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为了解嗜血杆菌在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分离率及耐药情况,我们采用含有50mg/L万古霉素的哥伦比亚羊血巧克力琼脂平板分离该细菌,用K-B法做药敏试验。结果960位患者共分离出嗜血杆菌252株,分离率为26.3%。其中流感嗜血杆菌(HI)92株,副流感嗜血杆菌(HPI)160株,β-内酰胺酶(β-Lac)阳性34株。药敏主要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氧氟沙星产生耐药。随着嗜血杆菌耐药率的不断增高,有必要进行该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2.
住院呼吸道感染患儿嗜血杆菌检出率及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患儿嗜血杆菌的检出及耐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02年6月呼吸内科住院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55例,用低压吸引器接一次性吸痰管,吸取患儿咽喉部痰液进行培养分离嗜血杆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ATBNH药敏条件进行药敏分析。结果:嗜血杆菌检出率29.1%,对头孢三代类、阿奇霉素、环丙沙星、泰能、氨曲南等抗生素敏感,对红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等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其耐药率分别为81.2%、68.8%、31.2%。结论:本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以嗜血杆菌感染率较高,且以副流感嗜血杆菌感染为主,临床上应首选头孢三代、阿奇霉素、泰能等类抗生素治疗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本地区呼吸道感染中嗜血杆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性,以便有效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7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嗜血杆菌的培养及鉴定,以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β-内酰胺酶试验采用Nitrocefin纸片法.结果 共分离出嗜血杆菌130株,分离率为17.11%(130/760),其中流感嗜血杆菌85株,占65.38%(85/130),副流感嗜血杆菌45株,占34.62%(45/130).药敏结果显示两种嗜血杆菌的耐药性没有明显差异(P>0.05),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阿齐霉素、亚胺培南、头孢他啶的耐药性均较低.小于5%,是治疗的首选药物.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29.23%.结论 本地区呼吸道感染嗜血杆菌的耐药形势严峻,产β-内酰胺酶阳性率较高,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本院呼吸道感染标本中嗜血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标本接种于嗜血杆菌巧克力平板,对分离到的嗜血杆菌进行鉴定、β-内酰胺酶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为21.8%,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左旋氧氟沙星、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28.4%、16.4%、10.2%、3.1%、31.1%、90.2%和52.9%。结论嗜血杆菌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阿莫西林/棒酸和二代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率高于其他抗生素。加强嗜血杆菌耐药谱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延缓耐药菌株快速上升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102株呼吸道嗜血杆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β-内酰胺酶的产生和耐药性。方法:采用专用嗜血杆菌分离培养基(HAE)分离细菌,在血琼脂平板和M-H平板上做卫星试验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采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726份痰及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102株嗜血杆菌,分离率为14.0%;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为14.7%;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50.0%和40.0%。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79.0%和82.5%,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9.4%和75.0%。而对阿奇霉素,氨曲南,二代和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率均高于90%。结论:痰和咽拭子标本中嗜血杆菌的分离率无明显区别。分离出的嗜血杆菌主要以流感嗜血杆菌为主,对阿奇霉素,氨曲南,二代和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性要高于其它抗生素,可作为首选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6.
1037份呼吸道感染者标本嗜血杆菌的分离及其耐药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地区呼吸道感染者嗜血杆菌的携带状况及其耐药性,以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专用嗜血杆菌分离培养基(HAE)对1037份痰及咽拭子标本行嗜血杆菌分离培养和K-B法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155株嗜血杆菌,其中流感嗜血杆菌(Hi)54株,副流感嗜血杆菌101株。155株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为16.13%,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14.84%、71.61%和45.81%,而对氨曲南、阿奇霉素、二代和三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均低于10%。结论呼吸道嗜血杆菌感染以副流感嗜血杆菌为主,临床宜首选头孢二、三代、泰能等抗生素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0~2012年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道嗜血杆菌(Haemophilus)分布和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哥伦比亚巧克力平板培养基分离嗜血杆菌,卫星试验初步鉴定,嗜血杆菌鉴定卡(NH卡)确认鉴定菌株,纸片琼脂扩散法(Kirby~Bauer)做药敏试验并检测β-内酰胺酶。结果2010~2012年共分离出394株嗜血杆菌,其中流感嗜血杆菌126株(31.2%),副流感嗜血杆菌268株(68.8%),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的产生率为40.8%;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呋辛钠、环丙沙星、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并有逐年升高趋势,副流感嗜血杆菌对头孢呋辛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也有明显的高耐药率和逐年升高的趋势。两种细菌对三代四代头孢菌素、加酶抑制剂青霉素和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明显较低。结论呼吸道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低于副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治疗这类细菌的感染可首选三代四代头孢菌素和加酶抑制剂青霉素。临床微生物室应加强对呼吸道嗜血杆菌常规分离培养及药敏试验,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降低嗜血杆菌的耐药率。  相似文献   

8.
