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3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或生物效应不足所致的以甲状腺功能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临床上以基础代谢率降低和神经系统兴奋性下降为主要表现,其病理特征是粘多糖在组织和皮肤堆积,表现为粘液性水肿。西医主要采用甲状腺激素充分替代治疗,但毒副反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卢承德 《陕西中医》1997,18(10):448-449
采用加味肾气汤(熟地、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山萸肉、肉桂、附子、车前籽、木通)配合小剂量甲状腺激素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0例,总有效率95%;并设对照组,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中西医药结合治疗本病具有缓解症状,改善体征及改善甲状腺功能,减少甲状腺激素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因病机复杂,包括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等,长期服用西药替代治疗易产生毒副作用。中医药治疗包括中药汤剂、针灸及中西医结合等多种方法,疗效确切,副作用少,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提供了新的思路。但目前对病因病机及作用机制未能作出准确阐述,缺少循证医学支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的融合,坚持辨证论治,抓重点和本质,寻找治疗甲减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疾病.临床症状主要以代谢率减低和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为主,如畏寒、乏力、抑郁等.此病目前西医治疗以终身激素替代治疗为主,治疗过程漫长且在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副作用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近年研究资料显示,中医艾灸疗法对该疾病的治疗有独特疗效.本文概述了当前艾灸治疗该病的多种方法并加...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因生态环境、饮食结构及碘营养状态的改变,所导致甲状腺激素缺乏,或其不良反应致机体代谢活动下降而引起的一种内分泌病。现代医学一般用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但在改善体质和临床症状方面上,尚有欠缺。中医药在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不仅能纠正甲功水平且对甲减体质有较好的改善,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此本文将概述甲减的中医药临床治疗概况及探究各医家的治疗经验,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甲状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1]。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常因症状轻微而被忽视,但近年来,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其不良妊娠结局已成为妇产科医生面临的难题之一。有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育龄期妇女进而对妊娠妇女有何影响及指导妇女用药的综合报道较少。现简要概括如下。1甲减对育龄期妇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由于针灸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相关文章较少,故查阅文章年限较长,现通过搜索近年来包括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中的相关资料,总结出针刺、灸法、温针灸、火针、针药并用、电针等不同方法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阐述近年来针灸治疗本病的研究进展。针灸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疗效明确、治疗方法多样化。但仍需探索能达到临床最佳疗效的针灸方法,明确针灸治疗甲状腺功能的相关作用机制,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8.
欧春雷  弋红 《四川中医》2007,25(12):43-45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临床检验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查阅大量近年的国内文献,综合论述中西医对本病的治疗方法,以供广大临床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9.
冯建华教授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斌  司延林 《光明中医》2011,26(11):2206-2208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由于甲状腺合成或分泌激素不足所引起的症候群,属中医"虚劳"、"水肿"范畴,冯建华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对本病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独到的见解,认为该病虽然以脾肾阳虚为主要病机,但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脾肾之间的阳气虚弱有所侧重,并且随着疾病的发展还常兼出现阳虚湿盛、心肾阳虚、痰瘀阻滞甚至阴阳两虚等证型,临床辨证分型论治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指甲状腺自身分泌的甲状腺素减少,机体代谢活动下降,而引起的一系列全身症状的疾病。症状较轻者临床表现不明显,重者可出现脸面浮肿,听力下降、智力减退等症状。由于甲减和贫血的临床症状有许多相似之处,治疗上容易忽略甲减伴有贫血并存的情况。甲减症状与贫血症状相互掩盖,容易发生漏诊和误诊,进而延误治疗。山东中医药大学李光善教授长期从事甲状腺疾病诊治,认为甲减伴贫血起病于肝郁,气虚气郁互为因;肝郁抑脾肾,痰浊瘀血贯始终。李教授提出以调肝和气生血、顺气化痰祛瘀、温补理气等为治则,利用调肝法治疗甲减伴贫血,在临床取得良好的疗效,同时提示治疗本病不仅重视补血,更要重视肝在本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疏肝气、清肝火、养肝血、补肝气并行,化痰浊去瘀血去标实兼备,待肝气畅达,再予补血之品,则血虚易纠。文章通过整理李光善教授的相关理论分析,使用一则甲减伴贫血临床案例的诊疗和分析进行佐证,将其经验总结归纳,以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银屑病中医治疗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萍 《光明中医》2002,17(1):46-49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其病因病机至今尚不清楚 ,相当于祖国医学的“白”病。近年来 ,中医治疗本病有较大的进展 ,疗效较为客观 ,兹综述如下 :1 内治法1 1 辨证分型论治 :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精髓。张氏[1 ] 认为本病为内有蕴热 ,郁于血分所致 ,故从血论治。血热型 :治宜清热凉血解毒 ,用生玳瑁、生地、栀子、紫草、茅根、丹皮、赤芍、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大青叶、板蓝根 ;血燥型 :治宜滋阴养血润燥 ,用当归、赤白芍、生地、川芎、鸡血藤、丹参、首乌藤、蜂房、白花蛇舌草、黄芩 ;血瘀型 :治宜活血祛瘀 ,用当…  相似文献   

