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更加合理的分析遗精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根据临床治疗实践,从精室的概念出发,结合古今文献.着重论述了精室的生理及其与遗精这一病理现象的关系,认为精室脉络瘀阻是男子遗精的重要病机,提出了从瘀论治遗精的观点,并就其治疗思路结合作者的临床体会作了详细分析。对遗精的中医药治疗应在不断总结“交通心肾、补虚涩精、清利湿热”等传统的临床辨治思路基础上,结合现代中医研究成果,重视精室瘀阻这一病理现象.这样.才能更加丰富中医理论的临床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笔者根据自己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的"中医精室论"~([1])、结合多年来于男科理论探讨和临床论治之经验体会,对遗精之病因病机、临床论治与养生保健等进行了详细地阐述;此对中医男科理论与实践进一步深化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从精室既藏又泄、宜通不宜滞的生理特性切入,阐发精浊病发病的主要病因在于精室之藏泄失宜、易感湿热、易留瘀滞,并从脏腑虚实、正邪角度阐明精浊病早、中、后期的不同病机及病理特点,论述各个分期施治原则和不同证型的具体治法。  相似文献   

4.
浅谈中医对慢性前列腺炎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前列腺炎属精病,病位在肾,精室瘀阻,为病机关键。湿热浊毒,瘀滞精室是主要病机。治疗上以清热利湿是主要措施,辅以行气活血化瘀、补精培元,益肾通窍为治则。可与奇经结合治疗,补以血肉之品,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病理性遗精可以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精神心理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通过男科新理论“脑-心-肾-精室”轴理论对病理性遗精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思路进行了理论总结,临床应用效果明显,为病理性遗精的诊治提供新思路,也为中医男科理论体系的构建提供补充。  相似文献   

6.
再论男子奇恒之腑精室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主要论述男子精室为奇恒之腑的理论依据、生理病理、临床应用、精室病治疗方法等,提出精室病治疗原则、辨证分型、用药特点等。  相似文献   

7.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生是阳气亏虚、湿浊内生进而阻滞精室的过程,可表现为肾虚湿阻证。结合“脑-心-肾-精室”轴的用药观,应用菟苓方治疗本病,以其禀“整体与局部同治”之意,补肾阳而助一身之阳,利水湿而祛一身水湿,同时重视祛除精室局部痰浊、瘀血,并兼具以平为期、补而不滞等特点。因此,通过探讨肾虚湿阻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病因病机,引出“脑-心-肾-精室”轴用药思路的重要意义,并据此探讨菟苓方的具体方义及相关临证经验,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吉庆 《中医药学报》2011,39(4):140-141
慢性精囊炎以性交、手淫或遗精时精液中出现血液为特征性表现,属中医"血精"范畴,病在下焦"精室"。笔者在总结先贤对该病治疗认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将其归纳为阴虚湿热、瘀血阻络和气不摄血三个证型进行分证论治,获效较为满意,并以案例为证。  相似文献   

9.
"热入血室"古时多以女子论之,清代医家薛生白著作《湿热病篇》有"热入血室,不独妇女,男子亦有之".探讨"血室"之病位、病机、性别,从女子"热入血室"延伸至男子"热入精室",拓展其致病之邪不独寒邪化热,亦可为湿热、温热,其发病不独在女子,男子相应疾患亦可循迹于此,现代医家多以"湿热""瘀滞"论治男子精室疾患亦是继承古人学...  相似文献   

10.
精室为奇恒之府的理论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中医藏象学说中奇恒之府男子缺如,而致"女六男五"的异常现象,对精室作为男性特有的内生殖器官,确立为奇恒之府的可行性进行了系统研究论证,并对精室的生理病理特点及临床指导意义进行了研究探索.  相似文献   

