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索临床常规分割剂量射线对鼻咽癌患者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1月—2021年12月就诊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局部晚期鼻咽癌初治患者38例, 均接受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 另选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 行前瞻性研究。检测患者治疗前、诱导化疗后、同步放化疗后外周血中ICD相关蛋白钙网蛋白、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含量, 以及树突状细胞亚群的占比。使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上述指标与一般临床资料、近期疗效的相关性。结果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HMGB-1、HSP70含量较健康人群高(P<0.05)。同步放化疗后, 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中钙网蛋白的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 然而其诱导化疗后与治疗前的差值、同步放化疗后与治疗前的差值均与患者的近期疗效无显著相关性。鼻咽癌患者外周血中HSP70含量同步放化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01), 而HMGB-1含量诱导化疗后及同步放化疗后较治疗前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接受TPF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索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诱导化疗及同步放化疗前后,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C)亚群的变化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12-05-2018-05-31于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134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2~3个周期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T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铂类方案同步放化疗。诱导化疗前后及同步放化疗结束后1周内,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及DC亚群。治疗结束后2年内随访1次/3个月;3~5年随访1次/6个月,观察生存情况。采用Friedman M检验比较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和DC亚群在治疗前、诱导化疗后及同步放化疗后的变化,采用ROC曲线确定相应指标的临界值,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TPF方案诱导化疗后外周血中CD3+[60.29(51.76,67.49)vs 63.85(58.63,70.10)]、CD4+[32.31(25.97,38.26)vs 34.10(28.28,40.90)]、CD8+[20.64(...  相似文献   

3.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HSP70蛋白及mRNA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热休克蛋白70(HSP70)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方法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检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前、化疗后及正常人HSP70mRNA及HSP70蛋白的表达。结果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前HSP70mRNA及HSP70的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化疗后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结论化疗后能明显提高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HSP70基因转录和蛋白的表达,而对癌细胞则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诱导化疗后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同步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疗效.方法 300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CCRT)和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组(ICCRT),ICCRT组先进行2个周期的多西他赛联合顺铂诱导化疗后再进行同步放化疗,CCRT组仅进行2个周期的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化疗,在此基础上,所有患者均进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局部控制率、无转移生存率、不良反应及相关功能.结果 ICCRT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局部控制率、无转移生存率、生理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CCRT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CCRT组和CCRT组均出现不同程度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恶心呕吐、口腔黏膜反应等,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西他赛与顺铂的联合诱导化疗后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局部控制率、无转移生存率,不良反应较轻,是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单抗联合放化疗对比单纯放化疗治疗Ⅱ-Ⅳb期鼻咽癌的远期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万方、CBM及维普等数据库,应用RevMan5.4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4581例Ⅱ-Ⅳb期鼻咽癌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提示,EGFR单抗联合放化疗在3年总生存率、3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上显著优于放化疗(P<0.05);但在3年无进展生存率、5年总生存率、5年无进展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在3、5年总生存率中,按化疗方式不同分析得出同步放化疗联合EGFR单抗(部分加诱导化疗)疗效显著优于单纯放化疗,而诱导化疗+放疗+EGFR单抗治疗与单纯放化疗无明显差异。结论:EGFR单抗联合同步放化疗(部分加诱导化疗)可提高中晚期鼻咽癌远期预后,诱导化疗+放疗+EGFR单抗虽未能提高远期预后,但与同步放化疗疗效无明显差异,可作为不能耐受化疗患者的新选择。此结论仍需大量随机临床研究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鼻咽癌后程三维适形放疗加时间调节化疗与常规放化疗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86例患者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后程三维适形放疗加时间调节化疗组(CCR组)和常规放化疗组(RCR组)。两组均先进行2个周期顺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不同给药方法的诱导化疗,之后加不同方式的放疗。RCR组用药量同CCR组,鼻咽病灶放疗剂量均为70Gy7周。结果完全缓解率、有效率CCR组和RCR组分别为45.5%、95.5%和23.8%、71.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CR组相对于CCR组口腔炎、恶心呕吐、腹泻更多见(P<0.05),骨髓毒性反应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后程三维适形放疗加时间调节化疗治疗较常规放化疗有较好效果,且副反应较低。  相似文献   

7.
