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调查与探讨某医科大学台湾留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更好地开展针对台湾留学生的管理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理论及事实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某医科大学台湾学生30名,对照组大陆学生49名,采用SDS自评抑郁量表、SAS自评焦虑量表、自尊量表进行抑郁、焦虑、自尊水平的调查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台湾留学生与大陆学生在抑郁的心理障碍方面有显著性差异(t=2.023,P=0.047),在其他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台湾留学生与大陆学生在抑郁指数上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4.479,P=0.034),说明台湾留学生的总体抑郁倾向显著高于大陆学生.台湾留学生与大陆学生在焦虑指数上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031,P=0.046),说明台湾留学生的总体焦虑倾向显著高于大陆学生.台湾留学生与大陆学生在自尊水平上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492,P=0.015),说明台湾留学生的自尊水平显著低于大陆学生.台湾留学生抑郁标准分与自尊分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5),焦虑标准分与自尊分呈显著负相关(P=0.037).同时,台湾留学生的抑郁标准分与焦虑标准分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0).结论 该医科大学的台湾留学生具有抑郁、焦虑的不良心理状态并且比大陆学生的自尊水平低.自尊发展是影响台湾留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与探讨某医科大学台湾学生的心理特征,为更好地开展针对台湾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提供理论及事实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取某医科大学台湾学生30名,对照组大陆学生49名,采用SDS自评抑郁量表、SAS自评焦虑量表、简单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抑郁、焦虑状况及应对方式的调查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台湾学生与大陆学生在抑郁的心理障碍方面有显著性差异(t=2.023,P=0.047),在其他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台湾学生与大陆学生在抑郁指数上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χ2=4.479,P=0.034),说明台湾学生的总体抑郁倾向显著高于大陆学生.台湾学生与大陆学生在焦虑指数上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t=2.031,P=0.046),说明台湾学生的总体焦虑倾向显著高于大陆学生.台湾学生抑郁标准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31),焦虑标准分与消极应对方式也呈显著正相关(P=0.018).同时,台湾学生的抑郁标准分与焦虑标准分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00)结论 该医科大学的台湾学生有可能存在抑郁、焦虑情绪,并与他们消极的应对方式互为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该研究旨在探讨初中生自尊、应对方式与其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中学生主观幸福感量表、自尊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对482名初中生进行了测试,收回有效问卷473份。结果①性别、家庭气氛等因素在主观幸福感总体及各维度上差异显著。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家庭气氛和睦的学生得分高于争吵的学生。②自尊、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心理健康呈中等程度的相关:③积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④自尊、消极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水平呈负相关。结论消极情感、家庭满意度、自尊、消极应对方式、学校满意度对心理健康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克拉玛依区维吾尔族、汉族青少年的焦虑、抑郁、自尊等心理状况,为克拉玛依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层整群抽样维吾尔族青少年387名、汉族青少年873名,以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自尊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交往焦虑量表为测量工具,调查维吾尔族、汉族青少年的心理行为特点。结果:维吾尔族青少年的抑郁、焦虑程度高于汉族青少年(t=5.1069,3.6857;P0.01)。汉族青少年的交往焦虑、自尊水平显著高于维吾尔族青少年(t=3.141,3.625;P0.01)。汉族青少年更倾向于采用更积极的应对方式(t=5.301,P0.01);在消极应对方面,汉族和维族青少年没有差异。结论:克拉玛依区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带有地区文化特点,汉族和维吾尔族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某独立学院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与自尊、应对、归因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独立学院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尊量表(SES)、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应对方式问卷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某独立学院及普通高等院校共505名大二学生进行统一问卷调查。结果独立学院学生SCL-90总均分及大部分因子分高于普通院校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8.95%。独立学院学生的自尊水平、应对方式及对失败的归因与专业满意度有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自责、幻想)、自尊水平、对失败的归因4个变量对SCL-90总分有影响。