102株呼吸道嗜血杆菌的分离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 β -内酰胺酶的产生和耐药性。方法 :采用专用嗜血杆菌分离培养基 (HAE)分离细菌 ,在血琼脂平板和M -H平板上做卫星试验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 ,采用K -B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在 72 6份痰及咽拭子标本中 ,分离出 10 2株嗜血杆菌 ,分离率为 14 .0 % ;嗜血杆菌 β -内酰胺酶的产生率为14 .7% ;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 5 0 .0 %和 4 0 .0 % ,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分别为 79.0 %和 82 .5 % ,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 6 9.4 %和 75 .0 % ,而对阿奇霉素、氨曲南、二代和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率均高于 90 %。结论 :痰和咽拭子标本中嗜血杆菌的分离率无明显区别 ,分离出的嗜血杆菌主要以流感嗜血杆菌为主 ,对阿奇霉素、氨曲南、二代和三代头孢菌素的敏感性要高于其它抗生素 ,可作为首选治疗用药  相似文献   

9.
嗜血杆菌(haemophilus)是一种苛养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存在呼吸道中,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脑膜炎及菌血症等感染性疾病。呼吸道标本分离到的嗜血杆菌主要为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Hi)和副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influenzae,HP),在儿科病例中尤为常见,  相似文献   

10.
嗜血杆菌是苛养性细菌,是引起脑膜炎和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也与许多严重感染性疾病有关.其生长不仅需要X、V因子,而且受革兰氏阳性菌的抑制,分离培养极为困难.6岁以下的儿童易感,特别是对吸烟告和患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病人是一种潜在的重要病原菌.有文献报道嗜血杆菌的耐药性有上升趋势.为了解其培养情况及耐药现状,我们做了以下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2007~2008年呼吸道感染的细菌谱及耐药性变化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锐  杨再国 《西部医学》2010,22(4):651-653
目的了解医院近年来呼吸道感染的细菌谱及耐药性变化情况。方法对2007-2008年临床疑为呼吸道细菌感染的1063例患者的痰标本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呼吸道感染菌前7位是:克雷伯菌30.9%,假单胞菌18.8%,大肠埃希菌12.1%,阴沟肠杆菌9.1%,不动杆菌7.3%,金黄色葡萄球菌6.1%和表皮葡萄球菌5.5%。2008年呼吸道感染菌前7住是:假单胞菌30.6%,克雷伯菌15.0%,念珠菌12.1%,不动杆菌10.7%,表皮葡萄球菌9.7%,大肠埃希菌9.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4%。所有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都在增加,最高增加达24%。结论机会致病细菌引起呼吸道感染增多,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增高,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嗜血杆菌与许多严重感染性疾病有关,尤其流感嗜血杆菌(HI)的致病性最强。嗜血杆菌主要感染呼吸道黏膜,所致疾病分为两类,即原发感染和继发感染,前者主要属外原感染,通过呼吸道传播,常见于儿童;后者主要由正常寄居于上呼吸道的无荚膜菌株所致,多见于成人。两类感染均可引起呼吸道本身疾患,亦可引起其它部位的感染,如菌血症、脑膜炎、脓毒性关节炎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发布及其耐药性,给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菌株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全自动VITEK-32微生物分析仪对从病人的痰培养出的269株病原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检测分析. 结果鉴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157株(58.36%)、革兰氏阳性球菌53株(19.7%)、假丝酵母菌59株(21.93%),其中革兰阴性杆菌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头孢呋新、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高,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达到33.3%;革兰阳性球菌对呋喃妥因、环丙沙星、红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庆大霉素的耐药率最高,达到83.3%;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头孢呋新的耐药率较高,头孢呋新的耐药率达到58.3%. 结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占优势,各种菌对抗生素均呈不同程度耐药,临床用药应参考检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烧伤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8月~2011年11月从烧伤病房患者感染的各类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对病原菌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从烧伤病房住院患者的130例标本中共分离出95株细菌。分离率排在前4位的细菌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31.58%)、铜绿假单胞菌(25.26%)、鲍曼不动杆菌(12.63%)和大肠埃希菌(9.47%)。耐药性试验提示,所分离到的病原菌绝大多数呈现多重耐药特别是对临床上最常使用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有较高的耐药率。结论烧伤病房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加强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  相似文献   

15.
