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淋巴结穿刺活检标本在淋巴瘤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2018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诊断的914例淋巴结穿刺活检标本,评估淋巴结穿刺活检标本用于淋巴瘤病理诊断的可行性及准确性。结果 914例中诊断淋巴瘤352例(39%),且352例淋巴瘤标本中有346例(98.3%)诊断出淋巴瘤具体亚型,其余6例(1.7%)诊断为B细胞淋巴瘤。结论淋巴结穿刺活检标本具有较高的淋巴瘤诊断率,可用于淋巴瘤具体亚型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细菌常规分布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送检标本152份在进行普通细菌培养的同时增加L型的培养.结果总阳性71例(46.8%).其中细菌42例(27.7%);L型阳性58例(38.2%)(p<0.01).结论为提高培养的阳性分离率,有必要增加L型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细菌常规分布情况 ,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送检标本 152份在进行普通细菌培养的同时增加L型的培养 .结果 总阳性 71例 (46.8% ) .其中细菌 42例 (2 7.7% ) ;L型阳性 58例 (3 8.2 % )(p <0 .0 1) .结论 为提高培养的阳性分离率 ,有必要增加L型培养  相似文献   

4.
链球菌感染中L型致病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幽门螺杆菌L型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扫描电镜发现幽门螺杆菌的L型与其它细菌的L型一样形态不规则,呈多形性,有圆球体、巨形体、短杆状、串珠状和腊肠样,大小不等。超薄切片可见细胞壁部分或完全缺失,菌体内部结构稀疏,电子密度降低,部分菌体含有大量原生小体,有的正从细胞内释放出来,是细菌L型繁殖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6.
扫描电镜发现幽门螺杆菌的L型与其它细菌的L型一样形态不规则,呈多形性,有圆球体、巨形体、短杆状、串珠状和腊肠样,大小不等。超薄切片可见细胞壁部分或完全缺失,菌体内部结构稀疏,电子密度降低,部分菌体含有大量原生小体,有的正从细胞内释放出来,是细菌L型繁殖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7.
朱冬青 《医学信息》2003,16(5):211-211
在1708份标本中,常规方法培养383份为阳性,L型培养(高渗环境培养)621份为阳性,这表明L型细菌由于细胞壁的缺损,细菌呈多形性,可通过除菌器,在一般培养基上不生长而漏检,进行L型培养可提高阳性率,为临床用药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L型细菌是在体内或体外,人工诱导或自然条件下均可形成,诱发因素很多,如溶菌酶和溶葡萄球菌素、青霉素、胆汁、抗体补体等。细菌L型较原菌生长繁殖缓慢,一般经L型培养,2-7d后会有1%琼脂平板上形成中间较厚,四周较薄的荷包蛋样的细小菌落,深陷于琼脂中。1 材料与方法 培养基《预防医学微生物学习检验技术》中的①高渗盐增菌培养基;②改良Kagan氏培养基。 烛罐培养器 37C温箱。 标本来源于湘雅医院门诊和住院部1708份送检标本。  相似文献   

