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造血干细胞(HSCs)的表型一直是研究的重要课题。一般认为:CD34^+是骨髓HSCs的标志之一,但近年研究发现:存在-CD34^-HSCs群,它能长期重建造血并可分化主国CD34^+细胞,可能是CD34^+细胞的前身细胞。本对CD34^-HSCs从发现、含量、表面分子表达、体外体内生物学特性及体外培养扩增条件方面的研究进展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造血干细胞移植 (HSCT)是治愈某些恶性血液病最有效的方法 ,也是治疗某些免疫性疾病、遗传性疾病、代谢性疾病 ,尤其某些实体肿瘤的根本途径。据统计 1997年全世界范围内约进行异体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4 .2 5万例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6万余例 ,且每年以 15 %~ 2 0 %的高速增长[1] 。随着移植造血干细胞来源不断扩大 ,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PBSCT)技术迅速发展 ,目前已占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90 %以上 ,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 2 0 %以上[2 ,3] 。对于有剂量要求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方案而言 ,精确的造血干细胞计数十分重要。在早期 ,临床…  相似文献   

3.
CD34-细胞是否为更原始的造血干细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造血干细胞(HSC)凭借其强大的自我更新和多系分化的能力而维持机体造血处于一相对恒定的状态,并持续一生。因此,HSC被认为是进行造血组织移植后重建长期造血和免疫功能的关键成分,而且在某些疾病的基因治疗中是最理想的靶细胞。因而,如何有效地分离纯化造血干细胞始终是血液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这使得造血干细胞表型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普遍认为人HSC的表型为CD34+CD38-Lin-HLADR-Thy1+ckit+LFA1-CD45RA-CD71-Rhodull。其中CD34是早期造血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联合化疗加细胞因子动员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的采集及临床级磁性分选仪(CliniMACS)分选的最佳方法,评价分选后CD34+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1-03/2002-01在南京市鼓楼医院血液科病房收治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9例.符合纳入标准患者9例,男3例,女6例.采用环磷酰胺[2~4 g/(m2·d)]+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10 μg/(kg·d)]作为动员剂,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单个核样细胞,CliniMACS作CD34+细胞分选,观察分选前后的细胞计数、纯度、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表型检测及粒巨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培养.计算CD34+细胞的采集得率和分选回收率.观察CD34+细胞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经环磷酰胺加G-CSF动员后,采集时机多以一次采集能够获得足够数量的CD34+细胞(CliniMACS分选和冷冻保存的耗损计算在内)为原则,外周血白细胞总数>6×109 L-1或CD34+细胞>0.4%时开始采集,其中8例采集1次,1例采集2次.每例患者可获单个核样细胞(MNC)总数(0.924~5.360)×1010,MNC(2.6~19.5)×108/kg,CD34+细胞(2.4~37.2)×106/kg,经CliniMACS系统分选后,CD34+细胞回收率为51%~93%,平均回收率为87%,CFU-GM回收率为35%~62%.CD34+细胞纯度为94.3%~98.4%,平均96.71%.CD3+,CD19+,CD56+,CD14+细胞去除2~4个对数级.经冰冻保存后的CD34+细胞的回收率为78%~99%,CFU-GM回收率为82%~99%,实际回输CD34+细胞为(2.0~8.3)×106/kg,移植后均获造血重建.结论掌握最佳动员、采集及分选方法,CD34+细胞可获较高产率,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5.
3种流式细胞术计数脐血CD34+细胞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 3种流式细胞术 (FCM )计数CD34 + 细胞的方法。方法 对CD34 + cellquantitation (CCQ)和ISHAGE两种方法进行了改良 ,并与ProCOUNT方法比较。结果 改良CCQ(iCCQ)和改良ISHAGE(iISHAGE)避免了CD45 dim/SSClow细胞的损失 (11.0± 9.6 %) ;iCCQ计数值高于iISHAGE和ProCOUNT(均 0 .0 0 1

相似文献   


6.
