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的63例CS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JOA标准对手术前后患者脊髓功能进行评分,并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术后患者平均随访17.6个月,平均改善率为61%。JOA评分术前8.51分,术后14.20分,两者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63,P=0.000)。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可有效地用于CSM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ZePhir钢板系统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体会。术后进行5~24个月随访。结果 症状明显缓解、神经功能明显改善占92%;术后植骨融合率100%,钢板镙钉未见断裂和退出。应用颈前路减压、植骨、ZePhir钢板系统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减压彻底,脊柱稳定性好,无须外固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采用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兵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5):172-173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4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及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均行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术后随访1~2年,平均15个月。结果:患者全部获得随访,术后患者生活基本可自理。神经功能改善根据JOA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22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85.0%,椎间植骨融合率为100%。结论: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安全有效,稳定效果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了32例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行颈前路手术的选择。方法:对32例非手术;治疗:无效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根据临床和影像学因素选择实施不同的颈前路手术,分别行单间隙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固定术、椎体次全切+单间隙椎间盘切除融合术、2个椎体节段的椎体次全切,其中2例3节段的CSM患者Ⅰ期或Ⅱ期行颈后路椎板成型椎管扩大术。结果:32例术后随访2~8年,平均3年。术后按贾连顺的临床功能评估示优良率为93.75%。结论:须根据CSM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因素采用不同的颈前路手术,对多节段病变的患者必要时Ⅱ期辅以颈后路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方法与疗效分析。方法对本院5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颈前路减压内固定法进行治疗,对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临床功能、影像学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53例患者术中均无死亡。随访1-2年,平均(1.6±0.2)年,其中神经功能优27例(50.94%),良16例(30.19%),中7例(13.21%),无效3例(5.66%)。患者术前、术后JOA评分有显著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临床功能优33例(62.26%),良19例(35.85%),差1例(1.89%)。本组术后3-12个月常规行颈椎MRI检查,18例患者结果显示压迫因素解除。结论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前路减压钛网植骨或植自体骼骨于颈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其疗效显著,方法稳定、支撑手术椎体节段与诱导成骨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颈前路减压并后纵韧带切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颈前路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84例,其中后纵韧带切除组(A组)35例,后纵韧带保留组(B组)49例,记录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手术并发症,并采用JOA评分系统比较2组患者术后1年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2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年神经功能改善优良率87.5%,高于B组的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现脑脊液漏2例。结论颈前路减压术中切除后纵韧带能提高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率,但手术有一定并发症,应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结合术中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切除后纵韧带。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颈前路减压植骨A0纯钛颈前路带锁钢板 (cervicalspinelockingplate ,CSL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 ,植骨融合 ,并采用CSLP内固定。结果 经平均 12 5个月随访 ,植骨于术后 12~ 16周骨性愈合 ,术后椎间高度恢复。植骨融合率 10 0 % (16/16) ,优良率 81 2 % (13 /16)。无钢板、螺钉断裂、滑脱等并发症。结论 CSLP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颈前路减压植骨AO纯钛颈前路带锁钢板(cervical spine locking plate,CSLP)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并采用CSLP内固定。结果:经平均12.5个月随访,植骨于术后12-16周骨性愈合,术后椎间高度恢复。植骨融合率100%(16/16),优良率81.2%(13/16)。无钢板、螺钉断裂、滑脱等并发症。结论:CSLP对于脊髓型颈椎病的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GSM)系骨科的常见病,本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最终因脊髓压迫和继发性损害,造成严重残疾.目前,尚无能消除脊髓压迫的药物.因此,本病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5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和前后路联合手术三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将就诊患者分为A组、B组、C组,三个组例数分别为21例、16例、13例,对三组患者分别进行手术疗效分析.结果 三组治疗前JO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组(9.3±2.3)分,B组(9.4±1.4)分,A组(9.2±2.2)分];治疗后,C组[(14.5±3.4)分]明显高于A组[(12.6±1.2)分](t=3.09,P<0.0S)和B组[(11.3±1.4)分](t=4.62,P<0.05);C组术后优良率(76.9%)明显高于A组(43.8%)(x2=3.84,P<0.05)和B组(42.8%)(x2=4.11,P<0.05).结论 采取前后路联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功能恢复较好,具有减压彻底、疗效显著、手术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刘玉文  余利鹏  凡进  李益明  吴敏杰  顾延庆  龙浩  殷国勇 《江苏医药》2013,39(12):1401-1403,1364
目的研究颈椎病患者术后颈椎弧度的恢复对临床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 60例颈椎病患者分为术前生理弧度变直而术后弧度恢复(A组,14例)或未恢复组(B组,17例)、术前颈椎反弓而术后弧度恢复(C组,12例)或未恢复组(D组,17例)。比较各组手术前后颈椎弧度变化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改善率。结果各组患者术后颈椎整体弧度、手术节段弧度、颈椎JOA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A组术后颈椎JOA评分改善率优于B组(P<0.05或P<0.01),C组JOA评分改善率优于D组(P<0.05)。结论对于颈椎弧度异常的颈椎病患者,前路手术能改善其颈椎弧度及临床症状;恢复颈椎生理弧度有利于患者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13.
