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升清降浊法是中医学的重要治法,其源于《黄帝内经》,兴于《伤寒论》,成于《脾胃论》,并为后世医家继承发展,广泛应用于含中医眼科在内的中医临床。本文从以上3部中医专著中探索了升清降浊法应用于眼科的理论渊源,从结构特点、脏腑调节、经络通路等角度探讨了升清降浊法应用于眼科的理论基础,结合中医临床研究总结了调脏腑升清阳、泻浊邪降浊阴、合针刺调升降、调情志畅气机等升清降浊法应用于眼科的临床法则,指出将升清降浊法运用到眼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2.
甘温扶阳法源于<内经>,主要适用于阳虚之证.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形不足者,温之以气";<至真要大论>曰:"劳者温之".根据"阳之动始于温"、"甘与辛合而生阳"的理论,本法常用药物的药性多温,气味或甘或辛,如党参、黄芪、山药、大枣、甘草、桂枝、生姜、杜仲、狗脊、续断、附子、肉桂等.甘温扶阳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不仅用于治疗慢性疾病,而且也是治疗老年性疾病和小儿疾病的一种重要法则.盖五脏六腑皆有阳气,但主要来源于肾,充养于脾,临床上以心、脾、肾的阳虚证较为多见.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3.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其发病率居各类肿瘤的首位。笔者有幸跟师李可老中医,李老擅于以扶阳大法治疗危急重症以及疑难杂病,李老认为肿瘤病人多因久病耗损、化疗药物毒损伤而导致体内阴阳失调,其病机十有八九均为阴盛阳虚,因此投以温肾补阳法多可取效。笔者就运用扶阳法治疗胃癌方面的心得作一探讨,冀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4.
扶阳法治疗心衰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艳  梁海龙  张敏州 《新中医》2010,(12):136-137
<正>心衰急性发作临床上多表现为气促、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头晕、乏力、疲倦、心慌,少尿、下肢凹陷性水肿等。中医并无心衰的病名,但从其临床表现来看,当分属于心悸、喘证、水肿、瘀证、痰饮等病的范畴。近年来多数医家认为此病是本虚标实之病,本虚为心脾肾的阳虚与气虚,标实则为痰饮、水肿、血瘀,早期多是气虚,到了终末期则以  相似文献   

5.
扶阳理论以阴阳为总纲,重视阳气,主张阳主阴从。通过针对督脉的诊治,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身之阳气,促成扶阳之效。在针灸临床上,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诸阳,联系脏腑,故根据督脉的生理基础和病候表现,提出通督扶阳和补督扶阳的方法,治疗脑卒中后手足浮肿、痉挛性瘫痪、腰椎间盘突出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五更泻、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疗效显著。应准确辨证,通补结合,方能达到最佳扶阳的效果,祛除病邪。  相似文献   

6.
甘温扶阳法来源于《内经》,主要适用于阳虚之证。如《素向·阴阳应象大论》中日:“形不足者,温之以气”。《至真要大论》中曰:“劳者温之”。根据“阳之动始于温”、“甘与辛合而生阳”的理论,本法常用药物的药性多温,气味或甘或辛。如党参、黄芪、山药、大枣、甘草、桂枝、生姜、杜仲、狗脊、川断、附子、肉桂等。甘温扶阳法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不仅用于治疗慢性疾病,而且也是治疗老年性疾病和小儿疾病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法则。五脏六腑皆有阳气,但主要来源于肾,充养于脾,临床上以心、脾、肾的阳虚证较为多见,简述于下。1温通心阳…  相似文献   

7.
扶阳法治疗头风病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头风病是一种常见病,易于反复发作,但究其病因,不离虚、实两端。扶阳法源于《内经》,经历代医家的发挥,临床应用不断地拓宽。以扶阳法治疗头风病,意在温化宣通,温补资助,调整阴阳,从而使清灵通利,髓海充盈而头痛自止,临床效果十分显著,故其应用前景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扶阳法源流与临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扶阳法的理论渊源扶阳法,是扶助补益人体阳气、治疗因体内阳气虚弱或阴寒所致病症的大法。重视阳气的思想早在《内经》中就明确体现,《素问一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在阴阳的关系中,认为阳气是主要的,阳气不足,人体卫外功能就下降,百病乃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列举临床验案对应用\"扶阳\"理论治疗眼科疾病进行了探讨,认为中医\"扶阳\"理论,遵循\"贯穿以阴阳为总纲,万病不出六经宗旨,不出一元真气\"的学术思想,为一些疑难眼科疾病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扶阳法作为火神派的代表治疗方法,近些年来备受医界重视和关注。对“扶阳”的扶字,清·阮元解释为:助也、护也、治也,意指“扶”有帮助、保护、调节治理之义。而扶阳指宣通、保护、温助、调理阳气,从而使人体阳气宣通、强盛之义。扶阳法的核心就是重视阳气,认为阳气是维系生命的根本,扶阳以阳为主导,基于重阳,或温阳,或通阳,  相似文献   

