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体外冲击波重建骨组织结构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复习体外冲击波的治疗原理,探讨体外冲击波重建骨组织结构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面的应用价值。 方法:①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1990/2007与体外冲击波重建骨组织结构相关文献。②收集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骨科2000-01/2007-09 收治,利用液电式体外冲击波进行治疗的64 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Ficat分期Ⅰ、Ⅱ、III期患者,其中双侧发病者43 例,单侧发病者21例;应用激素者52例,有外伤史者12 例。③结合文献和作者的治疗体会,阐述体外冲击波重建骨组织结构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方面的应用价值。 结果:①作者治疗体会:64 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经冲击波治疗4~6次,56 例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率为87.5%;经2~4 年随访观察无复发,36例3年后复查表现患侧股骨头密度略增高,无股骨头进一步塌陷现象。②结合文献讨论:冲击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原理可能包括刺激血管再生、诱导骨生长、改变组织结构及重建骨骼等,其优势在于损伤轻微,一般采用简单麻醉或不必麻醉,治疗时间短、风险小,无需特殊的术后处理,且术后恢复较快,治疗费用远低于开放式手术。 结论: 体外冲击波在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促进破坏区愈合有确切疗效,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提供了一种非侵袭性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个体化预测功能区癫痫患者行射频热凝毁损术中迷走神经兴奋反应的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20年6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功能区癫痫患者106例,根据是否发生迷走神经兴奋反应(Vagus excitatory response,VER)分为VER组与未发生VER组.利用Logistic回归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性分析体外冲击波对脑卒中患者综合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8月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康复治疗的50例脑卒中患者,按是否接受体外冲击波疗法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前1d和治疗计划全...  相似文献   

4.
液电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创伤性距骨缺血性坏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背景:创伤性距骨坏死至今为止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体外冲击波是目前一种微创、简单、疗效显著的骨肌系统疾病治疗新方法,其是否能够治疗距骨坏死尚无相关研究。 目的:应用液电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创伤性距骨缺血性坏死并分析其治疗效果,探索创伤性距骨坏死新的治疗方法。 方法:纳入2004-09/2009-06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创伤性距骨缺血性坏死患者34例,均为单侧发病,按随机数字表达分为体外冲击波疗法组和对照组,每组17例。采用体表痛点定位结合X射线定位,工作电压8~10 kV,能流密度0.12~0.16 mJ/mm2,冲击频率40~50次/min,冲击次数800~1 000次。1次/周,共治疗3~5次。治疗前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评估疼痛情况;参照美国足踝关节外科协会踝关节功能评分进行功能评价;治疗后18个月时复查踝关节MRI,比较治疗前后坏死面积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两组病例治疗后18个月,体外冲击波疗法组的疼痛、踝关节功能、踝关节MRI坏死面积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 < 0.01)。对照组有1例因创伤性关节炎剧烈疼痛致踝关节活动受限,于治疗后第15周行踝关节融合术。提示液电式体外冲击波治疗创伤性距骨缺血性坏死是一种值得提倡的非侵入性、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背景:体外冲击波技术是利用液电能量转换及传递原理,造成不同密度组织之间产生能量梯度差及扭拉力,从而达到治疗目的,它用于治疗泌尿系、消化系结石已成为十分成熟的技术。而将其用于骨组织,治疗骨不连、骨折延迟愈合的报道很少。 目的: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验证试验,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及骨折延迟愈合的疗效果。 方法:采用冲击波通过体外聚焦作用于骨组织,了解体外冲击波对骨膜组织代谢的影响,通过动物实验,观察骨膜组织体外培养H3-TdR掺入放射性自显影结果。临床验证部分通过体外冲击波治疗骨不连16例及骨折延迟愈合16例,观察其冲击治疗后的随访结果。 结果与结论: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冲击1,2周实验侧骨膜组织H3-TdR标记率明显高于对照侧(P < 0.05~0.01),说明实验侧骨膜成骨有丝分裂明显增强,骨膜成骨作用增强。临床验证结果表明,治疗后16周,16例延迟愈合均愈合;16例骨不连患者中13例愈合,另3例也有明显骨痂形成。所有病例冲击治疗后均无不良事件发生。提示冲击波治疗各种类型的骨不连及骨折延迟愈合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6.
背景:体外冲击波治疗是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可供选择的治疗方式之一。 目的:综述体外冲击波治疗各种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最新进展及有效性。 方法:从Pubmed和谷歌高级搜索上收集有关体外冲击波治疗各种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的文章,排除与主题无关及重复的文献。 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100篇文献,保留20篇进行综述。目前为止,大部分研究结果证实体外冲击波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安全、有效,尽管一小部分研究提示无效,但可能与样本量过小,对照组不适当,数据不完整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MP100型体外冲击波治疗系统治疗2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NPS)评价治疗前、治疗第2次时、治疗第1和第2个疗程时的临床效果。结果 26例患者中2例因治疗不便、2例因疗效欠佳而改用其他方法,其余22例均完成冲击波治疗。第1疗程结束时,疼痛症状不同程度缓解,VAS和NPS评分分别由治疗前的(8.41±1.11)和(1.88±0.59)分降至(6.15±1.23)和(1.38±0.60)分,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第2疗程结束时,疼痛症状显著缓解,VAS和NPS评分持续下降,分别为(3.57±1.30)和(1.04±0.31)分,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结论体外发散式冲击波治疗可显著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疼痛症状,是一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保守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刺激迷走神经治疗胃癌呃逆的效果及护理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2010-06-2012-09来我院治疗的胃癌呃逆患者28例,采用刺激迷走神经进行止呃,并给予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结果 本组28例患者经治疗后,治愈23例(88.4%),好转4例(15.3%),无效1例(3.8%),有效率96.4%.结论 刺激迷走神经治疗胃癌呃逆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治疗水平,临床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神经官能症心率变异。方法对2008-03-2011-03就诊的心神经官能症患者136例进行心率变异分析。结果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HRV变化显示交感神经张力增加,而迷走神经张力不足。结论心神经官能症患者交感神经张力增加,治疗过程中应用β-受体阻滞剂,增大迷走神经张力,降低拟交感受体兴奋性[6],临床症状改善会更明显,有利于疾病控制。  相似文献   

