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在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的特点,探讨DTI在不同时期对脑梗死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分别对40例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和40名健康志愿者行MR I检查,包括T1、T2加权成像、弥散加权成像及DTI,重建部分各向异性(FA)图,对梗死区、健侧相应部位及正常对照组相应部位进行FA值、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测量。结果①DTI显示的梗死灶范围较常规MR I成像更加准确、清晰。②脑梗死组患者梗死区及梗死同侧内囊后肢、大脑脚、皮质脊髓束的FA值分别为0.12±0.01、0.29±0.03、0.36±0.12及0.35±0.04,低于对侧相应部位的0.35±0.08、0.50±0.13、0.53±0.14、0.56±0.07,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脑梗死患者健侧ADC、FA值与正常对照组相应部位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脑梗死后脑组织FA值、ADC值随梗死时间呈一定规律性变化,在超早期患侧FA值较对侧无一致性变化,可轻度升高或轻度降低,随后(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降低;患侧ADC值随梗死时间延长呈明显减低、逐渐恢复正常、继而又升高的规律。结论DTI检查有助于明确脑梗死是否累及白质纤维束,ADC值与FA值联合能更精确对脑梗死进行临床分期和定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pc ASL)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急性脑缺血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常规MRI、D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和3D-pc ASL序列检查;分别测量DWI高信号缺血区域与对侧镜像层面的脑血流量(CBF)值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进行对比分析,配对t检验比较两者间的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CBF和ADC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CBF及ADC两个参数对急性脑缺血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患侧区DWI信号增高,ADC值较镜像健侧降低,患侧平均ADC值为(0. 55±0. 12)×10~(-3)mm~2/s,镜像健侧区域平均ADC值为(0. 87±0. 16)×10~(-3)mm~2/s(P 0. 05);患侧区ASL灌注减低,CBF值较镜像健侧降低,患侧平均CBF值为(9. 96±13. 56) ml/100g·min,镜像健侧区域平均CBF值为(28. 80±18. 71) ml/100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CBF及ADC呈统计学正相关(r=0. 26,P 0. 05)。ROC曲线显示,联合CBF及ADC值两个参数对急性脑缺血病变的诊断效能最高(敏感度=98. 10%,特异度=85. 20%,曲线下面积=0. 98)。结论 3D-pc ASL联合DWI扫描有利于提高对急性脑缺血病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脑梗死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临床诊断考虑脑梗死并经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证实为单侧脑梗死病人行DTI检查,共48例。重建ADVAV图、FA图及DTT图,测定脑梗死区及健侧相应部位脑组织的ADVAV值和FA值,对锥体束受累病人,测量双侧大脑脚、脑桥的ADVAV值和FA值测量。结果脑梗死后脑组织ADVAV值、FA值随病理生理演变呈一定规律性变化,在慢性期锥体束受累病例显示远离病变区患侧锥体束FA值下降,ADVAV变性则无统计学意义。与传统MRI及DWI相比DTI可清晰显示梗死灶与白质纤维束的空间位置关系及其受累程度。结论 DTI结合常规MRI及DWI对梗死灶的解剖定位更准确,ADVAV值与FA值联合应用有助于对脑梗死进行更精确的临床分期,DTI对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3.0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脊髓型颈椎病脊髓慢性损伤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SE-EPI)序列对28例临床确诊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髓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DTI检查。