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性,31岁。因反复心慌4个月入院。查心电图(图1A)示:各导联P波消失,以F波代之,F波300次i分,呈2:1—3:1下传心室,心率147次/分,V1-V6导联QRS波主波向上,QRS波群起始部可见预激波,QRS波时限≥0.14s,ST—T改变。心电图诊断:①心房扑动;②A型预激综合征。给予异搏定5mg加入生理盐水10ml静推,10min后描记心电图(图1B)示:转为心房颤动,R—R间距不齐,心率1050:/分,出现间歇性心室预激波。心电图诊断:①心房颤动;②间歇性预激;③T波改变。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73岁。因夜间发作性心悸、胸闷1月,症状加重伴头晕20min就诊。查体:血压130/70mmHg。心电图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隔绝对不齐,平均心室率约为100次/分;可见两种形态的ORS波:①正常形态的QRS波,时限为0.08s;②QRS波宽大畸形,时限为0.14s,起始部有预激波。预激波在Ⅱ、aVF导联为负向波形;V5导联为向上波形。心电图诊断:心房颤动(Af)合并间歇性心室预激。  相似文献   

3.
例1男性,20岁。反复阵发性心悸9年、加重2h就诊。每次发作均为突发突止,持续1-2min可自行缓解,未诊治。体检:神志清,BP105/80mmHg,P200次/min左右。心律不齐,第1心音强弱不等,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图1A)示:各导联均未见窦性P波。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34岁。因发作性晕厥5年余,伴大汗淋漓约1分钟后清醒。醒后感头晕、胸闷、症状加重半日入院。体检:BP94/60mmHg,心率76次/分。实验室检查:CK189U/L,LDH221U/L,AST73U/L,肌钙蛋白阴性。临床诊断:心律失常。12导联同步心电图示:各导联未见P波,电轴左偏-87°,QRS波宽大畸形,时限0·11s,心率227次/分左右,貌似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仔细分析,R-R间距不等,期间可见大小不等的f波,R波初始部钝挫,STⅠ、aVL、V3~V6类水平压低0·07~0·15mV,伴T波倒置,RV5>2·5mV。心电图诊断: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Af)(图1A)。静注心律平…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64岁。心悸、气短5h,外院静注利多卡因100mg无效人院。体检:口唇、四肢末稍发绀、发凉。BP50/30mmHg,HR164次/min,心电图:P波消失,同导联QRS波绝大多数宽大畸形,部分延迟出现的qns波正常,部分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室性融合波,V1~V6 QRS主波向上,V5宽大R波起始处有“△”波,R-R间期绝对不等,  相似文献   

6.
预激综合征常并发心房颤动(Af),其发生率为11.5%~39.0%,心电图表现为快速而宽大畸形的QRS波群,酷似室性心动过速,心室率可达180~250次/分.并发Af时的极快心室率又有引起心室颤动和猝死的危险,因此正确认识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心电图表现显得十分重要.现对本院68例预激综合征合并Af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预激综合征和束支传导阻滞,均可使QRS波时限延长,形态发生改变,并存时可掩盖束支阻滞的图形改变,只有当预激间歇出现时,才能使束支阻滞表现出来。现将我们遇到的1例间歇性预激综合征并永久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性,75岁。因反复心悸、胸闷40余年于2006年3月就诊。1960年经上级医院诊断为预激综合征。心电图(图1A)示:P波消失,R—R间期匀齐,V1等导联可见大F波,频率320次/min,以2:1下传心室。QRS波群宽大畸形,起始部可见8波。V1-V3呈rS型,V4-V6呈R型,长Ⅱ导联中可见R,12、18。呈室上性型,QRS时间0.09s。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间歇性预激综合征B型,心房扑动2:1下传心室。当日动态心电图检查(图略)示:P波消失,代之F波,QRS波群呈室上性型,R—R间期不规则,F波以2:1—4:1下传心室。其间可见提前出现宽大畸形的QRS波群,后有类代偿间歇。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房扑动,室性期前收缩。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 (Af)伴宽QRS波心动过速常见于Af伴室性心动过速 (VT)、Af伴有预激综合征 (WPW)。由于室率快速且心室除极顺序异常 ,可明显影响血液动力学 ,鉴别二者有重要临床意义。现报告所见 1例Af合并WPW。患者男 ,19岁 ,2 0 0 2年 3月 2日中午 12∶3 0分无明显诱因于半小时前心悸、胸闷 ,来院急诊。神清、气促 ,HR 180次 min ,律不齐 ,BP 115 65mmHg。心电图表现见图 1。P波消失 ,R -R间期 0 16~ 0 3 2s之间 ,速率约 2 2 0次 min左右。QRS波增宽时间 >0 12s,QRS形态多变 ,V1 ~V4导联基…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63岁。因心悸、气短来院就诊。心电图(图1)示:窦性P—P间距0.53s,频率113次/分。P波后每间隔1次窄QRS波群出现一次宽QRS波群,窄QRS波群时P—R间期0.16s,QRS时限0.06s,为正常心搏。  相似文献   

