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迪  宋洋  兰岚  姚春丽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4074-4075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慢性、复发性、顽固性红斑鳞屑性皮肤病。相当于祖国医学的"白疕"、"松皮癣"。典型皮损为鳞屑性红斑。本病的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差异很大,与种族、地理位置、环境等因素有关。老年患者中由于精神因素而诱发者是屡见不鲜。世界范围内自然人群发病率为0.1%~3%〔1〕,我国人群发病率达到0.72%〔2〕,据此估计中国目前有300多万银屑病患者〔3〕。老年银屑病患者中男性较多,且有北方多于南方、城市高于农村的特点〔4〕。该病顽固,病因不明,杨京慧〔5〕认为导致该病的有遗传、感染、免疫、神经精神因素。病程慢性易复发,多数患者冬季复发或加重,夏季缓解。本文就我院应用疗癣卡西甫丸加百癣夏塔热片治疗老年人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
<正>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1〕可使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增加4倍以上并为其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2〕。最近有关学者发现急性脑梗死的梗死灶周围可见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达上调〔3,4〕。本文通过对PIS患者血清中HGF水平及有关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在PIS发病中的作用,为今后进展性脑卒中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Alzheimer病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Alzheimer病(AD)是痴呆的最常见类型。据报道,55种以上的疾病可引起痴呆,而AD诊断中,仅病理诊断是确诊性的〔1〕。〔18氟〕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于AD早期即可帮助诊断〔2〕。使用〔18F〕FDG是由于这种同位素有较长的半衰期,PET可提供局部脑机能定量〔3〕,对药物作用及治疗作客观的生理监测,在活体内研究AD的病理生理学及生化学,可获得正常老年人及AD患者的脑代谢知识。PET是一种分析性机能性影像技术,它在活体内显示正电子标志的化合物的解剖分布及其定量;并帮助确定正常…  相似文献   

4.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水平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分子机制还未完全明确。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循环中的中间产物。Hcy在人体内含量极微,当蛋氨酸代谢途径发生障碍时可引起血浆Hcy水平增高。早在1 969年McCully通过对先天代谢缺陷引起的高Hcy血症患者的尸检发现其有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AS) ,从而首次提出了升高Hcy水平可能引起AS性血管病变的观点〔1〕。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进而证明了McCully的观点,显示升高的血浆Hcy水平是心、脑血管以及周围血管AS性疾病独立的危险因素〔2〕。然而,其…  相似文献   

5.
石晶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26-2927
肺动脉高压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得的肺动脉平均压(mPAP)≥25 mmHg的一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1〕。肺动脉高压显著加重右心室后负荷,由于肺血管重塑引起肺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心肌重构、右心室肥大,最后可能导致右心或全心功能衰竭甚至死亡,是很多疾病进展到一定阶段的病理生理表现〔2〕。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常合并肺动脉高压,使其心力衰竭与死亡风险大大增加〔3〕。本文回顾性分析CKD患者的肺动脉压变化,分析CKD患者肺动脉压的变化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正>脑卒中患者死亡占因疾病死亡人数的10%〔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能维持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神经元存活〔2〕;可保持神经细胞的钙离子稳态〔3〕;抑制自由基的产生〔4〕;保护神经细胞免受酸性代谢产物及外源性有害物质的损伤〔5〕;阻止脑细胞凋亡〔6〕。此外,还有学者发现BDNF能在脑缺血的"半暗带"内延缓脑神经的死亡〔7,8〕。有学者发现脑白质通过分泌BDNF促进脑缺血后脑细胞的恢复〔9〕。  相似文献   

7.
<正>帕金森病(PD)是最常见的运动失调性疾病和第二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位列阿尔茨海默病之后。年龄的增长是散发性PD发病的最重要影响因素。许多基因的突变相关于家族性PD,这些基因包括SNCA〔1〕、parkin〔2〕、UCHL1〔3〕、PINK1〔4〕、DJ-1〔5〕、LRRK2〔6,7〕、ATP13A2〔8〕、GIGYF2〔9〕、Omi/HTRA2〔10〕、PLA2G6〔11〕和FBXO7〔12〕。在病理上,PD以投射到纹状体的黑质致密部(SNc)的多巴胺能神经元选择性丢失为特征。黑质纹状体的退行性改变和纹状体多巴胺能递质的耗竭是PD患者包括运动迟缓、运动功能减退、僵化、静止性震颤和姿势不稳定  相似文献   

8.
<正>眩晕为神经内科就诊患者最常见症状之一〔1,2〕。多项研究〔3〕结果均提示,女性患病比例高于男性,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眩晕的患病率逐渐升高。引起眩晕的疾病涉及耳鼻喉科、神经内科、精神科、骨科、眼科及综合内科等,病因复杂。有研究〔4〕表明,青少年以系统性及周围性病因居多,青壮年及中年多为精神性及周围性病变,老年人则中枢性及系统性为主要病因。新的诊断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眩晕的诊断率,如电生理技术  相似文献   

9.
<正>老年患者血压升高可引起心脑肾并发症、脑卒中、冠心病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每年因高血压导致心、脑、肾脏疾病而死亡人数约1 200万〔1〕。而影响老年人血压的因素很多,如精神因素〔2〕、环境因素〔2〕、拔牙〔3〕、开髓〔2〕、根管治疗〔4〕等。本文旨在研究口腔治疗操作时间对老年患者血压的影响。1材料和方法1.1病例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来我科需要接受多颗牙根管治疗的老年患者60例,高血压和血压正常者各30例,  相似文献   