摘 要:[目的] 初步探讨ERCC1、XRCC1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鼻咽癌患者放疗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经病理确诊且未经放疗、化疗或手术治疗的无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100例,接受顺铂单药同步放化疗,采用TaqMan 探针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和直接测序法对患者外周血ERCC1、XRCC1进行多态性分析,患者同步放化疗结束后及治疗后3个月复查鼻咽部磁共振成像(MRI)测量肿瘤大小,进而分析ERCC1、XRCC1基因型与鼻咽癌同步放化疗近期治疗敏感性及远期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ERCC1、XRCC1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放化疗的短期疗效无关(均P>0.05),携带ERCC1C/C、C/T+T/T基因型患者放化疗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7.7%、94.3%、86.3%和98.2%、87.4%、73.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携带XRCC1G/G、A/A+G/A基因型患者放化疗后1年、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97.7%、91%、86.4%和86.9%、82.3%、69.6%,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CC1、XRCC1基因多态性与鼻咽癌同步放化疗的短期疗效无相关性,但与生存期有相关性,因此可以作为鼻咽癌放化疗生存期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化疗耐药是临床难题,研究发现某些蒽环类化合物和奥沙利铂等化疗药物不仅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且可以引起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通过诱导肿瘤细胞自噬,释放3类信号:钙网蛋白暴露在细胞表面,刺激树突状细胞(DC)吞噬;三磷酸腺苷释放,招募DC进入肿瘤灶;高迁徙率族蛋白B1促进DC与垂死肿瘤细胞形成稳定结合,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的T细胞抗肿瘤免疫.深入理解化疗诱导的ICD,对于完善化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所有45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接受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诱导化疗2个周期,化疗方案为:奈达铂80mg/m2,静滴,d1,氟尿嘧啶500mg/m2,静滴,d1-5,21d为1周期。诱导化疗结束14d后进行放疗,在放疗期间给予奈达铂80mg/m2,静滴,d1,22,43,同步化疗。结果:45例患者中有42例按计划完成治疗,可以评价疗效,2个周期的诱导化疗结束后,鼻咽部原发病灶CR 4例,PR 32例,有效率为85.71%,放化疗结束3月后评价,CR 39例,PR 3例,有效率达100%。35例有颈部淋巴结病灶的均可以评价疗效,2个周期的诱导化疗结束后,CR 4例,PR 27例,有效率为88.57%,放化疗结束3月后评价,CR 34例,PR 1例,有效率达100%。诱导化疗期间不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在同步放化疗期间,主要不良反应为口腔黏膜炎、放射性皮炎,白细胞下降及血小板降低。整个研究中无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奈达铂联合氟尿嘧啶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与诱导化疗+放疗在T3~4N0~1M0和T1~4N2~3M0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2002-2005年间收治的92分期为Ⅲ、Ⅳa期的40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组和诱导化疗+放疗组,其中对T3~4N0~1M0(197例)和T1~4N2~3M0(203例)期分别进行亚组分析.放疗采用常规分割方案,化疗采用氟尿嘧啶脱氧核苷+卡铂.结果 中位随访3.9年,随访率96.2%.T3~4N0~1M0期鼻咽癌患者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组(104例)和诱导化疗+放疗组(93例)的3年总生存率、无瘤生存率、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4.0%和85.9%(χ2=0.08,P=0.780)、77.0%和72.0%(χ2=0.44,P=0.510)、89.5%和92.3%(χ2=0.65,P=0.420)、84.9%和77.0%(χ2=1.59,P=0.210);T1~4 N2~3 M0期(97例和106例)的分别为67.4%和82.2%(χ2=3.48,P=0.060)、61.5%和68.0%(χ2=1.86,P=0.170)、86.2%和87.0%(χ2=0.57,P=0.450)、66.2%和75.6%(χ2=2.07,P=0.150).急性毒副反应只有白细胞减少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比诱导化疗+放疗严重,其余相似.