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向上臂延伸的肩胛游离皮瓣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向上臂延伸的肩胛游离皮瓣一期修复面颈部和上唇瘢痕切除后创面.方法 在设计肩胛游离皮瓣时,应用常规的肩胛旁皮瓣修复面颈部瘢痕切除后所遗创面,同时,将肩胛皮瓣向上臂后内侧延伸,延伸部分用以修复上唇缺损.结果 本组6例,均为烧伤后上唇、面颈部瘢痕患者,皆应用向上臂延伸的肩胛皮瓣修复上唇、面颈部瘢痕切除后所遗创面,背部肩胛旁皮瓣面积为22 cm×11 cm~40.0 cm x 9.5 cm,平均36.57 cm×10.20 cm,向上臂延伸的皮瓣面积为7 cm×4 cm~12 cm×4 cm,平均10.32 cm×3.67 cm,皮瓣全部成活.结论 向上臂延伸的肩胛游离皮瓣,其延伸部分的血供除来自旋肩胛动脉的分支血管外,旋肩胛动脉和旋肱后动脉之间还存在直接交通支血管,旋肱后动脉切断后,旋肩胛动脉通过上述直接交通支血管可以供应旋肱后动脉在上臂的皮肤分布区;将肩胛游离皮瓣向上臂延伸,可在修复面颈部瘢痕挛缩的同时,修复上唇缺损,皮瓣血运可靠,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
肩胛区岛状皮瓣修复腋窝瘢痕挛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供理想的腋窝瘢痕挛缩修复材料和方法。方法 以旋肩胛动脉升支或降支血管为蒂形成肩胛区岛状皮瓣 ,转移修复腋窝瘢痕切除后遗留创面。结果 本组共 9例 ,其中以旋肩胛动脉升支血管为蒂的肩胛区岛状皮瓣 6例 ,以旋肩胛动脉降支血管为蒂的肩胛区岛状皮瓣 3例 ,皮瓣全部成活 ,效果满意。结论 肩胛区岛状皮瓣血运丰富 ,与腋窝接近 ,转移方便 ,操作简单 ,是修复腋窝瘢痕挛缩的较好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供理想的腋窝瘢痕挛缩修复材料和方法.[HT5”H方法以旋肩胛动脉升支或降支血管为蒂形成肩胛区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腋窝瘢痕切除后遗留创面.结果本组共9例,其中以旋肩胛动脉升支血管为蒂的肩胛区岛状皮瓣6例,以旋肩胛动脉降支血管为蒂的肩胛区岛状皮瓣3例,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肩胛区岛状皮瓣血运丰富,与腋窝接近,转移方便,操作简单,是修复腋窝瘢痕挛缩的较好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扩张肩胛皮瓣修复胸部瘢痕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手术分两期进行。Ⅰ期手术时,取与旋肩胛动脉降支相平行的皮肤切口,掀起皮瓣,在肩胛皮瓣下埋置适当大小的皮肤扩张器;2~3周后,开始注水治疗,直至注水完毕。Ⅱ期手术时,取出皮肤扩张器,以旋肩胛动脉为血管蒂,掀起肩胛皮瓣,带蒂转移,修复胸部瘢痕切除后所遗留的创面。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临床应用于16例患者,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供瓣区伤口愈合良好;其中术前实施皮瓣延迟手术的患者7例,扩张时间4~8个月,平均5.3个月,皮瓣大小21cm×6cm~35cm×10cm,平均29.42cm×8.73cm。结论:预扩张肩胛皮瓣适合于胸部较大软组织缺损的修复;皮瓣预扩张产生了延迟作用,皮瓣易于成活;扩张后的组织量较大,供瓣区易于关闭;扩张后皮瓣较薄,形态外观满意。  相似文献   

