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张伟群  蔡俊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7):2110-2111
目的:调查分析心理护理在健康人群体检时所起的作用,为实施体检心理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6月~2011年12月,在体检中心做肝功检查的1 000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0名,观察组体检时先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除必备的检查外,不进行心理护理.对两组分别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将测评结果应用SPSS17.0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中有52名出现阳性,对照组有49名出现阳性,对出现阳性的体检者的SCL-90 评分进行统计,结果观察组SCL-90 评分在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均分以及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体检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可以明显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减少抑郁焦虑等情绪的发生,这对体检呈阳性的病人尤为重要,可以在体检中心试行.  相似文献   

2.
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负性心理情绪评分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洪 《中外医疗》2010,29(13):60-60
目的调查老年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A)患者负性心理情绪评分。方法 55例老年膝OA患者和51例同龄、同性别的同期体检者(对照组)同时接受了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老年膝OA患者的SCL-90总分、SCL-90总均分、阳性项目均数和阳性症状均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老年膝OA患者存在着明确的负性心理情绪表现,进行干预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3.
心理干预配偶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峰 《实用全科医学》2008,6(2):167-168
目的时乳腺癌患者配偶实施心理干预,探讨其时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82例住院准备接受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时照组41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1例患者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时配偶实施心理干预,干预1周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时2组患者进行测试比较。结果时照组与实验组SCL-90的总均分、各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对照组总均分、躯体化症状、抑郁以及焦虑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躯体化症状、焦虑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时照组总均分、各因子分均高于实验组,其中躯体化症状和焦虑与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时配偶实施心理干预能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杨彦  何森  刘雪慧 《西部医学》2017,29(12):1770-1773
【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及心理自评状况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的100例将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在PCI术前均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对照组行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常规基础护理上再行综合护理干预,术后再次对100例患者实行心理测评,最后将患者的术前测评和术后测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SAS、SDS和SCL 90三类测评数值均大于各类检测评分的阈值,两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的SAS、SDS、SCL-90的评分明显较干预前低,对照组的SAS、SDS和SCL-90的评分明显较干预前高。干预后对照组SAS、SDS、SCL-90的评分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行PCI治疗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综合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及心理自评状况具有改善效果,可在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5.
张敏  孙春燕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0):1101-1101
目的:调查绝经期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前情绪表现及心理需求。方法:绝经期宫内节育器取出术(手术组)76例术前接受临床精神卫生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心理需求评估,并与45例同龄未进行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女性(对照组)比较。结果:手术组的SCL-90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阳性症状均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心理干预总频次、心理干预总时间和每次心理干预时间也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均〈0.05.0.01)。结论:绝经期宫内节育器取出术前有较明确的负性情绪表现及较多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心理症状与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人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并于实施护理干预前后分别应用SCL-90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其进行测试研究。结果①实验组实施干预后患者心理症状中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附加量表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②应对方式中实验组的面对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早期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减少患者的负性心理反应,改善心理健康状况,可促使患者对疾病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对疾病的康复有重要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父母心理状态调查及干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父母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将260例唇腭裂患儿父母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30例)在接受常规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130例)实行常规护理。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其心理状态及干预效果。结果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父母存在很多心理问题,经心理干预后实验组患儿父母SCL-90总分、阳性项数及焦虑、抑郁、恐惧、人际关系等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父母存在很多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后其心理状态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食管癌患者围术期的心理状态,观察心理干预对患者术后心理情绪的影响。方法将86例已确诊的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食管癌围术期常规护理,实验组除采取常规护理外,同时进行分阶段心理干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正常对照。采用SCL-90量表进行心理评估。结果①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方面评分高于正常组。②术后实验组抑郁、焦虑和恐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术后实验组在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方面评分下降(P〈0.05),对照组评分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两组躯体化症状评分显著高于手术前(P〈0.01)。结论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均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青山区社区护士的心理状况,探讨青山区社区护士心理状况较好的原因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164名社区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护士SCL-90量表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分均也低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山区社区护士的心理状况较好,能为社区居民提供较好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甲亢手术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调查,为手术的成功奠定基础。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42例甲亢手术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结果①甲亢患者的SCL-90评分、阳性项目评分以及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症状的评分分别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②男性甲亢患者SCL-90评分调查结果显示,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偏执的评分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甲亢组142例患者术前的正性刺激量、负性刺激量、总刺激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甲亢组142例患者的正性刺激量、负性刺激量、总刺激量评分分别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围术期即术前、术中及术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给予积极的心理治疗及护理,引导患者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尽量回避负性生活事件的刺激或改变对负性事件的看法,才能减轻患者的心身痛苦,从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实施身心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50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护理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实施身心健康教育,分别在第1次住院后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状况。