11.
交替性预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49岁,因反复心悸、心前区不适13年,加重7d被收入院。2年前曾因类似症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明显冠状动脉狭窄。入院后Holter检测一度如图1所示,PP间期规则发生,呈窄QRS波群与宽QRS波群相交替的现象,其中正常下传心室的窄QRS波群时限为0.08s、PR间期0.16s、QT间期0.36s、PJ间期0.24s;宽0RS波群时限0.14s、其前均有窦性P波,PR间期0.10s、PJ间期0.24s,伴有ST-T改变。  相似文献   

12.
周磊  王瑞生 《山东医药》1989,29(6):44-45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下称预激伴房颤)为临床较少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由于起病急骤,心室率极快,且心电图常与某些心律失常图形颇为相似,故容易误诊,若治  相似文献   

13.
<正> 1 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因突发心悸4h,于2009年4月11日入院。入院前4h患者突然出现心悸,伴胸闷、头晕,无黑朦、恶心、呕吐、全身冷汗、晕厥。既往有类似症状发作史,每次发作约2~3min,自行屏气后终止,无特殊疾病及症状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T36.7℃,P160次/min,R217欠/min,BP100/70mmHg,意识清楚,表情痛苦,步入病房,查体合作,口唇轻度发绀,颈软,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约250  相似文献   

14.
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和心室颤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兆龙  刘仁光  郭飞 《心电学杂志》2006,25(4):239-241,250
本次教学查房为患者男性,28岁。因阵发性心悸9年加重伴持续1h入院。心悸呈突发骤止,每次持续约数min~数h不等。静脉注射普罗帕酮能终止。心电图检查曾诊断预激综合征。超声心动描记术等检查未见异常。入院体检:BP120/70mmHg。心肺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5.
预激综合征(WPW)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1930年Wolff、Parkinson、White首先报告在临床工作中一直倍受重视。WPW患者除了合并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外,并发心房颤动(Af)也较常见,发生率高达11%~39%。由于快速的心室率可诱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有猝死的危险。现结合文献将其发生发展及心电图特征简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41岁,因持续心悸伴心动过速就诊。心电图示P波消失,心室率193次/min;QRS波的形态基本一致,但时限宽窄不一,可见最短的RR间距200ms。结合后期记录的窦性心电图及其QRS波起始部形态一致的特点,不难做出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诊断。  相似文献   

17.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心电图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预激综合征(WPW)合并心房颤动(Af)的心电图(ECG)特征及相关鉴别诊断。方法分析8例WPW的QRS波形态、心室率、R—R间距的变化范围及特点。结论WPW合并Af的ECG特征是:高频率的心室反应,R-R间距绝对不等,QRS波宽大,起始迟缓显示δ波,QRS波形态呈多样化,可酷似室速。  相似文献   

18.
19.
患者男性.62岁。发作心悸、气促已多年。查体: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拙。临床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心电图示:各导联P波消失.代之以f波;R—R间距不规则;QRS波宽窄不一。宽QRS波可见明显预激波;V1及V3导联可见手风琴样改变;心室率平均约160次/分。心电图诊断:预激综合征(WPW)合并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颤动终止后。心电图多次记录均未出现预激波。  相似文献   

20.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的发生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AF)为心内科急症,发作时可导致快速的心室率,严重者可导致心室颤动、猝死,进一步理解其发生机制对临床处理及防治有重要意义.近年研究表明,预激综合征合并AF的发生机制可能与旁路电生理特性、旁路对心房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和旁路逆传致波峰碰撞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