10.
<正>创伤性颅脑损伤可以引起继发性脑损伤,目前认为损伤过程中产生的炎性相关因子是继发性损伤中的重要因素〔1,2〕。颅脑损伤时可以产生多种炎性相关因子〔3〕,如白细胞介素(IL)-12、-18和C反应蛋白(CRP)等,此时可以引起炎性为主的级联反应,加重脑水肿和神经元的损伤作用〔4〕。老年患者常伴有退行性病变和慢性疾病,本文观察老年颅脑损伤患者CT图像评分与血清中IL-12、-18和CRP的表达特征及与预后的相关。  相似文献   

11.
<正>可卡因是全球广泛使用的毒品,大约有1 320~1 980万使用者〔1〕。可卡因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病、心律失常、高血压、主动脉夹层、猝死、急性肺水肿等〔2〕,更有高达83%的无临床症状可卡因使用者存在心肌水肿和心肌纤维化等"安静的"心肌损伤〔3〕。目前认为它是最常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毒品〔4〕。在可卡因相关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中,存在一些特殊的问题。因此,了解可卡因相关性心肌梗死的特点,可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2.
核膜核苷三磷酸酶 (nucleoside triphosphatase,NTPase,EC3.6 .1.15 )定位于核孔复合体的周围 ,是调节 m RNA出核转运的关键酶之一 ,通过水解 NTP为 m RNA的出核转运提供能量〔1〕。真核细胞由于细胞核核膜的出现 ,使基因转录和翻译具有不同的时空性。成熟的 m RNA必须经过细胞核膜上核孔复合体的核质转运过程才能进入胞浆 ,作为模板参与指导蛋白质合成〔2〕。由于该酶活性的变化是调节基因表达的重要环节之一〔3〕,因而受到人们的关注。1  NTPaseAgutter(1976 )发现在大鼠肝脏的细胞核核膜上存在一种NTPase,此酶能够水解含高能…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跌倒发生率为18%,80岁以上达24%〔1,2〕。跌倒后约5%~15%会造成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脱臼等并发症〔3,4〕;跌倒同时给老年人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创伤和心理障碍,表现为跌倒恐惧,称之为跌倒后综合征〔5~7〕。跌倒是由多种复杂的因素引起的,其中老年人平衡功能的下降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一〔8~10〕。现将老年人跌  相似文献   

14.
神经外科患者常常由于开颅手术、外引流术、颅脑损伤、脑脊液耳鼻漏等多种因素而引起不同程度的颅内感染〔1〕。老年患者神经外科开颅术后感染原因的归纳与分析对临床上降低术后颅内感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患者的预后与恢复,提高生活质量〔2〕。本研究旨在分析老年开颅术后颅内感染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正>行为和生活方式已成为当今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和影响因素〔1〕,其中饮食习惯和营养因素又与老年人多发病的发生和发展直接相关〔2〕。老年人由于特殊的体质,其营养素的水平不同于成年人,养老院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健康问题〔3〕。而我国老年居民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4〕,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与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如膳食模式向西方膳食结构转化,即粮谷类食物摄入量减少〔5,6〕,动物性食物  相似文献   

16.
老年男性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血脂异常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白细胞计数被一些研究认为是冠心病的预测因子〔1〕,作为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脂异常是否与白细胞计数有关系已经引起关注〔2〕。中青年的代谢异常与白细胞计数间的相关性研究提示白细胞数与血压、血脂、血糖有关联〔3〕。此次调查旨在分析老年男性白细胞与血脂异常的关系。1  相似文献   

17.
<正>神经鞘瘤(PNST)是临床上一种极为罕见的神经源性肿瘤〔1〕,由于神经鞘的雪旺细胞异常增生而引起。其主要来源:1神经内胚层神经内膜〔2〕;2神经外胚层Schwann细胞。也有人称之为神经性肿瘤。临床以50~70岁的中老年人为多见,无明显的性别差异。主要见于四肢,也有存在于直肠中、纵隔内、躯干、后腹膜内、头颈部和盆腔处等位置〔3〕。然而腹部的神经源性肿瘤大多数位于腹膜后脏器或是腹膜后方,在腹腔中的  相似文献   

18.
正喉源性咳嗽为喉部引起的呼吸系统咳嗽,近年来由于工业对环境的污染加重,加之空气粉尘、气候变迁、空气干燥、异味气体的刺激及病毒细菌感染等诸多因素,导致喉源性咳嗽发病率日渐增多,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多以抗生素消除炎症为主,临床疗效不满意,且长期应用易出现耐药  相似文献   

19.
年龄增长是影响血压晨峰的主要危险因素,也是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疾病,引起致残致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1〕。与≤80岁高血压患者预后相比,高龄老年高血压属于高危患者,具有更高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2〕。≤80岁高血压经降压治疗能有效抑制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常用高血压治疗指南一线降压药有培哚普利与吲哒帕胺等〔3〕,但对于高龄老年高血压患  相似文献   

20.
<正>心脏X综合征是稳定性心绞痛的一种特殊类型,又称为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或活动平板试验阳性,但冠状动脉造影未见明显狭窄,并除外冠脉痉挛〔1〕。Kemp〔2〕于1973年首先将此症状群命名为心脏X综合征。X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目前考虑与冠脉血流储备能力下降〔3〕、内皮功能障碍〔4〕、雌激素缺乏〔5〕、精神神经因素〔6〕等有关。有数据〔7〕发现,超过40%的X综合征患者因胸痛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