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颈清扫术 (国内有多种命名 ,如颈清除术、颈廓清术等不一一列举 )是由 Crile氏于 190 6年根据 1894年Halsted氏在治疗乳腺癌确立的手术原则而开创应用 ,至今已有 95年的历史。国外虽然多年来用“Radical NeckDissection”命名 ,并不能表达手术的含义和内容。“颈淋巴结根治性切除术”是由前一辈肿瘤专家提出的 ,这一名词应该是最确切的译名 ,它说明了手术的部位和目的。但由于这一名词较长 ,因而用的人不多。本文只用“颈清扫术”。至 50年代 ,经过不少头颈外科专家的完善 ,将手术标准化 ,强调了副神经等完整切除的必要性。到 6 0年代在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乳糜胸的发生机制、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6月收集的6例甲状腺癌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回顾。结果 6例患者均因甲状腺乳头状癌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术中未见明显变异淋巴管,均于术后2~4天出现胸闷、气促、咳嗽等症状,行床旁B超或胸部CT提示胸腔积液,予胸腔穿刺抽液,见乳糜样液体确诊乳糜胸,经饮食控制等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后需警惕乳糜胸的发生,积极的保守治疗效果尚可。  相似文献   

3.
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DTC)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占甲状腺癌的90%以上,主要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和甲状腺滤泡状癌(follicular thyroid carcinoma,FTC),少数为Hurthle细胞或嗜酸性细胞肿瘤.颈部淋巴结转移是PTC主要的生物学特性之一,约20% ~90% PTC诊断时病理证实颈部淋巴结转移,转移部位最常见为同侧颈Ⅵ区淋巴结.甲状腺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转移,是复发率增高、存活率降低的危险因素.低分化型甲状腺癌也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范畴,此类型肿瘤的临床生物学特点为高侵袭性、易转移、预后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中央区颈淋巴清扫术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O)患者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2004年6月我院46例cNO的PTC患者临床资料,术中常规手术探查颈部Ⅵ区淋巴结并清扫送检.结果 46例患者有11例(23.9%)患者发现淋巴结阳性,4例Ⅵ区淋巴结阳性患者术后颈部复发再次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结论 对cNO的PTC应常规行Ⅵ区淋巴结探查,在技术纯熟的前提下尽量清除中央区淋巴脂肪组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临床颈淋巴结阴性(cN0)伴高危因素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ncer,PTC)的颈淋巴结转移规律,并对其行选择性清扫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临床颈淋巴结阴性伴高危因素甲状腺乳头状癌初次行甲状腺癌手术并同期行颈清扫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87例(89侧)患者中,颈淋巴结阳性率62.9%,其中中央组淋巴结(Ⅵ区)转移率58.4%,颈侧区(Ⅱ一Ⅳ)阳性率38.2%,Ⅵ区与颈侧区淋巴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配对x2检验,x2=11.12,P<0.01),同时行关联性分析表明,VI区与颈侧区转移有相关性(x2=20.11,P<0.05,Pearson列联系数C=0.43).Ⅵ区阳性者,Ⅱ、Ⅲ、Ⅳ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0.8%、61.5%、42.3%,颈侧各区之间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0,P<0.01).结论 cN0伴高危因素PTC患者,Ⅵ区与颈侧区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且Ⅵ区阳性者,颈侧各区之间转移率有差异,建议此类患者在常规清扫VI区淋巴结基础上进一步行颈侧清扫术,并可根据肿瘤位于甲状腺不同部位,选择颈侧各区的清扫范围.  相似文献   

6.
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颈侧清扫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为了探讨颈侧清扫可否应用于临床N+的下咽癌的颈部治疗。方法 对93例下咽部颈清扫标本的转移性淋巴结在颈部的分布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颌下淋巴结转移占3.2%。N0,N1,N2a和N2b~N3的颈后三角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9%,7.0%,37.5%和36.0%。病理证实仅有颌下淋巴结转移或上、中颈深淋巴结转移,而无下颈深淋巴结转移时,颈后三角淋巴结转移率为4.0%,有下颈深淋巴结转移时,  相似文献   

