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溶栓禁忌证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介入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能溶栓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直接介入治疗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对 31例 70岁以上的患者 ,3例 6 0~ 6 9岁有溶栓禁忌证的老年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了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与冠状动脉内支架术。结果 有 34例梗死相关动脉 (IRA)心肌梗死溶栓试验 (TIMI)血流 0级 2 7例 ,1级 7例。 31例直接行PTCA成功 ,其中 4例患者直接PTCA后其残余狭窄 <10 %且无明显的内膜撕裂和夹层。 2 7例IRA具有支架置入的适应证 ,即刻造影IRATIMI血流达 3级。 2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有 1例因IRA完全闭塞 ,PT CA未能成功。直接介入成功率 97%。 31例患者经过平均 (11.4± 3.7)个月随访 ,无再梗死及急诊再次血运重建 ,但 4例有心绞痛 ,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再次行PTCA成功。结论 对溶栓有禁忌证的老年AMI患者行直接介入治疗 ,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但由于大部分老年患者有冠状动脉硬化病变史,发病急骤,且临床症状缺乏典型性,增加了诊断与治疗的难度,而且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且死亡率较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我院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老年AMI患者,对其临床疗效和近期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进行研究,采用心肌梗死多维量表(MIDAS)对两组患者进行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再入院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可能导致营养状况不良的因素.方法 212例老年AMI行PCI治疗后再入院患者,均于再入院后接受营养状况检查,记录患者营养状况不良发生情况.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 2...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老年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后,对于梗死相关冠状动脉未能有效开通的病例,进行补救性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 ≥70岁急性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 segmentelevation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STE AMI)患者5 2例(≥70岁组) ,在急诊静脉溶栓治疗后若判定梗死相关动脉未能有效开通,则即行冠状动脉造影,若造影显示梗死相关动脉血流为非TIMI 3级灌注、同时患者仍有较明显胸痛和(或)梗死对应心电图导联ST段抬高,并除外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禁忌证,即进行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的补救性介入治疗(包括球囊扩张、支架置入)。同时与<70岁的6 7例(<70岁组)STE AMI患者进行比较。结果 与<70岁组患者比较,≥70岁组的STE AMI患者在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后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溶栓有效开通比例低,同时在心肌梗死急性期的死亡绝对数较大;但梗死相关动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比例两组无差异,同时,在≥70岁组,接受了静脉溶栓治疗后,再行PCI的严重出血并发症(包括颅内出血、消化道大出血等)并未见增加。结论 ≥70岁组患者静脉溶栓有效开通比例较低,进行补救性PCI成功比例与<70岁组的STE AMI患者相同,在严密监测出、凝血参数情况下出现严重出血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5.
胡倩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300-4301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时,药物溶栓等内科药物治疗病死率高,约85%~90%〔1〕。药物溶栓治疗能够降低AMI后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但是一旦发生心源性休克,患者可出现循环功能障碍,则溶栓治疗的效果较差〔2〕。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能迅速使梗死相关血管(IRA)充分开  相似文献   

6.
大规模的临床双盲试验显示,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有较好的临床价值,能降低梗死后缺血事件,以及靶血管重建〔1〕。但是PCI在老年糖尿病(DM )合并AMI中的疗效如何报道很少。本文通过回顾性对照分析,探讨老年2型DM伴AMI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和影像特点,并初步探讨PCI的疗效。1 资料与方法1 1 观察对象 选择我院1999年3月~2 0 0 3年1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AMI(年龄>60岁) ,资料完整并行PCI者,根据有无DM分为两组。AMI并DM组3 2例,男2 6例,女6例,平均年龄69 0 6±4 76岁。同期非糖尿病AMI患者5 8…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FirebirdTM)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80例年龄≥70(74.4±5.2)岁AMI患者的罪犯血管病变行急诊PCI治疗,共置入FirebirdTM97枚。结果78例介入治疗成功,失败2例。术中发生边支闭塞2例,慢血流3例,术后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1例,亚急性血栓形成1例,1例术后1周死于心脏破裂。随访1~6个月,3例复发心绞痛再次住院治疗,无其余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结论FirebirdTM在老年AMI患者的急诊PCI中应用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方法急诊下对16例平均年龄(71.4±4.7)岁的AMI患者的16支梗死相关动脉(IRA)的21处靶病变进行介入治疗.术前IRA平均狭窄99.7%±0.3%,冠状动脉血流(TIMI)0级14例,1~2级2例.其中21处靶病变置入支架20枚,1例失败. 结果IRA和靶病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分别为93.7%及95.2%,87.5%者TIMI血流恢复至3级.无手术并发症及术中发生死亡.平均开通时间(24.3±4.3)min,术后住院期间5例(31.2%)死亡.对出院的11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全部存活.结论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高龄AMI合并心源性休克高危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 CA)前后QT离散度 (QTd)变化的临床意义。对老年AMI患者、老年和非老年健康者各 40例进行QTd分析 ,同时对 3 1例老年AMI患者PTCA前后QTd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AMI患者QTd均显著大于老年和非老年健康者 (P <0 .0 1)。老年AMI患者PTCA后QTd显著缩小 (P <0 .0 1)。结论 :QTd与冠状动脉病变有关 ,对评价心肌再灌注状态、梗塞相关冠状动脉再通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主要是因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冠状动脉血流持续减少或中断,所导致的心肌细胞缺血坏死。AMI做为冠心病中的急危重症,具有较高的致死、致残率。