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灌注压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GCS≤8分)脑灌注压(CPP)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1998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均行脑室穿刺进行颅内监护。按CPP值将病人分为三组:A组CPP>70mmHg,B组CPP60-70mmHg,C组CPP<60mmHg。比较各组死亡率及恢复良好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29例,死亡2例(6.9%),良好11例(37.9%);B组6例,死亡5例(31.3%),良好3例(18.8%);C组5例,死亡4例(80%)。各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CPP应维持在70mmHg以上,以保证脑组织血液灌注,从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持续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监护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章翔 《中华创伤杂志》2000,16(12):709-712
颅内压 (ICP)是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 ,常以侧卧位测量的脑室内压力值表示 ,正常为 0 .67~ 2 .0 0kPa( 1kPa =7.5mmHg) ,如压力 >2 .0 1kPa即属于ICP增高。ICP轻度增高为 2 .0 1~2 .66kPa ,中度增高为 2 .67~ 5.32kPa ,重度增高则>5.33kPa。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ICP增高发生率约占 4 0 %~ 82 % ,它是引起脑灌注压 (CPP)降低、脑血流量 (CBF)减少的主要原因 ,并因此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或死亡。因此 ,及时了解伤后ICP和CPP的变化十分重要。近年来 ,由于ICP监护仪和多功…  相似文献   

3.
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灌注压监护与早期临床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重型颅脑损伤的脑灌注压(c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监护和适时临床干预,对早期防治脑灌流量不足、缺血性脑损害及弥漫性脑水肿等严重并发症,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病情发展快 ,在治疗上必须分秒必争 ,以减轻脑组织的损伤 ,这就要求我们严密观察病情的细微变化 ,及时给医生提供诊断治疗的依据 ,针对病人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现将观察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 14例 ,其中男 10例 ,女 4例 ,男女之比 1:2 5。年龄最大 68岁 ,最小 4岁。治愈 9例 ,好转 3例 ,死亡 2例。1.2 观察方法 ①观察意识变化。观察意识的变化在颅脑损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判断原发损伤的程度和继发损伤的发生 ,发展都是最可靠的指标 ,急性硬脒外血肿 ,在伤后 2 4小时内多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压、有无高度水肿、有无大小便失禁、是否合并营养不良、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入院时Braden压疮风险评估量表(简称Braden)评分、是否留置尿管、是否留置胃管、卧床时间等资料,并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压疮将其分为压疮组和无压疮组,单因素分析各指标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压疮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结果 18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出现压疮62例,设为压疮组;未出现压疮126例,设为无压疮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压疮组年龄>60岁、BMI> 24 kg/m2、有高度水肿、有大小便失禁、合并营养不良、入院时GCS评分<8分、入院时Braden评分≤12分、卧床时间≥15 d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无压疮组(χ2=26.082、20.033、4.707、4.2...  相似文献   

6.
 奥拉西坦为新一代吡咯烷酮类脑代谢改善药物,药理学研究表明,本品能改善痴呆患者的记忆和学习功能。近年来,有将奥拉西坦用于治疗各种颅脑损伤的报道[1]。笔者于2008-03至2010-03采用奥拉西坦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43例,并与常规治疗药物吡拉西坦比较,观察其对继发神经功能缺失、记忆和智力障碍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高压氧血颈动脉灌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高压氧血颈动脉灌注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于伤后约3.5d行高血氧颈动脉灌注治疗,监测灌注前、中、后的脑组织氧分压(PbtO2)、二氧化碳分压(PbtCO2)、pHbt值变化以及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情况。结果患者高血氧颈动脉灌注治疗后比治疗前的PbtO2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的PbtO2升高,3个月后的GOS改善(P〈0.05)。结论高血氧颈动脉灌注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早期治疗中起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相似文献   

