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以肾小球系膜区扩张,细胞外基质积聚,基底膜增厚及肾小球硬化为特征。DN所引起的肾衰是DM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迄今尚无有效的西药能阻止DN肾功能损害的自然进程。中药及中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的饮食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已普遍认为糖尿病肾病 (DN)是导致终末期肾病的最常见原因 ,对DN的早中期预防和诊治对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而饮食治疗又是其中最基本的一环 ,必须予以严格实施。一、糖尿病肾病饮食治疗的理论依据临床和实验研究均观察到高蛋白饮食能增加肾小球的灌注和压力 ,加重糖尿病所引起的肾血流动力学改变 ,而低蛋白饮食能延缓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伤的进程。Zarazaga等[1] 通过对 1988~ 1999年的4 5个相关研究进行荟萃分析得出 ,对于 1型糖尿病 ,特别是已出现肾小球高滤过的患者 ,限制蛋白饮食能在不依赖血糖控制的情况下明显减少夜间微量…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的慢性进行性微血管病变之一,主要是肾动脉、肾小球动脉以及肾微小血管病变所致肾小球硬化。DN的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临床常根据糖尿病病史和肾脏病表现诊断DN,但往往确诊后肾脏病变已进展到相当程度。因此,DN的早期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有文献报道:DN患者的血清及尿中β2-微球蛋白(β2-MG)有显著增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ACEI、ARB阻止糖尿病肾病发展的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淑娇  郑京 《现代实用医学》2004,16(12):740-74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DM)三大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的一个常见病因,患者若不适当治疗,肾小球滤过率(GRF)将以每年10—14ml/min的速度下降,常在5—10年内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其进展速度约为其他类型肾病的14倍。DN的基本病理特征已形成共识,早期表现为肾小球“三高”、肾小球肥大,继而肾小球系膜区细胞外基质(ECM)增生,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指糖尿病所致的肾脏疾病,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DN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蛋白尿,病理上主要表现为肾小球系膜基质增多和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增厚。1型和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DN,且均与糖尿病的病程有关,多在患糖尿病5年后发病。约40%的糖尿病患者最后发生DN。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后10~20年约有15%发生DN。因此,对DN患者肾功能的评估对准确及时掌握其肾功能的状态,制定合理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胱抑素C(cystatin C)是一种低分子量分泌性蛋白质,其血清浓度与肾小球滤过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李仁柱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24):997-1000
糖尿病肾病(DN)指糖尿病(DM)所特有的、与糖代谢异常有关的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属全身性微小血管病变的一部分,也是糖尿病肾脏损害的主要表现,此即狭义的DN。广义DN包括DM性肾小球硬化症、小动脉肾硬化、肾盂肾炎和肾乳头坏死。临床上常将DN分为肾小球滤过率增高、白蛋白尿、肾病综合征和肾功能衰竭4个阶段。近10年来,由于重视了肾功能不全危害因素,如高血压、糖代谢控制不当、脂代谢紊乱、肾血流动力学改变等的防治,已经使DN的10年病死率由70%降到20%。本文就DN的中西医临床治疗进展与展望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而难治的慢性并发症之一。DN的基本病理改变包括肾小球肥大、细胞外基质产生增多、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1]。因此,如何有效的延缓或阻断肾小球硬化和间质纤维化的进程是防治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     
<正> 糖尿病肾病(DN)仅指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常见的合并症。胰岛素依赖型(IDDM)较非胰岛素依赖型(NIDDM)更为多见。有统计约30%的IDDM患者最终发生DN,以病程15年后为发病高峰,20年后75%患者罹此病变。在糖尿病死亡原因中,DN占主要地位。尽早诊断、合理治疗本病可遏止、延缓或逆转肾脏病理改变,保护肾功能,改善预后。本文结合文献对本病有关问题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有德 《当代医学》2010,16(7):36-36,41
糖尿病肾病(Diabec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的—种严重血管并发症,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细胞外基质增多和。垮小球硬化;在功能上表现为高滤过、高灌注状态以及。  相似文献   

