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白念菌基因分型方法及基因分型在口腔粘膜病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指出基因分型是白念珠菌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2.
口腔鳞状细胞癌Rb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Rb基因异常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生及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应用地高辛高效引物标记Rb3.6KbDNA探针,结合抗地高辛抗体碱性磷酸酶显色法,对口腔鳞癌病人中Rb基因改变进行了研究。结果在7/28例口腔鳞癌中发现Rb基因结构异常,其中6例出现5.4、4.1及2.3Kb片段缺失,1例出现6.2Kb新片段;Rb缺失与临床病理指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口腔鳞癌中存在Rb基因缺失、重排,可能与口腔鳞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与变链菌基因转化相关的cslA基因在临床分离株中的检出情况。方法 :实验菌株源自前期工作所获得的不同黏附力及合成IG能力的变链菌临床分离株 ,提取全菌DNA并鉴定浓度和纯度 ,PCR扩增cslA基因 ,10g/L琼脂糖电泳观察结果。结果 :6 6株变链菌临床分离株中有 5 2株扩增出cslA基因 ,检出率为 79%。cslA基因的检出率在不同黏附力及合成IG能力的菌株间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结论 :cslA基因在变链菌临床分离株中的分布较广泛 ;尚不能认为cslA基因在毒力不同的菌株间的分布不同。  相似文献   

4.
20051794 牙龈卟啉单胞菌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20051795 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与口臭相关性的研究;20051796 深龋乳牙根管细菌学分析;20051797 牙龈卟啉菌rRNA基因间隔区的序列测定;20051798 天然植物提取物对变链菌胞外多糖的抑制;20051799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遗传多态性与龋病发生关系的研究Ⅱ表面蛋白V区、P区编码基因序列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采用PCR方法体外扩增变链菌NGagtfB基因531bpDNA片断,纯化后构建了含该片段的克隆并进行了DNA序列进行了测定,为从分子水平揭示变链菌的致龋机制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6.
抗凋零基因Bcl-2可抑制细胞凋零,促进细胞增殖,与部分肿瘤的发生相关。作者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26例口腔粘膜相关性淋巴瘤中Bcl-2基因产物的表达,以探讨Bcl-2表达与该肿瘤组织类型、免疫表型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6例口腔粘膜相关性淋巴瘤中,73%的病例Bcl-2产物阳性。在三种主要组织类型中,小裂细胞样淋巴瘤阳性率最高(83%),其次为浆细胞样淋巴瘤(71%)和浆细胞性淋巴瘤(51%),相互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可进行免疫分型的20例中,B细胞淋巴瘤、T细胞淋巴瘤及不可分类淋巴瘤的Bcl-2产物阳性率依次分别为69%、75%和83%(P<0.01)。结果提示,细胞自然凋零过程的抑制可能是部分口腔粘膜相关性淋巴瘤的发生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口腔链球菌丙酮酸氧化酶基因调节区的分子结构。方法 将从口腔链球菌丙酮酸氧化酶基因(Sopox)的上游区序列体外扩增得到的,并经证明含有启动子活性的1·30 kb片段和PBK-CMV质粒DNA用 HindⅢ单酶切产物连接,转化E.coliJM109,筛选阳性菌落,增菌后取质粒DNA,再经HindⅢ酶切鉴定。将阳性克隆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 重组克隆酶切产物经1%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获得约为1·30 kb的条带,与预计片段大小相符证实其为阳性重组克隆。重组克隆测序获得Sopox基因上游序列共计1 350 bp。结论 Sopox基因调节区序列的获得为进一步阐明口腔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的分子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口腔扁平苔藓(OLP)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对其病因尚未有一种可以完全解释其发病机制的假说,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陆续有OLP家族发病的报道以及关于OLP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认为遗传因素是OLP的一个发病因素。目前已知多种与OLP易感性有关的遗传因素,包括人类DNA错配修复系统基因(MMR)、p53基因及其与家族蛋白、线粒体DNA、(RNA)。国内外学者对关于OLP遗传相关性已做了一定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通过研究多种细胞因子的基因多态性、核糖核酸,有利于从遗传方面阐述OLP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利于对OLP相关联区域的精准定位,进一步找出关键基因,进一步阐明OLP的分子病理机制,并对其进行功能分类,也有利于对OLP的预防、早期诊断、直接有效靶向治疗和防复发以及药物研发提供重要价值。本文从基因、基因多态性、核糖核酸三方面对OLP遗传相关性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肿瘤抑制基是一种抑制细胞非正常性增生的基因,P53基因是继RB基因后新确认的一个肿瘤抑制基因,其野生型能抑制细胞的恶性转化,而突变形则与人类许多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已在口腔癌中发现突变型P58蛋白的过量表达及P53基因变和缺失,提示了口腔癌癌变机理研究的新。本文对P53基因及其产物的一般性质、作用机理及其在口腔癌中表达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华东地区汉族人群IL-12A基因多态性与口腔扁平苔藓(orallichenplanus,OLP)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aqMan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华东地区292例OLP患者及686例正常对照者的IL-12A基因的5个SNP位点(rs3024415,rs2243123,rs583911,rs568408和rs2243143),分析IL-12A基因多态性与OLP的相关性。结果:①华东地区健康人群IL-12A基因3′-UTRrs568408位点AA、GA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7%、12.4%和86.8%,而OLP患者分别是1.1%、18.4%和80.5%,其中GA和AA基因型分布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O.0427)。②正常对照组IL-12A基因rs583911位点AA、GA和GG基因型频率分别是4.2%、38.6%和57.1%,而OLP患者分别是9.5%、36.5%和54%,其中AA基因型分布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0805)。