5.
预扩张跨越人体中线肩胛皮瓣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将颈部和背部瘢痕或巨痣切除后,用扩张的肩胛皮瓣带蒂转移覆盖创面,最大程度地减少损伤和供区瘢痕。方法 在8例颈背部瘢痕或巨痣患者中,Ⅰ期手术一般在病变边缘做切口,顺旋肩胛动脉皮支走向方向在肌膜上剥离。制成腔穴,创面仔细止血,然后放置扩张器,术后10d开始向扩张器注水,扩张过程一般需4-6周。Ⅱ期手术先沿原切口切开,取出扩张器,根据所形成的以一侧旋肩胛动脉为蒂的跨越人体中线扩张的肩胛皮瓣大小,切除瘢痕组织或痣后,将扩张皮瓣采取旋转或推进的方法。带蒂移植覆盖病变切除后的创面,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8个扩张皮瓣全部成活,仅2例出现远端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 此种扩张皮瓣适用于皮肤缺损需要大面积覆盖,有较长时间进行扩张的患者,皮瓣扩张产生了延迟的作用。皮瓣易于成活,此皮瓣切取容易。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损伤和供区瘢痕的产生,获得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6.
联合肩胛/肩胛旁分叶皮瓣修复严重颌颈部瘢痕挛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联合肩胛/肩胛旁分叶皮瓣显微修复严重颌颈部瘢痕挛缩畸形,并重建颈部三维活动功能及轮廓外观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4年11月,收治9例严重颌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年龄9~32岁。病程2~18年。瘢痕挛缩程度为3~4度。行瘢痕切除,对颈部挛缩组织松解复位所致软组织缺损创面采用联合肩胛/肩胛旁分叶皮瓣进行解剖分区的显微修复。分叶皮瓣范围最大分叶皮瓣为20cm×8cm~20cm×11cm,最小分叶皮瓣为15cm×4cm~15cm×6cm。结果9例患者有8例分叶皮瓣成活,1例肩胛皮瓣远端发紫,经换药加压包扎后成活。其中8例术后获3~9个月随访,畸形无复发,颌颈角恢复至90~105°;3例行二期皮瓣臃肿修整手术。患者对术后颌颈部外观和功能均满意。结论对于严重颌颈部瘢痕挛缩畸形,联合肩胛/肩胛旁分叶皮瓣可提供足够的组织覆盖,有可靠的血管蒂,对于重建颌颈部功能和外形,是一种较好的手术选择。  相似文献   

7.
分叶肩胛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分叶肩胛皮瓣的设计及其在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2002年3月至2006年6月,对9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缺损创面的大小和相邻创面的距离,结合旋肩胛动脉的分支特点设计一蒂双叶或三叶肩胛皮瓣,进行游离移植修复创面.男6例,女3例;年龄26~48岁,平均31岁.皮瓣分叶形式有:降支皮瓣+升支皮瓣4例,降支皮瓣+横支皮瓣3例,降支皮瓣+横支皮瓣+升支皮瓣2例.皮瓣切除的范围:升支皮瓣3.5 cm×3 cm~6 cm×4 cm大小,横支皮瓣4 cm×3 cm~12 cm×6 cm大小,降支皮瓣7 cm×6 cm~13 cm×6 cm大小.血管蒂吻合方式:旋肩胛动、静脉与桡动脉、头静脉端端缝合7例,与尺动脉、贵要静脉端端缝合2例.供区处理:创缘皮肤直接拉拢缝合6例,中心部分缺损切取创面两端皱角皮肤植皮3例.结果 9例皮瓣全部成活,肩胛供区一期愈合.1例术后第1天出现动脉危象,探查解除血管蒂在隧道内卡压后血运恢复.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6.5个月,其中2例患者二期行分指、皮瓣修薄术.所有皮瓣色泽、质地良好.结论 以旋肩胛动脉的三个皮肤分支为解剖基础的分叶肩胛皮瓣的临床设计属一蒂多轴分叶皮瓣类型,各瓣血供充分,能较好地修复手部相邻多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8.
以旋肩胛动脉降外侧支为蒂的肩胛皮瓣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肩胛皮瓣设计方式及手术.方法在对尸体旋肩胛动脉降支的外侧支解剖学研究基础上,2001年2月~2002年8月应用以旋肩胛动脉降外侧支为蒂的肩胛皮瓣8 cm×25 cm~11 cm×35 cm游离移植,修复面颈部烧伤后增生性或挛缩性瘢痕7例.供瓣区直接缝合,或移植中厚皮片覆盖.结果术后7例肩胛皮瓣均成活,供区无继发畸形.随访3个月~1年,除2例皮瓣需修薄外,其余外形均满意.结论以旋肩胛动脉降外侧支为蒂的肩胛皮瓣可斜向乳房下皱襞设计,供区隐蔽,扩大了肩胛皮瓣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9.
创伤、烧伤、感染、肿瘤切除等原因引起的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常伴有骨、血管、神经外露.临床上常采用游离肩胛皮瓣移植修复,但须牺牲受区的1条主要供血动脉,易导致面部吻合血管远端组织供血减少.对于少数血管变异者,还有发生远端组织器官缺血的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1].2005年10月至2012年8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整形与烧伤外科将传统肩胛皮瓣的旋肩胛血管蒂延长分离范围,设计了T形血管蒂游离肩胛皮瓣移植,将T形血管蒂嵌入受区血管,不影响受区动静脉血供,减少了上述并发症.临床应用12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肩胛皮瓣修复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设计以旋肩胛动脉及其皮支为供血系统的肩胛皮瓣,采用岛状皮瓣、吻合的游离皮瓣及借助知名动脉吻合携带的皮瓣修复头面、腋胸部及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临床应用10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患者局部外形及功能均比较满意.结论肩胛皮瓣的供瓣区较大,血供稳定充足,具有多种形式皮瓣移植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供瓣区.  相似文献   