结论 采用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方案未能较诱导化疗+放疗进一步提高T3~4N0~1M0、T1~4N2~3M0期鼻咽癌总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鼻咽癌患者接受放化疗过程中T细胞表面PD-1表达、T细胞亚群等免疫指标的水平,探讨不同治疗时间段内患者的免疫功能。方法:收集2015年4月至2015年9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经病理确诊的30例鼻咽癌患者的血液标本,通过流式细胞术动态监测患者在不同治疗时段(治疗前、新辅助化疗后、放疗结束)的免疫指标水平,包括T细胞上PD-1及T细胞亚群、NK细胞、B细胞等。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新辅助化疗后外周血CD3+细胞、CD4+T细胞、CD8+CD28+T细胞及CD4+/CD8+比值显著升高,而CD19(+ 即B细胞)及CD3-CD16+CD56(+ 即NK细胞)细胞水平显著下降(均P<0.05)。放化疗结束后,外周血CD4+细胞、CD8+CD28+T细胞、CD4+/CD8+比值下调至较治疗前更低的水平(均P<0.05),而NK细胞的比例则表现为上调(P<0.05)。与治疗前相比,放疗后T细胞PD-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比例在新辅助化疗后上调,而放疗结束时明显下降,提示放疗结束时患者的免疫功能受到显著抑制;T细胞PD-1的表达水平在放疗结束时显著上调,意味着放化疗结束时可能正是使用PD-1抑制剂的良机,抗PD-1维持治疗有望产生更高效持久的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12.
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调查分析同步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89例接受同步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化疗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相关生化指标及体重和身体质量指数(BMI)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体重下降,83.1%的患者体重下降明显。同步放化疗前后患者血浆白蛋白浓度和血浆甘油三酯浓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患者血浆总蛋白,钙、镁离子浓度在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结论同步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营养相关指标有显著影响,尤其是血浆白蛋白和甘油三酯浓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局部晚期鼻咽癌行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全部完成了计划剂量的治疗,诱导化疗结束后鼻咽部客观缓解率为77.4%,颈部淋巴结客观缓解率为92.8%,治疗结束后3个月鼻咽部客观缓解率为100%,颈部淋巴结客观缓解率为100%,同步放化疗治疗期间,37.1%患者发生了III度黏膜炎。1年总生存率(OS)90.3%。结论:诱导化疗加同步放化疗明显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治疗期间急性毒副反应明显加重,大多数患者能完成全部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紫杉醇和奈达铂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中晚期局部鼻咽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放疗加同期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给予紫杉醇加奈达铂诱导化疗方案,两组患者放疗均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患者不良反应和1、2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和2年控制率和无远处转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奈达铂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可有效提高晚期局部鼻咽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及无远处转移率,其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临床随机对照实验观察奈达铂是否能够替代顺铂与紫杉醇联合同步放化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是否能够提高治疗的耐受性.方法 实验组(TN组)30例,采用紫杉醇135 mg/m2ivgtt d1+奈达铂10 mg/m2 ivgttd1诱导化疗,每3周为1个化疗周期,共2个疗程,以后行同样方案同期放化疗,仍然每3周为1个化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紫杉醇+卡铂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6例确诊为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TC同期放化疗组42例和对照组PF同期放化疗组44例,TC组在放射治疗的第1、4周给予2个周期紫杉醇+卡铂方案化疗(紫杉醇135mg/m2d1,卡铂AUC=6 d1;PF组在放射治疗的第1、4周给予2个周期5-FU+顺铂方案化疗(顺铂20mg/m2iv d1-5,5-FU 500 mg/m2)。