分析病变处信号特点并测量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和部分各向异性(FA)值。结果所有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均能完成DTI检查,后处理图像颈髓显示清晰,无明显图像变形及伪影。18例(64.3%)表现为颈髓病变T2WI高信号的患者均出现颈髓受压平面ADC值升高,FA值下降,与正常值相比有统计学意义;10例(35.7%)颈髓病变T2WI高信号阴性患者中,3例(30%)病变处平均ADC值及FA值较正常值无明显变化;7例(70%)颈髓受压平面ADC值升高,FA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TI较常规MRI更早期而准确地诊断脊髓型颈椎病颈髓慢性损伤,是一种显示脊髓型颈椎病颈髓病变和观察病变修复过程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探讨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SIVD)患者脑白质变化的特点及不同脑区DTI参数改变与认知的关系。方法对34例SIVD患者(SIVD组)及26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行DTI扫描,测量双侧前额叶、额叶深部、眶额内侧、下额叶、颞叶、顶叶、枕叶白质及T_2WI高信号区、T_2WI高信号周围正常白质区的分量各向异性(FA)、主各向异性(PA)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对照组左侧前额叶白质PA值大于右侧,ADC值小于右侧。SIVD组双侧前额叶、双侧额叶深部、下额叶、眶额内侧的FA值及PA值明显下降,平均ADC值升高;双侧顶叶的FA值下降,平均ADC值升高;双侧颞叶、枕叶平均ADC值升高;左侧下额叶、眶额内侧白质的FA与PA值较右侧小;左侧下额叶ADC值较右侧大。病变区及病变周围区的FA和PA值小于正常区,ADC值大于正常区。前额叶FA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SIVD患者脑白质FA、PA和ADC改变具有区域选择性,前部及左侧脑区损伤明显,后部及右侧相对保留白质的完整性。DTI是研究SIVD脑白质损伤的一种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高场强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对老年脑白质疏松症(LA)的诊断价值。方法单纯老年LA患者68例,应用超高场强3.0T磁共振行常规MRI及DTI检查,根据脑室周围高信号(PVH)分型,分别于侧脑室前角、后角周围脑白质及半卵圆中心测量脑白质病灶的平均扩散系数(ADC)和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8例老年中,PVH 1型42例,2型18例,3型6例,4型2例。随着PVH分型级别越高,ADC值越高,FA值越低(P<0.05,P<0.01),PVH与ADC值呈正相关(r=0.7328,P<0.01),与FA值呈负相关(r=-0.5816,P<0.01)。LA病灶在侧脑室前角、后角周围白质区和半卵圆中心区的ADC值逐渐升高,FA值则逐渐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高场强DTI技术,可在特定脑白质病变区域通过更为准确的量化指标辅助临床对老年LA进行定性及定量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魏璇  金国宏  哈若水 《山东医药》2012,52(46):28-31
目的通过对高级别及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各向异性分数(FA值)的测量分析,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纤维束成像(DTT)在星形细胞瘤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星形细胞瘤均经病理证实,其中Ⅰ~Ⅱ级者14例、Ⅲ~Ⅳ级者16例。分别测量其肿瘤实质区、瘤周区(肿瘤实质区外1.5 cm的范围)与正常脑组织的平均ADC值和FA值,观察不同分级的星形细胞瘤对白质纤维束形态及结构的影响。结果 30例星形细胞瘤的FA图、ADC图中肿瘤实质区、瘤周水肿区及健侧区组织信号强度明显不同,肿瘤实质区及瘤周区的FA值及ADC值较正常脑组织明显减低。FA图及DTT图显示Ⅰ~Ⅱ级的肿瘤纤维束多呈稀疏、移位,以推移周围邻近白质为主,与邻近白质边界清楚;Ⅲ~Ⅳ级的肿瘤则以破坏与浸润白质纤维束为主,边界相对模糊;DTT图中Ⅲ~Ⅳ级肿瘤多数表现为纤维束部分中断、受压、偏移或变形移位。与Ⅰ~Ⅱ级患者FA值比较,Ⅲ~Ⅳ级患者肿瘤实质区及瘤周区的FA值均明显减低(P均<0.05),Ⅲ~Ⅳ级患者的肿瘤实质区ADC值较Ⅰ~Ⅱ级者明显减低(P<0.05)。Ⅰ~Ⅱ级与Ⅲ~Ⅳ级患者瘤周区ADC值相近(P>0.05)。结论磁共振DTI有助于确定肿瘤分级、区分肿瘤组织与瘤周组织,DTT可清晰显示不同级别星形细肿瘤对白质纤维束的破坏程度。  相似文献   

8.
