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位于气管隆突部的肿瘤可行部分或全隆突切除重建术。此手术因与心脏大血管毗邻,又位于气管支气管的分叉部,解剖位置很深,显露不便,故属胸外科技术难度较大的手术。国内外此类手术尚未普及。我院收治1例获得成功。现将此手术的护理介绍如下。 病例简介 患者,男,54岁,已婚。因咳嗽、咳血痰3年余入院。检查确诊为气管隆突部类癌,对症治疗近  相似文献   

2.
气管外科具有病例少、麻醉复杂、手术困难、死亡率高、并发症危险以及残端癌阳性率高等特点,要汇集大宗的成功经验是困难的。本文就气管隆突切除后的隆突重建综述各家的病例,着重讨论隆突重建术的一般经验与模式及其选择。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7岁。因间断性咳嗽,咳痰带血7年,胸闷并加重2个月。外院气管镜检查见右主支气管开口有新生物。病理诊断为支气管类癌。于1990年2月6日转入我院。查体:体温36.8℃,脉搏86/min、呼吸22/min,右侧语额低,呼吸音减弱。胸片未见异常。气管镜检查所见:肿物阻塞右主支气管,气管镜不能通过。第二次病理结果同前,于1990年2月26日在全麻下行类癌切除、隆突成形术。右后外侧切口,经第5助床进胸腔,结扎奇静脉,切断下肺韧带,分别用3条布带绕过气管和左右主支气管。探查:见肿物位于隆突和右主支气管交界处。在右肺上叶开口水平膜…  相似文献   

4.
18例创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创伤性气管、支气管断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提高诊断率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18例创伤性气管、主支气管断裂病人的临床资料。 15例行支气管端端吻合术 ,1例行支气管修补术 ,其中 1例术后支气管狭窄而行肺叶切除术 ,1例行气管修补术 ,1例行狭窄气管切除、气管端端吻合、T形硅胶管置管术。术后行纤维支气管镜 (FB)检查。结果 术后早期吻合口水肿狭窄呈裂隙状 2例 ,1个月后复查局部通畅均为良好。结论 创伤性支气管断裂容易误诊 ,FB检查是早期诊断最重要的手段 ,后期在切除狭窄段支气管时瘢痕要切除干净  相似文献   

5.
曹磊  任华 《武警医学》2012,23(3):221-222,226
目的总结原发性气管肿瘤外科治疗的临床经验,提高其外科治疗水平。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1-03至2009-10间18例手术治疗气管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16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进行手术,2例在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辅助下手术。全组患者行气管节段切除、气管端端吻合术14例,单纯肿瘤切除术3例,气管下段及隆突切除、隆突重建术1例。结果 18例中包括7例腺样囊性癌,3例神经鞘瘤,2例错构瘤,1例鳞癌,1例成肌纤维胞瘤,1例多形性腺瘤,1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淋巴上皮样癌,1例黏液表皮样癌。全组患者术后恢复均顺利,围术期无死亡。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好转,近期效果良好。结论气管切除手术是治疗原发性气管肿瘤的最有效方法。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病情灵活选择,手术治疗应该兼顾手术的根治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作者等报道从1978~1979年气管肿瘤切除的麻醉处理5例。气管内肿瘤无论良性还是恶性均能导致呼吸道梗阻,呈进行性呼吸困难。有严重呼吸困难时、需紧急处理。 本组有3例为颈段气管内肿瘤,呼吸困难较轻,选用局麻加基础麻醉。术前不做气管插管。术中于肿瘤以下部位气管切断后经切口进行气管内插管,保持病人自主呼吸。进行气管端——端吻合时拔除气管内套管。手术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7.
5年来,我们收治气管支气管狭窄4例。其中2例胸段气管原发性鳞状细胞癌,行气管癌切除,气管支气管成形术。1例复发甲状腺癌压迫侵犯颈段气管,行甲状腺癌根治,颈部气管切除4.0cm对端吻合。1例右上支气管肉芽瘢痕增生形成右主支气管狭窄,行袖状切除对端吻合。2例气管癌均在术后短期内死亡,其他2例随访4年、8个月均健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术式选择,方法:急诊手术治疗右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11例,行一期切降,端仙吻合;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2例,术中施行减压灌洗,一期切除肿瘤吻合,肛门放置肛管,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1例切口感染。结论:右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行一期切除,端侧吻合,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和如全身状况较好,肠壁血运良好,采用术中减压灌洗,主张一期切除吻合。  相似文献   

