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尽管在全球范围内,胃癌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目前发病率仍然位居第五.老年人是胃癌的主要患病群体.据统计,胃癌多在50岁以后发病,发病高峰为65~80岁.胃癌的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增加,其中80岁以上人群死亡率最高1].因此改善老年胃癌人群的预后是目前临床工作的重点之一.本文将围绕老年晚...  相似文献   

2.
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为消化道恶性肿瘤之首.我国每年死于胃癌的患者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率的23%,外科手术仍是目前治疗胃癌的首选方法,并且越来越多的老年胃癌患者愿意接受手术治疗.但是,老年患者呼吸系统多发生退行性改变,加上吸烟、肺部慢性疾病、心功能不全等其他因素,导致老年患者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1].  相似文献   

3.
<正>胃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病率居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早期无明显病症,等到发现病症时患者已多发展为晚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身体机能的减弱,加之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得老年人成为了胃癌的高发人群,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和经济负担〔1〕。目前手术治疗是胃癌的首选治疗方案〔2〕,为了探讨应用肠内营养管胃肠减压的临床效果,本院选取诊治的老年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全球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占所有部位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的1/3左右,是一项重要的公共卫生负担。目的:描述上海市消化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现况和时间趋势,分析其危害程度和主要特征,为探寻病因学研究线索,制定和评估预防、研究与控制的规划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上海市恶性肿瘤病例报告登记系统收集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资料,选择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胆囊癌和胰腺癌6种常见恶性肿瘤,统计2003~2007年上海全市的发病情况及其年龄、性别与地区分布特征,应用年度变化百分比的方法对1973~2007年上海市区的男女标化发病率进行时间趋势分析。结果:2003~2007年,上海全市共新诊断消化系统恶性肿瘤101 612例,占所有部位恶性肿瘤的43.18%。常见恶性肿瘤中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分别居第7位、第3位、第2位、第4位、第12位、第6位,发病率和标化发病率分别为11.26/10万和5.52/10万、41.23/10万和21.05/10万、43.35/10万和22.23/10万、29.80/10万和16.07/10万、8.02/10万和3.77/10万、12.84/10万和6.35/10万;各部位肿瘤的年龄别发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除胆囊癌女性标化发病率高于男性,其余均为男性高于女性。1973~2007年期间,食管癌、胃癌和肝癌标化发病率均呈下降趋势,而结直肠癌、胆囊癌和胰腺癌则呈上升趋势。结论:上海市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负担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特征为男性肝癌年龄别发病率的特殊变化、胆囊癌标化发病率的性别差异、老年女性人群中年龄别发病率的显著升高以及标化发病率时间趋势中女性胆囊癌、男性食管癌和胃癌的特殊变化,可作为开展相关病因学研究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5.
杨丽萍 《地方病通报》2021,36(3):44-46,63
目的 分析2019年甘肃省定西市常住居民死亡特征,研究疾病负担,为定西市卫生保健工作的需求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理2019年定西市死因监测常住人口死亡资料,采用EXCEL2007计算死亡率及潜在减寿年数(PYLL)等指标,分析死因顺位及疾病负担.结果 2019年定西市常住居民粗死亡率、标化率分别为438.99/10万和404.92/10万,粗死亡率男性为494.95/10万、女性为381.26/10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x2=208.575,P<0.01),全人群年龄别死亡率10岁~组最低,在10岁~组以前,随年龄增长而降低,之后逐渐升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占全死因的90.68%,全死因PYLL为60 659.50人年,平均减寿年数(AYLL)为4.90年;潜在减寿率(PYLLR)前十位的死因依次为脑血管疾病、道路交通事故、缺血性心脏病、胃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肝癌、意外中毒、自杀及后遗症、先天性心脏异常、肺癌.结论 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等慢性病和伤害构成定西市居民疾病负担的绝大部分;应制定重点综合防控策略,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导致一些疾病的发生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恶性肿瘤即为该疾病之一.恶性肿瘤中有60.50%以上为消化系统肿瘤[1],其中胃癌在临床治疗的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而老年患者发病率已达到50.0%以上,有67.0%以上的老年患者经病理学切片确诊为进展期[2].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老年人群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人群,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冠心病日趋成为社会和家庭的重要疾病负担之一,因此,加强对老年冠心病的研究和综合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兰州市老年女性四种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变化趋势,为降低女性老年肿瘤患者的经济负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兰州市两所综合医院11年间老年女性四种常见恶性肿瘤患者病历,获取住院费用信息并分析其构成和变化情况.结果 11年间兰州市常见老年女性恶性肿瘤患者人均住院费用和日均住院费用分别以6.50%和8.76%的速度逐年增加,而平均住院日以3.34%的速度逐年减少.其中,乳腺癌的总体增长速度较快.单项费用构成中,药费所占比例最高,达到56.68%.结论 老年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经济负担较重,必须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减轻老年肿瘤患者的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胃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目前居我国恶性肿瘤的首位,我国每年新发现胃癌患者约为40万,占世界发病人数的42%左右。手术目前被认为是惟一有可能治愈胃癌的治疗手段。胃癌的发病率随增龄显著增高,老年胃癌患者临床有症状不典型、多合并其他脏器疾病、代偿和免疫力低下及手术耐受性差等特点。为探讨适当的手术方式,以提高老年胃癌患者手术成功率、延长生存时间,本文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39例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0.
胃癌是目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早诊早治对于胃癌患者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血清分子标志物凭借成本较低、简单易行、痛苦小、可动态监测等优点在胃癌及癌前疾病筛查、预后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外临床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就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在筛查胃癌风险人群中的价值分析做一综...  相似文献   