宋扬  金银华  徐军  李涛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5):3579-3580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在评价急性缺血性脑梗死白质纤维束损伤中的价值。方法对21例发病72 h内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住院患者进行常规头部MR平扫、DWI、DTI扫描及DTT三维重建。对比测量梗死侧与健侧相对应部位脑白质的各向异性系数(FA),对皮质脊髓束(CST)进行弥散张量纤维束重建(DTT),并分级。结果急性脑梗死患侧FA减低,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变侧CST表现为受压、变形、移位和中断,FA下降越明显,CST受累越严重。结论 DTI能够直接观察到白质纤维束的变化,从而对急性脑梗死白质纤维束损伤进行很好的评估。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磁共振波谱(MRS)与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分析脑白质小血管缺血性病变的微观改变。方法选取发生在半卵圆中心、放射冠区的脑白质小血管缺血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急性腔隙性梗死组(腔梗组)病灶12例,缺血性脑白质疏松组(疏松组)病灶20例,并设置15例正常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行半卵圆中心、放射冠区T1WI、T2WI、T2FLAIR、DWI、MRS、DTI扫描。测量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值,测量平均弥散系数(MD)值,各向异性分数(FA)值。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腔梗组与疏松组NAA、FA值均显著降低(P〈0.01),腔梗组与疏松组之间,NAA、FA值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脑白质小血管缺血性病变中,NAA、FA值显著降低,共同反映了神经轴突髓鞘结构和功能的损伤、破坏;联合应用MRS、DTI分析评价脑白质小血管缺血性病变,将有助于全面认识其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神经电生理理论、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视觉诱发电位技术作为一种检测视路异常的敏感方法,现已比较完善。而视觉诱发电位地形图(VEP-M)既具有视觉诱发电位的波形又具有直观的地形图,它对视觉通路、视皮层中枢的功能障碍可客观、早期显示出异常,对后视路周围脑区病变也可通过视诱发地形图显示出皮层功能的改变。现将我院近年来资料完整的40例脑梗塞患者的VEP-M的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联合应用血氧水平依赖功能磁共振成像(BOLD-fMRI)与扩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脑肿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肿瘤位于或邻近手运动皮层功能区的右利手病人25例(脑肿瘤组),包括星形细胞瘤11例,脑膜瘤8例,转移瘤6例。所有病人均经手术病理证实,采用GE公司HDxt 3.0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头颈联合线圈,于病人手术前行常规磁共振扫描、DTI及BOLD-fMRI扫描,分别采用SPM及Functiontool软件对BOLD-fMRI和DTI原始数据进行后处理,得到相应的功能区激活图、FA图及DTI图。结果所有病人均良好显示手运动皮层激活区,激活范围呈斑点状弥散分布或受压缩小改变;就功能区激活强度而言,不同种类的肿瘤与正常人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病人均成功重建皮质脊髓束,根据与肿瘤的关系可以分为移位、浸润、破坏,其中表现为浸润及破坏17例,单纯移位8例;肿瘤完整切除率为92.00%,致残率4.00%。结论 BOLD-fMRI与DTI技术可在术前直观地展示脑肿瘤与相邻脑功能区以及白质纤维束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可有效配合神经导航系统辅助肿瘤最大范围安全切除。  相似文献   

12.
欧阳锋  陈峰  刘涛  李建军 《山东医药》2011,51(25):46-47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评价原发性侧索硬化(PLS)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例PLS、12例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和15例体检健康者行常规MR和DTI扫描,观察其锥体束走行区的信号特点,并测量感兴趣区的平均扩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结果 PLS患者见双侧大脑脚、内囊后肢及侧脑室周围白质沿锥体束分布的T2W I高信号2例,双侧内囊后肢后3/4处局限性T1W I略低信号及T2W I高信号2例;ALS患者及健康者双侧内囊后肢均呈局限性T1W I略低信号及T2W I略高信号。在内囊后肢水平,PLS、ALS患者的FA明显低于健康者,ADC明显高于健康者(P〈0.05或〈0.01)。结论常规MR和DTI可为评价PLS患者锥体束损害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但无法鉴别运动神经元病亚型。  相似文献   

13.