10.
背景:髋关节置换后髋部疼痛逐渐成为困扰患者和骨外科医生的棘手问题,如行关节翻修术则将再次给患者造成严重创伤,而体外冲击波治疗肢体疼痛已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验证体外冲击波对髋关节置换后疼痛的治疗效果。 设计、时间及地点:病例自身对照,双盲评估,于2004-06/2008-02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骨科完成。 对象:选择髋关节置换后疼痛患者51 例(61髋),根据病因分组,骨水泥组骨溶解松动16例(20髋),非骨水泥组骨溶解松动12例(16髋),异位骨化组8例(10髋),急性感染组4例(4髋),慢性感染组5例(5髋),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组4例(4髋),髋臼脱位组2例(2髋)。 方法:患者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电压12 kV,3次/s,每次冲击4 000次,能量0.54~1.06 MJ/mm2,1次/周,连续8~12周。 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前后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评价疼痛程度,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X射线观察假体周围骨量变化。 结果:51例患者随访时间18~64个月,平均4.1年,2例死亡。治疗后非骨水泥组、慢性感染组、异位骨化组、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组目测类比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 < 0.01)。治疗后骨水泥组、非骨水泥组、慢性感染组、异位骨化组及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 < 0.01)。X射线提示假体与骨的界面有新骨形成,假体与髋臼或股骨干之间骨溶解形成的透亮带宽度由治疗前平均3.1 mm减小到治疗后1.2 mm,部分患者出现局部红肿,休息后缓解。 结论:体外冲击波是治疗由于松动、感染、软组织炎症、异位骨化引起的髋关节置换后疼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背景:体外冲击波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一种有效方法,成骨细胞在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目的:研究成骨细胞在体外冲击波促进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作用,为提高冲击波治疗效果提供理论支持。 方法:将原代培养的SD大鼠成骨细胞随机分成冲击波组和对照组,应用不同能量的冲击波进行处理后接种于96孔培养板,根据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增殖情况确定适宜的冲击波能量值。钙钴法染色观察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AKP试剂盒检测AKP表达,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流式细胞仪检测整合素β1及RT-PCR检测整合素β1 mRNA表达,伤口愈合试验观察成骨细胞的迁移率。 结果与结论:冲击波处理体外原代培养成骨细胞的适宜能量为10 kV(500脉冲),冲击波组细胞增殖速度快,细胞分泌碱性磷酸酶水平高,矿化结节面积大,细胞黏附率高,整合素β1及其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 (P < 0.01),且冲击波组细胞迁移的平均距离大于对照组(P < 0.05),提示适宜能量冲击波可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黏附及迁移,同时,整合素β1在细胞黏附及迁移过程中可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2.
学术背景:已经证实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的疗效是确定的,关于其作用机制有不同的解释,尚未完全明确。 目的:介绍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检索策略:由第一、二作者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HighWire、Springer数据库公开的截止到2007-08的相关文献,检索词为“chronic plantar fasciitis extracorporeal shock wave application”,限定语言种类为“English”。纳入标准:内容与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有关。排除标准:较陈旧和重复研究。 文献评价:共收集到65篇相关文献,25篇文献符合标准,其中4篇是综述和述评类文献,其余均为关于作用机制、临床应用的研究的文章。 资料综合:①作用机制:有人认为高能量冲击波选择性地破坏了无髓鞘的感觉神经纤维;而低能量冲击波则可使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肽类物质的释放,在局部产生神经源性炎症反应,进而抑制了感觉神经末梢的传导。并可引起大脑局部血流的改变,调整疼痛记忆,使对局部疼痛刺激反应的减少,从而起到了长期镇痛作用。②临床应用:有许多关于近期、远期疗效、不同能量等级的疗效以及使用局麻药物、跖筋膜的厚度、治疗位置的选择等对疗效的影响的报告。 结论: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足底筋膜炎有确定的疗效的,不同的临床应用方法可影响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手术中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010-06—2013-06在我院行支撑喉镜手术688例,对68例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患者回顾性分析。比较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患者与未发生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情绪状况、声门暴露情况、血容量、麻醉情况,进而分析迷走神经反射的危险因素。结果患者是否发生迷走神经反射与年龄、性别及基础疾病无关(P〉0.05),但情绪紧张、血容量过低、声门暴露困难、麻醉过浅会显著增加患者发生迷走神经反射的几率(P〈0.05)。结论迷走神经反射严重影响撑喉镜手术的进行,了解其相关危险因素能够有效预防其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相关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相关的防范和干预措施,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自2011-06—2014-06来我疗养院就诊的入院时无肾功能异常的急性脑血管病患者240例,治疗过程中并发急性肾损伤(AKI)患者80例为观察组,无并发肾损伤160例为对照组,对2组病人的肾功能相关临床指标进行监测,观察治疗结果和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80例并发AKI患者病死率达22.5%,对照组病死率6.25%,经过对比,观察组病死率远远高于对照组。结论发现AKI的并发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是否"三高"、脑部损伤与否均有关系。  相似文献   

