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在监测宫颈鳞癌患者复发中的意义进行评价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12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宫颈鳞癌临床患者病例163例,对这组研究对象进行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检测,比较分析治疗后的抗原水平。结果患者的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在临床分期、肿瘤大小、盆腔淋巴结转移、并发感染之间存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水平进行检测对宫颈鳞癌患者的诊断以及监测疗效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及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的水平,结合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在评估宫颈肿瘤中所起的作用.方法 检测40例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SCC-Ag水平.结果 血清SCC-Ag水平与宫颈癌的病理分期有关,分期越晚,阳性率越高,同时血清SCC-Ag水平也越高.血清SCC-Ag≥4.0ng/mL时,其表达的阳性率与盆腔淋巴结转移有关.各病理学分期患者治疗后血清SCC-Ag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分期越晚,治疗后sCC-Ag表达较治疗前降低越明显,宫颈癌复发后SCC-Ag表达明显增高.结论 血清SCC-Ag的表达对宫颈癌的诊断、预后评估和疗效观察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CC)与糖类抗原125(CA125)检测在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经临床病理确诊的85例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60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患者以及45例健康妇女,采用雅培微粒子免疫分析仪IMX和罗氏电化学发光分析仪E170分别检测血清SCC和CA125数值,比较分析二者改变的临床意义。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及CIN组相比,宫颈鳞癌组治疗前血清SCC水平及阳性率均较高(P〈0.05);而CA125在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国际妇产科联盟(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of Gynecology andObstetrics,FIGO)分期中,SCC水平及阳性率随分期上升而增加(P〈0.05);而CA125仅浓度改变有统计学差异(P〈0.05)。SCC和CA125在不同病理分级中均无显著改变(P〉0.05)。宫颈鳞癌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SCC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A125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CC测定可作为宫颈鳞癌诊断的辅助指标,用于病情进展、治疗效果的监测。而CA125在宫颈鳞癌诊疗中的意义不大,二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对宫颈鳞癌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诊断宫颈宫颈鳞状细胞癌(SCC)的临床价值及治疗前SCC-Ag水平与SC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检测77例宫颈SCC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3个月的血清SCC-Ag及55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CC-Ag;比较宫颈SCC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的血清SCC-Ag水平及阳性率.分析SCC-Ag水平与宫颈SCC临床分期、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及局部肿瘤大小的关系.[结果]宫颈SCC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SCC-Ag诊断宫颈SCC的敏感度为83.1%,特异度为86.0%,准确性为84.2%.宫颈SCC治疗后1个月及3个月血清SCC-Ag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肿瘤临床分期晚、病理级别高、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SCC患者治疗前血清SCC-Ag水平明显高于临床分期早、病理级别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分别P <0.01,P<0.05,P<0.01).局部肿瘤直径≥4 cm的患者血清SCC-Ag水平显著高于肿瘤直径<4 cm的患者(P<0.01).[结论]血清SCC-Ag水平测定可辅助宫颈SCC的临床诊断并可作为预测肿瘤预后的指标之一;治疗前高SCC-Ag水平的患者预后差,应及时接受个体化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是从子宫颈鳞状上皮中分离出来的鳞状上皮细胞相关抗原TA-4的亚单位,由SCCA-1和SCCA-2抗原组成。SCC-Ag与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反映鳞状细胞癌生物特性的重要标志物,被广泛应用于全身各系统肿瘤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6.
宫颈鳞状细胞癌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宫颈鳞状细胞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多阶段的变化过程,其中癌基因的突变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一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技术对29例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的P53基因第7、8外显子和第7内含子突变进行检测,旨在探讨它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从分子生物水平探讨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7.
鳞状细胞癌抗原和癌胚抗原联检在肺癌临床上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 30余种肺癌的标志物[1] ,但没有一种标志物像甲胎蛋白 (AFP)与肝癌的关系确切 ,能作为诊断、鉴别诊断、疗效及预后评估的可靠指标。鳞状细胞癌抗原 ,(SCCA)是肺癌的标志物之一 ,其在肺鳞癌患者的阳性率文献报道从 1 6%~ 53.5%不等 [2 ] ,我们检测了部分肺癌患者血中 SCCA的含量 ,并结合癌胚抗原 (CEA)探讨两者单检及联用在肺癌临床上的意义。资料和方法一、对象  2 3例肺鳞癌 ,1 8例肺腺癌患者均为病理确认 ;2 0例良性疾病 (支气管炎、肺炎 )患者作为对照组 ,取血清待检。二、SCCA、CEA检测  SCCA为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妇科常见非恶性疾病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按纳入、排除标准共收集病例722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SCCAg浓度。结果 SCCAg浓度高于正常参考值2.00 ng/ml的病例有155例,涉及宫颈、输卵管、盆腔、子宫、卵巢及阴道等部位的良性病变。结论 SCCAg浓度升高及升高幅度不能作为诊断宫颈癌的依据,需结合其它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在帕金森病表达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测 定926 例帕金森病患者和776 例门诊保健体检者血清SCC-Ag 水平。结果 帕金森病患者中血清SCC-Ag 异常表达率明 显高于对照组(13.39% vs 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30,P =0.000)。其中,男性异常表达率高于女性(9.50% vs 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83,P =0.002)。71~80 岁组异常表达率高于51~60 岁组,61~70 岁组,81~90 岁组, 91~95 岁组(5.51% vs 0.97%,3.31%,3.67%,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428,P =0.000)。 Hoehn-Yahr 5 期 异常表达率高于H-Y 1 期,H-Y 2 期,H-Y 3 期和H-Y 4 期(46.15% vs 1.30%,3.90%,17.92%,31.36%),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χ2=90.957,P =0.000)。结论 SCC-Ag 对帕金森病辅助诊断、疾病严重程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闫丹丹  高涵  王宁 《系统医学》2023,(6):128-130+143
