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王世新  项敬国 《人民军医》2012,(10):959-961
目的:观察比较臂丛阻滞联合丙泊酚或氯胺酮在小儿上肢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上肢手术116例,随机分为A、B、C、D 4组各29例。A组臂丛阻滞联合单次给予丙泊酚,再持续泵注丙泊酚;B组臂丛阻滞联合间断静脉推注丙泊酚;C组臂丛阻滞联合持续泵注氯胺酮;D组臂丛阻滞联合间断静脉推注氯胺酮。比较4组麻醉前(T0)、静脉麻醉给药后3min(T1)、臂丛注药完毕时(T2)、手术开始30min(T3)、手术结束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RR)、血氧饱和度(SO2)、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和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麻醉前(T0),4组MAP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麻醉后,C、D组T1、T2、T3、T4时间节点MAP水平显著高于A、B组同一时间节点水平(P<0.05)。除A、B组T4时间点外,4组T1、T2、T3和C、D组T4时间点HR水平显著高于同组T0时水平;C、D组T1、T2、T3、T4时间点HR水平显著高于A、B组同一时间节点水平(P<0.05)。麻醉前及麻醉后各时间节点RR、SO2水平4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手术时间4组差异不显著(P>0.05);A、B两组苏醒时间显著短于C、D两组(P<0.05)。A、B两组恶心、呕吐、喉痉挛发生率显著低于C、D两组(P<0.05);B组躁动发生率显著高于A、C、D 3组(P<0.05)。结论:臂丛阻滞联合丙泊酚麻醉效果优于臂丛阻滞联合氯胺酮麻醉。  相似文献   

2.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小儿上肢手术116例.男83例,女33例,年龄3~12岁,平均7-4岁,体重10-38kg。其中,肱骨髁上骨折59例,尺骨鹰嘴骨折23例,前臂双骨折34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时间50~146min,平均78min。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上肢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河南省省立医院收治的86例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予以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患者予以传统盲探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及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及运动神经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感觉神经阻滞持续时间及运动神经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32、8.694、5.081、4.689,P均=0.000);观察组患者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ann-Whitney U=740.500,Z=-2.033,P=0.042)。结论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有效缩短上肢手术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提高神经阻滞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在小儿断肢再植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断肢再植手术时间长 ,血管吻合操作精细 ,尤其小儿手指的血管非常细小 ,嫩薄 ,手术难度大 ,并且多为急诊手术 ,术前准备不充分 ,麻醉要求高。我院自 1997- 0 7~ 2 0 0 2 - 0 2在小儿断肢再植手术中采用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方法 83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83例 ,男 5 9例 ,女 2 4例 ,年龄 2~ 12岁 ,体重 11~ 3 6kg。行断指再植 68例 ( 1指再植 47例 ,2指再植12例 ,3指再植 6例 ,4指再植 3例 ) ,断臂再植 4例 ,断腕再植3例 ,断掌再植 5例 ,足趾移植拇指再造术 3例。1.2 麻醉方法 :术前 3 0min…  相似文献   

5.
小儿在进行上肢手术行臂丛阻滞时,由于年龄小不能配合,神经异感不易准确找出。我院在小儿进行上肢手术应用臂丛阻滞之前,首先给予基础麻醉,之后使用神经刺激器于肌间沟穿刺寻找臂丛神经干,准确率高,麻醉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氯胺酮复合麻醉合并硬膜外阻滞和单纯氯胺酮复合麻醉在小儿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 40例随机分为复合组 (A组 ) 2 0例 ,单纯氯胺酮复合麻醉组 (B组 ) 2 0例。观察术中麻醉效果及并发症 ,并记录氯胺酮用量 ,术毕作清醒程度的判断。结果 麻醉效果满意率A组明显优于B组 (P <0 .0 5 )。术中氯胺酮用量A组 (80± 15 )mg比B组 (15 0± 10 )mg显著少 (P <0 .0 1)。与B组比较 ,A组术毕未醒例数极显著减少 ,完全清醒例数大大增多 (P <0 .0 1)。A组无呼吸抑制、恶心、呕吐 ,而B组肌颤 2例、呕吐 3例。结论 氯胺酮复合麻醉合并硬膜外阻滞 ,镇痛完善 ,肌肉松驰 ,用药量明显减少 ,术后并发症少 ,清醒快  相似文献   

7.
<正>小儿下腹部、下肢及会阴部手术可采用多种麻醉方法,其中骶管阻滞因其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对患儿生理干扰小,血压比较稳定等特点,更易被患儿和家长接受,临床应用价值明显。我科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小儿手术中采用氯胺酮基础麻醉辅助下行骶管阻滞麻醉,取得  相似文献   

