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例】 女,44岁。主因眩晕、伴颈部不适及右上肢偶感麻木、无力半年就诊。查体:颈椎生理曲度变浅,活动尚可,颈肌僵硬,颈5~6棘间、棘旁压痛( ) ,右手握力较左侧稍差。特殊检查:椎间孔挤压试验阴性,叩顶试验阴性,右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旋颈征阳性。X线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  相似文献   

2.
1病历摘要 例1:男,65岁。以右肩部疼痛伴右上肢麻木为主诉来诊。查体:颈4、5、6椎旁压痛阳性,右肩胛冈上、下肌压痛阳性,旋颈试验阴性,右臂丛牵拉试验阳性,颈椎骨质增生。按颈椎病治疗1周无效。继查颈部核磁共振。结果示:颈4、5、6椎体骨质破坏并楔形变。肺部X线示:右肺上叶占位性病变。最后诊断:右侧肺癌椎骨转移。  相似文献   

3.
手法治疗颈椎病是保守疗法的主要方法之一,临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现将本人在临床上治疗颈椎病所运用的手法治疗结果及体会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72例,颈型1例、神经根型43例、脊髓型8例、椎动脉型13例、交感神经型7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为颈肩痛,单侧或双侧,颈部功能活动受限,上肢麻木疼痛,有的出现下肢麻木,或眩晕、头痛,或恶心、视物不清,个别会出现下肢无力、步态不稳。体征:椎旁压痛(颈部肌肉僵硬)压颈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X线拍片示: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狭窄、椎体骨赘。  相似文献   

4.
颈椎病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而且越趋年轻化.给人们的工作及生活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笔者采用局部按摩加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颈椎病41例,效果显著,现报导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41例患者,男性14例,女性27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62岁;病程最短11天,最长5年,本组病例均为神经根型颈椎病。1.2 临床症状颈部活动受限,颈肩痛伴上肢、手指麻木不适。压顶试验阳性,臂丛牵拉试验阳性;颈椎 X 线片、CT 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管狭窄,骨质增生或间盘突出或后纵韧带钙化等。  相似文献   

5.
颈椎病是以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以及颈部损伤所致的眩晕、上肢麻木、颈项背部活动受限的临床症候群,又称颈椎综合征。近年来颈椎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神经根型的颈椎病多见,约占60%,我科于2003年4月~2006年5月采用了中药熏蒸并颈椎牵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治疗及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云 《黑龙江医药》2014,(3):644-644
<正>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70岁,患脊髓型颈椎病,10年前颈椎前路手术,术前患者双下肢无力麻木,以右下肢为著,无力,颤抖,行走困难,易摔倒,尿失禁。手术后症状完全消失,术后2年开始出现不适,症状逐渐加重,症见:患者双下肢麻木无力,以右侧为著,右足踏棉感,右踝不稳,双下肢大腿外侧,小腿及足部,感觉均迟钝,右下肢肌张力下降,肌力III—IV级,  相似文献   

7.
颈椎发生增殖性颈椎炎,出现颈神经很受压或推动脉压迫症状时,诊断为颈椎病。本病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患者,X线摄颈椎片常出现颈椎椎体边缘有后状骨质增生或骨刺形成,颈椎关节间隙变窄,颈椎前凸正常曲度消失、变直。颈椎病起病缓慢,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偶因受凉、疲劳、强迫姿势或外伤后出现颈部及肩部不适或疼痛,常有一侧或双侧神经很激意症状,表现为肩部、上肢及助问痛,活相应的神经根分市区域的感觉异常或刺痛,在头颈骤然剧烈变动姿势时疼痛加剧或有如电击感。眩晕、头涌常常是困扰颈椎病患者的一个较突出的症状,表现为旋转性、…  相似文献   

8.
贾秀芝  沈立  梁冬梅 《河北医药》2002,24(7):598-598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 ,常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颈部不适、上肢麻木酸胀等症状 ,严重影响工作与学习 ,其疗法不少 ,效果各异。我们自 1999年 3月~ 2 0 0 1年 12月应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颈椎病 2 60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在 2 60例颈椎病患者中 ,伴有上肢放射性疼痛 ,肌张力减弱 76例 ;颈部活动受限 ,颈痛伴有上肢麻木 ,酸痛无力 83例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聋耳鸣、视物不清 3 5例 ;行走低头、头晕、恶心呕吐、两肩沉重 66例。1 2 用药方法与步骤 干姜、羌活、独活、乳香、红花、桂枝、川芎等[1 ] ,根…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8岁.主因颈部疼痛、四肢不能活动、呼吸困难4小时入院.缘于4 h前在玩电脑时出现颈部不适,在活动颈部后突感颈部剧烈疼痛,左上肢无力,逐渐出现右上肢、双下肢麻木无力,四肢不能活动,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即被家人送往我院.自发病以来未解大小便.急查颈椎MRI示C3~C5椎管内硬膜外占位.患者既往体健.  相似文献   

10.
正颈椎病是由于颈椎的组织结构发生改变,颈椎各关节、肌肉、韧带发生动态平衡失调,影响到相应的神经、血管或内脏功能所引起的一组综合症状。颈椎病有以下几种类型:颈型颈椎病:颈椎病最早期表现以颈部症状为主,故又称局部型颈椎病或颈型颈椎病。表现为颈部疼痛、酸胀不适,常在清晨或起床时发觉颈部不适,部分患者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个别患者上肢可有短暂的感觉异常。急性发作时常被俗称"落  相似文献   

