异常引起泪膜不稳定和眼表损害,从而导致的一类疾病。它包括干眼症、干眼病、干燥综合征。干眼病不仅有干眼的症状及体征,且有引起干眼的局部及全身性原因。目前它已取代了眼表感染性疾病的患病率,成为我们普通门诊中最常见的眼表疾病之一。我们采用针灸治疗此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吴丹  徐文胜  杨海燕 《光明中医》2023,(17):3377-3379
目的 探讨干眼症患者行中药熏蒸辅助人工泪液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谷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干眼症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4例)行人工泪液治疗,试验组(6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中药熏蒸辅助治疗。对2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试验组泪液分泌量比对照组高,泪膜破裂时间长于对照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干眼症状评分、荧光素角膜染色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中药熏蒸辅助人工泪液治疗干眼症患者能增加泪液分泌量,提升泪膜的稳定性,有效抑制眼表炎性因子的分泌,提升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