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经》睡眠理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睡眠是一种生物行为,在人类则与精神活动密切相关。睡眠障碍不仅是生理秩序的异常,影响生活和工作,也常伴随许多疾病,或加重病情。慢性睡眠障碍还是长寿的大敌。因此.古今中外都非常关注睡眠,更是生物学与医学研究的对象。十九世纪,西方人还建立了睡眠实验室.将睡眠研究引上科学研究的轨道。中医睡眠理论有其显著特点,在睡眠障碍的诊治上也有一定优势,并有睡眠养生的理法。目前,中医睡眠理论的研究,偶见学术论著问世,但读来难得其要,并制约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内经》对睡眠障碍的认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林上助 《四川中医》2007,25(1):33-35
通过对《内经》中有关睡眠方面论述的分析,认为其对睡眠的生理、病理的认识是以阴阳为基本,以营卫运行学说为具体病机进行论述的,将《内经》有关睡眠障碍的病因论述概括为:自然界对睡眠的影响、外感邪气、内邪所干、营卫不足、情志所伤、体质因素、经脉功能失常、脏腑功能失调等八个方面。将《内经》有关睡眠障碍的治疗概括为调阴阳、调营卫,具体的措施有祛除病邪、调和营卫、调理脏腑、疏通经络等。  相似文献   

3.
张沛霖导师针刺治病注重调气,其调气理论是以《内经》为基础的,在导师的指导下学习《内经》的针灸调气理论,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禄颖 《吉林中医药》2011,(10):1028-1029
"因时摄生"是《内经》养生思想的主要特点,它以"四时五脏阴阳"理论为基础,重视人体与自然界变化的统一性,根据自然四时、昼夜阴阳消长规律以及人体的生命活动节律来因时调摄身体,增强体质,从而达到防病抗衰,延年益寿的目的。《内经》"因时摄生"养生思想主要体现在,顺应天之四时而养生、顺应昼夜节律而养生以及顺应人体生命活动周期而养生等3个方面。其中顺应昼夜节律养生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睡眠养生。  相似文献   

5.
<内经>理论认为,论治泄泻首先要分清寒热;六淫由表入里,侵及脾胃,致升降失司,清浊不分,亦可发生泄泻,但以湿邪为主,故后世有"无湿则不泻"之说;而在脏腑则以脾胃为主.总之,要辨清寒热虚实,方可治之.  相似文献   

6.
禄颖  吴莹  鲁艺  徐雅 《吉林中医药》2012,32(6):541-543
以《内经》“贵阳”思想为基础,从卫阳之气入手,认为阴阳出入是人体寤寐之关键,阳气养神功能是正常睡眠的保证,人体阳气与睡眠的关系密切,提出阳虚是不寐病机之一.《内经》中提出了“阳不入阴”为不寐之病机,后世医家常用温潜之法进行治疗.与此同时,睡眠异常还会影响到阳气的功能,从而引发其他病证.因此在临证时,如果确属阳虚之不寐,应准确判断,并大胆应用温阳之品,可获良效.  相似文献   

7.
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究项目”;并提出了“读经典、勤临床、拜名师”的口号。  相似文献   

8.
<内经>作为中医学专业的必修课和主干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从如何讲好开头、理论联系实际、多媒体的应用及学生的积极参与等方面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9.
试论《内经》理论对眼科临床的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卫萍 《国医论坛》2003,18(3):13-14
《内经》全面地阐述了中医理论 ,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法则 ,历代医学著述多是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对中医临床各科一直起着指导作用。本文谨结合自己临床体会 ,浅析《内经》理论对眼科临床的指导作用。1 病因病机1 .1 病因 眼病发生的原因亦不外乎内外两种因素 ,内因是情志变动以及饮食劳倦所伤 ,外因多由六淫侵袭。六淫中风湿热三邪致病最为常见。《素问·太阳阳明》云 :“伤于风者 ,上先受之。”《灵枢·百病始生》云 :“风雨袭虚 ,则病起于上。”风性轻扬 ,易于上犯 ,而眼居高位 ,眼病中以风邪外袭为多 ,许多障眼病初期皆有风…  相似文献   