11.
肩胛区岛状皮瓣修复腋窝瘢痕挛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供理想的腋窝瘢痕挛缩修复材料和方法。方法 以旋肩钾动脉升支或降支血管为蒂形成肩钾区岛状皮瓣,转移修复腋窝瘢痕切除后遗留创面。结果 本组共9例,其中以旋肩胛动脉升支血管为蒂的肩钾区岛状皮瓣6例,以旋肩胛动脉降支血管为蒂的肩胛区岛状皮瓣3例,皮瓣全部成活,效果满意。结论 肩胛区岛状皮瓣血运丰富,与腋窝接近,转移方便,操作简单,是修复腋窝瘢前挛缩的较好材料。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83年来用肩胛皮瓣游离治疗8例虎口挛缩病人获得成功。8例病人均为外伤后右虎口挛缩,经开大虎口,克氏针固定,取对侧肩胛皮瓣进行游离移植,供区直接缝合,10天拆线,7例成活,1例改髂骨皮瓣。文章中介绍了肩胛皮瓣的局部解剖,旋肩胛动脉  相似文献   

13.
跨越人体中线肩胛皮瓣的微血管造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跨人体中线肩胛皮瓣内的血管情况。方法 采用甲醛银朱溶液对一侧的旋肩胛动脉皮支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研究。结果 以一侧旋肩胛动脉皮支为蒂 ,灌注液可超越中线达对侧肩胛区皮肤 ,对侧血管主要集中在肩胛岗岗上区 ,吻合形式多样。结论 以一侧的旋肩胛动脉皮支为蒂 ,血流确可跨越人体中线区而达到对侧的肩胛区。中线区域的血管吻合形式多样 ,吻合范围较广。皮瓣远端血管吻合部位主要集中在肩胛岗岗上区 ,整个皮瓣血管网有向远端肩峰侧倾斜的趋势。提示在临床应用过程中 ,在术前设计形成跨中线皮瓣时 ,皮瓣远端最好在对侧肩胛下角以上 ,向对侧的肩峰区偏斜。本研究为临床应用以一侧旋肩胛动脉为蒂的跨越人体中线肩胛皮瓣找到了最直接和最基本的解剖学证据  相似文献   

14.
肩胛皮瓣在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应用肩胛皮瓣修复不同部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设计以旋肩胛动脉及其皮支为供血系统的肩胛皮瓣,采用岛状皮瓣、吻合的游离皮瓣及借助知名动脉吻合携带的皮瓣修复头面、腋胸部及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临床应用10例患者,皮瓣完全成活,患者局部外形及功能均比较满意。结论肩胛皮瓣的供瓣区较大,血供稳定充足,具有多种形式皮瓣移植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供瓣区。  相似文献   

15.
肩胛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面颈部皮肤缺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总结 1982年~ 1998年应用不同形状的肩胛皮瓣游离移植治疗面颈部损伤 10 3例。方法 游离皮瓣包含旋肩胛动脉升支、降支、水平支的肩胛背部皮瓣 ,设计范围为 :向上越过肩胛冈达肩峰连线 ,向下可平双侧髂嵴连线 ,两侧至腋中线的整个背部。结果 手术取得良好效果。术后随访 5 8例 ,随访时间 3个月~ 10年。面颈部功能恢复良好 ,外形满意 ,但患者均需要进行二次皮瓣修薄术。结论 应用肩胛皮瓣的最大范围可达45 cm× 16 cm。皮瓣的设计横向越过背部中线达对侧肩胛区 ,向上越过肩胛冈 ,向下达双侧髂嵴平面 ;在皮瓣适当部位开窗均不影响游离皮瓣的血运。皮瓣供区范围广 ,血供丰富 ,更适用于儿童面颈部修复  相似文献   

