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体外验证食管曲张静脉内镜气囊测压法.方法制备并组装食管模型及食管内曲张静脉模型,用食管曲张静脉测压仪进行测压.结果不同直径(3、6、8 mm)食管曲张静脉内镜气囊测压值与实际压力值间均呈现良好的直线回归(r=0.983~0.995),未发现明显的测量偏差,但细的食管曲张静脉(3 mm)测压值变化较大(偏差=-0.077 kPa±0.025 kPa).模拟的食管弹性对测压值无影响.不同内镜操作者不影响所测的压力值.结论内镜下气囊测压法对大、中食管曲张静脉测压结果可靠,且不被食管壁的弹性所影响.  相似文献   

2.
张胜萍 《中外医疗》2009,28(26):176-177
目的探讨临床上反流性食管炎临床食管测压及24hpH值的监测情况。方法对我院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50例患者和20例健康人,进行了食管压力、24hpH值的动态监测。结果研究组LESP、食管体蠕动压及频率(PA1,PA2、PA3)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食管测压及24hpH值的监测有助于发现食管动力异常和探讨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采用膈肌瓣移植术或胃底翻转术治疗贲门痉挛的过程中,虽知其术前食管压力高,而术后食管压力降低,但缺乏客观测压计设备。我们经过多年的设想与研究,终于在1980年始试制“食管测压计”。经过2年多的临床使用,证明这种“食管测压计”在食管贲门外科中用途较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技术,探讨体位对食管动力参数的影响。方法应用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igh resolution manometry,HRM)技术对14名健康成年人坐位和卧位下的食管动力参数进行检测,记录两种体位下的上食管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残余压、咽部压力峰值、骨骼肌压力峰值、近端收缩积分(proximal contraction integral,PCI)、远端收缩积分(distal contraction integral,DCI)、收缩前沿速度(systolic forward velocity,CFV)、食团内部压力(bolus internal pressure,IBP)、下食管括约肌综合松弛压(integrated relaxation pressure,IRP)等参数,并对收缩波完整性进行判断。结果14例健康人咽部压力峰值卧位明显低于坐位(P<0.05),UES残余压、骨骼肌压力峰值、DCI、IBP、IRP卧位均明显高于坐位(P<0.05),坐、卧位PCI、CFV及收缩波完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食管测压时应考虑体位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食管测压对贲门失弛缓症药物治疗效果的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食管测压技术对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的监测作用 ,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采用食管测压技术观察了硝苯吡啶和硝酸山梨醇酯对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食管运动功能的影响。结果 :硝苯吡啶和硝酸山梨醇酯都可降低贲门失弛缓症患者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 (LESP)、食管下段括约肌 (LES)残余压和食管体压力 (EBP) ,但硝酸山梨醇酯对LESP的降低作用显著强于硝苯吡啶 (P <0 .0 1~ 0 .0 0 1) ,对LES残余压和食管体压力的影响两药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钙离子拮抗剂和硝酸酯类药物对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运动功能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 ,通过食管测压 ,有针对性地用药 ,对于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减少副反应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人工神经网络(ANN)可以快速分析大量数据并得到各变量之间复杂的数学关系。作根据静态食管测压,研究应用ANN对原发性食管动力障碍进行识别及客观分类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从54例(其中女性34例,中位年龄59岁)患食管测压记录中鉴定出100个吞咽波形,包括80个代表各种食管动力障碍的波形和20个正常动力波形。应用两种不同的ANN技术,根据包含标准测压(ANN+)和不包含标准测压(ANN-)的两种压力波形的数学特征,识别正常和异常的吞咽波。对ANN进行交叉验证,并将其表现与通过对测压数据的标准视觉评价获得的诊断进行对比。结果:有趣的是,无论是ANN+还是ANN-,程序均发挥出最佳的全部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7.
