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颈椎复合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采用颈椎复合扳法(定点旋提扳法、后伸位扳法、过屈位扳法),对照组采用定点旋提扳法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P0.01)、但实验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颈椎曲度改善程度实验组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椎复合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更佳,更能有效改善颈椎生理曲度,更容易重建颈椎动静力平衡,恢复颈椎内外源性稳定。  相似文献   

2.
定点旋扳法治疗颈型颈椎病4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澄  李胜  王艳国 《陕西中医》2010,31(11):1513-1514
目的:观察定点旋扳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与对照组47例,治疗前后分别拍摄颈椎CR片;经定点旋扳法与常规推拿手法治疗后,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平均治愈时间及颈椎CR片改变,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6.7%,对照组治愈率为42.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平均治愈时间为9.69±2.26d,对照组平均治愈时间为11.75±2.73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CR片比较,棘突侧偏影像学改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定点旋扳法治疗颈型颈椎病具有缓解痉挛、改善血液循环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观察旋提指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旋提扳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电针和推拿治疗,治疗2周观察疗效。结果:颈椎功能评分、颈椎症状评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提指压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快,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刀灭活肌筋膜触发点术、复合扳法以及两者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1组和对照2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用针刀灭活颈椎肌筋膜触发点术结合颈椎复合扳法(定点旋提扳法+后伸位扳法+过屈位扳法)治疗,对照1组采用针刀灭活颈椎肌筋膜触发点术治疗,对照2组采用颈椎复合扳法治疗,观察治疗前后采用临床症状、体征评分、疗效指数及颈椎曲度测量结果进行评定。结果试验组愈显率85.00%和总有效率97.50%均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P0.05)。各组治疗前症状和体征积分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各组症状和体征积分均比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试验组改善均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均P0.05)。各组治疗前颈椎曲度C线测定值差别不大(P0.05)。治疗后各组颈椎曲度C线测定值均比治疗前改善(均P0.05),且试验组改善均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均P0.05)。结论采用针刀灭活肌筋膜触发点术结合复合扳法治疗CSA疗效较好,更能有效改善颈椎生理曲度,重建颈椎的动静力平衡,恢复颈椎内外源性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颈椎定位旋提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行颈椎定位旋提扳法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推拿手法治疗。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量表评价患者的疼痛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简化McGill疼痛问卷量表中疼痛分级指数(PRI)感觉分、情感分、总分,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时疼痛强度(PPI)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100%,对照组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治疗组出现1例一过性头晕、心慌、恶心(无呕吐),平躺5 min后症状消失。其他患者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颈椎定位旋提扳法能明显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症状,优于传统推拿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6.
李亚洲  顾非 《新中医》2021,53(5):150-154
目的:观察不同间隔时间推拿配合颈椎定位旋转扳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探讨三步推拿法及颈椎定位旋转扳法干预的最优间隔时间。方法:采用2×2析因设计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设计方案为治疗间隔时间因素(隔1天治疗1次、隔3天治疗1次)×颈椎定位旋转扳法因素(使用、不使用),将6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隔1天有扳组(隔1天推拿治疗+使用颈椎定位旋转扳法)、隔1天无扳组(隔1天推拿治疗+不使用颈椎定位旋转扳法)、隔3天有扳组(隔3天推拿治疗+使用颈椎定位旋转扳法)和隔3天无扳组(隔3天推拿治疗+不使用颈椎定位旋转扳法),每组15例。比较4组临床疗效,观察4组治疗前后软组织张力的变化,分析两因素的主效应及交互效应。结果:总有效率隔1天有扳组为93.3%,隔1天无扳组为86.7%,隔3天有扳组为86.7%,隔3天无扳组为80.0%,4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软组织张力均较治疗前增大(P<0.01)。4组软组织张力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隔1天有扳组软组织张力治疗前后差值高于其余3组(P<0.01);隔3天无扳组软组织张力治疗前后差值低于其余3组(P<0.01)。治疗间隔因素的主效应及颈椎定位旋转扳法的主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上两因素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结论:在颈型颈椎病治疗中,推拿间隔时间及是否使用颈椎定位旋转扳法均为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隔1天推拿治疗配合颈椎定位旋转扳法在改善软组织张力方面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颈眩二号方联合旋提手法及颈三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法治疗,观察组采用颈眩二号方联合颈椎旋提手法及颈三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的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积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眩二号方联合旋提手法及颈三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明显缓解其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颈项旋扳法结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颈椎牵引治疗,治疗组采取颈项旋扳法结合颈椎牵引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椎相关功能障碍评分(NDI)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颈椎相关功能障碍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项旋扳法结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明显改善患者颈椎功能障碍,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孙波 《新中医》2016,48(3):97-9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神经妥乐平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旋转整复手法治疗。结果: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实验组症状积分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3.33%,对照组8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中医旋转整复手法结合常规西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有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麦肯基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70例神经根性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采取麦肯基疗法)和治疗组(35例,采取麦肯基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技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颈椎功能评分、疼痛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治疗组颈椎功能评分、疼痛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麦肯基疗法联合关节松动技术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减轻颈椎疼痛感。  相似文献   

11.