目的 探讨miR-195表达水平作为宫颈鳞状细胞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6年9—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中的21例确诊且初诊为早期(Ⅰa1~Ⅱa2期)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血清标本为观察组,同期健康志愿者22名为对照组,运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miR-195在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和健康志愿者血清中的表达程度,探讨其作为宫颈鳞状细胞癌肿瘤标志物的临床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miR-195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2,P<0.001)。血清miR-195诊断宫颈鳞状细胞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75(95%CI:0.569~0.781,P=0.001),截断值为29.86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1.43%、60.71%。结论 血清miR-195有可能作为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一项肿瘤标志物,对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病情况具有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在鳞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与放疗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IMX微粒子酶免疫分析系统检测141例鳞癌患者SCC-Ag表达水平。结果:鳞癌患者血清SCC-Ag表达水平高于正常人;宫颈鳞癌及食管鳞癌SCC-Ag表达在放疗前后有明显差异;食管鳞癌SCC-Ag表达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级呈正相关。结论:血清SCC-Ag可作为宫颈、食管鳞癌诊断和放疗疗效观察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53例浸润性宫颈鳞癌、15例原位癌、20例正常宫颈组织以及23例转移淋巴结中KAI1蛋白的表达。结果:KAI1基因在宫颈鳞癌及原位癌组织中的蛋白表达与正常宫颈上皮中的表达相比明显下调(P<0.05),原位癌与浸润癌中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I1的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以及宫颈间质肌层浸润深度均无相关性(P>0.05);KAI1在高中分化组中的蛋白表达高于低分化组(P<0.05),在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与其原发灶中的表达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转移抑制基因KAI1对宫颈鳞癌组织的恶性侵袭行为可能不是一个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癌基因C-erbB-2在子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宫颈鳞癌组织,20例宫颈良性肿瘤组织。15例正常宫颈组织中CerbB-2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宫颈良性肿瘤及宫颈鳞癌中C-erbB-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5%,51.66%;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X^2-23.67,P〈0.01),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鳞癌中,C-erbB-2的表达强度的差异均有显著性(Hc=10.2934;P=0.0058).在不同临床分期的宫颈癌中.C-erbB-2的表达强度差异亦有显著性(Hc=9.2126;P-0.0266),在淋巴结有转移与淋巴结无转移组之间,C-erbB-2的表达强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0)。【结论】①C-erbB-2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②检测CerbB-2可作为判定宫颈鳞癌恶性程度,评估其侵袭性及转移性的分子生物学指标。其对早期宫颈鳞癌的诊断及宫颈鳞癌的预后判定可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survivin在喉鳞癌(L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喉鳞癌的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方法,检测survivin mRNA在47例喉鳞癌组织、癌旁组织及14例正常喉组织中的表达。结果:(1)Survivin在正常喉组织中不表达;在喉癌组织、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6%(28/47)、25.5%(12/47),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分化程度越低、TNM分期越晚、淋巴结转移率越高,则survivin mRNA表达越强(均P<0.05)。结论:Survivin可能成为LSCC基因治疗的新靶点;其高表达预示肿瘤有较高的侵袭性和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cl-2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58例宫颈鳞癌,23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7例正常宫颈组织中bcl-2的表达。结果:58例宫颈鳞癌中,47例bcl-2呈阳性表达(81%),23例CIN中11例呈阳性表达(47.8%),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7例正常宫颈中1例呈阳性表达(14.3%)。结论:bcl-2在宫颈鳞癌中有较高水平的表达,可作为宫颈鳞癌的肿瘤标记物;在CIN中有低水平的表达,bcl-2的检测将有助于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yndecan-1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宫颈鳞状细胞癌51例(A组),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42例(B组),慢性宫颈炎、宫颈糜烂伴慢性鳞状上皮化生(慢鳞)24例(C组),另取正常宫颈组织10例作为对照(D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并比较各组宫颈组织中Syndecan-1的表达,分析Syndecan-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从慢鳞→上皮瘤样病变→宫颈癌,Syndecan-1的逐渐下调(P<0.05);Syndecan-1的表达与宫颈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Syndecan-1的低表达参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且其表达程度可作为预后不良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为口腔鳞癌的诊断提供一个新的指标。方法收集50例手术临床病理证实口腔鳞癌手术标本。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MP-2的表达。数据资料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结果 MMP-2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淋巴结转移有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口腔磷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MMP-2可以作为评价口腔鳞癌侵袭和转移能力指标。  相似文献   

1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6):2945-2946
目的探讨DNMT1(DNA甲基转移酶1)基因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和临床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6月来我院治疗口腔鳞癌的患者中选出63例,均患有口腔鳞状细胞瘤,对患者的DNA甲基转移酶1基因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分析DNA甲基转移酶1m RNA的表达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 63例患者口腔癌病灶鳞状上皮细胞中DNA甲基转移酶1表达阳性率为100%,而病灶旁组织上鳞状上皮细胞中DNA甲基转移酶1表达阳性率为34.92%(22/63),数据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同时DNA甲基转移酶1基因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等均无较大关联。结论 DNA甲基转移酶1在口腔鳞癌患者病灶组织中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