结果:TC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42/42)、73.8%(36/50),PF组91.0%(43/44)、78.0%(35/44)(P>0.05);TC组口腔黏膜损伤、消化道反应明显低于PF组(P<0.05)。两组局部控制率、远处转移率及骨髓功能抑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紫杉醇+卡铂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耐受性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TPF(多西他赛+顺铂+5-氟尿嘧啶)方案诱导化疗联合调强放疗治疗初治远处转移鼻咽癌的毒性和近期疗效。方法:初治的远处转移鼻咽癌患者,接受诱导化疗TPF方案,多西他赛:75mg/m2,静滴,d1;顺铂:75mg/m2,静滴或泵注,d1或d1-5;5-氟尿嘧啶:750mg/(m2·d),持续静滴,d1-5,21d/周期,共2-3周期。诱导化疗后评价有效者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同期行顺铂单药增敏化疗(顺铂100mg/m2,静滴,d1-d2,21d/周期,共2周期)。放化疗结束1个月后行辅助化疗,方案及方法同诱导化疗,共2周期。不良反应按CT-CAEv3.0评价分级,临床疗效参照2000年实体瘤治疗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进行评价,有效率为CR+PR。结果:诱导化疗后鼻咽部有效率83.8%,颈部淋巴结有效率77.4%,远处转移靶病灶有效率33.3%。诱导化疗序贯同步放化疗后鼻咽部有效率92.3%,颈部淋巴结有效率100%,远处转移靶病灶有效率30.0%。诱导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及消化道毒性,III级以上粒细胞下降为22.6%,III级呕吐为3.0%。同期放化疗期间口腔黏膜反应最多见为89.3%,其中17.9%出现III-IV级反应。无治疗相关死亡。结论:TPF方案诱导化疗联合顺铂同期调强放化疗治疗初治远处转移鼻咽癌安全、近期疗效好,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尚需扩大病例数及继续随访。  相似文献   

18.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规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广迎  申戈 《癌症进展》2009,7(4):370-378
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占就诊肺癌的1/3以上,近几年的多中心随机研究和荟萃分析表明化放综合治疗优于单纯放疗或单纯化疗,与手术效果相似,同步放化疗优于序贯放化疗。同步放化疗适合于一般情况好、70岁以下的患者,有严重内科疾病的患者不宜采用同步放化疗。同步放化疗中放疗规范包括正确的定位、CTV勾画等,不必进行淋巴结预防照射。其中的化疗方案包括CE、TP、DP、GP等,总化疗周期不应超过4个周期,同步放化疗前不必进行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后的巩固化疗尚存争议。多种含铂化疗方案的比较显示疗效相近,每周和每日方案比较疗效及毒性相似。培美曲塞加卡铂是可选择的新的化疗方案。同步放化疗在治疗开始进行好于诱导化疗后进行,与分子靶向药物联合是新的治疗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热化疗对荷瘤鼠及口腔癌患者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及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水平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Balb/c鼠进行热化疗处理,检测CTL活性及HSP70表达变化情况。20例口腔癌患者接受热化疗,于治疗前后行CTL活性检测,并行免疫组化检测HSP70表达情况。结果:热化疗组CTL活性与正常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P=0.66),而与高温治疗组、平阳霉素治疗组和不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热化疗组HSP70表达明显增多,且FCM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临床试验中热化疗后口腔癌患者CTL及HSP70较热化疗前明显升高。结论:热化疗能显著提高荷瘤宿主CTL的活性,以及提高HSP70的表达,HSP70可诱导肿瘤细胞表达CTL。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同步放化疗治疗52例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52例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放疗是否联合化疗分为同步放化疗组(26例)和单纯放疗组(26例),同步放化疗组于放疗前、中、后各行PF方案化疗1周期.单纯放疗组只行放疗.结果 治疗后3个月后,同步放化疗组和单纯放疗组患者鼻咽原发病灶完全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