9.
王淑香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1):1396-1398
本文总结了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的护理经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呼吸道护理、泌尿系统护理、高热护理、营养护理、引流的护理、基础护理,针对应激性溃疡、急性肾功能衰竭、心功能受损等并发症实施及时有效措施。本组患者治愈21例,好转19例,死亡8例。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的监护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神经外科的重症监护(neurosurgicalintensivecare,NIC)已经发展成为神经外科的一个专门领域。重型颅脑外伤作为具有较高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常见急性颅脑疾患,从一开始就是NIC监护的重点。颅脑外伤临床与实验研究的进步也从多角度促进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连续动态颅内压及灌注压监测在弥漫性轴索损伤救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6年4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神经外科及ICU病房收治的弥漫性轴索损伤(GCS 3~8分)患者4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监测组和对照组,监测组22例行颅内压监测并依据监测结果控制颅内压,对照组23例未行颅内压监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住院期间甘露醇用量及发生迟发性颅内出血和继发性脑梗死的发生率。结果监测组死亡及植物生存者发生率为9.10%,低于对照组(3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预后较好;住院期间监测组的甘露醇用量平均628.64g,低于对照组的1 208.70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迟发性颅内出血和脑梗死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颅内压及灌注压监测在弥漫性轴索损伤救治中能及时发现颅内压及灌注压的变化,指导治疗并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病历回顾及随访分析。结果本组病例随访3一12个月,按GOS分级,1分23例,2分14例,3分3例,4分7例,5分33例。结论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较好的办法,可以降低死亡率.提高生活质量,但远期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13.
脑水肿是颅脑损伤后引起颅内高压的重要原因,可导致患者预后不良。高渗治疗通过静脉输注高渗制剂,在颅内建立渗透压梯度,以减轻脑水肿。这一疗法仍是目前颅脑损伤指南中控制颅内高压的主要推荐治疗方案。本文简要回顾了高渗治疗的作用机制,介绍了常用高渗制剂甘露醇与高渗盐水的理化特性与使用方案,并综合分析了临床实践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1周内的颅内压变化特点。方法 对75例患者进行了颅内压监测,其中重型颅脑损伤组50例,特重型颅脑损伤组25例,监测时间为0~7 d,分别取伤后2、4、6、12、24 h的颅内压及第2、3、4、5、6、7d每4h所测得的颅内压均值进行比较。结果 全组75例患者的平均颅内压均高于正常成人颅内压,监测7 d内死亡26例。不管是全组、重型颅脑损伤组还是特重型颅脑损伤组,死亡者和存活者比较,其平均颅内压均在伤后0~5 d明显增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以伤后2 h和第3 d最明显(P<0.01)。结论 通过对重型和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动态的颅内压监测,可及时了解颅内压的变化,为患者的进一步检查、治疗及手术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以评估治疗这类患者的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月1日~2010年10月1日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术后5~9天的患者60例,高压氧治疗组和对照组(非高压氧治疗组)各30例,观察患者入院时及高压氧治疗前、后1、2、3、4周的GCS评分;比较高压氧治疗开始前、高压氧治疗4周、入院后3月的随访GOS分级提高的患者数;比较高压氧治疗4周和入院后3月内的气管套管拔除例数。结果两组患者高压氧治疗后1周GC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压氧后2、3、4周GCS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两阶段的GOS预后评分提高患者例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高压氧治疗4周内拔除气管套管例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入院后3月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患者早期意识改善及预后有疗效;对重型颅脑损伤开颅术后且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恢复早期治疗作用较后期突出。  相似文献   

16.
脑组织氧监测技术在颅脑外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颅脑损伤所致的缺血、缺氧不良影响已日益受到重视。无论足原发性颅腑损伤,还足继发性颅脑损伤,脑的缺血、缺氧均是影响预后的一个决定件和共同性因素。脑氧监洲技术作为神经科学领域中的新兴技术,与传统的监洲方法相比,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其意义不仅在于能早期发现脑缺血、缺氧,准确判断预后,还能及时根据病情变化,指导调整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将168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8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纳洛酮3 mg加至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同时加用依达拉奉30mg用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4 d。对照组82例,给予常规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的脑水肿程度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水肿程度及GCS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较常规治疗方法,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颅内压检测及脑脊液乳酸水平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4年5月—2018年1月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重型颅脑损伤并进行手术患者68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30例;年龄40~78岁,平均61.28岁;受伤至入院时间(4.61±1.34)h;致伤原因:高血压脑出血60例,道路交通伤4例,高处坠落伤4例。患者均在术后采用无创颅内压检测仪连续监测并记录颅内压同时设定预警值,并根据变化情况给予适当的干预。同时对患者行腰椎穿刺收集脑脊液检测乳酸水平。将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与GCS评分及CT复查结果进行比对,采用格拉斯评价量表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估,比较预后不同组别间患者脑脊液乳酸水平的差异,并分析颅内压预警结果与预后的关系。结果术后2h后颅内压轻度增高患者21例(30.88%),GCS评分降低0~1分,CT复查结果显示未发现挫裂伤与迟发性血肿;中度增高患者32例(47.09%),GCS评分下降2~3分,CT复查结果显示颅内挫伤与迟发性水肿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大;重度增高患者15例(22.06%),GCS评分降低>3分,CT复查结果显示颅内挫伤与迟发性水肿均明显增大;随着颅内压增高程度上升,患者的恢复良好率、轻度缺陷残疾率越低,而重度残疾率、植物生存率与病死率越高(P<0.05);随着脑脊液乳酸水平增加,患者的恢复良好率、轻度缺陷残疾率越低,而重度残疾率、植物生存率与病死率越高(P<0.05)。结论随着颅内压和脑脊液乳酸水平的增加,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越差,可见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治疗过程中对上述两种指标的观察和控制,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firm whether T2-weighted imaging and perfusion imaging, i.e. autoradiogram of 14C-iodoantipyrine, on the course of brain edema correspond to each other or not. Cold injured rat brains were used as a model and were sequentially examined by both methods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and with histological specimens. Special focus relies on the time changes in the lesions. High SI of T2-weighted images were observed and the percentages in the high SI area to the total brain area in the same slice were 4.7 +/- 0.31, 5.6 +/- 0.46 and 3.4 +/- 0.42 for 6, 24 and 48 hours, respectively. By contrast, low perfusion areas were indicated in the perfusion study and their percentages were 4.6 +/- 0.55, 5.6 +/- 0.86 and 2.4 +/- 0.35 for 6, 24 and 48 hours, respectively. At 48 hours after cold injury, low perfusion areas were smaller than h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