住院老年病人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目的 了解老年病人住院期间呼吸道感染情况及病原菌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 对我院1997年1月-1999年10月住院的老年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610例在肺科住院的老年病人中,有感染的113例,占18.5%(113/610),菌群组成以G^-杆菌为主(40.1%),真菌次之(37.7%),G^ 球菌相对较少(22.2%),G^-杆菌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3.0%-100.0%,其耐药率较低的抗生素为丁胺卡那。结论 老年病人患有严重基础疾病,易感菌群为G^-杆菌,真菌次之;G^-杆菌对氨苄青霉素的耐药率高,而对丁胺卡那的耐药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及耐药性特点。方法对27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痰标本中检出病原菌239株,最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其中革兰阳性杆菌和革兰阴性杆菌都显示出了较高的耐药性。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的耐药情况较为普遍,应合理使用有效的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学龄前儿童流感嗜血杆菌带菌率及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深圳市健康学龄前儿童口咽部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Hi)携带率、菌型特点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提供Hi感染的临床防治依据。方法选择深圳市具有代表性的三所日托幼儿园健康儿童181名,进行口咽部Hi携带率监测,Hi分离株进一步作生物学分型及耐药性研究。结果从181份样品中共分离到流感嗜血杆菌45株,阳性率为24.9%。生物学分型分别为Ⅰ型2株(4.4%)、Ⅱ型13株(28.9%)、Ⅲ型18株(40.0%)、Ⅳ型2株(4.4%)、Ⅴ型2株(4.4%)、Ⅵ型2株(4.4%)、Ⅵ型0、Ⅷ型6株(13.3%)。耐药株数(耐药率)分别为:氨苄西林12株(26.7%)、复方新诺明19株(42.2%)、氯霉素8株(17.8%)、四环素10株(22.2%)、氨苄西林/舒巴坦1株(2.2%)、氨曲南1株(2.2%),头孢噻肟、头孢克肟、利福平、阿齐霉素、氧氟沙星均为0。结论深圳市学龄前健康儿童口咽部Hi生物学分型以Ⅱ型、Ⅲ型为主,对常见抗生素耐药情况不甚严重,特别对头孢噻肟、头孢克肟、利福平、阿齐霉素、氧氟沙星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生殖道感染及支原体药物敏感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妇产科门诊女性生殖道感染情况及支原体对药物敏感分析,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整理了我院妇产科门诊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标本检查白带常规、淋病奈瑟菌(N.gonorrhoeae)培养、支原体(Mycoplasma)培养及药物敏感、衣原体(Chlamydia)检测的情况。结果假丝酵母菌(Candida)感染率为11.08%;滴虫感染率为1.96%;淋病奈瑟菌感染率1.49%;衣原体感染率0.83%;支原体感染率45.19%;解脲脲原体(Uu)感染率41.48%,药敏结果显示其对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敏感率最高,对临床使用普遍的阿奇霉素敏感率仅为35.29%。结论淋病奈瑟菌感染、支原体感染较以前报道有升高趋势,主要以Uu为主,其耐药率逐年增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