10.
二、《内经》的哲学思想与临床 《内经》理论与“阴阳学说”、“五行学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黄帝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源泉,是业中医者的必读之书。盖因年代久远,文义古奥,差讹错简甚多,给初学者带来种种困难,只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始可得其真要,目牛无全。下面谈谈学习《内经》的有关方法,冀以抛砖引玉,有益后学。一、字词落实,善于比较学习《内经》,领会医理,要先通文理,重在字词句落实。《内经》中古字、僻字较多,通假,转借亦不少,凡论中一字(词)数见者,需要集中比较,分类析义,以资鉴别。如“能”,在《素问·阴  相似文献   

12.
《内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它所建立的中医学理论体系至今仍指导着中医的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由于《内经》成编于秦汉时代,文字古雅,义理深奥,因而给学习者带来一定困难。为此,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是学好《内经》的前提。1 读原文,通过文字关 学习《内经》的第一步是要读通原文,正确掌握原文的意思,这是深入理解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黄帝内经》为基础,分析睡眠产生的机制;探讨失眠的发生、病理机制、类型及其治疗。  相似文献   

14.
本于《内经》从脑的生理,脑的谷精补养,脑与脏腑、体窍、运动与睡眠、思维活动、防病等方面论述“脑”为元神,总统全身,维持人体健康长寿的作用;并就脑在后世的影响和发展作以阐发,以论述“脑”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摄生即养生,也就是调摄身体、保护生命的意思。“摄生”一词,最早见于隋代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一书,以后明代张景岳的《类经》,清代薛生白的《医经原旨》,就更明确地用“摄生”作为所著的篇名。明代李念蛾编的《内经知要》虽以“道生”名篇,但“道生”与“摄生”的涵义是相同的。摄生是《内经》的重要内容。《内经》一书重视予防。《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冶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治未  相似文献   

16.
《内经》是中国医学史上最早的医学典籍,是对中国古代生命科学的集中总结,其中汇集了大量中国古代文化的优秀成果,对中国医学乃至世界医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内经》的成编,标志着中医理论体系的确立。《内经》的理论体系宏伟,无所不包。明·张介宾在《类经》的自序中对《内经》进行了高度概括:“《内经》者,三坟之一。盖自轩辕帝,同岐伯、鬼臾区等六臣相讨论,发明至理,以遗教后世。其文义高古渊微,上极天文,下穷地纪,中悉人事。大而阴阳变化,小而草木昆虫,音律象数之肇端,脏腑经络之曲折,靡不缕指而胪列焉。大哉!大哉!垂不朽之仁慈,开生氏…  相似文献   

17.
一、五味先走其所喜《灵枢·五味》曰:“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成,先走肾。”五味入胃先走其所喜之脏,说明某味时某脏有一定的亲和性。对于这一亲和性的产生,《内经》以天人相应、同气相求的观点予以解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东方  相似文献   

18.
《内经》养生延缓衰老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养生延缓衰老理论初探河南450052郑州铁路中心医院胡兆淇主题词《内经》,养生以朴素唯物思想,强调养生延衰的重要作用《黄帝内经》以“上古天真论篇”冠于卷首,突出了养生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概括的从正反两方面论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  相似文献   

19.
顼祺 《山西中医》2001,17(1):8-10
《内经》的临床医学内容极其丰富,是中医临床医学的渊源。《内经》临床医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可概括为3个方面:1.临床研究,为主要途径和方法,通过临床实践验证理论,进而充实发展其诊疗原则和方法;2.实验研究,包括临床实验方法和动物实验方法,以揭示《内经》病证实质和治疗机理;3.现代科学方法,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横断科学以及高新技术等,为《内经》临床医学研究提供思维方法和手段,深入研究《内经》临床医学理论,对推动中医学的发展,将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内经·素问》文词古奥,言简意深,历代注家都有注错之处。1978年版高校教材虽经诸多专家审定,仍不免错漏。笔者颂读之余,对其中四则剖释如次,以供参考。一、“四维相代,阳气乃竭。”语出《素问·生气通天论》。维,本义为绳子,引指对事物起重要作用的东西。四维,指前文所说的寒、暑、湿、气这四种对人身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