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医药科学》2016,(12):26-29
目的探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脑梗死患者1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82例采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82例采用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检测指标、评定结果、治疗情况、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检测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C反应蛋白、梗死体积)和相关评分(CSS评分、NIHSS评分)降低(P0.05)。两组患者相关评分(MAS评分、ADL评分)增加(P0.05)。观察组患者检测指标(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C反应蛋白、梗死体积)和相关评分(CSS评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相关评分(MAS评分、ADL评分)、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可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48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应用依达拉奉静脉给药,剂量为30mg,2次/d,共14d,余治疗与对照组相同。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能力(ADL)、APACHEⅡ评分及C-反应蛋白(CRP)的测定。结果在治疗7d后,治疗组的各项指标就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其中ESS和ADL有显著升高(P〈0·01,P〈0·05),APACHEⅡ和CRP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的ESS和APACHEⅡ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的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在治疗14d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才较治疗前出现显著差异,而同期治疗组的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治疗组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能够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脑梗死。  相似文献   

3.
谢志勇  艾冬荣 《江西医药》2010,45(4):330-33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一般对症、支持及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根据脑水肿程度酌情应用甘露醇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30mg,静脉点滴,2次/d,14d为一个疗程。结果4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有所改善,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和试验组77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每天2次,静脉滴注;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丁苯酞注射液25 mg,每天2次,静脉滴注。2组患者均治疗14d。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血清内皮素-1(ET-1)、钙调蛋白(CaM)、血栓素A-2(TXA-2)、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受体(VEGFR)、血小板衍生内皮细胞生长因子(PD-ECGF)水平及2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42%(65例/77例)和70.13%(54例/7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血浆黏度分别为(1.02±0.14)和(1.29±0.17)mP a·s,全血黏度切变率分别为(3.03±0.41)和(3.98±0.56)mP a·s,血细胞比容分别为0.33±0.04和0.42±0.05,血小板聚集率分别为(42.38±5.35)%和(50.43±6.26)%,血清ET-1分别为(50.62±6.63)和(62.47±8.05)ng·L-1,CaM分别为(98.65±12.18)和(137.85±16.45)mg·mL-1,TXA-2分别为(70.02±9.55)和(82.14±11.15)ng·L-1,血清VEGF分别为(419.36±40.37)和(372.27±39.44)ng·L-1,VEGFR分别为(405.47±45.36)和(346.56±41.19)ng·L-1,PD-ECGF分别为(12.47±1.36)和(6.11±0.65)μg·mL-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呕吐、头昏、困倦、心率减慢,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4.29%(11例/77例)和10.39%(8例/7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血清ET-1、CaM、TXA-2水平,减轻血管内皮损伤,防止血栓形成,提高血清VEGF、VEGFR、PD-ECGF水平,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依达拉奉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给予银杏叶注射液20ml+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组给予银杏叶注射液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滴注,每天2次;2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在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扩张血管药物,同时加用肠溶阿司匹林、辛伐他汀等药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5.1%高于对照组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欧阳锦华 《中国医药》2010,5(9):833-834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外,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照组加用胞二磷胆碱.2组患者分别在人院时、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14 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评定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NIHSS为(18.34±5.79)分,治疗结束时为(8.76±6.15)分、治疗结束后14 d为(4.31±5.82)分;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6.57±6.72)分、(14.32±6.53)分、(10.08±6.49)分.2组患者治疗前NIHSS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14 d 2组患者NIHSS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时P<0.05,28 d P<0.01).治疗组基本痊愈12例(30.0%),显著进步14例(35.0%),进步9例(22.5%),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基本痊愈6例(15.0%),显著进步10例(25.0%),进步8例(20.0%),总有效率为60.0%.2组患者治疗前BI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结束时BI评分为(47.47±10.26)分,治疗结束后14 d为(53.67±8.03)分;对照组分别为(35.15±11.83)分,(41.19±8.92)分](P>0.05),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后14 d 2组患者BI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改善.结论 依达拉奉是治疗急性脑梗死较为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与对照组(44例),治疗组予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改善情况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常规对照组为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能够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康复、减少致残率、提高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于脑梗死患者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所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所选择的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28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脱水、降低颅内压、营养脑细胞、抗血小板凝集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每天2次,治疗14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平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患者应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确切,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黄庆梅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7):1236-123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灯盏细辛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联合灯盏细辛治疗组(观察组)和灯盏细辛组(对照组)各40例,分别对两组治疗前、治疗14d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率治疗组为82.5%,对照组67.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灯盏细辛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2月—2010年12月间收治急性脑梗死40例患者资料,将其作为治疗组,对其给予丹红注射液30ml+0.9%氯化钠溶液250ml,1次/d静脉滴注,治疗14d,依达拉奉30mg+0.9%氯化钠溶液100ml,2次/d静脉滴注,选取同期来我院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在1个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分别为90.0%%和6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5.0%和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等特点,是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与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诊的60例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50 mg/次,1次/d,同时口服脑心通胶囊,3粒/次,3次/d。治疗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2次/d,同时口服脑心通胶囊,3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6.67%、8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HSS)评分显著降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慎 《现代药物与临床》2018,33(7):1630-1634
