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粪便隐血试验在大肠癌筛检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粪便隐血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规律 ,进而发挥粪便隐血检测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以北京地区为主的 2 7所医院 2 0 0 2年 4月 1日~ 2 0 0 3年 4月 1日内镜 (病理 )诊断的大肠癌患者 5 97例 ,粪便免疫隐血条形试纸检测粪便隐血 ,分析粪便隐血与癌胚抗原 (CEA)、肉眼血便、肿瘤部位、病理分型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44 8例有隐血结果 ,其中阳性 3 64例 ,阳性率为 81 2 5 % ;隐血试验对大肠癌检出的阳性率为 79 75 % ,CEA检出率为 45 45 % ;3 0 8例肉眼血便中粪便隐血试验阳性率为88 96% ,14 0例无肉眼血便的患者粪便隐血试验阳性率为 64 2 9% ;左半结肠癌粪隐血阳性率为 81 3 9% ,右半结肠癌为 81 60 % ;中、高分化腺癌隐血阳性率为 81 3 5 % ,类癌阳性率为 3 3 3 3 % ;Duck’sA、Duck’sB粪隐血阳性滤为 78 48% ,Duck’sC、Duck’sD期粪隐血阳性率为 81 86%。结论 :粪便隐血试验仍是大肠肿瘤筛检的重要手段 ,且阳性率优于CEA ;隐血试验操作时要参考有无肉眼血便 ;隐血试验的阳性与否与发病部位及分期无关 ,但与大肠癌的病理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粪便隐血试验及结肠镜检查作为大肠癌筛查主要方式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8年12月至2010年10月,结合问卷调查和粪便隐血试验,对海沧周边农村地区4个行政村40~74岁常住居民进行初筛,高危人群接受全结肠镜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总调查人数6 380例,高危人群共1 035例,1次以上粪便隐血试验阳性者580例,阳性率为9.09%.全结肠镜检查共839例,其中检出结肠癌14例,201例发现了息肉,包括腺瘤64例、非腺瘤性息肉137例,并发高级别上皮内瘤变8例.结论 结合粪隐血、问卷调查及结肠镜检查适合社区、广大农村地区患者大肠癌的筛查,有利于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3.
1987年12月~1989年12月,我科收治大肠癌87例,男50例,女37例,全部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其中直肠癌44例,结肠癌43例,并对大肠癌分期、病理性质、肿瘤分布部位、复发、转移与CEA 的关系作了探讨。结果发现术前CEA>5.0μg/L 者10例,检出阳性率为11·5%。肝转移6例,占60%;阴性检测者77例,占88.5%,其中16例肝转移,肝转移占20%。检出率高低与癌肿组织中CEA 浓度、肿瘤浸润深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半定量粪隐血试验最佳隐血阈值、能否区分不同的大肠出血性疾病以及对大肠癌筛检的作用.方法:连续截取100例门诊结肠镜检查患者,并于肠镜检查前收集两次新鲜粪便标本,同时进行半定量Baso Fecal OBⅡ(B试验)和Hemoccult(H试验)隐血检查.B试验的阳性结果按每克粪便血红蛋白含量记为(-)、( )(50~200 μ,g/g)、(2 )(200~2 000μg/g)、(3 )(2 000~4 000μg/g)及(4 )(>4 000μg/g).H试验为定性试验,其结果记为(-)和( ).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B试验中,以≥( )为大肠癌的阳性检出阈值,对大肠癌的检出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0%,其检出敏感性高于H试验,是最佳敏感阈值.B试验结果显示,右半结肠癌出血量多于左半结肠癌(P<0.05).结论:B试验有助于确定不同人群大肠癌的阳性检出阈值.如联合免疫化学隐血试验,将获得最佳的大肠癌检出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半定量粪隐血试验最佳隐血阈值、能否区分不同的大肠出血性疾病以及对大肠癌筛检的作用.方法:连续截取100例门诊结肠镜检查患者,并于肠镜检查前收集两次新鲜粪便标本,同时进行半定量Baso Fecal OBⅡ(B试验)和Hemoccult(H试验)隐血检查.B试验的阳性结果按每克粪便血红蛋白含量记为(-)、(+)(50~200 μ,g/g)、(2+)(200~2 000μg/g)、(3+)(2 000~4 000μg/g)及(4+)(>4 000μg/g).H试验为定性试验,其结果记为(-)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在B试验中,以≥(+)为大肠癌的阳性检出阈值,对大肠癌的检出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为90%,其检出敏感性高于H试验,是最佳敏感阈值.B试验结果显示,右半结肠癌出血量多于左半结肠癌(P<0.05).结论:B试验有助于确定不同人群大肠癌的阳性检出阈值.如联合免疫化学隐血试验,将获得最佳的大肠癌检出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在Dukes B期结肠癌4种肿瘤标志物联合粪便隐血检测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04~2020-03收治Dukes B期结肠癌、结肠息肉患者各40例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检测对象.检测3组受检者CEA、AFP、CA125、CA199水平以及进行粪便隐血检测.对比3组受检者检测结果.结...  相似文献   

7.