最近的研究表明CD34^-造血干细胞的存在,改变了传统的造血干细胞必须表达CD34抗原的观点。近来大量资料对其功能、与CD34^ 细胞的关系、表面标志以及基因表达等作了报道,现对此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CD34定量分析外周血干细胞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定量检测外周血干细胞(PBSC).方法以藻红蛋白(PE)标记的CD34单克隆抗体,用流式细胞术(FCM)对34例白血病患者与33例健康成人外周血表达CD34抗原(CD34+)的细胞进行定量分析,并以普通光学显微镜(L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分别对CD34+/CD34-细胞进行观察.结果经LSCM证实,FCM定量检测CD34+细胞特异性强,CD34+细胞在0%~16.1%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47),当CD34+细胞为91.0%、38.3%时,CV<3%.CD34+/CDD34-细胞在LM、TEM下形态与结构相似,但CD34+细胞在LSCM下显示圆环状橙红色荧光.结论FCM检测外周血干细胞灵敏、特异、快速,但其方法学待进一步标准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联合化疗加细胞因子动员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的采集及临床级磁性分选仪(CliniMACS)分选的最佳方法,评价分选后CD34^+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1-03/2002-01在南京市鼓楼医院血液科病房收治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9例。符合纳入标准患者9例,男3例,女6例。采用环磷酰胺[2~4g/(m^2&;#183;d)]+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5~10μg/(kg&;#183;d)]作为动员剂,CS-3000Plu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外周血单个核样细胞,CliniMACS作CD34^+细胞分选,观察分选前后的细胞计数、纯度、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表型检测及粒巨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培养。计算CD34^+细胞的采集得率和分选回收率。观察CD34^+细胞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经环磷酰胺加G-CSF动员后,采集时机多以一次采集能够获得足够数量的CD34^+细胞(CliniMACS分选和冷冻保存的耗损计算在内)为原则,外周血白细胞总数&;gt;6&;#215;10^9+L^-1或CD34^+细胞&;gt;0.4%时开始采集,其中8例采集1次,1例采集2次。每例患者可获单个核样细胞(MNC)总数(0.924—5.360)&;#215;10^10,MNC(2.6~19.5)&;#215;10^8/k,CD34^+细胞(2.4~37.2)&;#215;10^6/kg,经CliniMACS系统分选后,CD34^+细胞回收率为51%~93%,平均回收率为87%,CUF-GM回收率为35%~62%。CD34^+细胞纯度为94.3%~98.4%,平均96.71%。CD3^+,CD19^+,CD56^+,CD14^+细胞去除2—4个对数级。经冰冻保存后的CD34^+细胞的回收率为78%~99%,CFU-GM回收率为82%~99%,实际回输CD34^+细胞为(2.0~8.3)&;#215;10^6/kg,移植后均获造血重建。结论:掌握最佳动员、采集及分选方法,CD34^+细胞可获较高产率,移植后造血功能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9.
CD34抗原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5000~120000,选择性表达于早期造血干/祖细胞、小血管内皮细胞和胚胎纤维母细胞表面,该抗原在原始造血中表达最强,随着细胸分化、其表达水平逐渐减弱直至消失,因此一直作为干/祖细胞表面的一种特征性标志而广泛应用于造血干细胞基础研究和临床。脐带血中含有丰富的造血干/祖细胞,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继骨髓和外周血后的第3种造血干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骨髓瘤(MM)在自体造血于细胞移植(ASCT)后复发的主要原因,除骨髓清除治疗后患者体内存有残留的肿瘤细胞外,还与干细胞采集物中的肿瘤细胞污染有关[1]。移植动员治疗及细胞因子应用后,伴随CD34+造血干细胞的增加循环中肿瘤细胞也增加。分选外周血干细胞(PBSC),即可富集CD34+造血干细胞,又可清除骨髓瘤细胞的污染[2]。我们利用此技术,对多发性骨髓瘤病人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物进行了体外净化。1 资料与方法1.1病人情况 中年男性,有左肩胛骨及胸骨上段隆起约3cm,质硬有压病;骨扫描示…  相似文献   

11.
为了获得高效的外周血干/祖细胞采集,探索一种简便、快速的外周血干/祖细胞监测方法,采用Sysmex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的幼稚细胞信号(IMI)检测通道识别和计数外周血造血祖细胞(HPC)。对25例行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动员的供和11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的患的外周血造血干/祖细胞进行了动态观察。于动员过程中取外周血进行HPC,CD34^ 细胞和CFU-GM的检测,对采集物也进行上述检测。结果表明:在外周血标本中HPC与CD34^ 细胞和CFU-GM二间均呈良好的正相关性。所有检测病例外周血CD34^ 细胞与HPC同时上升,同时达高峰。供的峰值出现在动员的第5天,快速升高晚于白细胞。而患外周血干/祖细胞的快速升高早于白细胞。采集物中HPC与CD34^ 细胞和CFU-GM呈正相关性。采集当日外周血中HPC和CD34^ 细胞计数与采集所得CD34^ 细胞数量亦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结论:造血祖细胞的监测是一种快速、简便又经济的监测外周血干细胞采集时机和预测成功采集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2.