11.
尤燕舞  林栩  杨发奋  王洁 《右江医学》2012,40(6):771-773,93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小球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4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糖尿病肾病组(DN组)、预防组、治疗组、对照组,每组10只。DN组、预防组和治疗组糖尿病造模成功后,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干预,对照组仅注射柠檬酸缓冲液。第8周测定相关生化指标,观察肾组织病理改变后,通过免疫组化法分析大鼠肾小球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的表达。结果预防组和治疗组相关生化指标较DN组好转,肾脏病变减轻,PCNA表达于肾小球固有细胞。DN组肾小球中PCNA的表达均较预防组、治疗组、对照组明显上调。而预防组、治疗组肾小球中PCNA的表达较DN组下调,且预防组PCNA的下调更为显著。结论阿托伐他汀通过下调肾小球PCNA表达,抑制肾小球细胞增殖实现对DN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肾小球系膜细胞(GMC)是肾脏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蛋白如纤连蛋白、胶原等的主要细胞,也是免疫性和非免疫性病因(包括糖尿病)损伤的靶目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级联反应系统,细胞运用这一系统将细胞外的刺激反应到胞核,介导细胞的反应,参与多种细胞生理功能的调节。在糖尿病患者的体内存在的多种代谢紊乱可活化p38MAPK信号通路,从而导致了DN的发生和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患者重要的死亡原因。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不断升高,DN越来越成为我国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个重要病因,其预后明显较其他病因所致者差。实现对DN患者的一体化治疗,正确评价肾功能是重要的前提。为了解DN患者血清肌酐(SCr)代表肾功能的程度,我们用二种方法测定并比较了5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肾病是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持续升高、肾脏微血管发生病变而引起的肾小球硬化症。糖尿病肾病是危害性最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也是发病率最高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据统计,发生此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40%。此病患者的‘肾脏可发生肾小球硬化、肾小动脉玻璃样改变、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间的系膜区扩张等病理性改变。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并发的肾脏损伤,出现肾小球硬化、肾盂肾炎、乳头坏死等,已成为当前糖尿病丧失劳动能力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取活检,90%有肾脏病变,其中死于肾功能衰竭者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7倍,死亡率占6%。我国DN的发病率占糖尿病总人数的20.3%~23.4%,且一旦出现蛋白尿多呈进行性发展,直至肾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培哚普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肾小球功能及肾脏内皮素(ET)代谢的影响,探讨培哚普利防治DN的机制。方法 44例无高血压、持续有微量白蛋白尿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为培哚普利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结果 培哚普利治疗8周后DN患者的尿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F)、ET排泄分别减少43.5%、48.1%、36.3%(P<0.01),而常规治疗无明显变化,相关分析示尿Alb降低和尿ET降低呈正相关(r=0.703,P<0.01)。结论 培哚普利改变DN肾小球功能和其对肾脏局部ET合成的抑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为糖尿病特有的肾脏并发症。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统计资料显示,DN患者占糖尿病总数的67%以上;在欧美发达国家,DN是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透析的主要原因。DN所致的死亡人数占糖尿病患者死亡总数的60%以上[1]。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于保护肾功能、延  相似文献   

18.
内皮功能障碍与糖尿病肾病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吕以培  王乃尊 《医学综述》2005,11(10):927-930
糖尿病肾病(DN)是以系膜细胞增生和细胞外基质增多、肾小球基底膜增厚与肾小球硬化为基本病理特征的病变,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未完全阐明,包括肾小球血流动力学改变、生化代谢紊乱、血液流变学变化、氧化应激、细胞因子与遗传易感性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导致DN的发生。近年来对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障碍(ETDF)研究深入,很多DN发病机制与ETDF有关,可认为ETDF是DN发病环节之一,现结合国内外资料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代谢异常引起的肾小球硬化造成肾功能损害和障碍,是糖尿病最常见而又最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与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有研究提示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可能为DN的危险因素,但也有人认为DN也可发生于糖尿病早期和(或)亚临床期。本人收集了我院2002年1月~2003年1月住院收治的53例2型  相似文献   

20.
对糖尿病肾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肾病(DN),又称糖尿病性肾小球硬化症,是由于糖尿病代谢紊乱引起的肾脏损害,肾小管、肾小球均累及,以肾小球为主,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该病发病隐匿,早期往往无明显症状,其发病有许多危险因素,本文就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