8.
钩端螺旋体L型致病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相似文献   

9.
血管平滑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血管平滑肌细胞L-型钙通道的调控桂培春(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所生理室,北京100005)电压和时间依赖性L-型钙通道是血管平滑肌(VSM)细胞外钙离子经细胞膜进入细胞内的主要途径,当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兴奋时,胞外的钙离子经L-型钙通道进入细胞内...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消毒剂及紫外线对L型菌的诱导及杀灭情况,为指导现场消毒杀菌工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常用消毒剂与紫外线作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或枯草杆菌,观察L型菌的诱导及杀灭情况。结果采用常用消毒剂消毒,发现仅75%乙醇作用1min内可诱导金黄色葡萄球菌形成L型,L型菌仍具有DNA酶活性、溶血作用,凝固酶仍为阳性;在紫外线消毒中,在不干燥的条件下,即使杀灭照射剂量足够,仍不能达到完全杀灭细菌的目的。结论采用乙醇消毒,应严格保证有效作用浓度和足够的消毒时间;采用紫外线消毒.应严格控制空气及物体表面的湿度,从而达到完全杀灭细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发的一种传染病。1882年,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由Robert Koch发现,至今仍是致人类死亡主要病原体之一。更可怕是,多重耐药(MDR)和广泛耐药(XDR) Mtb患病率的明显增加。上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宣布结核病处于全球性紧急状态。结核病的最佳预防措施是接种疫苗,但是卡介苗(bacille Calmette-Guérin,BCG)对成人的保护效力不完全。随着Mtb基因序列的检测成功,疫苗的研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已经有十几种候选疫苗准备或已进人体临床试验阶段。当前热门的候选疫苗包括重组BCG疫苗、减毒Mtb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等。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快速检测结核杆菌耐药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杆菌的耐药性。方法:结核杆菌耐药性检测基因芯片的制备;临床分离株结核杆菌培养和药敏检测;结核杆菌基因组DNA的制备和结核杆菌耐药基因的聚和酶链反应;基因芯片的杂交、洗涤、检测与分析。结果:临床分离株结核杆菌培养和药敏检测结果:1株为药物敏感株结核杆菌(对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肤丁醇4种药物均敏感);4株为多耐药株结核杆菌(对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肤丁醇4种药物均耐药);药敏检测结果与5位患者临床的诊断性治疗的结果完全一致;进一步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上述结果相符合。结论: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结核杆菌的耐药性,准确、快速、高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EDTA热修复炎性肉芽肿组织石蜡切片,能否提高荧光定量PCR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方法对125例炎性肉芽肿组织石蜡切片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同时进行常规荧光定量PCR检测和EDTA热修复后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常规荧光定量PCR检测检出分枝杆菌75例(60%)阳性,其中结核杆菌74例(59.2%),非结核分枝杆菌1例(0.8%),阳性病例平均阳性基因拷贝数6.35×105/ml/例;EDTA修复后荧光定量PCR检测检出分枝杆菌88例(70.4%),其中结核杆菌83例(66.4%),非结核分枝杆菌5例(4%),阳性病例平均阳性基因拷贝数7.36×106/ml/例。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EDTA热修复后荧光定量PCR检测可以大幅度提高炎性肉芽肿组织石蜡切片的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的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4.
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感染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感染标本的病原学的检测方法。方法以非高渗分离培养法诱导并获得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纯培养物,将其感染豚鼠后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采用PCR方法检测稳定L型培养物的IS986序列并鉴定其性质。结果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在常规细菌学方法检查中不能发现或鉴定,但采用非高渗分离培养法能够检出,5例动物病变组织有4例检测出稳定L型,PCR直接扩增动物病变组织有3例呈阳性反应。结论采用以非高渗分离培养和基因检测为主要内容的非高渗分离培养法.能够快速的检测出样品中潜伏存在的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可提高病原学诊断的阳性率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作为最有效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DC),树突状细胞在结核病免疫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未成熟DC(iDC)捕获抗原并逐渐发育成熟,携带抗原成份从感染组织迁移至外周免疫器官,将抗原成份提呈给T、B淋巴细胞激发免疫应答,起着连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作用,并通过分泌IL-12、IFN-γ等细胞因子参与机体免疫调节。深入研究DC在结核病免疫中的作用机制将为抗结核新型疫苗的开发及免疫治疗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噬是结核免疫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噬可以杀灭结核分枝杆菌、调节促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增加抗原递呈功能.自噬与其他抗菌途径如维生素D3、炎性体、泛素系统存在协同作用.另一方面,结核分枝杆菌可以调控巨噬细胞的自噬.目前,自噬已成为临床重要的诊疗靶点.其能诱导自噬的药物,可以作为佐剂治疗耐药性结核;能有效诱导自噬的疫苗,可能提供更好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在病理组织中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TB-DNA)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96例临床诊断结核的穿刺病理活检标本进行石蜡包埋切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TB.DNA,并行抗酸染色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三种检测与临床诊断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在196例临床诊断结核的石蜡包埋组织中,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136例,阳性率为69.39%,抗酸染色检测阳性69例,阳性率为35.20%,组织病理学检查阳性102例,阳性率为52.04%,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率最高。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简便、快捷,敏感性强、特异性高,可作为结核病分子病理诊断的重要检测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刀豆蛋白A(ConA)对结核病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对TH1/TH2平衡的调节。方法:以ConA 100(E2组)或500μg(E1组)腹腔内注射预处理结核病小鼠,观察生存时间、肺组织病变及菌落计数;检测脾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IFN-γ、IL-4。结果:ConA可延长结核病小鼠的存活期。第2周,感染对照组(C组)肺组织大面积受累,而E2组病变较轻,E1组仅局部有炎性细胞浸润;第4周,C组出现严重的炎症变化,E2组病变范围小,E1组病变局限化,出现淋巴细胞结节。E1、E2组的菌落计数于第2周显著低于C组;第4周,E1组显著低于E2及C组。第2周,E1、E2组IFN-γ的水平显著高于C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第4周,E1组IFN-γ水平显著高于C组及E2组(P<0.01),而IL-4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ConA预处理可使TH细胞以TH1应答为主,增强小鼠对结核杆菌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结核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及其亚群的变化,并进行免疫机制探讨。方法:就诊于我院2008-11/2009-08的结核病患者32例(实验组),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1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了结核病患者(包括19例初治患者和13例复治患者,以及痰涂片结果不同的19例肺结核患者)和对照组中外周血中DCs及其亚群的变化。结果:实验组DC1亚群的比率和DCs的总数分别为(0.28±0.13)%和(0.42±0.1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DC1亚群的比率和DCs的总数(0.47±0.23)%和(0.65±0.22)%(P0.01)。痰涂片阳性患者外周血中DC1亚群的比率和DCs的总数分别为(0.16±0.04)%和(0.24±0.06)%,明显低于痰涂片阴性患者DC1亚群的比率和DCs的总数(0.28±0.14)%和(0.43±0.12)%(P0.05)。初治患者与复治患者外周血中DCs的总数及其亚群的比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Cs可作为结核病传染源初筛和抗结核疗效观察的参考指标,反映不同结核病患者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