11.
12.
甘温扶阳法来源于《内经》,主要适用于阳虚之证。本法常用药物的药性多温。气味或甘或辛。如党参、黄芪、山药、大枣、甘草、桂枝、生姜、杜仲、狗脊、川断、附子、肉桂等。不仅用于治疗慢性疾病,而且也是治疗老年性疾病和小儿疾病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法则。五脏六腑皆有阳气,但主要来源于肾。充养于脾,临床上以心、脾、肾的阳虚证较为多见。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13.
甘温扶阳法来源于<内经>,主要适用于阳虚之证.本法常用药物的药性多温,气味或甘或辛.如党参、黄芪、山药、大枣、甘草、桂枝、生姜、杜仲、狗脊、川断、附子、肉桂等.不仅用于治疗慢性疾病,而且也是治疗老年性疾病和小儿疾病的一种重要的治疗法则.五脏六腑皆有阳气,但主要来源于肾,充养于脾,临床上以心、脾、肾的阳虚证较为多见,简述于下.  相似文献   

14.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异质性心肌病,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室扩大,心室收缩功能减退,伴或不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学认为阳虚、气虚、血瘀等是其主要证候要素,阳(气)虚血瘀是其基本病机,扶阳活血法是其主要治法。扶阳包括温阳补气、通阳调枢、潜阳纳气,活血包括和血、活血、破血,临床以扶阳活血法为主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取得较好疗效。结合中医古籍文献及现代研究进展,扶阳活血法为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药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扶阳学派上继黄老易道,下承医圣张机(字仲景)之学,创始人乃晚清的郑寿全先生,至今已传承近200年。“阳主阴从”观是扶阳思想的理论核心,“阴阳本体结构”失调是其疾病的病因病机观,桂枝法和四逆法是本学派的两大治疗大法。疾病的治疗一般先用桂枝法宣导涤荡,恢复中上焦的气机,再用四逆法温阳固摄,以恢复人体的阴阳本体结构。扶阳学派认为三阳即为一阳,三阴即是一阴,提出以太阳病统领三阳病,以少阴病统领三阴病,其代表性传承人卢崇汉教授首先提出并创立桂枝法加减运用于治疗三阳病,其运用的法则名为宣通法,其病因病机为阳气郁滞不通,该法是在桂枝汤或姜、桂基础上进行化裁的以宣通为主要扶阳手段的一个法则(基本药物包括桂枝尖、苍术、陈皮、南山楂、炙甘草、生姜等)。其加减应用心法即在桂枝法方药的基础上加以和解少阳(柴胡剂)或清降阳明(承气类方)的药物,达到层层清通的目的。故而桂枝法加减药物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宣通作用,其作为统领三阳病的先行法度,具有调和阴阳、宣导痰瘀秽浊、疏通阴阳道路之功能,最终达到恢复人体正常的“内阳外阴”状态的目的。这就为三阳病的防治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思路,也无疑为我们临床实践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旨归。  相似文献   

16.
扶正贵扶阳 阳密本自固:试论扶阳法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正贵扶阳 阳密本自固──试论扶阳法及其临床应用上海第二轻工业局职工医院陆纪云(200031)关键词:扶正祛邪,扶阳扶正祛邪是中医学的特色。《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扶正中又以“扶阳”为最重要。《内经》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气...  相似文献   

17.
在脉管病的治疗上,根据多年实践和研究,我们形成了因邪致瘀与祛邪为先的治疗观点,已取得了可观的临床疗效。但是进一步提高疗效,是一名医生永远追求的目标。为了在治疗脉管病上有更进一步的突破,我们参加了2008年仲秋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届扶阳学派理论与临床应用培训班。扶阳学派是近百年来兴起并逐渐壮大起来的,通过学习并与临床结合发现确有其独到之处,现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在脉管病的治疗上,根据多年实践和研究,我们形成了"因邪致瘀"与"祛邪为先"的治疗观点,已取得了可观的临床疗效.但是进一步提高疗效,是一名医生永远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属于祖国医学“胸痹”、“心悸”范畴,其主要病机在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1条就提出:“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此虚当为阴阳两虚,是胸痹病之根本,瘀血和痰饮则是阴阳不和,气血瘀滞,运化失职...  相似文献   

20.
干眼是眼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眼表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眼睛干涩感、异物感等眼部不适症状。在中医学属“白涩症”范畴。目前,中医学者多认为其病机是火热伤阴化燥,临床多从阴虚燥热论治,而对辛温之品在干眼治疗中的重要作用未予足够重视。扶阳理论是一种极具特色的中医理论,其学术的核心思想是重视固护机体阳气,以火立极,临证善用干姜、附子、肉桂等辛温药物,屡起陈疴。本文以扶阳理论为依据,从基本病机入手,对辛温药在干眼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略作探究,从而为干眼的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