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妇科患者术前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妇产科工作中,手术治疗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妇科肿瘤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对于手术患者来说,在术前都有一个复杂的心理反应和应激过程,进手术室后这种心理应激达到高峰,这种心理状态对手术及麻醉十分不利。故消除术前顾虑、紧张和恐惧等不良心理,保持情绪稳定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翻。近年来,我们根据术前患者的不同心理活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术前心理护理对择期手术患者心理问题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术作为重大负性生活事件给患者心理造成一系列不良的应激反应,而这种心理应激可能使患者产生多种心理问题,如焦虑、害怕、恐惧、心理应对低下等,临床上常见手术患者因焦虑情绪而不能很好地配合术前准备(如置胃管、导尿等)。因此,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护理,不仅可以增加护患之间的沟通与信任,同时也为手术的成功及愈后打下良好的基  相似文献   

3.
妇产科手术病人术前心理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童瑞芳 《广西医学》2002,24(2):293-293
手术是治疗妇产科某些疾病的重要手段 ,对于受术者来说 ,在术前均有一个复杂的心理变化和应激过程。进入手术室后此种心理应激达到高峰。故消除术前顾虑、紧张和恐惧等不良心理 ,保持情绪稳定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近年来 ,我们运用沟通技巧 ,对手术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手术室 1 998年 6月至 2 0 0 1年4月进行妇产科手术 2 89例。年龄 2 1~ 6 3岁。其中剖宫产 1 6 6例 ,子宫全切 6 7例、宫外孕手术 5 6例。急诊手术 1 6 6例 ,择期手术 1 4 …  相似文献   

4.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人群。其本身由于内分泌紊乱,情绪不稳定,同时手术治疗对患者来说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更加重了患者的精神紧张或心理行为改变,直接影响手术的进行和术后恢复。因此,了解患者的术前心理反应及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处于最佳的应激状态接受手术,对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2004年1~12月我科对收治的74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进行了术前心理调查及护理,效果颇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孙秀丽 《中外医疗》2011,30(5):164-164
妇科手术在治疗子宫肌瘤或卵巢疾病中是一项重要的治疗措施,作为一种应激源可导致术前患者产生强烈的生理应激反应,致使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产生变化和异常。可导致病人出现焦虑、忧郁,干扰手术的顺利实施。对手术期的管理,手术实施方案及术后的康复产生负面影响。研究表明,手术患者自身病情、生活方式、文化程度和职业的不同,缺少术前信息,所产生的心理焦虑也不同。因此,对术前病人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有效降低术前焦虑、忧郁,使病人平稳度过手术期,促进患者术后早日康复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手术对患者是一种心理应激源,它通过心理上的疑惧和生理的创伤,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并由此对手术后产生影响。焦虑是癌症患者术前产生的一种应激反应,这种反应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对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有很大作用,正确评估癌症患者的焦虑情绪,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现就我科近几年开展的术前焦虑及心理护理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通过对住院患者对手术的态度和顾虑及对其术前要了解的内容、术后的愿望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采取问卷、随访调查受术者心理状态。结果:手术的态度有乐观和焦虑,焦虑者居多。在是否顾虑预后方面有顾虑者占多数,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之间及不同职业之间对手术的态度和是否顾虑预后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不同病种,对手术的态度和是否顾虑预后差别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1)。患者在术前的表现有心理需求,情绪反应,应激性等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心理、病理变化,抓住主要特征进行心理护理。结论:结合受术者的意愿调查结果掌握患者心理反应.分析其活动规律,并给予正确引导,使其减轻心理矛盾,为手术的成功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手术作为一种极具威胁性的应激源,常可导致患者在术前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其中最典型的就是焦虑反应,本文回顾了近二十年国内外相关研究,为有效的进行术前焦虑状况的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手术作为一种能导致患者产生强烈的生理和心理反应的应激原.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干扰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为减轻这种应激,我国医院的手术室普遍开展了术前访视。术前访视已成为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正日益受到手术室护理专业界的关注。但目前的术前访视的内容和方式多注重手术的普遍性问题.已不能满足不同手术患者特殊的需求。为提高术前访视质量,使术前访视更具针对性,我们对5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进行了术前访视心理需求调查,总结LC患者的术前心理需求状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手术患者术前心理调查与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护理在护理过程和健康教育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手术患者术前心理护理与调节更为重要。怎样运用科学的方法及时了解和掌握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并适时加以调节,使患者顺利进入手术状态、积极配合手术,对提高手术成功率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我们通过对165例创伤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心理调查与调节,较好地解决了术前患者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沟通了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我们主要采取以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发放和收集相关资料、向患者及其家属公布医护人员的基本情况及医疗设施情况等方式,进行分组分类分析,总结出术前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有六种类型,即:(1)环境改变,心理失衡;(2)经济条件影响,担心手术费用;(3)对病情不了解,缺乏治疗信心;(4)担心医疗技术,对手术有恐惧感;(5)家属的支持程度,心理压力不同;(6)创伤外科患者多属急性创伤,情绪激动,难以平静,心理压力较大。然后根据不同心理状态的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措施,从而达到调节心理平衡,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手术,大大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及患者满意调查率。与此同时,护理人员通过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经验,进一步加深了对护理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了护理业务技能和自身素质,使护士之间、护患之间融洽了关系。本文还提出了术前患者心理护理调查与调节应注意的三个问题:一是心理护理调查与调节必须从实际出发,二是实施心理护理调节要有针对性,三是实施心理护理调节要有科学性。我们开展患者术前心理护理与调节工作,得到了全体医护人员的肯定,并在医院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11.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常可导致手术患者产生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过于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而且会直接干扰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治疗效果及术后康复。我院从2008年开展术前访视,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逐渐从单一的看望患者发展成一套较完善的术前访视制度,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雅文  王卓  罗瑶  刘蕾  辛颖 《黑龙江医学》2005,29(9):712-712
手术对病人来说是一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这种应激反应如果过于强烈,会直接干扰手术和麻醉的顺利实施,影响治疗效果。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责之一。术前访视作为手术室整体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价值已得到充分肯定。1术前访视可减轻患者焦虑心理手术患者术前普遍存在焦虑、恐惧心理。手术前高度焦虑不仅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而且会干扰手术、麻醉等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通过术前访视,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疏导,使患者感到被尊敬、被关心,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对手术充满信心,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2术前访视可增…  相似文献   