早期、快速地再灌注治疗是改善AMI患者预后的关键,包括药物溶栓、介入治疗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随着介入技术不断的进步、临床经验的积累,药物支架的改进,介入治疗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治疗措施。回顾国内外大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3月至2015年5月由南阳市中心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应用IABP治疗的AMI合并CS患者(n=46)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MI合并CS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随访出院患者至2018年5月,统计其生存率,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AMI合并CS患者远期生存的危险因素。结果 46例患者院内死亡19例,死亡率41.3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合并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术后TIMI血流分级、IABP并发心排量不足是应用IABP治疗的AMI伴CS患者院内死亡的危险因素。27例出院患者3年生存率62.96%,平均生存时间为(29.15±8.39)月,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术后TIMI血流分级是影响应用IABP治疗的AMI合并CS患者院外生存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术后TIMI血流分级是影响应用IABP治疗的AMI合并CS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危险因素,临床对于高龄、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TIMI低级别患者应加强监护,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的疗效。 方法:急诊下对16例平均年龄(71.4±4.7)岁的AMI患者的16支梗死相关动脉(IRA)的21处靶病变进行介入治疗。术前IRA平均狭窄99.7%±0.3%,冠状动脉血流(TIMI)0级14例,1~2级2例。其中21处靶病变置入支架20枚,1例失败。 结果:IRA和靶病变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分别为93.7%及95.2%,87.5%者TIMI血流恢复至3级。无手术并发症及术中发生死亡。平均开通时间(24.3±4.3)min,术后住院期间5例(31.2%)死亡。对出院的11例患者平均随访12个月全部存活。 结论: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高龄AMI合并心源性休克高危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最佳的选择,近年来在有条件的医院已经成为常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合并老年多器官功能衰竭(MOFE)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方法:回顾分析解放军总医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所有238例老年AMI患者中的20例老年AMI合并MOFE患者的资料,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结果:老年广泛前壁AMI患者死亡率为80%;合并心源性休克的MOFE患者死亡率为60%;在老年AMI合并MOFE患者中以肺感染为诱因的占85%;老年AMI患者如合并脑血管基础性疾病,则死亡率为83.3%;在衰竭器官中,以心、肺、肾最为多见,分别占100%、80%、60%;早期介入治疗较溶栓治疗对患者的存活意义更大。结论:老年人AMI合并MOFE时心肌梗塞部位、是否合并心源性休克、脑血管基础疾病对患者预后影响非常大,心脏衰竭可能是老年AMI合并MOFE的始动因素,积极预防肺感染的发生、对合适病人早期实施介入治疗可能会逆转某些老年AMI患者发生MOFE的过程,或者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AMI)即心肌缺血性坏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急诊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是尽早、持久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最有效的方法,可以使病死率明显下降,成为AMI治疗的首选方法[1]。现报道42例AMI患者进行PCI治疗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冠脉)侧支循环在老年急性前壁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连续入选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朝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接受急诊PCI的老年(>60岁)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20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侧支循环发育良好组(n=82)和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病变形态特点和发生无复流现象(noreflow)的关系。方法:43例行急诊介入治疗的AMI患者,男35例,女8例,平均年龄(65±9)岁,观察其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病变形态特点与发生“无复流现象”的关系。结果:有5例患者在急诊介入治疗后发生了“无复流现象”。这些患者梗死相关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血管闭塞处近端呈蟹钳样改变,造影后闭塞局部造影剂滞留时间明显延长。急诊介入治疗前TIMI血流分级为0~1级。结论:AMI患者梗死相关冠状动脉闭塞近端呈蟹钳样改变伴造影剂长时间滞留者和介入治疗术后“无复流现象”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老年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比分析66例老年和42例非老年AMI患者梗塞相关血管(IRA)急诊PCI的结果。结果:老年组冠脉IRA以前降支、右冠脉多见,与非老年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老年组总成功率97%、死亡率2%、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3%、住院天数(12±4.5)d,术中心律失常等与非老年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多于非老年组(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急诊PCI手术疗效与非老年组相近,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青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病变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78例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AMI患者临床特征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40岁男性AMI患者88例。主诉多为胸痛,AMI梗死范围以前壁多见。与老年男性比较,危险因素以超重和吸烟为著。冠状动脉正常者较多,以单支病变为主,合并左主干病变较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患者预后较好。结论:AMI发病年轻化,青年AMI患者中男性占绝大多数,病因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主,其危险因素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与老年男性不同,临床医生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溶栓和急诊介入治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率逐渐增高,成为导致老年人死亡的最常见疾病.近10年来再灌注治疗(包括溶栓、急诊介入或外科血运重建术)在老年AMI人群中的应用逐渐增多,对于改善老年AMI患者的预后起到了有益的作用.我们着重论述近年溶栓和急诊介入治疗老年AMI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