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勍  皮练鸿  肖军  胡康  方静  陈琳  柯宁 《重庆医学》2011,40(6):565-566
目的调查分析6~15岁儿童泪膜稳定性。方法选择重庆永川地区300例6~15岁儿童(600眼),其中男152例(304眼),女148例(296眼)。定点暗室,定人操作,将0.25%荧光素钠溶液滴入下结膜囊内,在裂隙灯显微镜9 mm钴兰光束下观察,用电子秒表同步记录出现第一个黑斑或黑线的时间。结果在温度为(18.5±2.5)℃、湿度为(55.5±12.5)%条件下,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 up time,TBUT)为(16.92±8.96)s;TBUT在左、右眼及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年龄增加泪膜稳定性有下降趋势(左眼r=-0.12,P<0.05;右眼r=-0.14,P<0.05)。结论 6~15儿童泪膜破裂时间较成人长,泪膜稳定性随年龄增加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2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魁元 《中原医刊》2007,34(24):6-7
目的分析和总结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MVT)的诊断与治疗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至2007年收治的28例MV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行手术治疗20例,其中2例行二次手术治疗。治愈24例,死亡4例。结论重视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时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等检查方法早期诊断及围手术期采取恰当的溶栓、抗凝治疗是防止复发、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措施。采取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出现腹膜炎等肠坏死征象的病例。强调彻底扩大切除坏死肠管及相应系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选取单眼原发性进行期翼状胬肉患者30例;以翼状胬肉眼为观察组,另一眼为对照组.两组分别检查并记录泪液分泌试验、泪液羊齿状试验、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及结膜印迹细胞学检查.将结果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处理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Schirmer Ⅰ试验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  相似文献   

4.
肠系膜动脉栓塞1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肠系膜动脉栓塞(MAE)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与治疗,进一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对1995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6例肠系膜动脉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确诊6例,确诊率为37.5%。16例患者均手术治疗,7例死亡,病死率为43.8%。结论:对于中老年合并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突然发生的腹痛且出现症状与体征不符时,应考虑肠系膜动脉栓塞的可能。提高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We report a rare case of iatrogenic tracheal tear during a three-stage oesophagectomy in a 76-year-old woman and review current literature. The tear occurred due to trauma from a double lumen endotracheal tube. We used a novel technique of repairing the tear, which extended to the carina, avoiding a second thoracotomy or full sternotomy by using the laparoscopic suturing instruments.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透明角膜切口与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泪膜稳定性的差异。方法抽取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68眼,随机分为两组,A组30例32眼,予透明角膜切口施术,B组30例36眼,予巩膜隧道切口施术。检测两组术前1天,术后1、7、14、30天的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FL)以及患者主观干眼感觉症状。结果 A组术后第1天较术前BUT明显缩短,Sit、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明显增高(P<0.05或0.01);第7天时Sit,第30天时BUT、角膜荧光素染色积分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B组术后第1天BUT明显缩短,Sit明显增高(P<0.05或0.01),角膜荧光染色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14、30天,BUT、Sit逐渐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两组主观干眼感觉症状,术后第1天均明显增高(P<0.05),14天后基本恢复到术前状况(P>0.05)。结论巩膜隧道切口泪膜的稳定性较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显著降低,但主观感觉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泪膜的影响。方法选择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75例(80只眼)。