8.
林云才  笪庆  郑鹏 《武警医学》2008,19(11):972-975
 目的 探讨应用咪达唑仑复合氯胺酮不同给药方法在小儿基础麻醉中的优化方案.方法 200例1~6岁,ASAⅠ~Ⅱ级患儿随机分成以下五组:A组为口服咪达唑仑0.7 mg/kg;B组为口服氯胺酮8 mg/kg;C组为肌注氯胺酮5mg/kg;D组为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和氯胺酮4 mg/kg;E组为先口服咪达唑仑0.5 mg/kg,再肌注氯胺酮4 mg/kg.观察各组诱导结果及呼吸循环变化、不良反应.结果 ①A组与B组比较,A组起效更快(P<0.01),合作更好,不良反应较少;②A组、B组均比C组更合作,但不如C组起效更快;③D组和E组相比,患儿更合作,不良反应更少,但起效更慢,两组诱导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咪达唑仑复合氯胺酮优于单独给药,对循环呼吸影响小;口服给药可行性更佳.  相似文献   

9.
咪唑安定和氯胺酮在小儿骨折手法整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儿骨折手法复位选用咪唑安定与氯胺酮合用的麻醉效果。方法:术前静脉给予咪唑安定(0.05~0.1)mg/kg和氯胺酮(1~2)mg/kg,术中每隔15~20min给予氯胺酮(1~2)mg/kg和咪唑安定(0.05~0.1)mg/kg以维持麻醉;麻醉起效后在X线透视下行手法整复骨折复侠后以夹板固定4~8w后,去夹板行伤肢功能康复。结果:50例骨折中手法整复中镇静镇痛效果优良率达96%,对MAP、HR、RR和SPO2影响轻微。结论:两药合用对小儿麻醉起效快,镇静镇痛效果好,术中血压、心率平稳,无明显呼吸抑制现象,小儿骨折手法复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丙泊酚单独使用及与氯胺酮合用在小儿椎管内麻醉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科40名腹部以下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和Ⅱ组),分别以单独使用丙泊酚及联合氯胺酮给药的方式,记录术中生命体征及不良事件情况。术后记录恶心、呕吐等不适及疼痛评分。结果两组术中均无呼吸暂停等严重事件发生。手术开始及手术开始后各时段Ⅰ组的生命体征均有显著差异(P(0.05),Ⅱ组手术开始时的收缩压与手术前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恢复时间与不适发生无显著差异(P〉0.05),Ⅱ组术后镇痛效果优于Ⅰ组(P〈0.05)。结论丙泊酚合用氯胺酮能够提供更平稳的镇静效果,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不影响苏醒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及疼痛发生率较低,是一种理想的小儿椎管内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1.
我院地处平均海拔 3 1 0 0m的高原 ,传统的小儿手术麻醉多采用氯胺酮 -安定合剂完成 ,但因其对患儿用药量过大 ,故呼吸恢复差、苏醒期躁动、再嗜睡、恶心呕吐等问题解决不理想。本文就异丙酚 -氯胺酮合剂应用于小儿手术 ,并观察其临床效果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资料 收集整理 1 999年 9月— 2 0 0 2年 5月在我院行急诊或择期手术的小儿患者 3 2例 ,ASA分级Ⅰ~Ⅱ ,年龄 3岁~ 9岁 ,平均 5.5岁 ,其中男女之比为 1 .8∶ 1 ,体重 1 2kg~ 2 9kg。2 方法  3 2例患儿术前均肌注鲁米那钠2mg/kg,阿托品 0 .0 1 5mg/kg。麻醉维持期随机分…  相似文献   

12.
氯胺酮具有镇痛效果好 ,诱导迅速和使用简便等特点 ,在小儿手术中是目前应用广泛的方法之一。氯胺酮可静脉注射 ,也可肌肉注射。可单独应用 ,也可与其它麻醉药物联合应用。自 1992年~ 1995年 12月 ,使用氯胺酮麻醉 387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男 2 5 4例 ,女 133例 ,年龄最小12天 ,最大 13岁。最长时间 4小时 2 5分 ,手术时间最短 2 0分钟。手术种类 ,口腔颌面手术 94例 ,腹部手术 72例 ,整形手术 6 5例 ,骨科手术 72例 ,五官科手术 16例 ,泌尿科手术 6 8例。1.2 麻醉方法 术前固体食物禁食 6小时 ,麻醉…  相似文献   