13.
随着护理模式的转变和整体护理的深入发展,术前病人心理护理已成为手术全程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术前病人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根据患者需要寻找和选择最佳的护理方式,稳定患者的心态,提高手术质量,使患者安全的渡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14.
手术对于病人来讲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对病人心理会造成很大影响,病人在术前得不到适当的控制,则不仅会令病人痛苦不堪,而且会妨碍手术和病人身体的恢复,甚至造成身心并发症和后遗症。经过临床调查及查询资料得到这样一个结论:术前,人们对未成年人及老年人的关心、照顾会多于成年人。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现代科学的发展 ,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 ,护理心理学已成为医学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并广泛的应用于临床 ,特别是手术患者在术前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术后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我院自从 2 0 0 0年 4月开展围手术期患者术前心理护理工作以来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本文就如何做好手术前患者心理护理工作进行了探讨。1 围手术期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1.1 病人在手术前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与恐惧 ,其主要原因是担心手术的成功与否 ,麻醉的效果如何 ,手术对躯体的创伤、疼痛以及对自己所患疾病的猜疑…  相似文献   

16.
骨科手术患者除具备了一般患者的普遍心理,更增加了对手术的恐惧。因此,护士必须了解和熟悉患者的术前心理,掌握对患者术前心理的干预,从而为手术的成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卫春娥 《实用医技》2007,14(36):5041-504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身心健康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患者患病后不仅要承受疾病所带来的痛苦和不适,还要承受手术所带来的紧张,手术是外科治疗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恐惧、焦虑及手术对患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源。它可以通过心理上的疑惧和生理上的创伤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动,由此对手术后的康复产生影响,大多数手术患者在手术的前、中、后均会产生较强烈的生理与心理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术前两组患者的心理变化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焦虑、紧张、恐惧的心理影响。方法:随机将72例胸部、泌尿、烧伤整形手术患者分为心理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6例。干预组术前实施讲解麻醉,和手术相关知识,给予心理辅导和卫生宣教等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结果:比较分析显示两组患者在害怕手术时疼痛、术后遗留疤痕、手术失败、术前失眠、紧张、恐惧、麻醉意外等六项观察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P〈O.05)。结论:术前护理干预对减轻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扮演的角色倍受关注。在推行整体护理的实践中,关心患者的心理问题,提供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是目前护理研究的重点之一,心理干预作为一种补充替代疗法并不断证明在减轻患者应激、疾病和手术等引起的负性情绪,促进康复和改善自我效能方面是显著而有效的。我们对80例术前留置胃管者进行心理干预,通过分析干预者、未被干预者的心理、生理改变,  相似文献   

20.
严进 《黑龙江医学》2005,29(12):948-948
凡是进入胸腹腔外科手术的患者,术前因紧张易产生焦虑和恐惧心理,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本文作者近期通过对择期手术的100例患者进行入院及术前心率及血压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有明显差异,提示我们做好术前患者的心理调护很重要,有利于医患合作,提高手术成功率。体会如下。1心理分析手术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是普遍存在的,尤其是重病患者,常有心理失衡现象。大多数患者在入院时认为有希望,心理一般还平静。但择期术将至,心情开始有波动:一是怕实习医生做手术、怕痛、怕出血过多、怕手术损伤大等;二是担心手术不成功、手术后遗症、并发症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