7.
择区性颈清扫和改良性颈清扫术后肩功能的评估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及比较择区性颈清扫术(selective neck dissection,SND)和改良性颈清扫术(modified neck dissection,MND)术后患者的肩功能,为颈清扫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肩功能评价系统对在我院行单侧颈清扫头颈癌患者35例进行肩功能评价,其中SND19例,MND16例。肩功能评价于术后6个月~1年进行,采用主观指标和客观指标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其中问卷调查内容8项,涉及颈清扫侧颈部皮肤感觉改变、肩部及上肢活动状况及其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程度;肩功能客观指标包括健侧和患侧耸肩的高度,上肢前举、侧举角度的差值。数据分析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等级资料和连续资料的比较均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35例均能完成肩功能评价,问卷调查完成时间为(4.5±3.1)分钟,全部评价完成时间为(7.4±3.5)分钟。问卷调查量表内部一致性检验克朗巴赫系数α=0.904,重测信度分析相关系数r均〉0.75。主观指标中,MND组的颈部疼痛,麻木感,僵硬感,高处取物、日常生活与工作所受影响较SND组严重,P均〈0.05。客观指标中,MND组术后颈清扫侧耸肩、上肢前举及侧举等肩周活动所受影响较SND组严重,P均〈0.05。结论自制的肩功能评价系统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值得推广。择区性颈清扫术对患者术侧肩部活动功能和肩颈部感觉的影响明显轻于改良性颈清扫术,合理采用择区性颈清扫术能提高头颈部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喉部分切除术与颈清扫术”这一题目是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医师经常面临的问题。笔者前拜读王天铎教授的文章“喉癌喉部分切除术的现状”(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2 0 0 0 ,1 4(1 1 ) :5 3 1 )。王教授多年来在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肿瘤的临床治疗上 ,尤其在喉癌和下咽癌的处理上 ,有很多独特的经验和建树 ,总结成文 ,读来启发良多。但文中提到的两个问题 ,想与王教授商榷 ,也希望同道们发表意见 ,共同探讨。1 喉部分手术的命名问题和手术范围喉部分切除术自开展以来 ,国内外均无统一命名。王教授的文章对喉部分切除叙述很详细 ,手术的命名很多 ,…  相似文献   

9.
声门上型喉癌临床颈淋巴结阴性患者颈清扫区域的选择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探讨声门上型喉癌临床诊断NO(clinical NO,cNO)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清扫区域。方法 5例声门上型喉癌患者行喉切除术的同时行改良性颈清扫术,将颈清扫的淋巴结标本分区域逐一行病理学检查,确定转移区域或复发的区域。结果 57例(63侧)颈清扫标本共获淋巴结1877枚,平均每侧获29.8枚,有转移的43枚,其中41枚位于Ⅱ、Ⅲ区,占转移例数的95.4%(41/43)。15例(17侧)患者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26.3%(15/57)。其中14例位于Ⅱ、Ⅲ区,占转移例数的93.3%(14/15)。颈部复发3例,复发率为5.3%(3/57),复发部位分别为Ⅱ、Ⅲ、Ⅳ区。5年生存率为80.7%(46/57)。结论 对声门上型喉癌cNO重点行Ⅲ和Ⅲ区颈淋巴结清扫术,Ⅲ区受累时应包括Ⅳ区,Ⅰ、Ⅴ区在无明显转移证据时可避免行颈清扫术。  相似文献   

10.
择区性颈清扫术(selective neck dissection)治疗效果与术者的手术操作是否规范直接有关。最常见的有以下2个方面的问题:①清扫范围不够,后界未达到胸锁乳突肌后缘;乳突下方Ⅱb区淋巴、脂肪组织遗漏;下界未达肩胛舌骨肌中间腱(Ⅰ~Ⅲ区)或锁骨上缘(Ⅱ~Ⅳ区);②清扫的淋巴、脂肪组织没有整块切除,而是分块切除,甚至变成淋巴结摘除;从而影响择区性颈清扫手术的肿瘤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保留耳大神经及枕小神经的功能性颈廓清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在颈廓清术中保留耳大神经及枕小神经对病人术后耳廓及面颈部皮肤感觉功能及颈淋巴结复发转移癌的影响。方法将60例已确诊为头颈部恶性肿瘤需切除原发灶加功能性颈廓清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保留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组(A组),与不保留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组(B组)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术后A组病人主诉耳颞部麻木感明显低于B组(P<0.01),对温觉和痛觉敏感性明显高于B组(P<0.01),术后淋巴结再发转移癌A组为15.6%,B组为17.9%,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颈淋巴结廓清术中,保留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可以保护病人的耳颞部皮肤感觉,减少麻木不适感,并不增加淋巴结转移癌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颈清扫术后乳糜胸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颈清扫术后出现乳糜胸的诊断与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2例颈清扫术后发生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术后出现进行性胸闷及气短,胸正、侧位片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胸水苏丹Ⅲ染色均为阳性。8例为单侧乳糜胸,4例为双侧乳糜胸。9例经保守治疗痊愈,3例经手术后痊愈。结论颈清扫术后发生乳糜胸是较少见的并发症,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胸部X线片、胸腔穿刺和胸水的苏丹Ⅲ染色来确定。乳糜胸的治疗多以保守治疗为主,少数引流>1000 ml/日需开胸结扎胸导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颈淋巴结清扫术(简称颈清扫术)后颈淋巴瘘的发病机制和处理方法。方法对我科1997年6月~2010年12月行各类颈清扫术患者323例(其中同时双侧颈清扫术18例)进行分析,术后总计9例发生颈淋巴瘘,总发生率为2.9%(9/305),其中左侧颈淋巴瘘发生率为2.6%(8/305),右侧发生率为0.3%(1/305),术前曾行放、化疗者各1例。其中4例日淋巴液引流量<200 ml者采用负压吸引、加压包扎、低脂饮食等保守治疗,3例日淋巴液引流量<500 ml而>200 ml者采用负压吸引、加压包扎和禁食、水等保守治疗(静脉营养支持),2例日淋巴液引流量>500 ml者采用手术治疗:缝扎胸导管或淋巴管瘘口,必要时利用临近肌肉和筋膜等组织填塞、固定。结果保守治疗的7例患者均痊愈,平均愈合时间为8.7(6~10)d,2例手术治疗均治愈,平均愈合时间8(8)d。结论颈清扫术后颈淋巴瘘经过合理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对于日引流量<500 ml的可采用负压吸引、加压包扎、低脂饮食甚至禁食、水等保守治疗,对于日引流量>500 ml的应尽快手术治疗,均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The great auricular nerve is routinely divided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parotidectomy, however some surgeons have suggested that preserving the posterior branches reduces the area of post-operative anaesthesia. A p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comparing the area of anaesthesia and hypoaesthesia in patients undergoing parotidectomy. In 20 patients the great auricular nerve was preserved and in 11 it was sacrificed. Mapping of the area of sensory loss at 2 weeks, 3, 6, 9 and 12 month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area of sensory loss decreased in an exponential fashion in both groups. The majority of the change occurred within 6 months. We conclude that preservation of the posterior branches of the great auricular nerve is unnecessary.  相似文献   

