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支气管扩张症为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西医针对本病稳定期治疗效果欠佳,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成为现在临床研究的热点,本篇认为支气管扩张稳定期主要病机为本虚标实。主要临床证型有肺脾气虚兼痰热壅肺证,痰热郁肺兼肺阴亏虚证,脾肺气虚兼肝郁气滞证,气虚痰瘀互结证,气阳两虚兼痰瘀内结证。治法分别为补中健脾、清肺化痰法,清热化痰、润肺养阴法,健脾化痰、疏肝理气法,健脾化痰、理肺通络法,温阳宣通,散寒化痰法。  相似文献   

2.
罗玲主任中医师认为,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病机主要是痰、热、瘀、火相互搏结于肺,但肺、脾、肾三脏气虚、阴虚、阳虚为本病发病的重要原因;提出运用病证结合思想论治本病,在治疗中,将其分为痰热壅肺证、痰瘀互结证、肝火犯肺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5种证型,治以清热消痈、化痰止咳,清热化痰、祛瘀通络,凉血祛瘀、清肝泻肺,健脾化痰、益气补肺、佐以清肺化痰,润肺止咳、益气养阴。这些学术思想可为理论探讨和临床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毕颖  宣丽华 《吉林中医药》2021,41(6):825-828
宣丽华教授认为,顽固性面瘫以素有脾虚痰饮内停,风邪外袭,内外合病,痰瘀互结为主,或兼有肝郁脾虚,痰瘀结聚面部经络,致面部经筋失养和(或)拘挛.病机关键为脾虚痰瘀互结,脾阳不足为本,痰瘀互结为标.提出了"病痰饮者,当温经"的思想,治疗中应谨守病机、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以温经通络、化痰利饮、肝脾同调、痰瘀并治为原则.采用粗针平刺督脉穴温经通络、化痰利饮;脐针疗法中的健脾三针肝脾同调、痰瘀并治;配合面部穴位浅刺通络牵正;并以中药苓桂术甘汤合牵正散加减来温阳化饮、化瘀通络.  相似文献   

4.
痰瘀同治治疗血管性痴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痰瘀同治治疗血管性痴呆,探究血管性痴呆的发病机理为痰瘀互阻于脑窍,髓海不足,痰瘀互阻证,以补肾益髓、化痰通络为法;痰浊瘀血,阻滞脑窍证,以豁痰祛瘀、通络开窍为法;脾肾阳虚,痰瘀阻窍证,以温补脾肾、开窍豁痰通络为法,并配合针灸、康复、心理、护理等治疗。  相似文献   

5.
介绍卜献春教授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经验.卜教授认为本病多因肝血亏虚,筋脉失养,而致虚风内动,肝气犯脾,脾失健运,水液运化失司,痰湿内生,痰瘀互结,壅塞脉道所致,核心病机为"络虚,,"络瘀",主要从肝论治,兼活血化瘀等治法.其临证辨证论治,阴虚血瘀证予养血通络汤加减滋阴养血、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气虚血瘀...  相似文献   

6.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思路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李乾构 《北京中医》2004,23(3):149-150
用中医理论认识溃疡性结肠炎及治疗本病的心得 ,试阐述治疗本病的思路。认为本病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 ,后天脾胃功能不健。病机为本虚标实 ,本虚为脾肾虚弱 ,标实为湿、痰、热、瘀、毒 ,主要是湿邪为患。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证、大肠湿热证、脾肾阳虚证、湿邪留滞证 4型 ,分别给予自拟清化溃结汤、健脾溃结汤治疗。强调调气与行血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 ,同时提出内服中药与中药灌肠联合治疗是治疗本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脑胶质瘤是颅内常见恶性肿瘤。中医认为本病主因是先天髓海不足,后天脾虚湿盛;诱因是寒凝气结,脑络瘀阻。本病常见证型是痰瘀凝聚。宋兴教授治疗本病多从健脾除湿、化痰通络入手,以温阳化饮、补益元气善后。  相似文献   