周斌  张潍  李少民  乔哲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9):1142-1144
目的:重建贲门功能,防止贲门失弛缓症术后并发症。方法:对7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施行食管下段胃贲门部切除,贲门成形术。术后对68例患者进行了1~8年随访,行上消化道钡餐透视、胃镜及食管内测压检查,并与正常人测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手术组的食管上、下括约肌静止压和压力区范围与正常人食管上下端括约肌静止压和压力区范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贲门成形术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咽异感症23例食管测压分析朱元民,邹磊,赵景涛,赵丽莉(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100044)本文通过对23例咽异感症患者及14例正常人行食管测压检查,了解咽异感症食管上端括约肌压力特点及其与食管运动功能的关系。1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1)咽异感...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患儿手术前后胃食管测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5例先天性食管裂孔疝和15例单纯性胃食管返流(GER)的患儿进行了胃、食管测压研究。结果:先天性食管裂孔疝合并GER的患儿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压力及其与胃压差明显低于正常(P<0.05),术后仍有下降趋势。LES长度术后较术前延长。未合并CER的患儿术前LES压力与胃压差稍低于正常,术后压力明显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单纯性GER组LES压力及其与胃压差明显低于正常,而且年龄越小降低越明显,GER诱发试验80%出现阳性。提示食管裂孔疝所致的解剖因素改变并不是发生GER的主要原因,LES压力也并不是衡量LES机能的唯一指标,对GER患儿的测压诊断在结合LES压力,长度和GER诱发试验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不同亚型患者食管动力学特点的差异.方法 纳入2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行食管测压检查并分型,观察贲门失弛缓症临床特点,同时对不同亚型患者的食管动力学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①2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均有吞咽困难不适,伴有反流症状13例(13/24,54. 17%),I型患者伴发反流不适症状更为常见(P=0. 015);②24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的食管测压结果均为食管同步蠕动,而且均存在食管下括约肌残余压升高和食管下括约肌松弛不完全,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升高的患者有5例(5/24,20. 83%), Ⅱ型患者的食管体部近端蠕动压力和食管体部远端蠕动压力均高于I型患者(P<0.05).结论 贲门失弛缓症不同亚型具有不同的临床特点和食管动力学特点,对于怀疑贲门失弛缓症的患者建议进行食管测压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和进行分型,有利于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11.
探讨在静止期尿道压力测定中测压灌注速度、测压管牵引速度2个参数的较优组合。方法对3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采用尿动力学分析仪及选定4组测压灌注速度、测压管牵引速度的参数组合(1mL.min-1、1mm.s-1,1mL.min-1、2mm.s-1,2mL.min-1、1mm.s-1,2mL.min-1、2mm.s-1)行静止期尿道压力测定,并对最大尿道压(max urethral pressure,MUP)、最大尿道闭合压(max closure pressure,MCP)以析因设计的F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例患者中,测压灌注速度、测压管牵引速度参数组合分别为1 mL.min-1、1mm.s-1,1mL.min-1、2mm.s-1,2mL.min-1、2mm.s-1时MUP、MCP压力值均明显低于测压灌注速度、测压管牵引速度参数组合为2mL.min-1、1mm.s-1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的测压灌注速度、测压管牵引速度的组合对静止期尿道压力测定结果有明显的影响,以测压灌注速度2mL.min-1、测压管牵引速度1mm.s-1测得静止期尿道压力为较优组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寻肛管压力的对称性变化趋势的存在与否,探讨它对括约肌功能状态的定量评价.方法 采用瑞典CTD桽YNECTICS公司提供的高分辨多通道胃肠功能测定仪对27例正常儿童及12例肛门失禁患儿进行括约肌压力及其偏位的测定,观察压力及其偏位的变化趋势.结果 静息及收缩状态下,正常儿童肛管直肠之间不仅存在明显升高的压力梯度变化,而且存在明显降低的压力偏位梯度变化,并且在距离肛门缘1cm处形成压力及其偏位变化的特征位点.失禁患儿不存在上述四个梯度变化,也不存在特征位点.结论 括约肌压力梯度及压力偏位梯度可以用来定量地描述括约肌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3.
肛管压力的对称性变化趋势对括约肌功能状态的定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寻肛管压力的对称性变化趋势的存在与否,探讨它对括约肌功能状态的定量评价。方法:采用瑞典CTD-SYNECTICS公司提供的高分辨多通道胃肠功能测定仪对27例正常儿童及12例肛门失禁患儿进行括约肌压力及其偏位的测定,观察压力及其偏位的变化趋势。结果:静息及收缩状态下,正常儿童肛管直肠之间不仅存在明显升高的压力梯度变化,而且存在明显降低的压力偏位梯度变化,并且在距离肛门缘1cm处形成压力及其偏位变化的特征位点。失禁患儿不存在上述四个梯度变化,也不存在特征位点。结论:括约肌压力梯度及压力偏位梯度可以用来定量地描述括约肌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4.