11.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道癌肿的50%.但我省胃癌的检出情况,尤其近年来有关老年胃癌发病情况、临床及病理特点的研究很少,老年胃癌在南昌地区的情况亦不清楚.为此,我们回顾性调查了1993年~2002年10年间在我院经胃镜及病理证实的老年胃癌患者648例,比较前后5年中胃癌的检出率、发病年龄、病变部位及分化程度,以了解我省老年胃癌的临床病理演变特点.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人营养问题日益凸显。国家已在政策层面对老年人群健康问题给予极大关注。本文分析我国老年人群营养现状及其疾病负担,提出相关营养干预重点和推动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计算5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疾病负担,以评价心脑血管疾病对社会及人群所致危害程度的大小。方法:根据2002年北京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有关居民患病数据和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信息中心死因统计数据资料,采用综合描述死亡与伤残负担的定量指标——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 adhysted life year,DALY)作为反映疾病负担的量化指标。结果:2002年北京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的疾病负担中脑血管疾病造成的DALY损失最严重,平均每千人口造成15.77个DALY损失;男性脑血管病和心肌梗死的疾病负担高于女性;65岁以上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疾病负担高于中青年和青少年。结论:影响北京市居民健康的重点心脑血管疾病是脑血管病、急性心肌梗死、其他冠心病;重点人群是中老年人群。  相似文献   

14.
<正>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死亡率居于世界第二位。胃癌的发病率65岁后人群中显著增高,发病率达到28.5%~(〔1〕)。老年胃癌以男性为主,研究表明可能与男性吸烟饮酒有关。胃癌好发于胃窦部,但老年胃癌常见于贲门胃底部,考虑可能与老年患者因萎缩性胃炎导致的胃腺体上移有关。早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可高达90%,但进展期胃癌的5年生存率小于30%。所以早期诊断对胃癌的预后极其重要的。以下对其诊断及治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及时准确地诊断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对患者生命安全、预后、生存质量以及社会负担等多个方面均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影像学检查在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随访中正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合理地应用影像学检查诊断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不仅需要临床医师对患者的临床信息有自信的把握,而且需要了解影像学检查的优劣势,在不同个体进行优化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的构成特点.方法 对424例住院的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4例患者的疾病构成和顺位,排在前3位的分别为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恶性肿瘤.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好发年龄在40~50岁,而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好发年龄为50~60岁.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早期的诊断率高于卵巢恶性肿瘤;年轻患者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高于老年患者;年轻及老年患者宫颈癌、卵巢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均高于所有住院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对宫颈癌的普查防治工作,同时也要加大对其他妇科肿瘤的防治力度,提高早期诊治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10年住院病人恶性肿瘤死亡疾病谱分析,了解肿瘤的发生情况及分布规律,以期为恶性肿瘤的预防、治疗及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2001~2010年我院住院死亡的720例恶性肿瘤患者,对其不同年龄、性别构成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儿童及青年组白血病占首位,中年组白血病仍为第1位,其次为肺癌,老年组肺癌居第1位,其次为胃癌,肺癌和胃癌发病率随年龄增加所占比例明显增高,并且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结论 恶性肿瘤是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死亡的主要疾病,白血病在儿童、青年,肺癌、胃癌在中老年占重要比例,应加强对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直肠癌是胃肠道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道癌,是大肠癌的最常见部位(占65%左右),且患病人群以中老年为主.由于老年人的脏器功能较青年人有所减退,且易患多种疾病,故老年人直肠癌相对中青年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H pylori在甘肃河西地区健康人群与胃癌患者中的感染,并探讨P53Arg72Pro基因多态性以及H pylori感染与胃癌高发区甘肃河西地区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PCR-TaqMan探针法检测甘肃河西地区健康人群和胃癌患者P53Arg72Pro的基因多态性,用Warhin-starry染色法检测本研究对象的H pylori感染率.结果:H pylori感染率在胃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8.6%,50.4%,H pylori感染率在两组间具有显著差异(OR=2.147,95%CI:1.302-3.541);P53Arg72Pro分为Arg/Arg,Arg/Pro,Pro/Pro3 种基因型,其频率在胃癌患者中分别为15.7%,60.0%,24.3%;在健康人群中分别为25.6%,54.4%,20.0%.与Arg/Arg基因型相比,Arg/Pro或Pro/Pro单独频率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53Pro等位基因(Arg/Pro+Pro/Pro)携带者在胃癌者和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846;95%CI:1.006-3.387).分层分析提示H pylori阳性感染者或吸烟人群,若其同时携带有P53Pro等位基因,他们患胃癌的风险明显增加.结论:P53Arg72Pro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我国胃癌高发区甘肃河西地区胃癌发病的风险相关,P53Pro等位基因与H pylori感染或吸烟因素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胃癌做为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世界范围内每年新发胃癌患者93.4万例,死亡患者70万例[1].晚期发现者达75%以上[2],目前治疗仍然以化疗为主.老年人多合并多种内科基础疾病,身体机能下降,化疗耐受性较差,预后不佳[3].因此,采用疗效确切、副作用低的化疗药物至关重要.本文观察老年晚期胃癌患者服用卡培他滨做为一线用药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