11.
孙亮 《光明中医》2016,(16):2297-2298
目的初步探讨了运动神经元病的中医基本分型、病因病机以及运动神经元病的有效辨证中医治疗方案。方法根据临床表现(症状、舌脉等四诊信息)分为脾肾阳虚,脾胃虚弱,肝肾阴虚,脉络瘀阻4型辨证治疗。结果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组病因尚未明确,病变选择性侵犯上下级运动神经元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西医对运动神经元病的治疗尚无有效措施。中医认为脾肾亏虚,肝肾不足,脉络瘀阻是本病的主要病理机制。结论中医通过辨证,施以"补气、活血、养阴、填精"的方法,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基于“脑-心-肾-精室”轴理论,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机及用药思路。认为良性前列腺增生属精室失用疾患,邪阻精窍、开阖失司为直接原因,脑心失调、神失所主是重要因素,肾虚不固、气化失常为根本所在。在“脑-心-肾-精室”轴用药观指导下,倡导“心身同调”“整体与局部同治”的治疗思路,可采取通利精室、调治心脑、培补肾气的治法,分别以黄芪-蒲黄-车前子、远志-丹参-茯苓、肉桂-覆盆子-金樱子角药组合为主治疗,结合病理偏重情况,辨证遣方用药,对脑、心、肾、精室进行整体调节,促进前列腺增生向愈。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3.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其病因病机复杂,单纯从某一病机论治通常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李海松教授临床经验丰富,指出精室具有易虚易瘀的重要特征,所以慢性前列腺炎也应当从瘀、虚论治。其中,瘀既是核心病机又是病理产物,可以分为络脉瘀阻、因郁致瘀、痰湿致瘀、因火致瘀; 虚为基本病机和病理趋势,可分为肾气亏虚和脾气亏虚。瘀和虚二者关系紧密,相互作用,从瘀、虚论治慢性前列腺炎拓宽了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4.
基于慢性复杂性疾病"络虚邪瘀"理论,探讨器官纤维化中医病因病机,从络病角度提出"脏络虚损,痰瘀热毒阻络"为器官纤维化的共性病机。在络病"承制调平"核心理论指导下结合器官纤维化临床特点提出"补虚通络贯始终,分期论治是关键,以调为要平为期"的中医治疗方法,为器官纤维化的中医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精神心理症状高发,其病位不仅在精室,还与脑、心、肾密切相关。脑、心、肾与精室生理相关,表现为:与精室通过经脉相连;布散经血,为精室所用;统摄神明,调节精室藏泄。脑、心、肾与精室病理相联,“脑-心-肾-精室”轴功能失调在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此理论基础上,归纳出血脉同调、精神同治、整体与局部同治等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用药思路,以期在该轴理论框架下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6.
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病位在精室,发病和衍变不离热邪,且兼夹湿、瘀、肝郁气滞等。《伤寒论》中共4处论及“热入血室”,条文中描述的血室范畴非女子特有之子宫,亦包括肝脏、冲脉及男子精室,因此“热入血室”可转化为“热入精室”,进而解释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并指导治疗。期门属肝经,与精室相连,通过针刺期门疏肝泄热能够对慢性前列腺炎起到针对性治疗效果。针刺期门当重视辨病辨证、合理选经配穴、重视针刺手法,综合运用刺络、扣刺、拔罐等治疗手段,并联合中药诊治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7,(11):915-918
慢性前列腺炎病位在前列腺,前列腺为精室的一部分,本病与脾、肾、肝、心、肺及膀胱、睾丸、附睾等脏腑、器官相关,由湿热外邪侵袭下焦、蕴积膀胱;或脾失健运、湿浊内蕴下焦,郁结于精室;或肝气郁滞、败精郁滞精室;或肺肾气虚、水液停滞膀胱,进而影响到精室而发生精室瘀滞、增生。脾肾之虚是本,湿热外邪、湿浊、瘀毒阻滞精室是标,本虚标实贯穿本病的整个过程。治疗上选取多经的多个腧穴,针刺、刺血、拔罐、按摩等多种方法并用。针药结合、二便同调,可以提高和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18.
精浊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前列腺炎。根据其临床证候表现,从热入精室辨证治疗,以小柴胡汤加减为主方,随症加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曾庆琪教授认为男科疾病多以血瘀贯穿疾病的始终,以活血化瘀法贯穿整个男科疾病的治疗过程,精室瘀阻是遗精的主要病机,活血祛瘀、调精止遗是其主要治法;脾肾亏虚,瘀血内结兼有气阴不足是血精的重要病机,补肾健脾、化瘀止血兼以益气养阴是其主要治法;慢性前列腺炎是导致精液不液化的主要原因,湿热瘀阻是慢性前列腺炎常见的症型,而清热利湿、活血祛瘀则是其主要治法。  相似文献   

20.
关于阳痿的病位历代医家研究颇多,理论丰富,各树一帜,在五脏多责之于肾、肝、脾;在六腑多归于膀胱与胃。奇恒之腑是中医学藏象学说的重要部分,其形态似腑、功能似脏,但鲜有医家提及其与阳痿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脑的元神逆乱或脑络受损;髓虚督脉亏或督脉瘀阻;骨不固筋;脉络瘀阻;胆失决断、胆火匮乏或少阳枢机不利;邪阻精室等均可导致阳痿的发生,说明奇恒之腑在阳痿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存在一定的关系。探析奇恒之腑与阳痿的关系,不仅可丰富中医学阳痿病因、病机、病位的理论,更为中医药治疗阳痿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