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采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高位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需要放置心脏起搏器的6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34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室高位间隔部起搏(右室间隔部主动固定组),30例采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右室心尖部被动固定组).对比两组患者在植入术中及术后起搏参数的变化. 结果(1)两组植入手术时间平均分别为(59.6±3.2)、(60.2±3.7)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右室间隔部主动固定组X线曝光时间延长(P<0.01).(2)右室间隔部主动固定组植入术中及术后1个月的起搏阈值高于右室心尖部被动固定组(P<0.05或<0.01),但术后3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植入术后1个月及3个月,右室间隔部主动固定组阻抗明显低于右室心尖部被动同定组(P<0.01或<0.05).(4)心室100%起搏时QRS时限右室间隔部主动同定组较右室心尖部被动固定组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使用主动固定螺旋电极行右室间隔部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流出道(RvOT)间隔部起搏的可行性.方法 52例需植入心脏起搏器患者,22例采用主动固定电极行RVOT间隔部起搏(主动电极组),30例应用被动固定电极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被动电极组).记录术中及随访期间两组各项起搏参数.结果 RVOT间隔部起搏定位成功率100%,主动电极组的植入时间和曝光时间均长于被动电极组[(56.13±1.18)min比(15.42±1.24)min,(18.77±6.14)min比(10.12±8.14)min,P<0.05].主动电极组的QRS波时限短于被动电极组[(0.14±0.02)ms比(0.16±0.04)ms,P<0.05].术后随访期间两组起搏参数稳定,未见电极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主动固定电极行RVOT间隔部起搏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 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 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 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 (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 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右室间隔部起搏方式纠正心衰的疗效.方法 12只心衰犬,采用自身对照方法随机行右心房-右室心尖部(RVA)、右心房-右室间隔部(RVS)、右心房-双室(Bi-V)起搏,每种方式起搏前及起搏稳定15 min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机械延迟(IVMD)、室间隔与左室后壁运动延迟(SPWMD)、左心室12个节段达峰时问的标准差(Ts-SD).结果 右室间隔部起搏时:(1)与起搏前及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LVEDd、IVMD、SPWMD、Ts-SD减小,LVEF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双室起搏相比,LVEDd、IVMD、SPWMD、Ts-SD增加,LVEF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室间隔部起搏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心室的同步性及心功能,疗效优于右室心尖部但不及双室起搏,还不能成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心衰的备选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应用主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流出道(RVOT)起搏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并与被动固定电极进行右室心尖部起搏对比。方法选取2006年11月~2008年7月需行起搏治疗的住院患者81例,其中44例选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37例选用被动电极植入右室心尖部起搏,测量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与旋出后10min左右起搏阈值变化及比较两类电极植入10min后起搏和感知阈值、电极阻抗、起搏后QRS波宽度及术后电极有无脱位。结果(1)主动固定电极旋出即刻阈值较高,10min后下降。(2)两种电极起搏、感知阈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动电极组QRS时限缩短(P〈0.01),阻抗较高(P〈0.05),2组病例均无电极脱位、心脏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运用主动固定电极选择性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在临床应用中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多种床边临时起搏器植入路径及电极导管比较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床边紧急临时起搏简便、快捷、安全的静脉途径及导管选择。方法选择69例紧急床边临时起搏患者均进行床旁心电监护,35例应用球囊漂浮起.搏电极导管,34例用普通起搏电极导管,其中22例经右颈内静脉入径,21例经右锁骨下静脉入径,26例经左侧锁骨下入径。结果51例病人床边成功起搏,18例起搏失败。右颈内静脉植入时间(10.3±5.0)min,成功率为64%、右锁骨下静脉植入时间(11.8±5.7)min,成功率为62%、左侧锁骨下植入时间(7.3±3.3)min,成功率为92%,左锁骨下植入时间和成功率均优于右颈内组及右锁骨下组(P〈0.05);漂浮起搏电极导管与普通起搏电极导管植入时间分别为(6.0±2.7)s,成功率为86%和(11.1±5.8)min,成功率为62%,漂浮导管亚组植入时间和成功率均优于普通导管亚组(P〈0.05)。结论应用床边临时起搏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是一种安全有效方法,左锁骨下入径比其他入径有方法简单,操作时间短等。漂浮电极导管比普通电极有导管容易到位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严重缓慢心律失常应用普通电极导管,在急诊进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严重缓慢心律失常患者21例,急诊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的方法及疗效.结果 21例均获成功,18例患者心率恢复正常,效果可靠.结论 急诊床旁心脏临时起搏,具有迅速、有效、简单、易行的特点,抢救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右室间隔部(RVS)及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5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起搏器植入指征.随机分为右室间隔部起搏组及右室心尖部起搏组.分别于术前、术后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QRS渡时限(QR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量(SV). [结果]RVS起搏与RVA起搏比较,QRSd增宽程度小,LVEF以及SV降低程度小(P<0.05). [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比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不利影响较小,更接近于生理性起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非X线透视下应用球囊漂浮电极行床旁临时起搏的可行性.方法 24例床旁临时心脏起搏(心室起搏)患者中,行普通电极起搏11例(普通组),行球囊漂浮电极起搏13例(球囊组).观察两组操作时间、起搏阈值、起搏感知、并发症等.结果 球囊组全部安置成功;普通组8例成功.球囊组操作时间明显小于普通组[(2.5±1.5) rmin比(9.3±5.3)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起搏阈值、起搏感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发生并发症2例,分别为心包穿孔和诱发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球囊组并发电极导线脱位2例.结论 与普通电极相比,球囊漂浮电极有操作简便、快捷、成功率高、并发症危险度低的优点,适宜急诊医师床旁操作紧急临时起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严重缓慢心律失常应用普通电极导管,在急诊进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严重缓慢心律失常患者21例,急诊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的方法及疗效.结果 21例均获成功,18例患者心率恢复正常,效果可靠.结论 急诊床旁心脏临时起搏,具有迅速、有效、简单、易行的特点,抢救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急性严重缓慢心律失常应用普通电极导管,在急诊进行床旁心脏临时起搏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急性严重缓慢心律失常患者21例,急诊床旁临时心脏起搏的方法及疗效.结果 21例均获成功,18例患者心率恢复正常,效果可靠.结论 急诊床旁心脏临时起搏,具有迅速、有效、简单、易行的特点,抢救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