分节段整骨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研究根据颈椎不同节段运用相应的调整骨关节、椎体的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分节段整骨手法)、对照组1(侧旋提推法)、对照组2(旋转复位法)、对照组3(软组织按摩),每组46例进行治疗;分别统计比较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评分,颈椎生理曲度测量值,疗效变化等等.结果:观察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与对照组1、2、3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5;P<0.01);观察组、对照组1对颈椎生理曲度测量值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中,根据不同节段选用不同的调整椎体、关节的手法,比单纯运用一种调整手法或纯粹的软组织按摩方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2.
柴平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方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0):1408-1409
目的:观察柴平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柴平汤治疗;对照组30例应用多潘立酮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63.3%(P<0.05);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治疗组分别为(10.3±1.9)分、(6.5±2.3)分;对照组分别为(9.6±2.3)分、(7.4±2.1)分;两组治疗前后总积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柴平汤以疏肝健脾为主的中药组方,具有调整胃肠功能、增强免疫力及调节内分泌、高级神经活动的药理作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颈椎牵引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颈椎牵引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颈椎牵引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颈椎牵引配合针刺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颈性眩晕症状、功能评分及颈椎失稳等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改善明显,差异也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半年后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颈椎失稳情况(包括颈椎曲度变直、颈椎曲度反向、颈椎旋转移位)比较,除颈椎旋转移位外,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颈椎牵引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颈椎牵引配合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七味通痹口服液联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予七味通痹口服液联合牵引治疗,对照组予牵引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味通痹口服液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脊柱微调主体疗法的临床预期。方法:临床组患者在脊柱微调疗法基础上辅以常规手法进行治疗。参照组单纯口服氟桂利嗪进行治疗。结果:两组症状积分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而临床组改善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颈椎动脉痉挛改善明显(P<0.05),但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两组治疗后寰枢关节位移指数均显著改善(P<0.05),而临床组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脊柱微调主体疗法进行治疗可显著缓解症状,优化颈椎正常解剖结构,安全性好,故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电针郄穴为主治疗急性期血瘀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电针手少阳三焦经之郄穴会宗穴、手太阳小肠经之郄穴养老为主,配合电针病变颈椎旁夹脊穴治疗急性期血瘀型颈椎病32例,并随机选择31例以常规针刺颈段夹脊穴治疗作对照组,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同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疼痛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法)评价疗效。结果与结论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平均疗程20.2±3.1d,疼痛积分3.47±1.45;对照组总有效率83.87%,平均疗程26.5±1.8d,疼痛积分5.67±1.52。经t检验,P<0.001。疗效经Ridit分析,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有改善。表明两组疗效、平均疗程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既能提高疗效,又能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旋提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9例患者分为治疗组(旋提扳法组)32例,对照组(理筋手法组)27例.治疗1疗程,每周2次,共4次,其中51例患者获随访(时间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疗效,并参照相关的椎动脉型颈椎病功能评定量表予以评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32例治疗组患者愈显率为81%,27例对照组患者愈显率为66%.结论:旋提扳法能明显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手法安全,疗效好,临床易于操作,患者易接受和配合.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侧卧位定点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与对照组57例,另设正常组30例;两组均给予牵引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进行侧卧位颈椎定点扳法,对照组进行坐位颈椎扳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疼痛积分差值、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FWCV)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疼痛积分、PRI感觉分、PRI总分、VAS、PRI情绪分、PPI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FWCV均低于正常组,治疗后治疗组FWCV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侧卧位颈椎定位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优于传统坐位颈椎扳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曲旋提拉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以曲旋提拉斜扳法治疗,对照组45例以常规推拿手法治疗;比较两组的症状改善、颈椎X线改变及触诊压痛及棘突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改善头颈部僵硬感以及颈椎活动度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曲旋提拉斜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旋转斜板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33 例患者随机分为2 组;治疗组119 例采用旋转斜板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114 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2 组均以治疗3周为1 个疗程.观察2 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及疼痛积分的变化情况.结果:症状、体征及疼痛积分2 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旋转斜板手法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较好的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