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自1981年至1990年8月,笔者在妇科临床工作中,遇到不少经行吐衄病人是由于瘀阻胞脉,血行不畅,伤及脉络,逆而上行以致口鼻出血,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小结于下: 相似文献
3.
4.
5.
逆经汤治疗经行吐衄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1991年以来自拟逆经汤治疗经行吐衄37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3例,年龄16~47岁;病程2个月至2年。1.2治疗方法逆经汤由柴胡、白芍、旱莲草、白及、大黄、栀子、金银花组成。每于月经来潮前或病情发作前7d服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经行吐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8.3%,治疗组有效率为95.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丹栀逍遥散加减冶疗经行吐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9.
何嘉琳主任中医师,是何氏妇科第四代传人,对妇科疑难病症的诊治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的诊治,摸索了一套独特的治疗规律.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治疗内异症之经行吐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经行吐衄是指在行经期间或行经前后出现吐血、鼻衄,甚或眼目出血者,往往伴有经量减少,甚至经闭不行,现代医学对本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浙江省中医院妇科主任中医师、首批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裘笑梅教授(1912—2001)从医近70载,既娴熟于中医传统辨证论治,又善于衷中参西,病证同治, 相似文献
11.
清肝引经汤治疗经行吐衄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中药治疗经行吐衄的疗效。方法:对40例患者采用清肝泻热、降逆止血法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5%。结论:清肝泻热、降逆止血法治疗经行吐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例 1.刘某 ,女 ,16岁 ,学生。 1996年初诊。患者自述 :近半年每于月经来潮前 1~ 2天 ,鼻窍衄血 ,量多色鲜 ,经行量少 ,伴面色红赤 ,心烦易怒 ,头痛且胀 ,口干味苦 ,舌红苔黄 ,脉弦数。此乃肝火炽盛 ,载血上逆 ,溢出清窍所致。治宜清肝泻火解郁 ,降逆止血。处方 :龙胆草 10g、黄芩 10 g、栀子10g、生地 10 g、川楝子 12 g、怀牛膝 10g、石决明 30 g、丹皮10g、白茅根 30 g。 3剂 ,水煎 ,经前服。服上药后 ,经前鼻衄减少 ,经量增多 ,面赤头痛诸症减轻 ,经后又投养阴柔肝之杞菊地黄丸加减治疗 3月 ,经前鼻衄未见复发。例 2 .岳某某 ,… 相似文献
13.
14.
女子在月经将要来潮前的1~2天,或是正值经行之际,或月经刚刚干净的1~2天,口鼻出现周期性的少量出血,但数日之后可自行消失者,称之为"经行吐衄"。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主要为肝肾阴虚、肝郁化火、胃火炽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胃癌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胃癌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规律。方法:统计分析10年来胃癌中医治疗涉及到证型的文献。结果:明确提出胃癌辨证分型的有43篇,共1266例,在报道的频次和例数上都较统一地认为脾虚型、瘀毒内阻型、肝胃不和型、气血双亏型、胃热伤阴型、痰湿凝滞型是胃癌的常见证型。 相似文献
19.
经行吐衄亦称倒经、逆经,现代医学称为代偿性月经.笔者应用本地民间治衄偏方进行改良,自拟方名脂黄逆经宁,于1980年以来治疗妇女经行吐衄屡获良效.现简介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癌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规律。方法:统计分析10年来胃癌中医治疗涉及到证型的文献。结果:明确提出胃癌辨证分型的有43篇,共1266例,在报道的频次和例数上都较统一地认为脾虚型、瘀毒内阻型、肝胃不和型、气血双亏型、胃热伤阴型、痰湿凝滞型是胃癌的常见证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