11.
<正>患者,男,53岁。因双上肢麻木无力2年,双下肢无力1年来院就诊。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肢麻木无力,持物力弱,2个月后出现左上肢麻木无力,在外院行颈椎X线拍片示颈椎骨质增生,诊断为颈椎病,给予热敷、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症状缓解。1年前逐渐出现双下肢无力,  相似文献   

12.
我院 1998年 5月~ 2 0 0 1年 7月采用手法、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致尺神经伤 117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7例患者中 ,男 5 7例 ,女 6 0例。多数为单侧发病 ,双侧仅 2例。年龄 2 8~ 71岁 ,平均 42岁 ;病程三天至十余年不等 ,平均 3个月 ;所有患者均有颈部不适 ,活动受限 ,伴上肢痛和 /或麻木无力 ,小指和无名指感觉障碍 ,有固定性压痛。检查中可见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 ,神经根牵拉试验阳性。X线片显示 :C6—T1生理曲度变直 87例 ,椎间隙变窄95例 ,椎间孔变小 98例 ;软组织检查 ,按颈椎病常规软组织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13.
颈椎病是由颈椎间盘退化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解剖学改变.产生头、颈、肩胛及上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本病以往采用单纯牵引法治疗,往往见效慢,疗程长多不理想.我们采用牵引的同时加用口服步长脑心通胶囊治疗,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颈肋是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发生于第7颈椎。患者多数无症状,在颈椎 X 线摄片中偶然发现,仅10%左右颈肋患者出现由肩部向上肢放射性疼痛,手部发凉和桡动脉搏动减弱等症状,且较少引人注目。我院最近手术治疗颈肋综合征5例,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64岁。左上肢麻木和无力3年。查体:左上肢深浅感觉减退,左锁骨上方有一骨性肿块,指压时向左上肢放射性麻木、疼痛;将病人头转向患侧,抬高颏部使颈部过伸,深吸气后闭住气,脉搏无减弱(即 Adson 氏征(一)、若脉搏减弱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毫火针治疗神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疗。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毫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结合温热磁疗仪综合治疗。两组每天各1次,治疗10次为1疗程。应用改良的颈椎病症状评分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颈椎活动度、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症状,并对评定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颈椎活动度、颈肩部疼痛、上肢麻木等症状均有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证明毫火针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它能够改善颈肩等部位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 ,5 2岁。以左前臂麻木、酸胀痛伴左侧肢体无力、肌萎缩进行性加重月余于 1995年 10月 2 4日入院。查体 :体温36 .8℃ ,脉搏 80次 /分 ,呼吸 2 0次 /分 ,血压 16 / 11k Pa。营养中等。心、肺、肝、脾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 :左上肢深浅感觉减退 ,肌萎缩 ,较右侧小 1.5 cm,左侧肌力 级 ,左肱二头肌反射消失 ,肱三头肌反射、挠骨膜反射迟钝 ,右上肢、双下肢肌力正常 ,病理征 (- )。辅助检查 :颈椎拍片为颈 5、 6椎间孔变窄提示颈椎骨质增生 ,头颅蝶鞍片正常。肌电图示左右桡神经、正中神经运动传导速度减慢 ,左正中神经近端运动传导…  相似文献   

17.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严重者可影响人们的工作与生活。颈椎病可涉及到颈部韧带、肌肉、血管、神经、颈椎间盘小关节等多方面内容,其主要原因是颈椎间盘退性病理改变和颈椎骨质增生,发病后主要表现为颈肩、上背部酸胀、疼痛、颈部僵硬、上肢疼痛麻木无力,部分患者头疼、头晕、心悸、气短、恶心、呕吐,更有甚者走路不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56岁,工人.因右上肢无力,肌萎缩2年.于1997年4月8日入院.近2年来,病人常在体力劳动时感右上肢无力,肩背部酸胀、麻木感,双手平举时右手细震颤并渐渐出现右手背肌肉萎缩、肌束颤动.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无异常,神经系统检查:颅神经无异常,右侧肩胛带肌、前臂肌、手部小肌肉均明显萎缩,右下肢踝关节上10cm轻度肌萎缩,右肩、肘关节活动受限,右上肢肌张力减弱,右上下肢腱反射亢进,右上肢近端肌力Ⅱ°~Ⅲ°,远端肌力Ⅳ°,深浅感觉正常,病理征未引出.  相似文献   

19.
余倩  贺纯静 《贵州医药》2012,36(4):315-316
颈性眩晕是由颈椎源性因素引起的一组以头晕或眩晕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该综合征通常与颈椎病有关,但又不一定完全由颈椎病所致.与颈性眩晕有关的主要是交感型颈椎病和椎动脉型.目前临床常采用颈部牵引、理疗及药物治疗等方法,但疗效不甚满意.我院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术联合椎旁注射臭氧与血管扩张药物联合应用治疗颈性眩晕,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患者 ,男 ,36岁。因车祸后致颈部痛 ,右上肢无力、麻木、气短 4h急诊入院。体格检查 :神志清楚 ,呼吸急促 ,颈部僵硬 ,伸、屈、旋转均受限 ,颈 3、4棘突处压痛 ,口唇、颜面轻度发绀。右上肢感觉减退 ,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肌力Ⅲ级~Ⅳ级 ,前臂屈伸肌肌力Ⅱ级~Ⅲ级。左上肢及双下肢肌力大致正常。MRI平扫 :颈椎顺序差 ,颈 3椎体向前脱位。颈髓形态、信号未见异常 ,颈椎体前后均可见长T1、长T2 信号 ,前部较多 ,范围广泛 ,其内信号不均 ,可见一类圆形T2 高信号块影。气管受压向前移位。MRI提示 :颈 3椎体向前滑脱 ;椎体周围血肿。检查后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