结论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普通高校学生;成熟应对方式、高自尊,对失败的内控性归因可以促进独立学院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希望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大学生的希望感与自尊、幸福感、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成人一般希望感量表、成人内—外心理控制源量表、自尊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应付方式问卷、自评抑郁量表和自评焦虑量表对369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大学生的希望感水平较高;年级、性别、专业、来源地对其希望感没有显著影响;2希望感与自尊、主观幸福感以及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3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希望感对自尊、幸福感、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应对方式均有显著的回归效应。结论大学生希望感是主观幸福感、自尊、心理控制源、抑郁、焦虑以及应付方式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科大学生孤独状况,探讨孤独感与自尊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状态与特质性孤独量表和自尊量表(SES)对500名医科大学生进行了评定。结果有相当多的医科大学生表示经常体验到孤独,医科大学生的孤独感在家在地、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上差异显著而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医科大学生的孤独分数与自尊显著负相关,自尊可以作为孤独的有效预测指标。结论自尊得分低的医科大学生其孤独得分高,医科高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要加强对大学生孤独心理的研究和干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医学新生的人际交往与自尊的现状及关系,为医学新生中存在交往焦虑的同学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赣南医学院2017级医学类学生302名,用罗森伯格量表(SES)和人际交往焦虑倾向量表(IAS)集体施测。结果医学新生自尊均分为(28.5±4.4)分,人际交往焦虑均分为(42.7±9.0)分,男女医学新生在自尊量表(t=3.304,P=0.001)和交往焦虑量表(t=-2.908,P=0.004)的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农村和城市生源地在人际交往焦虑量表得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61,P=0.011);独生子女情况在人际交往焦虑量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408,P=0.017);加入社团与不加入社团在人际交往焦虑量表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33,P=0.026);医学新生自尊得分与人际交往焦虑得分呈负相关(r=-0.529,P<0.01),医学新生自尊对交往焦虑有预测作用(P<0.01)。结论人际交往焦虑水平较高,自尊对交往焦虑有较好预测作用,医学院应该多给予医学新生人文关怀,降低交往焦虑。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汶川地震后一般灾区某医学院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其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拟问卷及事件影响量表(IES)、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焦虑自评量表(SAS)、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该院校的28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共发放问卷280份,有效回收率96.43%,23名学生IES总分≥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不同性别、工作状况、婚姻状况对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开展心理干预研究.方法 选用背景变量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感情与社会孤独量表、自尊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男、女美沙酮维持治疗者在主观支持(t=4.426,P=0.037)上有显著性差异;有无工作的美沙酮维持...  相似文献   

11.
留守儿童成年以后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留守经历对农村留守儿童成年以后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的影响。方法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自尊量表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河北省承德市2所高校的212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负性情绪、积极应对方式、自尊和人际关系与非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有显著差异;2相关分析表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负性情绪、消极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呈显著的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自尊与人际关系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留守经历对农村留守儿童成年后的心理健康有影响,与负性情绪产生、低自尊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及其与孤独感、应对方式的关系,为医学生教育及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中文版手机依赖指数(MPAI)、UCLA孤独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696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的MPAI平均得分为(42.82±11.30),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得分(t=1.975,P0.05);农村学生得分要高于城市/城镇学生得分(t=2.056,P0.05);不同年级及专业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学生MPAI得分与消极应对方式、孤独感呈正相关(r=0.31,0.29;P0.001),与积极应对方式呈不显著负相关。路径分析表明,消极应对方式在孤独感和手机依赖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10.8%。结论:孤独感、消极应对方式与手机依赖关系密切,孤独感能够通过消极应对方式影响手机依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医学生心理控制源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运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及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对145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不同性别医学生有势力的他人量表得分和积极应对方式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9,P〈0.05;t=-2.726,P〈0.05);在年级、是否独生,是否恋爱,城乡来源等因素上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2医学生的心理控制源有势力的他人量表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r=0.209,P〈0.05);与积极应对呈负相关(r=-0.172,P〈0.05);机遇量表与消极应对呈显著正相关(r=0.328,P〈0.01)。