13.
氯胺酮是常用的小儿全麻药物,因其不良反应较多,临床上常辅以其它静脉全麻药物。本文比较了异丙酚或安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全麻的临床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组77例,男46例,女31例,年龄2~8岁,体重11~23kg,均ASA Ⅰ~Ⅱ级;烧伤整形手术36例,骨科13例,眼科12例,泌尿科7例,其它9  相似文献   

14.
臂丛神经阻滞用于小儿上肢手术,麻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但由于小儿多不合作术中常需要给予一定的镇痛、镇静药。我院采用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小剂量咪唑安定、氯胺酮微泵输注麻醉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从2004-06~2005-11以来,选择70例行上肢手术的患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局部麻醉下行小儿四肢手术,术中辅用氯胺酮(Ketamin,K)和小剂量咪唑安定(Midazolam,M)强化麻醉,观察其麻醉效果和术后并发症。方法:选择期80例四肢手术患儿,年龄3~11岁,其中上肢60例均分为A组和B组,下肢20例均分为C组和D组。4组患儿入室后先肌注K4~6 mg/kg、建立静脉通道、连接监护仪,A、B组行腋路臂丛阻滞,C、D组行连续硬膜外阻滞,开始手术前2 min A、C组缓慢静注咪唑安定0.075 mg/kg,4组患儿术中据情静注氯胺酮1~2 mg/kg,手术结束前20 min停止静脉给药。观察并记录生命体征,比较麻醉效果、氯胺酮用量、术后苏醒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结果:A、C组术中生命体征较B、D组平稳,麻醉效果也较好,且氯胺酮用量和术后并发症也少。结论:局部麻醉加氯胺酮强化麻醉再辅助少量咪唑安定行小儿四肢手术,其麻醉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2003年以来,对上肢手术病人采用分层法臂丛阻滞,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以往小儿眼科手术的麻醉多采用单纯氯胺酮麻醉或氯胺酮与安定复合麻醉。存在的问题是术中小儿眼压高、眼球振颤等。不利于手术顺利进行。现采用丙泊酚-氯胺酮静脉微泵复合与地西泮-氯胺酮麻醉应用于小儿手术进行比较,观察其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王信磊  丁国友 《人民军医》2002,45(2):122-122
1病例报告患者女 ,18岁 ,体重 4 8kg ,ASAI级 ,无过敏史。因右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急诊入院 ,在臂丛阻滞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血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 ,给予 1%利多卡因 + 0 2 5 %布比卡因混合液 2 0ml行臂丛阻滞。手术开始后患者诉疼痛 ,当即给予氯胺酮 5 0mg(浓度为 10mg/ml)静注 ,3 0s~ 1min内注射完毕。 1 5min后脉搏血氧饱和度由 98%剧降至 65 % ,同时发绀 ,呼吸停止。立即面罩加压给氧 ,5min后脉搏血氧饱和度逐渐恢复至 95 %以上 ,5 6min后逐渐恢复自主呼吸 ,1h后再诉疼痛 ,…  相似文献   

19.
丙泊酚+氯胺酮用于小儿手术58例麻醉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克服丙泊酚和氯胺酚在小儿静脉全麻中各自的不足 ,我们将二药联合应用 ,效果满意。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男 37例 ,女 2 1例 ;年龄 1岁 2个月~ 10岁。体重 9~ 31kg。ASAⅠ~Ⅱ级。1 2 方法 术前 30min肌注阿托品 0 0 2mg/kg或东莨菪碱 0 0 1mg/kg ;入室前肌注氯胺酮 5mg/kg ,待入睡后入室 ,开放静脉通道。静脉麻醉中用丙泊酚和氯胺酮各 2 0 0mg混合液 (每毫升含丙泊酚和氯胺酮各 1mg)缓慢静注 ,首次剂量以 0 5~ 1mg/kg ,以后视麻醉深度 ,间隔 15~ 30min静注以首次总量的半量。若预计手术在 15min内完成者不追加。1 …  相似文献   

20.
咪唑安定和氯胺酮复合麻醉用于小儿眼科手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眼科手术多在局麻下进行 ,而小儿患者由于不合作常需全身麻醉 ,我们采用咪唑安定和氯胺酮复合麻醉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小儿眼科手术 32例 ,ASAⅠ~Ⅱ级 ,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4个月~ 12岁 ,体重 (18.2 5± 8.2 8)kg。手术包括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 2 5例 ,斜视矫正术 3例 ,眶内肿瘤摘除术 1例 ,眼球摘除术 1例 ,眼部外伤清创缝合术 2例。术前心肺及各项化验检查正常。手术时间为 5 0~ 140min。2 麻醉方法术前 0 .5h肌注阿托品 0 .0 1~ 0 .0 2mg·kg-1,安定 0 .2~0 .4mg·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