8.
用中医理论认识溃疡性结肠炎及治疗本病的心得,试阐述治疗本病的思路.认为本病病因为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脾胃功能不健.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肾虚弱,标实为湿、痰、热、瘀、毒,主要是湿邪为患.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证、大肠湿热证、脾肾阳虚证、湿邪留滞证4型,分别给予自拟清化溃结汤、健脾溃结汤治疗.强调调气与行血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原则,同时提出内服中药与中药灌肠联合治疗是治疗本病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探讨脂肪性肝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和治则治法。机体因受饮食内伤、过食肥甘厚味,劳逸失度,情志失调,高龄肾虚及他病迁延等因素影响,导致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因此发病初期表现为肝郁脾虚证;若缺乏治疗,将会导致痰浊内生,气机郁滞,痰、浊、气、血互相搏结而形成痰瘀,血脉瘀阻,发病中期表现为痰湿内阻证、痰瘀互结证、湿热内蕴证;本病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病位在肝,发病日久,累及肝肾二脏,故最终表现为肝肾不足证。在治疗方面,健脾疏肝是治疗本病的基本大法,祛痰化瘀应贯穿脂肪肝治疗始终的治则治法,通过疏肝化瘀疗法,对脂肪肝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将成方及自拟方加减运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介绍和总结刘丽芳教授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经验。刘丽芳教授据其临床特点,如皮肤紫黯或颜色不变、皮温不高、疮形平塌漫肿、血多于脓、溃疡紫黯、病程较长等,认为本病属于阴证,与阴疽的病机特点十分类似,二者病机为阳气亏虚,痰瘀互结,阳气不足为病之本,风寒湿邪侵袭,气血阻滞,痰瘀互结是病之标。主张用温阳法治疗本病,温阳可使阴寒、痰凝、瘀阻等病理产物得以正常气化,使其逐渐得以温化而消散。喜用阳和汤为基本方治其本。同时审详标实之候,综合运用温阳行气解郁、温阳化痰散结、温阳活血化瘀、温阳清热解毒等法,以期收到标本兼顾,温阳不留邪,祛邪即扶正的目的。并附以临床验案,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11.
介绍许芝银教授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的辨证思路及用药经验。许老师根据甲状腺癌术后的症状表现,将其分为四个证型:气阴两虚证、肝郁气滞证、脾肾阳虚证、痰瘀互结证,分别采用益气养阴、疏肝理气、温阳散结、破瘀化痰等法施治,可明显改善甲状腺癌术后的各种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通过跟师学习、收集整理医案和临床心得,归纳总结全国名老中医蔡圣朝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经验和学术观点。本病总体属于本虚表实,风、寒、湿、热、痰、瘀为标,肝肾之虚为本。辨证分型为风寒湿痹证、风湿热痹证、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四种类型。蔡圣朝教授在治疗上以辨证论治为主导思想,补益肝肾、祛瘀通络,在治疗手段上采用联合中药、针刺、艾灸、火针等多种疗法,在中药使用上善用虫类、根藤类药物治疗久痹,采用火针及通脉温阳灸疗法治疗尪痹以温阳散寒、祛湿止痛。  相似文献   

13.
介绍高彦彬教授从络病论治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ORG)的临床经验。高教授认为ORG属中医“络病”范畴,病性本虚标实,治疗应辨证论治结合分期论治:早期(肾络瘀滞)分为脾虚湿盛、湿热内蕴、肝郁胃热证,治以祛邪为主,运用健脾化湿通络、清化湿热通络、疏肝清热通络法;中期(肾络瘀阻)分为肺脾气虚兼湿邪内蕴、肝肾阴虚兼湿热下注证,治以扶正祛邪,运用益气化湿通络、补肝肾清湿热法;晚期(肾体劳衰)分为气阴两虚兼湿热蕴毒、脾肾阳虚兼痰瘀互结证,治以扶正为主,运用益气养阴兼利湿解毒、温补脾肾兼化痰活血通络法。  相似文献   