燕世德  江鸣  钱小星 《安徽医药》2011,15(11):1404-1406
目的探讨血清糖抗原125(CA125)、糖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检测在大肠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罗氏Cobase 41601型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110例大肠癌患者、40例大肠良性病变患者、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CA125、CA19-9、CEA的含量。结果三项指标定量检测大肠癌组明显高于大肠良性病变组及对照组,其阳性率与肿瘤部位、大体病理类型、组织类型无显著性差异。三项指标的阳性率Dukes C+D期显著高于Dukes A+B期;CA125、CA19-9、CEA三项指标灵敏度分别为34.55%、37.27%、34.55%,特异度分别为95%、97.5%、9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为59.09%;特异度为92.5%。而在Dukes C+D期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灵敏度为89.58%,特异度为92.5%。结论多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虽然可以提高诊断敏感性,也可以获得较好的特异性,但血清CA125、CA19-9、CEA检查用于大肠癌临床诊断的价值低。血清CA125、CA19-9、CEA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Dukes C+D期大肠癌病人诊断价值较高,有助于判断大肠癌病理分期并指导临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大便隐血与大肠疾病的关系,说明大便隐血检测在大肠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2年3月~2014年3月份在上海市松江区九亭医院内镜室行肠镜检查患者粪便隐血实验结果 ,并与肠镜检查结果结合分析粪便隐血与大肠疾病的关系。结果大便隐血在大肠癌、异型增生、炎症性肠病、腺瘤、非腺瘤息肉、肠道炎症及无异常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3.33%、83.33%、66.67%、61.67%、39.22%、33.33%、6.16%。大肠癌大便隐血阳性率分别高于非腺瘤息肉、肠道炎症、正常肠黏膜(P〈0.05)。癌前病变(异型增生、腺瘤)大便隐血阳性率分别高于非腺瘤息肉、肠道炎症、正常肠黏膜(P〈0.05)。结论粪便隐血与大肠癌及癌前病变有重要的关系,因此大便隐血实验对于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筛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关于免疫法和化学法粪便隐血实验对象消化道易出血疾病进行筛查的价值比较。方法本文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经过大肠镜,明确诊断为下消化道易出血病症的200例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于所有研究对象分别进行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和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同时结合临床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相关的结果,并进行比对。结果免疫法,隐血试验检测大肠息肉、结直肠癌、炎症性肠疾病的阳性率明显比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更高,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免役法粪便隐血实验和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与大肠癌解剖位置没有关联,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免疫法粪便隐血试验对于筛查结直肠癌、腺瘤性息肉等相关肠道易出血类疾病,具有典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筛查效果优于化学法粪便隐血试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高龄人群大肠癌普查的意义。方法 被查对象在不限制饮食的条件下留取晨起粪便20g,以序贯法进行隐血(SOB)检查。1994年以后加做粪免疫白蛋白(MA)试验,筛检阳性者均进行全结肠镜检查,发现大肠癌的均行手术切除,大肠腺瘤均在肠镜下行电切并每年内镜随访。结果 SOB阳性232人,其中大肠癌3例,临床分期为DUKES'B期2例,DUKES'A期1例。大肠腺瘤130例,有9例间期癌,临床分期以C、D期为多。MA阳性者137例,合并隐血阳性的大肠癌2例,均为间期癌。结论 每年高龄人群SOB、MA普查有一定意义,及时对大肠腺瘤行干涉治疗对高龄人群大肠癌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