15.
Summary One of the complications of neck dissection to control regional metastatic disease in cancer of the head and neck is phrenic nerve paralysis. The resulting elevation of the ipsilateral diaphragm can be diagnosed on a postoperative chest X-ray and confirmed by fluoroscopy. Symptoms can be respiratory, cardiac or gastrointestinal. In a retrospective study, unilateral phrenic nerve paralysis was observed in 14 (8%) of 176 consecutive neck dissections. None of the patients with postoperative phrenic nerve paralysis displayed severe symptoms, although a significantly higher number sustained atelectasis with or without pulmonary infiltrates to complicate the postoperative course.  相似文献   

16.
选择性颈侧清扫术治疗喉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颈侧清扫术(lateralneckdissection,LND)选择性治疗临床无淋巴结转移(cN0)的喉鳞状细胞癌(喉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2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LND的cN0喉鳞癌患者110例,其中声门上型72例、声门型38例。结果110例cN0患者行选择性LND后病理检查发现隐匿淋巴结转移22例(20.0%),其中声门上型15例(20.8%),声门型7例(18.4%)。145侧LND标本中共发现37枚阳性淋巴结,其在颈部的分布如下:Ⅱ区56.8%,Ⅲ区37.8%,Ⅳ区5.4%。根据Kaplan-Meier方法计算3年颈部复发率为3.7%(95%可信区间0.0%;8.0%)。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以下各组之间3年颈部复发率没有显著差异:病理淋巴结阴性与病理淋巴结阳性患者(4.2%对比0.0%,P=0.440);声门上型与声门型患者(4.2%对比2.6%,P=0.985);单纯手术与综合治疗患者(4.5%对比0.0%,P=0.400)。110例cN0患者Kaplan-Meier方法估计3年生存率为90.8%(95%可信区间:84.5%~97.1%)。结论颈侧清扫术选择性治疗cN0喉癌患者,不管是从颈部复发率或是远期生存率指标判断,均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颈清扫术中乳糜漏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行IV区颈清扫术350例(420侧)的临床资料。27例术中乳糜漏分别发生于28侧颈清扫术患者,其中左侧19例,右侧7例,双侧出现为1例。发现时立即对乳糜漏口进行结扎,必要时连同游离胸锁乳突肌块或胸锁乳突肌瓣一起缝扎,呼吸气囊胸腔加压后至无清亮液体或乳白色液体外溢为止,术后锁骨上窝加压包扎。结果 1例左侧发生术后乳糜漏,采用负压吸引、局部加压及低脂饮食等保守治疗2周后痊愈。结论熟悉解剖、提高手术技巧是减少颈清扫术后乳糜漏发生的关键。术中发现乳糜立即采取相应的处理是预防术后乳糜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选择性颈清扫术后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腺癌选择性颈清扫(selective neck dissection,SN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94例行甲状腺乳头状腺癌SND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颈后外侧淋巴清扫术(posterolateral neck dissection,PLND)组29例;PLND 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组16例;PLND加颈前清扫(anterior compartment neck dissection,ACND)加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组34例;PLND加ACND加甲状腺全切除术组15例.副神经损伤发生率为9.6%,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10.7%,6例患者出现了乳糜漏,6例出现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腺癌SDN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手术是比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