背景 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于2018年4月引入精准测压,即社区居民在志愿者指导下采用经过国际认证的自动血压测量仪进行血压测量。分析精准测压结果对判断该技术是否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有重要意义。目的 分析精准测压的血压值数据特征,为精准测压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依据。方法 本文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上海市黄浦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管理信息系统和测压数据存储系统。于2018年9月,从中调取2018-05-01至2018-08-14在上海市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过精准测压的社区居民人口学信息和精准测压结果。共获得4 686例社区居民的相关数据。结果 精准测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末尾值有0~9,数据各末尾值占比为9.65%~10.32%。无高血压史的945例社区居民中,血压异常148例(15.66%)。男性血压异常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长,血压异常率增高(P<0.05)。有高血压史的3 741例社区居民中,血压得到控制2 714例(72.55%).男性血压控制率低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1 131例社区居民参与双臂测量,右上臂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高于左上臂(P<0.05);左右臂收缩压差异率为35.63%(403/1 131),舒张压差异率为6.90%(78/1 131)。首测臂为右上臂的收缩压差异率高于首测臂为左上臂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准测压血压值数据末尾值分布均匀;精准测压在无高血压史人群和有高血压史人群中的应用均能反映血压分布的一般规律,且能识别左右臂间差异,对高血压筛查、高血压管理及高血压并发症预防等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监测山莨菪碱肌注前后食管动力的变化,探讨其在假性贲门失弛症和贲门失弛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10例贲门失弛症和3例胃底贲门癌致假性贲门失弛症的患者,通过8通道袖套式测压导管持续观察食管动力在肌注山莨菪碱前后的变化。结果 10例贲门失弛症患者在肌注山莨菪碱后下食管括约肌松弛程度达47.4%~74.0%,食管体部静息压明显降低;3例假性贲门失弛症患者食管括约肌松弛程度仅2.2%~8.8%,食管体部静息压亦无明显变化。结论山莨菪碱试验可作为贲门失弛症食管测压诊断时的重要补充,也是贲门失弛症和假性贲门失弛症鉴别诊断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6.
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及腹腔压力的测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同淮  王惠春  张伟 《华夏医学》2007,20(2):198-199
目的:通过简单器材达到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时的腹内压测定。方法:使用该器材检测了30例腹内压轻度增高的患者。结果:轻度ACS时用腹腔直接测压法与腹腔间接测压法有很高的相关性。结论:在腹内压轻度增高时用此器材监测腹压简单,有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We report 2 cases where treatment of achalasia type symptoms due to severe non-specific oesophageal dysmotility have shown symptom resolution and manometric improvement to intrasphincteric botulinum injections either by itself or in combination with oesophageal dilatation.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SAHS)患者清醒及不同睡眠期血中血管活性肠肽 (VIP)质量浓度与睡眠质量之间的关系 ,以 1 2例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 ,在桡动脉内留置导管监测血压 ,同步进行夜间多导睡眠仪连续记录 ,并分别于睡前清醒时、非快动眼 (NREM)睡眠期、快动眼 (REM )睡眠期及清晨从桡动脉留置的导管内抽取血标本 ,采用放免分析法检测VIP。结果 :1 )睡前清醒时及清晨血VIP质量浓度与总睡眠时间和记录时间之比(TST/TRT ,睡眠效率 )成正相关 (r =0 .5 91 ,P <0 .0 5 ) ,与醒觉时间和记录时间之比 (Arousal/TRT)成负相关 (r =-0 .5 86,P <0 .0 5 ) ;以睡前清醒时作基础值 ,NREM期血VIP质量浓度的变化与快波睡眠和总睡眠时间之比 (Ⅰ +Ⅱ /TST)成负相关 (r=-0 .65 6,P <0 .0 5 ) ,与快动眼睡眠时间和总睡眠时间之比 (REM/TST)成正相关 (r =0 .70 5 ,P <0 .0 1 ) ,REM期血VIP质量浓度的变化与REM/TST成正相关 (r=0 .60 9,P <0 .0 5 ) ;2 )OSAHS患者清醒与不同睡眠期血中VIP质量浓度与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和睡眠呼吸暂停指数 (AHI)成正相关 ,与血氧的有关指标无相关性。提示 :VIP可能参与OSAHS患者睡眠的调节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便秘患者直肠肛门动力与直肠感觉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功能性便秘可能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采用不透X线标志物测定53例功能性便秘患者全结肠和结肠节段通过时间,通过直肠球囊内注入空气,研究直肠容量刺激对初始感觉阈值、最大耐受性的影响。结果功能性便秘患者结肠通过时间延长,且结肠通过时间延长主要发生在左半结肠区、乙状结肠直肠区,并存在肛门直肠动力异常。结论结肠直肠肛门动力紊乱与直肠感觉异常均参与功能性便秘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This report describes a patient who developed radiological and manometric evidence of an achalasia-like disturbance of oesophageal motility following transabdominal truncal vagotomy and antrectomy. The patient presented with severe dysphagia which spontaneously resolved after 8 weeks. Subsequent barium swallow and oesophageal manometry demonstrated a return to normal fun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