9.
小儿外伤性主支气管断裂的诊治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主支气管断裂的诊治特点,提高患儿生存质量.方法:就8例小儿主支气管断裂的伤情、吻合方法及术后情况进行研究.结果:本组8例年龄6~12岁.伤因均为交通事故,4例无合并伤.6例对端吻合愈合良好;1例主支气管修补术后狭窄,再手术切除瘢痕行对端吻合后治愈;1例感染致支气扩张和肺脓肿,行全肺切除.结论:应注意小儿主支气管断裂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水平,尽早行断端吻合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前臂动静脉内瘘不同术式效果。方法:将接受血液透析终末期肾衰竭75例分为端侧吻合组44例和端端吻合组31例。比较两组内瘘畅通率和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端端吻合组手术失败率高于端侧吻合组(P〈0.01),而端侧吻合组高输出量心力衰竭发生率高于端端吻合组(P〈0.05)。结论:两种术式在临床应用中各有优劣,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11.
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治疗恶性中心气道狭窄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心气道 (气管、隆突、左右主支气管及中间段支气管 )狭窄常引起严重的呼吸困难而危及生命[1] 。引起中心气道狭窄的主要病因是气管 -支气管原发与转移性恶性肿瘤[1] ,临床治疗非常困难。肿瘤致气管狭窄后 ,多数已无手术指征。化疗、放疗早期因肿瘤组织水肿可导致更为狭窄。内  相似文献   