目的探究脑血栓片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于宝丰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30 min内滴完,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脑血栓片,2片/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氧化应激因子水平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5%、91.8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NIHSS评分均明显下降(P0.05),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血清丙二醛(MDA)水平明显降低,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血清氧化应激因子水平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IL-10、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炎症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栓片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能有效改善机体内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2月杨凌示范区医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6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滴注苦碟子注射液,40 mL/次,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23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ADL量表评分均明显升高,NIHSS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ADL量表和NIHSS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23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具有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脑脉泰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在广元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外伤性脑梗死88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次加入生理盐水100 m L,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脑脉泰胶囊,2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S100B蛋白、髓鞘碱性蛋白(MBP)和血清神经细丝酸性蛋白(GFA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90.9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睁眼反应评分、语言反应评分、肢体动作评分、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血清TNF-α、IL-1、S100B、MBP和GFAP水平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脉泰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外伤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显著神经功能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牛黄清心丸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0年8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0)和治疗组(n=50)。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100 m L生理盐水中充分稀释,0.5 h内滴注完毕,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牛黄清心丸,1丸/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HISS)评分、Barthel指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是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0%(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可见升高,但NHISS评分、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而NHISS评分、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牛黄清心丸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良好的协同增效作用,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参蛇偏瘫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7年11月在赤峰学院附属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53例)和治疗组(5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100 m L生理盐水,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参蛇偏瘫胶囊,1.6 g/次,3次/d。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ADL和SF-36评分及血流流变学指标和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1.13%和96.2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ADL和SF-36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NIHSS、ADL和SF-36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红细胞压积(HCT)、全血黏度(WBV)、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浆黏度(PV)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流流变学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酪蛋白磷酸肽(CPP)、血红素加氧酶1(HO1)、胱抑素C(Cys C)水平均显著下降,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血清学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蛇偏瘫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有利于提高患者日常活动能力和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6例,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到生理盐水150 mL中,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0.2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清神经营养因子、炎症反应、神经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42%、93.0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显著降低,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调节血清神经营养因子和炎症反应,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培元通脑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8年10月海口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次,加入适量生理盐水中稀释后,30 min内滴完,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培元通脑胶囊,3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14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BI)指数评分、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7.50%、9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BI指数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NIHSS评分和BI指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元通脑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络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巴彦淖尔市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治疗组(n=43)。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充分稀释后给药,0.5 h内滴完,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脑络通胶囊治疗,2粒/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血清颅脑损伤标志物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3%较对照组81.4%显著增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5-HT、NE、CRP均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8-OHd G)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这些血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S100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并均以治疗组颅脑损伤各项标志物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脑络通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明显减轻患者颅脑损伤,抑制体内氧化应激,纠正相关单胺类神经递质的代谢紊乱,降低机体炎症反应,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参七脑康胶囊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根据入院奇偶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依达拉奉注射液用0.9%氯化钠溶液100 m L稀释,半小时内滴注结束,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参七脑康胶囊,4粒/次,3次/d。两组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清因子。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00%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4.00%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下降,ADL评分升高(P<0.05),且治疗组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高切黏度(HBV)、纤维蛋白原(FIB)、全血低切黏度(LBV)水平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的HBV、FIB、LBV水平下降程度相对对照组更明显(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