结论 1性别对医学生应对方式和控制源水平有影响;2相信他人能够控制自己生活中的事件的医学生多采用消极应对方式,反之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相信机遇的医学生多采取消极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社交焦虑的特点及相互关系,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GSES)、应付方式问卷(CSQ)和社交焦虑问卷(IAS)对368名大学生进行测评。结果①不同性别大学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解决问题应对方式中存在显著差异,但社交焦虑无显著性差异;理科、文科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差异不显著,但在社交焦虑和求助应对方式中差异显著。②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解决问题和合理化应对方式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而自责与社交焦虑呈显著正相关。③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一般自我效能感和自责、合理化应对方式三变量对社交焦虑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社交焦虑和应对方式上表现出差异性,并且大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和社交焦虑存在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幸福感指数量表、自尊量表等对954名大学新生进行小团体测验。结果①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是否为师范类专业、家庭收入高低上存在差异,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上存在非常显著差异 ②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存在显著负相关。结论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水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尊是预测大学新生主观幸福感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认知行为训练对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认知行为训练在解决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中的作用。方法使用Young的网络成瘾测量工具(YDQ)作为诊断工具筛选出81名网络成瘾大学生,对其中32名进行认知行为训练干预。并应用台湾陈淑惠教授的中文网络成瘾诊断量表(CIAS)、自尊量表(SES)、情绪社交孤独问卷(ESLI)和应付方式问卷进行训练前后测试。运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网络成瘾大学生接受团体干预组在诸多方面较对照组改善明显:成瘾总分(t=2.98,P=0.006)、自尊(t=-3.65,P=0.001)、情绪孤独(t=2.40,P=0.024)、社交孤独(t=2.29,P=0.030)、问题解决(t=-3.47,P=0.001)、自责(t=2.04,P=0.045)等几个方面较对照组改善明显。认知行为训练有助于网络成瘾大学生自我成长,提高自尊水平、改善其情绪社交孤独感受,并调整其归因及问题解决方式以达到改善网络成瘾程度的效果。结论认知行为训练对改善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症状和缓解相关问题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大学生孤独感、社交焦虑与手机依赖的关系。方法:采用孤独感量表、社交焦虑量表和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对952名大学生开展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结果:(1)大学生孤独感、社交焦虑和手机依赖呈正相关(P<0.01);(2)交叉滞后分析表明,前测孤独感对后测社交焦虑有预测作用,前测孤独感和社交焦虑均能预测后测手机依赖。结论:孤独感可以预测社交焦虑,两者均可以预测手机依赖。  相似文献   

18.
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为高职高专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肖计划修订的应对方式问卷对沧州市3所高职高专院校309名在校生进行测查。结果高职高专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分明显高于常模;在心理健康的躯体化和偏执因子上、在应对方式的合理化和自责因子上,男女生存在显著差异;积极的应对方式——解决问题与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恐怖呈负相关;求助与抑郁、精神病性呈负相关;消极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分之间呈正相关。结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并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社交焦虑、人际交往效能与大学生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以某师范院校238名住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交往焦虑量表及人际交往效能量表进行测量。结果①师范生睡眠问题检出率为34.5%;②大学生的睡眠质量与社交焦虑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0.307,P<0.01),睡眠质量与人际交往效能感存在显著负相关(r=-0.273,P<0.01),社交焦虑与人际交往效能存在显著负相关(r=-0.546,P<0.01)。结论社交焦虑对睡眠质量有显著预测作用,人际交往效能感具有显著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20.
社交焦虑与大学生自尊、自我接纳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4,他引:19  
目的 探索社交焦虑与大学生自尊、自我接纳的关系。方法 以“交往焦虑量表(IAS)”、“自尊量表(SES)”和“自我接纳问卷(SAQ)”,对487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IAS有5个条目和阳性率在40以上,IAS与ESS、SAQ呈显著性负相关(P〈0.001)。结论 大学生在社交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社交焦虑,自尊与自我接纳是影响大学生社交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