结果:身心健康教育干预后,观察组KPS总分、ECOG评分、生存质量总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观察组生存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身心健康教育可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确保疾病的治疗效果,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刘静凡 《中外医疗》2014,(17):169-17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改善眼碱烧伤患者身心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该院收治的56例眼部碱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相比于护理前,两组护理后SAS评分显著降低(P<0.05);相比于对照组护理后,实验组护理后SAS评分显著降低(P<0.05);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眼碱烧伤患者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患者身心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张玉清  史素丽  张丽梅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5):143-144,147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症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200例老年慢性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100例.分别进行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并对老年抑郁量表(GDS)评分和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护理前及护理后半、一年护理干预组患者GDS评分分别为(15.9±4.1)、(9.3±1.1)、(7.7±1.0)分;常规护理组分别为(16.6±3.9)、(12.6±2.1)、(10.3±1.1)分;两组护理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半、一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护理干预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病合并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多维度干预对初产妇分娩质量和剖宫产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2012年10月~2013年6月收治的2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使用常规产科护理,干预组除常规产科护理外给予多维度干预。分别记录两组初产妇的分娩方式、分娩时间,分娩后使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进行生命质量评估。结果两组生命质量比较,干预组躯体功能[(46.23±26.36)分比(41.53±23.07)分]、躯体健康所致角色限制[(58.14±25.36)分比(53.73±24.47)分]、躯体疼痛[(88.23±15.35)分比(84.23±25.14)分]、总体健康感[(48.23±25.16)分比(34.23±27.37)分]、生命力[(66.23±27.26)分比(46.23±21.07)]、社交能力[(79.23±25.46)分比(66.23±27.27)分]、情感问题所致角色限制[(76.23±29.36)分比(74.29±31.37)分]、心理健康[(78.29±27.36)分比(63.28±24.37)分1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剖宫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7.0%比46.0%,P〈0.05);干预组分娩时间短于对照组[(9.26±2.45)h比(15.54±3.2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维度干预对于降低剖宫产率效果显著,能够减少分娩时间并且改善产妇的分娩质量。  相似文献   

15.
牟淑善 《中原医刊》2014,(22):105-107
目的 探讨身心综合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日照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身心综合护理.干预3个月后评价疗效,患肢功能评价采用Fugl-Meyer (FMA)评定法,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采用Barthel指数(BI).心理水平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测评.结果 干预前两组FMA和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MA和BI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但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均有所下降,而观察组HAMD评分和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身心综合护理对脑卒中偏瘫具有良好的预防干预作用,同时改善了患肢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王莉 《中国医药导报》2013,(13):108-109,112
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对子宫切除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将90例子宫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45.3±9.4)分]明显少于对照组[(53.5±8.6)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SDS评分[(45.8±8.4)分]亦明显少于对照组[(53.3±7.7)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程优质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身心状态,并对患者的依从性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例提高《基础护理技7恸学科教学效果的积极意义.方法选取武警边防部队士官学校2012级卫生专业64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学号1至64号单双号将学员分为实验组(单号)和对照组(双号).对照组采取传统病例教学.实验组采取标准化病例教学.结果实验组理论、实践1和实践2三大科成绩的平均分均超过85分,远远高于对照组(P〈O.05),实验组对于标准化病例教学法及教员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实验组对基础护理技术学科的兴趣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开展标准化病例教学有助于树立学员护理规范意识,强化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增强学员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加强护理管理干预在健康体检中的作用.方法 以2013年3-5月实施护理管理干预后来院健康体检的客户为观察组,2012年11月至2013年2月实施护理管理干预前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客户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客户200人,对照组客户300人.观察组加强护理管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加强护理干预前后,在客户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和护理人员技能方面产生的差异,并作统计分析.结果 观察组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护理管理干预后,护士技能水平显著提高,并且就诊氛围明显改善,为客户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显著增强了客户对健康体检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后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颅脑损伤后综合征患者70例,均为2007年1月~2013年12月在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脑外科的就诊患者,将其分为常规护理组(n=35)和心理护理组(n=35)。两组患者均在神经科药物治疗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综合性心理护理,两组患者均干预8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抑郁、焦虑等症状的评估,并比较其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干预8周后,常规护理组和心理护理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SAS:(45.84±4.87)、(37.52±4.73)分,SDS:(52.84±4.75)、(43.91±4.21)分]均较前[SAS:(53.04±5.12)、(52.82±6.47)分,SDS:[(57.17±5.42)、(57.32±4.65)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t=2.42、2.14、3.24、2.89,P〈0.05或P〈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值更大(t=2.21、2.19,P〈0.05);两组患者活动能力、日常生活、健康感觉、家庭及朋友支持和生活前景认识等5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上升(常规护理组:t=2.32、2.39、2.19、2.45、1.20,P〈0.05,心理护理组:t=3.07、2.94、2.98、2.89、2.86,P〈0.01),且心理护理组上升值更大(t=2.27、2.11、2.16、2.19、2.16,P〈0.05)。结论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对于颅脑损伤后综合征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对抑郁、焦虑等心理症状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 IE )患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兰陵县人民医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6月收治100例HIE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只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50例在常规治疗护理外给予早期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儿预后。结果实验组智能发育指数(MDI)、运动发育指数(PDI)均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促进HIE患儿智力及运动发育,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