16.
不同形状肩胛区游离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通过肩胛区游离皮瓣形态学研究,提供理想的颈部瘢痕挛缩修复材料。方法 依据颈部瘢痕切除后的不同创面形状而设计相应的肩胛区游离皮瓣,并尝试扩大皮瓣面积的方法,研究旋肩钾动脉各皮肤分支可能的供血范围。结果 1992年以来,共应用不同形状的肩钾区游离皮瓣修复颈部瘢痕挛缩73例,其中梭形皮瓣41例,三叶形皮瓣26例,两叶形皮瓣6例。坏死2例,皮瓣成活率97.26%。结论 由于旋肩胛动脉皮肤分支有升支、降支和横支,故可将皮瓣设计成不同形状以适应于颈部瘢痕挛缩之需;同时,旋肩胛动脉各皮肤分支供血区的临床研究,可以充分运用皮瓣所能提供的面积。  相似文献   

17.
目的鉴于肩胛背部受旋肩胛动脉浅皮支、胸背动脉肌皮穿支、颈横动脉浅皮支及肋间后动脉皮支重叠供血,互相存在广泛的吻合网,探讨是否可以安全的形成扩大的肩胛皮瓣。方法本组应用横过脊柱中线的肩胛游离皮瓣移植,治疗下颌颈部严重瘢痕挛缩8例。结果除2例远端表皮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本组病例皮瓣切取的最大切取面积为31cm×34cm,越过中线最长15cm而达对侧肩胛区,扩大了肩胛皮瓣的切取面积,增加了临床应用范围。结论横过中线的肩胛皮瓣设计应以旋肩胛动脉水平支为轴线,与其成角设计可能出现远端血运障碍。皮瓣成活的机理可能与两侧肩胛区水平支间的吻合支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鉴于肩胛背部受旋肩胛动脉浅皮支、胸背动脉肌皮穿支、颈横动脉浅皮支及肋间后动脉皮支重叠供血,互相存在广泛的吻合网,探讨是否可以安全的形成扩大的肩胛皮瓣。方法本组应用横过脊柱中线的肩胛游离皮瓣移植,治疗下颌颈部严重瘢痕挛缩8例。结果除2例远端表皮坏死外,其余全部成活。本组病例皮瓣切取的最大切取面积为31cm×34cm,越过中线最长15cm 而达对侧肩胛区,扩大了肩胛皮瓣的切取面积,增加了临床应用范围。结论横过中线的肩胛皮瓣设计应以旋肩胛动脉水平支为轴线,与其成角设计可能出现远端血运障碍。皮瓣成活的机理可能与两侧肩胛区水平支间的吻合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报道应用游离或带蒂肩胛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1999年2月~2005年7月,用游离肩胛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52例,其中前臂2例,手背16例,手掌8例,手掌及手背缺损3例,足背踝部10例,足跟4例,前足趾9例;用带蒂肩胛皮瓣修复腋窝瘢痕2例,上臂中上段2例,常规切取肩胛皮瓣,面积最大26cm×13cm,最小9cm×5cm。结果1例游离肩胛皮瓣术后出现动脉危象,手术探查证实为吻合口栓塞,取栓后重新吻合血管,皮瓣大部分成活,仅远端边缘少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其余皮瓣全部成活。2例供区植皮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结论肩胛皮瓣血供可靠,切取方便,部位隐蔽,是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皮瓣,可作为修复手背及足背软组织缺损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20.
旋肩胛血管横支岛状皮瓣修复严重腋窝瘢痕挛缩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旋肩胛血管横支岛状皮瓣修复严重腋窝瘢痕挛缩畸形的可行性.方法 对12例患者共15侧严重腋窝瘢痕挛缩畸形采用旋肩胛血管横支为蒂的岛状皮瓣修复,皮瓣面积12 cm×5 cm至20 cm×10 cm,旋转180°覆盖创面,供瓣区直接拉拢缝合.结果 所有皮瓣全部成活,挛缩腋窝得到了基本纠正,8例患者随访1~3年,腋窝外观满意,肩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旋肩胛血管横支岛状皮瓣是修复严重腋窝瘢痕挛缩的良好方法,特别适合于女性或不适宜选用旋肩胛血管降支或升支形成旋肩胛皮瓣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