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唇沟皮瓣美容修复眶下部缺损的效果。方法:对11例眶下部缺损经鼻唇沟皮瓣美容的临床观察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应用皮瓣面积:1.0cm×1.5cm-6.0cm×3cm,皮瓣蒂宽1.5—3.0cm,随访成活率高,修复后质地及色泽与周围皮肤相近。结论:鼻唇沟皮瓣美容修复眶下部缺损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效果满意,能达到美容看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析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设计带有股外侧皮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大面积软组织缺损30 例,将股外侧皮神经与受区皮神经吻合,切取皮瓣大小10.0cm×8.0cm~14.0cm×26.0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27 例,皮瓣发生静脉危象4 例,进行探查重新吻合;2 例远端表皮坏死,经换药后创面愈合;1 例皮瓣坏死,二期植皮后创面愈合.术后24 例获得随访,随访12~18 个月,其中12 例皮瓣臃肿需要二期修薄,全部病例均恢复保护性感觉,皮瓣血运良好,耐寒,外观色泽良好.结论 应用带有股外侧皮神经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可以较好的覆盖,能够恢复部分皮肤感觉功能,能够较好的恢复足部耐磨、耐压的特有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带皮穿支血管与皮神经营养血管相结合的皮瓣手术方法及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06年~2009年,我科对58例以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不同原因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进行总结分析。本组男58例,女7例;年龄6~57岁,平均35岁。其中外伤后踝部及足跟部皮肤软组织坏死10例,足背外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21例,胫腓骨下段开放性骨折手术后胫前皮肤坏死并骨与肌腱外露20例。小腿下段慢性溃疡皮肤缺损7例。缺损面积5cm×3cm~10cm×6cm。结果:58例患者中除2例皮瓣远端皮缘约1/4坏死,经换药后二期植皮外,余皮瓣均成活,伤口1期愈合。随访2个月~2年,皮瓣质地优良,色泽接近正常,局部稍饱满,修复缺损满意。结论:①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缺损创面,极有临床实用价值。②术前及术中判断小隐静脉是否存在不良作用,采取积极措施促进静脉回流对提高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成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用腓肠神营养血管逆行的皮瓣修复踝周、足跟、足底软组织缺损20例患者。皮瓣面积6cm×5cm—20cm×10cm。筋膜蒂长6—10cm。结果:随访时间6—12个月。皮瓣全部成活19例;皮瓣部分坏死1例,皮瓣与周围皮肤颜色一致,质地柔软,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12年6月至2016年1月,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19例。男13例,女6例。年龄21~70岁,中位数30岁。左足9例,右足10例。皮肤软组织缺损位于足跟部12例、足跟部和踝部4例、足背部近端3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3 cm×4 cm至12 cm×14 cm。术后随访观察创面愈合、皮瓣成活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中位数8个月。创面均一期愈合,皮瓣均成活,供区植皮均成活。5例皮瓣边缘0.5~1.2 cm处皮肤坏死,经换药治疗后恢复。2例皮瓣外观臃肿,行二期皮瓣修薄术后外观满意。至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皮瓣外观良好、质地柔软。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愈合好、皮瓣成活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带股前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方法.方法:应用股前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47例,皮瓣修复手皮肤缺损面积1cm×2cm~3 cm× 6 cm.结果:股前外侧皮瓣移植17例,完全成活14例;3例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和皮片移植而愈合.皮瓣携带股外侧皮神经并将其与受区皮神经吻合11例,未吻合6例.吻合股外侧皮神经11例中8例恢复保护性感觉,未吻合皮神经6例中1例有保护性感觉.结论:股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具有操作简便、血供丰富、质地薄、感觉恢复好、无需再次整形等优点,为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提供了一种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食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皮瓣设计以第一掌背动脉为蒂,皮瓣于食指近节背侧,最远不超过近侧指间关节,两侧不超出食指侧中线,蒂部皮肤切口线设计为S形。切开皮肤,皮下后在浅筋膜浅层向两侧游离,保留宽约2cm的筋膜,于深筋膜深面下剥离,形成包含指背神经及第一掌背动脉的筋膜蒂,再于食指伸肌腱膜浅层分离皮瓣,并通过皮下隧道转移皮瓣覆盖拇指创面。皮瓣切取的面积在3cm×3.5cm以内。结果:术后30例30指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4年,皮瓣质地、外形与周围组织相似,血运、功能良好,供区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食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是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应用食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皮瓣设计以第一掌背动脉为蒂,皮瓣于食指近节背侧,最远不超过近侧指间关节,两侧不超出食指侧中线,蒂部皮肤切口线设计为S形.