15.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顽固性癫痫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顽固性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1例顽固性癫痫患者进行迷走神经刺激手术治疗,术后2周开机,分次调试参数,脉冲发生器输出电流从0.25 mA逐渐增加,但不超过3.0 mA,刺激时间为30 s,间歇5 min,信号频率为20~30 Hz,脉宽为250~1000μs.对治疗效果进行随访,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经4-16个月刺激,McHugh Ⅰ级3例,Ⅱ级7例,Ⅲ级9例,Ⅴ级2例.其中10例患者癫痫发作减少50%以上.结论 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顽固性癫痫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6.
吞咽性晕厥     
吞咽性晕厥是由吞咽或咽喉、食道和胃的机械性刺激所引起的晕厥.不常见,但常被误诊而不能得到适当的治疗. 病因 自咽、食道到胃任何引起迷走神经过度兴奋的病变  相似文献   

17.
甘露醇致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性肾损伤36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甘露醇作为脱水,利尿剂自由基清除剂是目前治疗急性脑卒中,控制脑水肿的最常用药物。随着其导致肾损伤报道的日渐增多[1-3],急性肾损伤与甘露醇及急性脑卒中的关系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为此我们对1994年1月至1998年12月以急性脑卒中住院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从325例应用甘翼醇治疗急性脑卒中患者中随机抽出100例,其中并发急性肾损伤36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36例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32~84岁,平均59.2岁,均为头颅CT证实的急性脑卒中,其中脑出血12例,脑梗塞23例,蛛网膜下胜出血1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1例,糖尿病…  相似文献   

18.
本文收集我院2001-09~2004-09 63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107例并发肾损伤,现对其发病机制、治疗及愈后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背景:目前采用骨科弹道式冲击波治疗软组织劳损较为普遍,但与中药熏洗配合治疗的报道甚少。 目的:观察骨科弹道式冲击波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软组织劳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912例软组织劳损患者采用骨科弹道式冲击波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采用目测类比定级法评定患者痛点受压时的疼痛强度。 结果与结论:经骨科弹道式冲击波配合中药熏洗治疗1周后,患者疼痛下降明显,第2周时测类比定级法评分变化不明显。2周以后,患者疼痛强度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P < 0.05)。跟痛症与网球肘、屈指肌腱腱鞘炎比较,患者疼痛强度下降缓慢(P < 0.05)。结果证实,骨科弹道式冲击波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软组织劳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迷走神经刺激对癫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4例药物难治性全身性癫痫患者进行迷走神经刺激术治疗,比较其术前及术后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31(QOLIE-31)评分的变化。结果平均随访12月,患者发作频率平均减少61.0%,其中5例发作频率减少<50%,6例发作频率减少≥50%,3例发作停止。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总分从术前的50.5上升至术后的57.1,平均增加6.6(P=0.0276)。各个分量表中得分均有一定程度增加,其中认知功能、情绪两项改善有统计学意义。癫痫患者生活质量量表总分及7个分量表得分改善与发作减少均无相关性。结论迷走神经刺激是一种治疗药物难治性癫痫安全、有效的方法。其作用不仅体现在癫痫发作的减少,对生活质量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且这两者之间无相关性,提示生活质量改善是迷走神经刺激独立的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