分别于术前2d和术后1、7d、1、3个月观察患者主观干眼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及下睑中央泪河高度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干眼症状在术后1、7d增加,BUT在术后1、7d、1个月明显缩短,角膜荧光素染色在术后1、7d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时主观干眼症状、BUT、角膜荧光素染色及下睑中央泪河高度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可在短期内影响泪膜的稳定性,应该进行积极地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不同尺寸透明角膜切口对术后泪液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A组(30眼)行常规3.0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组(30眼)行1.8mm透明角膜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2组术前和术后1d、1周、1个月及3个月行干眼主观症状评分(DES),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下泪新月面积(LTMA)和总泪新月面积(TTMA),泪膜破裂时间(tBUT),基础泪液分泌(ST-I )等检查。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成组t检验及Pearson’s相关分析法。结果:总体上术后DES值B组显著低于A组(F=26.96,P=0.001);LTMA、TTMA值B组显著高于A组(分别F=56.21、39.36,均P<0.001);tBUT值B组显著高于A组(F=28.39,P=0.001);ST-I值B组显著高于A组(F=17.44,P=0.01)。术后1d、1周B组DES值显著低于A组(分别t=1.89、1.55,均P<0.05)。术后1周B组LTMA、TTMA、ST-I值显著均高于A组(分别t=1.38、1.49、1.82,均P<0.05)。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B组tBUT值均显著高于A组(t=2.32、2.09、1.58,均P<0.05)。其余时间点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相比,2组DES值在术后1d、1周均显著增高(均P<0.05),客观泪液功能指标仅A组在术后早期出现显著性改变,如LTMA(术后1d、1周,分别P<0.05,P<0.01),TTMA(术后1d、1周、1个月,分别P<0.01,P<0.01, P<0.05),tBUT(术后1周,P<0.05),ST-I(术后1周、1个月,均P<0.05);而B组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8mm透明角膜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术后早期泪液功能的影响明显小于常规3.0mm切口,在改善术后泪液功能和舒适度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不同尺寸透明角膜切口对术后泪液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3年5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患者60例(60眼),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A组(30眼)行常规3.0 mm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组(30眼)行1.8 mm透明角膜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2组术前和术后1 d、1周、1个月及3个月行干眼主观症状评分(DES),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下泪新月面积(LTMA)和总泪新月面积(TTMA),泪膜破裂时间(tBUT),基础泪液分泌(ST-II)等检查。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成组t检验及Pearson’s相关分析法。结果:总体上术后DES值B组显著低于A组(F=26.96,P=0.001);LTMA、TTMA值B组显著高于A组(分别F=56.21、39.36,均P<0.001);tBUT值B组显著高于A组(F=28.39,P=0.001);ST-II值B组显著高于A组(F=17.44,P=0.01)。术后1 d、1周B组DES值显著低于A组(分别t=1.89、1.55,均P<0.05)。术后1周B组LTMA、TTMA、ST-II值显著均高于A组(分别t=1.38、1.49、1.82,均P<0.05)。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B组tBUT值均显著高于A组(t=2.32、2.09、1.58,均P<0.05)。其余时间点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相比,2组DES值在术后1 d、1周均显著增高(均P<0.05),客观泪液功能指标仅A组在术后早期出现显著性改变,如LTMA(术后1 d、1周,分别P<0.05,P<0.01),TTMA(术后1 d、1周、1个月,分别P<0.01,P<0.01,P<0.05),tBUT(术后1周,P<0.05),ST-II(术后1周、1个月,均P<0.05);而B组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1.8 mm透明角膜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术后早期泪液功能的影响明显小于常规3.0 mm切口,在改善术后泪液功能和舒适度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早期泪膜的改变。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47例(68只眼)及老年性白内障患者49例(61只眼),观察分析其术前、术后3日、1周、1个月及3个月的主观感觉,泪膜破裂时间(break 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试验(fluorescence integral,FI),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mer I test,SIt)。结果对照组术后1周、1个月干眼症状与术前比较,术眼干涩等主观不适较术前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3日、3个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术后3日、1周、1个月术眼干涩异物感等主观不适较术前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术后3个月接近术前水平,差异无显著性( P>0.05)。两组术后3日、1个月、3个月BUT、FI、SIt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术后3日、1周、1个月,BUT、FI和SIt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5),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吸除术后早期即可出现泪膜异常改变,尤其表现为泪膜稳定性下降,此类人群为干眼的易患人群。  相似文献   

11.