宋扬  金银华  徐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8):4407-4408
目的利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价缺血性脑梗死所致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及运动功能的关系。方法对32例缺血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头部MR平扫、DWI、DTI扫描,获得各向异性分数(FA)及方向编码彩色图(DEC)。对比测量梗死侧与健侧相对应部位脑白质的各向FA值,对皮质脊髓束(CST)进行弥散张量纤维束重建(DTT)并分级。结果梗死灶FA值较对侧相应部位明显减低。CST穿过病灶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较差,CST未穿过梗死灶的患者运动功能恢复较好。结论 CST损伤程度与运动功能的恢复相关,DTI、DTT技术能够无创显示CST与缺血性脑梗死灶的空间关系,帮助判断运动功能受损情况及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磁共振血氧水平依赖成像(BOLD)及扩散张量成像(DTI)对早期DKD的诊断价值。方法 高糖高脂诱导结合STZ腹腔注射成功建立早期DKD大鼠模型24只,按照病理分期分组为DKD I~II组10只,DKD III组14只,病理表现正常大鼠10只作为对照组(NC)。比较各组体重、FPG、24 h尿量(24 h UV)、24 hUAlb及血肌酐(Scr)等。BOLD及DTI扫描后获取大鼠右肾皮质R2-star值(cR2-star)、髓质R2-star(mR2-star),皮质ADC值(cADC)、髓质ADC值(mADC)、皮质FA值(cFA)、髓质FA值(mFA)。结果 与NC组比较,DKD I~II、DKD III组FPG、24 h UV及24 hUAlb升高(P<0.05)。与NC组比较,DKD III组cR2-star、DKD I~II组mR2-star升高(P<0.05),DKD I~II、DKD III组mFA降低(P<0.05)。与DKD I~II组比较,DKD III组mR2-star、mFA降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164例,将接受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n=86),将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78)。比较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入院时、出院时神经递质[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β(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病灶体积,入院时、溶栓后1 h、溶栓后24 h、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弥散张量成像(DTI)参数[入院时、出院时患侧表观弥散系数(ADC)、患侧部分各向异性系数(FA),健侧ADC、健侧FA,入院时、出院时相对ADC、相对FA]及不良反应发生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NIHSS评分与DTI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出院时S100β、NSE分别低于本组入院时,病灶体积分别小于本组入院时,且观察组出院时S100β、NSE低于对照组,病灶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时间与治疗方法在NIHSS评分上存在交互作用(P<0.05);时间、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使用扩散张量成像(DTI)方法评估针刺改善脑卒中后脑白质缺血损伤的有效性。方法 60例经磁共振扩散加权(DWI)序列扫描证实有单侧脑白质梗死7d内的病人行DTI检查后,随机分成针刺组和无针刺组,每组30例,分别于干预后1个月、2个月及3个月末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和DTI检查。针刺组病人自首诊第2周内每周3次针刺治疗至3个月末。后处理DTI原始图像得到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A)和表观弥散系数(ADC)。根据T2WI及DWI图像,分别于缺血白质区域和对侧同名纤维束镜像区取感兴趣区,测量FA值和ADC值后计算比值(rFA和rADC),观察其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针刺组与无针刺组缺血性中风病人2个月末和3个月末损伤脑白质的rADC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237,P0.05;F=9.368,P0.01)。首诊及1个月末rFA值与NIHSS评分呈负相关(r=-0.529,P0.05;r=-0.516,P0.05),1个月末及2个月末rADC值与NIHSS评分值呈正相关(r=0.689,P0.05;r=0.611,P0.05)。结论通过DTI技术显示针刺能够改善脑卒中病人脑白质缺血损伤,ADC值为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魏璇  金国宏  李德刚  张国栋  李晓强 《山东医药》2012,52(16):15-18,103,104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及纤维束成像(DTT)在星形细胞瘤、脑膜瘤与转移瘤肿瘤实质区的应用价值,通过对表观扩散系数(ADC)及各向异性分数(FA)的测量分析,观察脑白质与纤维束的关系,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方法对32例经病理证实的脑肿瘤患者,其中不同级别星形细胞瘤12例、良性脑膜瘤10例、转移瘤10例,分别测量肿瘤实质区与对应区正常脑组织的平均ADC值和FA值,分析其ADC值和FA值的差异并观察3种脑肿瘤对白质纤维束的影响。