切开皮肤,皮下后在浅筋膜浅层向两侧游离,保留宽约2cm的筋膜,于深筋膜深面下刺离,形成包含指背神经及第一掌背动脉的筋膜蒂,再于食指伸肌腱膜浅层分离皮瓣,并通过皮下隧道转移皮瓣覆盖拇指创面.皮瓣切取的面积在3cm×3.5cm以内.结果:术后30例30指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4年,皮辩质地、外形与周围组织相似,血运、功能良好,供区无明显并发症.结论:食指近节背侧岛状皮瓣是修复拇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价值。方法:应用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足踝部面积较大的累及前足的软组织缺损16例。蒂部的宽度减少至2cm,蒂部的旋转点下降至外踝上2cm。面积过大的创面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加游离皮瓣联合移植。术中创面彻底清创,防止坏死组织继发感染影响皮瓣成活。结果:术后12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改良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可以减少皮瓣切取时的组织损伤;将皮瓣的应用范围延伸到前足;扩大皮肤缺损修复的面积,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足踝部乃至前足的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移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8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应用该皮瓣修复,其中创伤致软组织缺损24例,慢性溃疡4例,皮瓣最大面积15.0cm×9.0cm,最小面积8.0cm×4.0cm。结果:28例除1例皮瓣边缘1.0cm坏死外,余全部成活,随访7个月至8年,皮瓣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该手术操作简单实用,皮瓣血运佳,不损伤小腿知名血管,应用该皮瓣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报道10种不同类型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应用10种不同皮瓣修复73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术后5例皮瓣部分坏死,其余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皮瓣血运、质地良好。结论:根据足踝部不同伤情选择理想皮瓣修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创伤恢复功能,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腓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采用腓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软组织缺损患者19例,男17例,女2例.年龄28 ~56岁,中位数46岁.左足9例,右足10例.所有患者切口处皮肤均坏死,均有分泌物渗出.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7例、奇异变形杆菌感染2例、无细菌感染10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软组织缺损伴骨和内固定物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1cm×2 cm至2 cm×4cm.术后随访观察皮瓣成活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 ~18个月,中位数11个月.所有皮瓣均顺利成活,皮瓣质地柔软,外观无明显臃肿,未发现皮瓣磨损及破溃.供区外观满意,无疼痛及功能障碍.患者穿鞋、行走正常,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用腓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创伤小、皮瓣成活率高、皮瓣外观与质地满意、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2月~2012年10月,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部缺损15例。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25~53岁,车祸伤7例,重物压伤4例,皮带绞伤2例,慢性溃疡2例。软组织缺损面积4cm×2cm~15cm×11cm。急诊手术2例,择期手术13例。结果:术后1例皮瓣边缘坏死,经处理后成活;其余皮瓣均成活。15例均随访8个月~1年半。皮瓣与周边皮肤相似,下肢负重、行走正常。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质良好,是修复小腿下部缺损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道应用拇指桡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皮瓣设计在第一掌骨背侧,以拇指桡侧指固有动脉背支为皮瓣的轴线.旋转点位于近节指骨中部指固有动脉发出的背支处,共修复拇指指端缺损40例.切取皮瓣面积大小1.5×2.0cm~2.0×5.0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创面直接缝合,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皮瓣外形美观,手指功能满意.结论:拇指桡背侧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操作简单,成功率高,是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带伤指固有动脉的逆行岛状皮瓣来修复手指远节指端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报道其临床应用及手术效果。方法:2009-2012年,切取含指固有动脉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节皮肤软组织缺损40例53指。皮瓣切取面积为(1.0~1.5)cm×(1.5~2.5)cm。