12.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8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脑梗死属祖国医学“中风”范畴 ,以卒然昏倒 ,半身不遂 ,口眼歪斜 ,语言蹇涩 ,偏身麻木 ,为临床五大主症 ,具有发病率高 ,死亡率高 ,致残率高的三高特点 ,为临床疑难大病之一。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血塞通针配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脑梗塞观察 86例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观察脑梗塞患者 86例 ,年龄最大者 81岁 ,最小者 30岁 ,平均年龄 5 3岁。其中男性45例 ,女性 41例 ,临床上主要症状半身不遂 ,肢体麻木者 5 2例 ;头晕者 6 4例 ,口角流涎 ,口眼歪斜者 48例 ;语言蹇涩者 42例 ;原有高血压病史者 5 2例。全部患者均经头颅CT诊断确…  相似文献   

13.
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从脾论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合国 《中医研究》2011,24(7):62-63
李振华(1924—),河南洛宁人,出身中医世家,曾任河南中医学院院长,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终身理事,中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中医学会副会长、名誉会长,卫生部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编审委员,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  相似文献   

14.
李振华教授,河南中医学院主任医师、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六十余年,曾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终身理事,中国中医理论整理研究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中医药分会副会长、名誉会长,卫生  相似文献   

15.
16.
王明强 《光明中医》2009,24(4):595-597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药产生和发展的土壤,中医学是科学与文化的有机结合体,中医这种独特的品性决定了必须要用其文化定位来丰富和补充其科技定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药教育事业发展的历程表明:中医文化是中医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文化研究的全面开展是中医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必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医药防治SARS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SARS病因为疫疠之气,病变部位在肺,以传染性强为特点,故其命名似以肺疫、肺毒疫、或肺温疫为宜。其治疗:在实证阶段可使用泻下通液法,早期用药可阻断病情,减轻症状,极期用药可泻毒清热,降低病死率。加用芳香除湿化浊药物,以针对此次发病温毒挟湿侵犯人体的病机。并介绍截断疗法、综合治疗在SARS的治疗中均有积极意义。应从多层面、多角度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8.
阮江海  宋歌 《环球中医药》2009,2(3):229-231
采用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具有显著效果。根据中药面膜治疗黄褐斑的方法,将其分为单纯中药面膜治疗、中药面膜配合内服汤药治疗、中药面膜结合西医治疗、以及中药面膜配合其它方法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近年文献报道有关慢性荨麻疹中医治疗方法及进展进行综述,指出通过中药治疗、中西医结合、中医外治等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可取的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 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治疗前后症状、心电图、血脂、血液流变学变化 ,结果显示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总有效率 93 33% ,心电图改善有效率 76 67% ,并能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 ,临床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改善心绞痛症状 ,降低血脂 ,改善血液粘稠度 ,具有并保护缺血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