结果星形细胞瘤、脑膜瘤或转移瘤患者组内肿瘤实质区与对侧正常脑组织FA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星形细胞瘤、脑膜瘤、转移瘤患者肿瘤实质区的FA值分别为0.07±0.03、0.14±0.05、0.16±0.07,P<0.05。星形细胞瘤及转移瘤患者肿瘤实质区ADC值较对侧正常脑组织高(P<0.05);脑膜瘤患者肿瘤实质区ADC值与对侧正常部位无显著性差异(P>0.05);星形细胞瘤、脑膜瘤和转移瘤患者肿瘤实质区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TT图中星形细胞瘤和转移瘤多数表现为纤维束部分中断、受压、偏移或变形移位;脑膜瘤纤维束呈现为稀疏,移位。结论测量肿瘤实质区ADC值及FA值可用于鉴别脑内和脑外的肿瘤,如星形细胞瘤与脑膜瘤的鉴别或转移瘤与脑膜瘤的鉴别,其中ADC值有显著的鉴别意义;DTT可清晰显示正常白质纤维束和肿瘤的解剖关系,有利于术前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0T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在评估胶质瘤瘤体微观结构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胶质瘤患者36例,接受多模态MRI扫描扩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及扩散张量成像(DTI),并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不同级别胶质瘤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A)值和相对脑血容量(rCBV)值的差异,Pearson相关分析法检测胶质瘤瘤体ADC值、FA值和rCBV值与VEGF阳性细胞百分比及细胞密度的相关性。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瘤体FA值和rCBV值高于低级别胶质瘤,ADC值明显低于低级别胶质瘤(P<0.05);胶质瘤瘤体FA值、rCBV值与VEGF阳性细胞百分比及细胞密度呈正相关,ADC值与VEGF阳性细胞百分比及细胞密度均呈负相关。结论多模态MRI参数ADC值、FA值和rCBV值可为术前评估胶质瘤瘤体微观结构特点提供重要参考,间接反映肿瘤血管新生和细胞密度,其中以rCBV值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9.
王红  王巍  李岩  陈嘉峰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24):3177-3179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脑出血患者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DTI、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TT)观察36例脑出血患者皮质脊髓束(CST)的损伤情况,分析运动功能变化、临床预后与CST受损情况的关系.结果 患侧CST受损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降低,与健侧相比有显著性差异(t=14.375 8,P<0.05);患侧CST受损区FA值降低百分比和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值具有相关性(r=0.951 6,P<0.05);不同CST损伤级别组在不同的时期肌力、NIHSS 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后2个月各组间的NIHSS评分转归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02 9).结论 FA值可定量评估神经功能的损伤情况;DTT所示CST中断的患者肌力下降幅度大、神经功能缺损重、预后较差,且中断纤维数量越多上述表现越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简化Fugl-Meyer(FM)运动功能量表在老年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解放军第三○五医院神经内科2010年11月—2014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17例,入院后均给予药物联合偏瘫实用训练技术康复治疗。分别于入院第1、4、12周完成DTI检查和FM量表评估。结果 3次DTI检查感兴趣区(ROI)健患侧各向异性分数(FA)差值和FM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437和3.791,均P0.01)。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DTI中,ROI健患侧FA差值第1周(0.19±0.06)与第4周(0.13±0.0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周与第12周(0.13±0.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药物、康复综合治疗后FM量表评分:入院第1周[(69±9)分]与第4周[(74±6)分]、第4周与第12周[(82±10)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第1次DTI中ROI对应的健患侧FA差值与第1阶段(4周)康复治疗前后FM量表评分差值变化呈线性负相关(rs=-0.389,P0.05)。结论 DTI和FM早期应用于脑梗死偏瘫患者预后评估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