③糜烂型OLP组IL-12A—rs568408/A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1.6%和6.94%(OR=I.76,95%CI:1.133—2,732,P=0.011)。结论:华东地区汉族OLP人群IL-12A基因rs568408位点存在多态性变异,可能与OLP的疾病易感性和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16基因的缺失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SCC)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RT-PCR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口腔鳞癌中p16基因的缺失表达。结果 30例口腔鳞癌患者中16例存在p16的缺失,缺失率为53.3%。p16基因的缺失表达与口腔鳞癌的临床分期及淋巴结有无转移有关系(P〈0.05)。结论 p16基因缺失可能参与了口腔鳞癌的癌变过程,p16基因的缺失表达可作为估计口腔鳞癌患者预后的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糖尿病儿童口腔常见致病菌的含量,探讨其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学龄期糖尿病儿童40例和同期体检健康的学龄期儿童50名,收集龈上菌斑,采用DNA聚合酶联反应法(PCR)检测牙龈卟啉单胞菌(Pg)、伴放线放线杆菌(Aa)、中间普氏菌(Pi)及福塞坦氏菌(Tf)4种主要牙周致病菌的相对含量.采用Spearman单因素相关分析4种主要牙周致病菌的相对含量与血糖控制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儿童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儿童Pg、Pi及Tf相对表达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Aa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g、Pi及Tf均与FPG、2 hPG和HbA1c呈正相关(P<0.05).Aa与FPG、2 hPG和HbA1c无相关性(P>0.05).结论 糖尿病儿童口腔常见致病菌的相对表达含量升高,其含量与血糖控制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3.
细胞凋亡与疾病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细胞凋亡与口腔肿瘤的关系 ,综述了细胞凋亡基本概念与基因调控 ,口腔肿瘤中的细胞凋亡现象及凋亡调控基因与肿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变形链球菌gtf基因研究近况杜民权综述樊明文审校武汉市湖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430070)变形链球菌已被公认为主要致龋菌[1].其致龋的机制在于该细菌利用蔗糖产生葡糖基转移酶(Glucosyltransferase;GTF),合成有粘性的非水溶性葡...  相似文献   

15.
口腔白念珠菌基因型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不同口腔黏膜病白念珠菌分离株的基因型特点。方法 采用计算机系统辅助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对健康人和黏膜病患者口腔的38株念珠菌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38株菌株中36株被鉴定为白念菌,其余2株为热带念珠菌。白念菌RAPD分析共出现21种RAPD带型。扁平苔藓组与口腔念珠菌病组间白念致病菌RAPD指纹图无明显相似性。结论 不同基因型白念菌的定植可能与口腔黏膜病的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16.
HPA是一种能降解细胞外基质和基底膜中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HSPG)的特异性酶,它在促进肿瘤的新生血管形成和肿瘤细胞的侵袭与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HPA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生物学特征、生物学作用、在全身及口腔颌面部肿瘤侵袭和转移的相关性及机制,以及HPA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p73基因是Kaghad等在1997年克隆得到的一个新基团,因其编码的蛋白质在序列上与p53有较高的同源性,成为p53基因家族中的一个重要成员。p73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论在结构上,还是功能上均与p53相似,且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可抑制肿瘤增殖,诱导凋亡,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抑癌基因。但p73在功能和调控机制上与p53并不完全一致,而且p73在很多肿瘤中的表达高于相应的正常组织,这与经典的抑癌基因也不同。作者就p73基因的研究现状以及在口腔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发病机制未明的口腔黏膜病,目前认为它是一种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近年来,对于VI腔扁平苔藓发病相关的基因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对与口腔扁平苔藓发病机制相关的基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变形链球菌粘附调节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形链球菌是主要致龋菌之一。粘附是变链菌形成生物膜的初期阶段,也是必经阶段,是公认的细菌四大致龋条件(细菌的粘附、生物膜形成能力、菌细胞代谢碳水化合物能力及细菌对不断波动环境的适应能力)之一。分析与粘附相关的变链菌基因,将有助于我们从分子水平上探索变链菌在生物膜环境中的致龋机理,为从基因水平探索和丰富龋病病因学及龋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垂体瘤转化基因 1(PTTG1)表达及其对上皮-间质转化(EMT)的作用。方法 应用逆转录及定量PCR及蛋白印迹法检测58例OSCC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PTTG1的表达;并采用RNAi技术下调口腔癌SCC9细胞系中PTTG1的表达,检测其对细胞中EMT相关基因E-cadherin表达的影响。结果 PTTG1在OSCC组织与配对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3.046 ± 1.137)和(0.975 ± 0.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OSSC组织中PTTG1的高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及伴发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 < 0.05)。下调人口腔癌SCC9细胞系中的PTTG1的表达,细胞中E-cadherin的表达也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OSCC患者肿瘤组织中存在PTTG1的高表达,其高表达与肿瘤EMT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