14.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女性内分泌失调性疾病,以高雄激素血症、持续无排卵和卵巢多囊性改变等一系列表现为主要特征,属于妇科疾病中最常见且较复杂的病种之一。笔者以"肾脾两虚,痰瘀壅络"探讨本病的中医病机,认为本病多由肾脾两虚、阴阳失调、化生无力、精亏血少、炼液成痰、痰瘀互结、壅塞胞络且久而不化发为本病,临证治疗以"补肾健脾、调和阴阳,活血祛瘀、化痰通络"为本病的主要治则,强调以调和肾脾阴阳为治疗之本,从祛痰湿、化瘀血入手治疗本病,临床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总结国医大师朱良春治疗结节病的经验。朱老认为,结节病主要是因痰作祟,责之于肺、脾、肾、三焦。朱老辨结节病以痰凝为主,兼有瘀滞或气阴两伤或寒痰交结或痰凝日久郁而化热,治以化痰散结为主,兼以活血化瘀理气、益气养阴、温阳散结、清热散结。用药以生半夏、炒白芥子、紫背天葵、炙僵蚕、夏枯草、生牡蛎为基础组方,并擅用虫类药以增强化痰散结、通络活血的功效。  相似文献   

16.
总结国医大师张学文治疗原发性嗜睡的思路与方法,张师认为原发性嗜睡属中医脑病,病位在脾肾,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肾阳虚,脑窍失养;标实为湿阻、痰热、瘀血等阻滞脉络,蒙塞清窍,脑窍失养,证治总以温阳益肾、健脾化痰、活血化瘀、开窍醒神为要;本病初起常是湿邪困脾,痰浊阻滞,清阳不升,脑失所养,治疗以健脾化湿,化痰通络为主;继续发展,虚证明显,以化痰通络,益气活血,温肾助阳为主。常用方药为自拟新加菖蒲郁金汤加减。  相似文献   

17.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CRAO)是眼科致盲的重症之一,中医学将其归属“暴盲”范畴。益气通络法根植于中医学经络理论,对中医眼科学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病以气虚为本,脉络瘀阻为标,气虚血瘀是病机的关键。治疗上,需抓住“脉络瘀阻”这一根结,首当注重补气,予益气通络法。使得经络气血运行通畅,瘀去络通。用药方面,宜在补气的基础上随证加活血、养阴、温阳等中药。同时,结合针刺疏通经络气血。此外,临床诊疗不可拘泥于传统概念的治疗时间窗,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的优势,注重中药及针灸治疗。  相似文献   

18.
文章总结了胡天成教授辨病辨证论治儿童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经验。本病可归属于中医咳喘、血证、虚损等病范畴,病位在肺,与脾肾密切相关;病因多系湿热内蕴;核心病机是湿热熏灼,肺络受损,痰瘀互结;病性以肺脾肾虚为本,湿热痰瘀为标,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急性肺出血期与慢性反复发作期多实,实证多系湿热痰瘀为患;肺出血静止期、慢性迁延后遗期多虚,虚证多因气血亏虚使然。本病采用辨病辨证相结合,以中药治疗为主的方法,临证应分清标本缓急,总的治疗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祛邪扶正,补不宜早;以清为主,以通为补。  相似文献   

19.
吴银根运用温阳补肾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经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总结吴银根教授运用温阳补肾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经验。吴师推崇命门理论,重视隐性虚损,认为肾阳不足贯穿哮喘发病的始终。临证运用温阳补肾法治疗哮喘,兼健脾固本、温阳通络、祛除痰瘀,疗效满意并有利于激素撤减。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20.
冠心病痰瘀同治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痰瘀互结证是冠心病的常见证侯:痰瘀互结、阻滞心脉是冠心病的主要病理因素,因此痰瘀同治法是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法则。但是,痰瘀同治并不是单纯的活血化痰,应用痰瘀同治法时应顾痰瘀同治,重在温阳;宜先调气,时佐清热;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