小梁切除术对眼表泪膜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永强  李立  周希瑗 《重庆医学》2009,38(24):3144-3146
目的 前瞻性研究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眼表及泪膜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取86例施行小梁切除术的各类青光眼患者,以手术眼为手术组,以未手术眼为对照组.于术后1个月对干眼相关症状、体征、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角膜荧光素染色、眼表虎红染色等项目进行检查评分,并比较各项结果在两组间差异.结果两组间在症状、体征、干眼诊断性试验等各项指标评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手术组干眼症发病率(34.88%)也高于对照组(2.32%),其差别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各手术眼的干眼症表现在术后3~6个月后基本恢复,最迟于术后1年完全恢复正常.结论小梁切除术可在术后短期内对眼表和泪膜功能造成影响,使泪膜稳定性受到破坏而产生干眼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自体骨膜促进肩袖腱骨愈合的疗效研究。方法选用60只新西兰兔建立急性肩袖损伤模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实验组(自体骨膜补片+缝合固定)、对照组(单纯缝合固定)。分别于术后4、8、12周取标本进行光镜观察,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结果实验组术后4周间充质细胞增生明显,骨膜内可见少量新生软骨细胞和基质;术后8周可见大量未成熟软骨细胞,排列略规整,部分向肌腱内长入;术后12周软骨细胞排列规整,类似正常的腱骨界面结构。实验组腱骨连接紧密程度及止点软骨细胞排列明显优于对照组。生物力学测试,实验组抗牵拉强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使用自体骨膜作为补片加强修复肩袖能有效促进腱骨愈合,缩短肩袖愈合时间,具有良好的生物学特性,为临床肩袖修复手术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大气颗粒物PM10对小鼠泪膜功能和角膜上皮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24 只雄性6~8周龄BALB/c 小鼠,随机分为A、B组,每组12 只。空白对照组6 只不作处理。B组采用5 mg/ml PM10点眼,A组采用无菌PBS 点眼,3 次/d。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第1、4 和7天进行实验小鼠泪膜功能相关检查,包括采用酚红棉线法检查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BUT)、荧光素染色及荧光素染色评分(FL)。根据分组于相应时间点收集其角膜组织,行苏木精- 伊红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角膜上皮组织结构变化。结果干预4 和7 d后,A组泪液分泌量、BUT、FL 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P >0.05),而B 组泪液分泌量减少、BUT、FL 较干预前恶化(P <0.05)。点眼7 d后,A 组上皮细胞为(5±1)层,B 组为(7±1)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电镜观察可见A 组角膜上皮微绒毛呈指状突起,微绒毛数量多,排列整齐;而B 组角膜上皮微绒毛减少、变短、排列紊乱。结论PM10会影响小鼠泪膜功能,小鼠泪液量分泌减少,泪膜稳定性下降;小鼠角膜上皮组织结构损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泪膜稳定性的变化。方法选择2009年8月至2010年1月于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13例(22只眼)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于手术前3 d、术后1 d、1周、3个月进行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Ⅰ试验(SⅠt)及下睑中央泪河高度检查。结果所有青光眼患者与术前相比,术后1 d BUT明显缩短,S It、下睑中央泪河高度、角膜荧光素染色程度明显增高(P<0.001);术后1周时BUT明显缩短,有显著差异,角膜荧光素染色程度、SⅠt、下睑中央泪河高度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3月时角膜荧光素染色程度、BUT、SⅠt、下睑中央泪河高度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可短期影响青光眼患者泪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分析肩袖全层撕裂中分层与非分层撕裂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43 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根据撕裂类型及肌腱回缩距离分为病例1组、病例2组及对照组,记录撕裂口大小、肌腱回缩距离及冈上、冈下肌腹萎缩程度,根据数据分布类型,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cal-Wallis检验比较3组撕裂口大小、肌腱回缩距离及冈上、冈下肌腹萎缩程度。结果:243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中,分层撕裂145例(占59.7%)。病例2组滑囊侧肌腱回缩距离[(22.2±9.8)mm]与对照组[(29.7±12.0)mm]和病例1组 [(29.0±12.5)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病例2组关节侧肌腱回缩距离[(35.1±11.7)mm]与对照组[(29.7±12.0)mm]和病例1组[(29.0±12.5)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3组间撕裂口大小、肌腹萎缩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肩袖全层撕裂中分层撕裂较非层撕裂常见,不同分型中关节侧及滑囊侧肌腱回缩距离存在差异,肩袖修补术前,应充分认识分层撕裂的存在及类型,以确保损伤肩袖得以完整修复。  相似文献   

16.