探索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动员外周血中CD34^ 细胞的简便有效的方法,以便在干细胞动员中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及时收取干细胞,把握最佳移植效果,将经药物动员的移植供的外周血用CD34和CD45荧光抗体标记,用红细胞裂解液将红细胞裂解后经流式细胞仪检测,运用恰当的分析窗口,有效的设门分析结合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确定CD34^ 细胞在窗口中的确切位置,统计CD34^ 细胞在有核细胞中的比例,结果表明,通过本方法可有效地测定0.05%-0.1%的CD34^ 细胞的相对含量,在药物动员的第5或6天,多数患外周血中CD34^ 细胞达到峰值,某些患外周血中CD34^ 细胞可超过1%,结论:通过标记中的有效阻断和多参数分析,本方法可对动员外周血中微量的CD34^ 细胞进行有效的动态监测,对适时采集干细胞进行移植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 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 (rAAV 2 )载体能否有效地转导脐血CD34+造血干 /祖细胞 ,采用rAAV 2 /GFP感染经免疫磁珠法分离的脐血CD34+造血干 /祖细胞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GFP的表达。结果显示 ,转导 19小时后感染复数 (MOI)为 2× 10 5时 ,CD34+细胞GFP基因的表达率为 4 3%。结论 :rAAV 2能有效地转导脐血CD34+造血干 /祖细胞。  相似文献   

14.
当前造血干细胞研究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新千年到来的时刻 ,综观一下造血干 /祖细胞基础和临床研究当前面临的众多难题 ,会有益于探讨我国实验和临床血液学如何赶上国际先进水平的。造血干细胞究竟是CD3 4阳性还是阴性 ?近年来国际文献中有些报告发现CD34/Lin阴性细胞具有长期重建造血的活性 ,引起了广泛的注意。从发育生物学观点来看 ,CD34 Lin- 细胞来自CD34- Lin- 的论点是合理可信的。已定向发育为造血系统的干细胞 (即造血干细胞 )都来自尚未定向的胚胎中胚层干细胞 ,所以CD34 Lin- 细胞起源于CD34- Lin- 细胞。当干细胞分化为各系的祖细胞 ,出现髓 /淋巴各系的专一…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作用于早期造血的细胞因子受体Flt3和c-kit在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中的表达及功能,从蛋白和基因水平对其进行了研究。采用常规双色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使用流式细胞术测定新鲜分离的和体外不同培养时间的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中Flt3和c-kit蛋白水平的表达,用RT-PCR法测定Flt3和c-kit的mRNA水平表达,并在体外对受体功能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显示,新鲜脐血CD34~+细胞中(68.8±15.4)%为Flt3~+,(50.6±12.7)%为c-kit~+,随着体外培养时间的延长,二者表达逐渐下降。结论:脐血CD34~+造血干/祖细胞在体外液体培养条件下Flt3和c-kit阳性表达可维持2-3周,其配体FL和SCF在培养的第1周内对细胞扩增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三七皂苷对人骨髓CD34+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分化作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为了探讨三七皂苷 (PNS)对人骨髓CD34+ 造血干 /祖细胞的刺激增殖和诱导分化的作用 ,用DynalM 4 5 0CD34+ 免疫磁珠阳性选择法获取高纯度的人骨髓CD34+ 细胞 ,采用多向祖细胞 (CFU Mix)体外集落培养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与分化。结果显示 :经免疫磁珠阳性选择 ,从骨髓细胞收获的CD34+ 细胞获得率为 (1.0 3±0 .74 ) % ,流式细胞术分析纯度达到 86 % - 93%。PNS 10mg/L和 2 5mg/L能刺激CD34+ 细胞增殖 ,使CFU Mix集落生成增加 ,2 5mg/L的PNS对CFU Mix产率提高 (34.7± 16 .0 ) % (P <0 .0 1) ,是促进造血的最适浓度 ;PNS2 5 ,5 0和 10 0mg/L时 ,能诱导CD34+ 细胞向粒系细胞分化 ,粒系表面标记CD33+ 和CD15 + 的细胞百分比均明显高于无PNS的对照组 ,而红系细胞表面标记CD71+ 和G A+ 细胞百分比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PNS对CD34+ 造血干 /祖细胞不但具有显著的刺激增殖作用 ,而且能够诱导其向粒系细胞定向分化的效应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通过定量测定G—CSF动员后外周血及骨髓采集物的CD34^+CD61^+细胞,以探索巨核前体细胞CD34^+CD61^+亚群输注量与异基因外周血和/或骨髓移植后血小板恢复时间的相关性。