王开明  张庆  秦骥  瘳亮  陆斌 《淮海医药》2007,25(6):495-496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前路减压Cage植入融合植骨和/或钢板内固定融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经过平均17个月的观察随访,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改善,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0分,恢复到术后平均15.2分,椎间植骨全部融舍,无钢板、螺纹钉断裂、松动.结论 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是脊髓型颈椎病的首选手术方法,是简单易行和十分有效的手术方式.只要规范操作,都能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内镜辅助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强  张朝跃  刘波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9):1271-1272
目的:探讨内镜辅助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脊髓型颈椎病诊断标准,选择单间隙病变病人35例(35个椎间隙)施行手术,应用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取颈椎前入路,镜下完成椎间盘、骨赘及变性的后纵韧带的切除,并同时行椎间融合器的置入和前路钢板内固定术。结果:35例病人手术顺利,无并发症,经12~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16个月,病人的平均JOA评分从9.6提高到13.5。结论:内镜辅助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手术可有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与分析颈椎前路手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50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采用颈椎前路融合内固定方法进行手术治疗,并于术后进行6~36个月的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及患者康复情况.结果 该组患者均取得骨性愈合,骨融合时间为15~20周,平均17周,植骨融合率达100%.根据JOA评分,其优良率高达84.00%.结论 采用颈椎前路手术结合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效果突出,且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并发症,提高了植骨融合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聚醚醚酮(PEEK)椎体间融合器和钛网在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应用的临床及放射线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21例脊髓型颈椎病拟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的患者,男15例,女6例,年龄46~62岁,并进行了相关评估;随机分为PEEK组(n=13)采用PEEK椎体间融合器融合术和钛网组(n=8)采用钛质网笼融合术。测量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节段矢状测角、颈椎前凸和融合段高度。结果 PEEK组节段矢状测角的提高比钛网组中的成功率高16.67%(P〈0.05),虽然颈椎前凸损失在两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钛网组中的患者融合段高度比PEEK组提高了11.12%(P〈0.05)。结论 PEEK椎体间融合器在改善颈椎曲度方面优于钛网,然而钛网在维持融合段高度方面比PEEK融合器好。  相似文献   

17.
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经颈前路减压自体骼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获得随访58例,随访时间平均20.9个月。采用贾连顺的疗效评定法评定临床结果。结果 临床疗效优良率82.75%,植骨融合率为98.9%。结论 颈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回顾性分析近几年诊治的53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相关资料,评价不同手术入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经手术治疗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行前路分节段减压植骨融合术,21例行后路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9例行前后路联合手术。结果 53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疼痛缓解、植骨融合率高、并发症少,疗效满意。结论根据脊髓压迫来源、范围、程度选择手术入路及手术方法,有利于疾病恢复。  相似文献   

19.
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及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8例。结果 18例患者均获随访,手术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强调早期手术,术前要完善各项检查,才能保证手术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