12.
用21只大白兔将一侧颈外静脉的外侧主支切断做原位端端吻合,另一侧颈外静脉的外侧主支与内侧主支做端侧吻合,两侧交替进行。实验结果:两组即刻通畅率及术后10天通畅率均为100%。端侧吻合血流量大于端端吻合(P<0.01)。两组血栓发生率及血栓占管腔横断面积相差无显著性(P>0.01)。 临床施行游离组织移植术中,有12块移植物的静脉吻接采用端侧吻合,全部获得成功。作者认为,小静脉端侧吻合是一种值得推荐、采用的血管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气管肿瘤是指原发于环状软骨以下、气管隆突以上的肿瘤,恶性肿瘤远多于良性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少见,只占上呼吸道肿瘤的2%圆。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其最理想的手术方式是气管节段切除,一期气管重建。2012年7月26日我院收治1例气管肿瘤患者。经颈部正中+胸部正中联合切口行气管肿瘤切除,术中顺利,术后恢复好,现将其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一体化自膨式金属覆膜气管支架在支气管胸膜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8例一侧肺叶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在X线监视下行一体化自膨式金属覆膜气管支架置入术,覆膜气管支架为一体化L型或Y型一侧带膜.结果 8例支架均一次性置入成功,7例术后经胸腔冲洗后随访1年均无复发;2例脓胸行右肺全切术后支气管残端瘘支架3个月后取出,1例随访半年时支架断裂部分随咳嗽咯出,病情复发.结论 一体化自膨式金属覆膜气管支架在一侧肺叶切除术后的支气管胸膜瘘治疗中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新型Y形气道覆膜金属支架输送释放系统,治疗气管分叉区域(包括气管下端、气管隆突和左、右主支气管)狭窄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15例气管分叉区域多发狭窄患者,在X线透视下,用新型Y形气道覆膜金属支架输送释放系统治疗。所用新型Y形支架输送释放系统由外到内主要由外鞘管、输送导管和内部并行排列的4根空芯管组成。4根空芯管中,2根为走行导丝的长管、2根为走行支架捆绑线的短管。2根捆绑线分别将Y形支架左右主支气管部捆绑成释放前的压缩状并固定于2根长管头端的外表面,然后捆绑线经支架气管部分别走行入2短管至短管尾端外。结果15例患者使用新型Y形气道覆膜金属支架输送释放系统,支架置入均一次性成功,术后所有患者呼吸困难即刻缓解,未出现与手术有关的并发症;生活质量评分由术前26%-45%上升到术后1周的72%-95%。术后临床随访3-58周,中位数22周,所有患者支架置入后全身一般状况得到明显改善;5例患者分别于术后3-42周死亡,但未发生气管分叉部再狭窄;10例继续进行后续治疗者无呼吸困难。结论用新型Y形气道覆膜金属支架输送释放系统,治疗气管分叉区域狭窄,技术操作简单安全,并且临床短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原发性气管及主支气管肿瘤影像学检查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气管及主支气管肿瘤影像资料,并与手术、病理进行对照.结果 气管及主支气管肿瘤位于气管上段3例,中段9例,下段14例,气管隆突1例及主支气管6例.本组通过影像学检查显示为良性肿瘤9例,恶性肿瘤24例,和手术及病理改变相一致.影像学表现可分为以下几种:(1)宽基底管腔内结节;(2)窄基底管腔内结节;(3)管腔外肿块.本组27例根据胸片表现导致漏、误诊有4例,22例根据CT表现导致漏、误诊有3例.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原发性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螺旋CT仿真支气管内镜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评价CT仿真支气管内镜(CTVB)成像方法及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 对52例经纤维支气管镜和病理证实的患者进行螺旋CT扫描,其中中心型肺肿癌27例,气管癌2例,肺癌术后4例,支气管憩室1例,正常支气管18例。原始图像预处理后,传至计算机工作站,CTVB用“导航”软件进行观察。结果 CTVB逼真地显示气管、支气管腔、软骨环、隆突、左右主支气管至5级支气管的开口,酷似纤维支气管镜所见。27例心型肺癌中,肿瘤呈肿块状或结节状,引起支气管狭窄23处,闭塞4处,肿瘤附近气管、支气管环模糊变平或消失,与纤维支气管镜所见一致。肺癌术后支气管残端呈光滑的盲端。支气管憩室在CTVB上呈局限性凹陷,在SSD上呈局限性突出。CTVB还能通过纤维支气管镜不能通过的狭窄处,或从远端向近端观察。结论 CTVB是一咱新的无创性观察气管、支气管腔的方法,可部分代替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结合轴位和MPR图像,能同时显示管壁厚度和肿瘤向管腔外侵犯的范围。与纤维支气管镜相比,不能观察支气管粘膜病变或获取组织学标本是其主要限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采用气管内留置国产Z形螺旋状金属内支架,治疗肺部恶性肿瘤、隆突再造术后气管狭窄。材料和方法:2例患者均为肺癌术后隆突再造术,一例为气管软化,另一例为气管支气管内肉芽组织增生,在纤维支气管镜下置入气管内支架。结果:狭窄段气管或支气管留置支架后患者呼吸困难明显好转,脱离呼吸机,一周后出院。一例随访2.5年未见有再狭窄。结论:气管内支架是治疗气管狭窄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床边非透视下亦可行气管内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气管含气囊肿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25岁。因间断性咳嗽、咯痰2年入院。既往体健,无外伤及手术史。体检未见异常。胸部平片:可见气管隆突下方有一近似梯形的透亮影,上下径3.5cm,最宽处横径2.5cm,边缘光滑整齐,下缘较平直(图1)。CT见气管隆突下方两侧主支及部分淋巴滤泡,诊断:气管囊肿。讨论气管囊肿表现为含气的空腔者甚为少见。通常认为这是囊肿感染后与气管支气管树发生交通,囊内液体为脓液或空气取代的结果。本例有长期咯痰史,术中见囊肿与周围组织有粘连,病理见囊壁有较丰富的浆细胞,都说明曾有过感染。少数纵隔支气管源性含气囊肿也可是后天性的…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及重建技术对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的诊断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spiral CT,MSCT)及其多平面容积重建(multiplanar volume refoiraation,MPVR)、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和仿真支气管镜(virtual bronchoscopy,VB)重建技术对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31例可疑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病例,进行MSCT薄层扫描,回顾性重建原始扫描数据后形成图像重建数据。在AW工作站,应用MPVR、VR和VB软件对图像重建数据行后处理重建,分别得到MPVR、VR和VB图像。将MSCT原始横轴面图像、MPVR、VR和VB图像显示气管、主支气管肿瘤的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MSCT原始横轴面图像结合MPVR、VR和VB图像,显示的气管、主支气管肿瘤部位(气管19例,右、左主支气管各6例)、形态(窄基底腔内结节型2例、宽基底腔内结节型13例、腔内外肿块型16例)、内部特征(密度均匀、密度低各1例,强化不明显;23例鳞癌、3例腺癌密度较均匀,强化较明显;密度均匀、欠均匀及瘤内点状钙化各1例,强化明显)、管壁外侵犯情况(1例仅突破浆膜层,1例与不张的右肺组织分界不清,14例侵犯范围为4~56mm)、管腔狭窄形态(偏心性1例,不规则26例,环状3例,锥状中断1例)和程度(轻度5例,中度7例,重度19例),以及测量的沿管壁长轴累及范围(1例为3mm,1例累及整个右主支气管壁和隆突,29例为5~68mm)、主支气管肿瘤与隆突的距离(1例侵犯隆突,1例为16mm,10例大于20mm)等均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合。结论 MSCT及其重建技术能够对气管、主支气管肿瘤作出定位、定性和定量诊断,是1种准确的无创性诊断方法,为治疗提供有意义的影像学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