24例不同血液病患者接受HLA全相合同胞、非血缘供者或单倍体相合同胞造血干细胞移植。20例可评估的患者依移植方法不同分为HLA全相合组和单倍体相合组,HLA全相合组采用PBSC移植方案,单倍体相合组采用PBSC+BM联合移植方案,对外周血干细胞和骨髓样本CD34^+CD61^+亚群通过流式细胞仪立即测定或隔夜保存后测定。结果表明,单倍体相合组输注CD34^+、CD34^+CD61^、CD34^-CD61^+细胞数中位值分别为6.24×10^6/kg(1.53—20.48)、66.19×10^4/k(8.16—493.83)、34.38×10^6/kg(14.71—109.16);HLA全相合组中位值分别为4.88×10^6/kg(1.00—8.24)、14.16×10^4/kg(11.63—96.87)和13.50×10^6/kg(1.74—35.61)。中性粒细胞计数(ANC)〉0.5×10^9/L和血小板计数〉20×10^9/L的中位时间,单倍体相合组分别为18.5(11.00—29.00)和16.5(9.00—35.00)天;HLA全相合组为14.5(9.00—24.00)和10.5(6.00—37.00)天,血小板的植入时间在两组差别无显著性,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在HLA全相合组和单倍体相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48),对于两组中CD34^+细胞量〉2×10^6/kg的受者血小板的植入时间分析,两组差别有显著性(p=0.006)。CD34^+CD61^+亚群与血小板植入的相关性明显优越于CD34^+细胞,可评估20例(r=-0.449p=0.047CD34^+细胞群),单倍体相合组12例CD34^+CD61^+亚群(r=-0.768p=0.004),HLA相同纽8例CD34^+CD61^+亚群(r=-0.747p=0.033),CD34^+CD61^+亚群与血小板的植入时间呈负相关关系,输注CD34^+CD61^+亚群细胞量大,血小板的植入时间缩短。结论  相似文献   

18.
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2)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异基因外周血CD34 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6.1 MLA相合同胞移植 比较异基因骨髓移植而言,GCSF动员的外周血白细胞分离产物中含的T淋巴细胞约多1个对数级。但近年越来越多的临床证实,HLA相合同胞间异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GVHD的发生并不比骨髓移植后的高,但慢性GVHD的发生要高一些,且临床表现有所不同。一般来讲,引起临床急性GVHD发生的T细胞输注量约为(0.1~1)×106/kg体重。实践证明,将造血细胞因子动员的外周血白细胞分离产物经分选富集CD34 细胞后,不仅可获得高纯度足量CD34 细胞用于临床移植,还可…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患血清对造血干/祖细胞增殖的影响,应用单个细胞培养及液体、半固体群体细胞培养方法,将病人血清与正常人血清分别加入培养体系中,观察不同血清对正常人及病人正常及异常表型的CD34^ 细胞的直接影响。发现在单个细胞培养条件下,加入PNH血清与加入正常人血清时,正常人及PNH两种表型的CD34^ 细胞在细胞分裂、集落形成、较大集落形成的比例、单个细胞扩增能力及细胞总数诸方面均无明显差别(P>0.05)。在半固体集落培养时,加入病人或正常人血清,对正常人及病人正常表型CD34^ 细胞的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无显差异(P>0.05),而病人CD34^ CD59^-造血干/祖细胞的集落形成率在加入病人血清组高于加入正常人血清组(P<0.05)。结果说明,在单个细胞及群体细胞液体培养条件下,加入病人血清与加入正常人血清,对正常人以及病人正常或异常表型造血干/祖细胞和长的影响无显差别,而在半固体培养条件下,则显示病人血清更有利于患的异常表型CD34^ 细胞的集落生成。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及细胞因子对脐血CD34 造血祖细胞体外扩增的作用,及其扩增作用 对细胞黏附分子的影响,用免疫磁珠富集脐血CD34 细胞,然后接种到含有或不含有MSC和细胞因子的24孔培 养板,体外培养1周,观察不同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表明:①SDF-1α SCF TPO FL因子组合与SCF TPO FL因子组合对脐血CD34 细胞的扩增作用无显著性差异(无论有无MSC细胞层存在)(P>0.05);②MSC 与上述细胞因子共存的培养体系优于相应的单纯细胞因子培养体系(P<0.05);③扩增前与扩增后脐血造血祖 细胞黏附分子CD44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趋化因子SDF-1α对SCF TPO FL因子组合的扩增作用无显 著影响;MSC增加细胞因子的脐血细胞体外扩增的作用;体外扩增不影响跻血细胞黏附分子CD44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