结果:40例53指伤指转移的皮瓣全部成活。手术时间40~80min,平均60min。术中出血量20~50mL。其中26例随访6~10个月,平均8.5个月,皮瓣外观尚可,皮肤弹性好,质地较均匀,随访皮瓣2点辨别觉为5~8mm,手指功能恢复较好。结论:该皮瓣具有手术简单、外观较好、成功率较高的优点,是临床上修复手指远节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对12例小腿下段及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病例,采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其中创伤致软组织缺损9例,慢性溃疡2例,瘢痕切除术后1例。皮瓣面积最大12cm×9cm,最小3cm×4cm。结果:12例皮瓣全部存活,1例远端部分坏死,经游离植皮后创面愈合,所有软组织缺损均修复,骨骼、肌腱外露均覆盖。随访3个月~1.5年,平均1年,皮瓣色泽弹性良好,外观及功能满意。1例皮瓣有感觉恢复。结论:该皮瓣血管蒂恒定,较少变异,血运可靠,皮瓣切取面积较大,旋转弧度大,手术操作简单,不损伤知名血管等,可广泛用于小腿、足踝等部位外伤、溃疡、瘢痕切除所致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使用V-Y推移皮瓣术治疗手指末节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06~2010年我科对30例(32指)缺损指端进行V-Y皮瓣修复,男性23例,女性7例;年龄28~52岁,平均37岁;左手8例,右手22例;其中挤压伤22指,切割伤10指;患指缺损创面(0.3 cm×0.9 cm~0.7 cm×1.2 cm);所有患者均在受伤后6小时内就诊,就诊前均未接受特殊处理。结果:对所有病例随访3~18个月,平均10个月。指端外形恢复尚满意,感觉恢复良好,指关节屈伸功能近正常。结论:采用v-y推移皮瓣术治疗手指末节缺损手术简便易行,符合指端修复的就近原则,且术后患指感觉、功能、外形恢复理想,适用于临床上手指末节缺损创面的修复。颍上县人民医院骨科罗运仓  相似文献   

18.
小型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指损伤并皮肤软组织缺损是手外科的常见创伤 ,除采用传统方法外 ,可选用显微外科的方法修复 ,以获得满意疗效。作者自 1996年 6月~ 2 0 0 2年 6月 ,对 32 6例手指皮肤缺损采用不同类型的小皮瓣进行修复 ,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2 6例 ,男 196例 ,女 130例。年龄 2~ 6 2岁。压砸挤压伤 118例 ,电刨电锯伤 15 3例 ,撕脱伤 19例。伤后感染骨肌腱外露 36例。皮肤缺损面积最大 5cm× 7cm ,最小 1.5cm×2 .5cm。修复部位指腹 192例 ,手指侧方 5 2例 ,指背 70例 ,手指皮肤套状撕脱 12例。小型皮瓣种类指腹推进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皮瓣修复术治疗肘关节以远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术后护理方法。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采用术后基础护理、体位护理、供区护理、引流管护理、皮瓣护理、疼痛护理及康复锻炼等措施,规范护理接受皮瓣修复术治疗的肘关节以远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294例,男247例、女47例。年龄11~79岁,中位数38岁。损伤部位位于前臂88例、腕部71例、手背及手掌部102例、手指33例。合并骨折182例,合并肌腱损伤133例。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2 cm×3 cm至11 cm×17 cm。受伤至手术时间5 h至15 d,中位数6 d。随访观察皮瓣成活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7个月,中位数11个月。术后疼痛数字评分为(5.0±1.8)分。皮瓣均成活。8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并再次植皮后痊愈;57例于术后6~12个月行皮瓣修整术。患肢外观及功能均恢复良好。均未出现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接受皮瓣修复术的肘关节以远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实施规范的术后护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皮瓣成活率,有助于促进患肢外观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王孝辉  赵祚塨  姚俊娜 《中医正骨》2012,24(10):54-55,58
目的:观察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及小腿上段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5月至2010年6月,采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及小腿上段软组织缺损患者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26~82岁,中位数36岁。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5例,小腿上段前方软组织缺损10例。合并伤:开放粉碎性胫骨平台骨折8例,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2例。所有患者均表现为软组织缺损伴骨和肌腱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面积:6 cm×5 cm至15 cm×9 cm。术后随访观察皮瓣成活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3个月,中位数15个月。1例皮瓣术后2 d出现皮下水疱,经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5例皮瓣受区外观臃肿,于术后6个月行皮瓣修整术,外观改善。均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所有皮瓣均顺利成活,皮瓣外观与质地满意。供区外观满意,无疼痛及功能障碍。结论:采用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及小腿上段软组织缺损,操作相对简单、并发症少、皮瓣成活率高、皮瓣外观与质地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