张静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2,18(11):1516-1520
目的:观察硫化氢(H2S)对家兔肠系膜血管环张力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离体血管环张力测定技术,用金属钩将3mm左右的动脉环悬置于含K-H液的离体器官浴槽中,观察硫化氢在血管环张力的作用,由计算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进行记录分析,检测血管环张力的变化,制作浓度反应曲线。结果:(1)外源性的NaHS(H2S的供体)可以剂量依赖性地舒张由氯化钾(KCL)预收缩的肠系膜动脉血管环。(2)用ATP敏感性钾通道(KA T P)通道阻断剂格列苯脲(Gli)、钙通道的开放剂1,4-二氢-2,6-二甲基-5-硝基-4-(2-[三氟甲基]苯基)吡啶-3-羧酸甲酯(Bay K8644)、NO合酶的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和环氧合酶阻断剂吲哚美辛预处理以及去除血管内皮后,H2S的舒张效应均被显著抑制,浓度反应曲线均明显右移。(3)给予鸟苷酸环化酶的抑制剂1H-(1,2,4)恶二唑(4,3-α)喹喔啉-1-酮(ODQ)预处理后,对H2S的舒张作用没有显著改变。结论:H2S在50~800μmol/L之间浓度依赖性的舒张家兔肠系膜动脉,部分是通过开放KA T P通道和关闭L型钙通道实现的,但与3ˊ,5ˊ-环一磷酸鸟苷(cGMP)途径无关。此作用是内皮依赖性的,且与一氧化氮(NO)和前列环素(PGI2)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合并降主动脉内膜破口的A型胸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新方法.方法:3例急性A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在深低温停循环、经上腔静脉逆灌下行升主动脉和半弓置换,同时直视下探查降主动脉近端的内膜破口.用卵圆形毛毡片分别置于裂口处内膜的外侧和内侧,用4-0丙烯线作连续缝合修补破口.结果:3例患者均顺利出院.术后2~3个月行螺旋CT结果显示:3例患者胸部降主动脉夹层均已形成血栓;其中2例假腔消失,另1例假腔明显缩小,但仍有少量血流与真腔相通,可能为降主动脉内膜破口修补处渗漏.结论:对同时合并有降主动脉内膜破口的A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行降主动脉内膜破裂口修补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避免了二期降主动脉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西酞普兰对小鼠泪膜功能和角膜上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36 只BABL/c 雄性小鼠随 机分为A、B、C 3 组,A 组: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B 组:生理盐水组,以10 mg/kg 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C 组:西酞普兰组,以10 mg/kg 腹腔注射西酞普兰。分别在实验第1、4 和7 天时行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 破裂时间(BUT)检测,同时于实验第7 天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FL),取眼球做扫描电镜及HE 染色观察角膜 上皮损伤情况。结果 ① 3 组不同时间点的SIT、BUT、FL 有差异(F =9.749、10.427 和6.752,P =0.008、0.019 和0.032);② 3 组的SIT、BUT、FL 有差异(F =11.234、14.842 和5.337,P =0.002、0.012 和0.029);③ 3 组的 SIT、BUT、FL 变化趋势有差异(F =16.438、11.753 和16.431,P =0.000、0.001 和0.002)。干预后第7 天,3 组 上皮空泡细胞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7.749,P =0.013)。3 组微绒毛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0.917, P =0.092)。结论 西酞普兰会损伤小鼠泪膜功能的稳定性,但对角膜上皮细胞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眼表角膜温度与泪膜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泪液分泌试验(Sch irm erⅠ)结果>10 mm/5 m in的94例患者,根据干眼症状和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结果分为干眼组(n=48)和非干眼组(n=46)。新型角膜地形图仪拍摄泪膜分布图像,红外线温度计测量眼表角膜温度,分析泪膜稳定性与BUT和眼表角膜温度的关系。结果干眼组泪膜稳定性分级显著高于非干眼组(P<0.01)。泪膜稳定性分级与BUT呈显著负相关(r=-0.752,P=0.00)。根据泪膜稳定性分级,0级、Ⅰ级、Ⅱ级和Ⅲ级患者的平均眼表角膜温度分别为(32.386±0.826 2)℃、(34.084±1.373 3)℃、(34.980±1.331 5)℃和(35.709±0.744 9)℃,各级患者眼表角膜温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新型角膜地形图仪可反映泪膜的稳定性。眼表角膜温度升高,泪膜稳定性减弱,可能是造成蒸发过强型干眼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测辣椒素(capsaicin,CAP)对大鼠肠系膜阻力血管的舒张作用,探讨其可能机制。 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取肠系膜动脉三级分支约2 mm长血管环,置于DMT 610M系统,记录张力变化。 结果:CAP(10-9~10-5 mol/L)对苯肾上腺素(PE)预收缩的内皮完整血管和去内皮血管产生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其中内皮完整组的血管舒张作用比去内皮组更明显,两者相比CAP在10-7~10-5 mol/L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该舒张作用可被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NAME和CGRP竞争性阻滞剂CGRP8-37阻断。CGRP(10-10~3×10-8 mol/L)对PE预收缩的内皮完整血管和去内皮血管产生浓度依赖性的舒张作用,其中内皮完整组的血管舒张作用比去内皮组更明显,两者相比CGRP在3×10-9~3×10-8 mol/L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物质对PE预收缩的内皮完整血管无舒张作用。 结论:CAP对大鼠肠系膜阻力动脉具有部分内皮依赖性舒张作用,该作用机制与其促进内皮一氧化氮合酶(NOS)途径有关;CAP的非内皮依赖性舒张血管效应与CGRP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