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增生病为中青年女性常见病、多发病,我院自2001年1月-2012年10月共收治34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特征和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206例乳腺增生病患者的病理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乳腺肿块切除37例,乳腺区段切除169例,术后随诊151例(1-5a),无复发.结论 乳腺增生病选择肿块或者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效果满意,通过病理检查既可明确诊断,还可以预防其恶变.  相似文献   

3.
乳腺1号治疗乳腺增生病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是最常见的浮腺疾病,笔者采用乳腺1号(自拟方)治疗本病80例,疗效满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乳腺增生病辨证施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增生病是成年妇女最为常见的乳腺疾病。为乳腺导管和腺泡上皮细胞数量增多,纤维组织增加,即非炎症又非肿瘤。中医无此病名,据文献记载和临证的表现,附合中医乳癖的范围。《中国医学大辞典》记载:“结核于乳房内,小者如梅,大者如李,按之坚硬,不移不动,核随喜怒消长,时时隐痛或不痛,皮色如常”。其病因多责之于气郁。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中国医学大辞典》中指出:“由肝脾二经之气郁,结滞而成”。说明本病是由肝郁气滞,淤阻不通或气郁,冲任失调形成  相似文献   

5.
乳腺增生病在中医学称为“乳癖”,是乳腺病中的多发病、常见病。主要见于中年妇女,其临床表现为: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乳房肿块、乳头溢液、月经失调、情志改变,体检乳房内可触及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不规则结节。通过钼靶X线、B超等可以检测。近几年来.我们采用针灸治疗此病1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队列研究设计方法,将521例患者分为两组,电针治疗组(治疗组)使用电针治疗,中药离子导入对照组(对照组)使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7%,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良好,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生病为生育期女性常见疾病,因二者生理、病理的相关性,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现代医学对二者起共同治疗作用的药物较少,主要有甲孕酮、三苯氧胺、维生素E,虽有一定疗效,但因其不能忽视的副作用使其用药的局限性增加,而中医药因其辨证的整体性,治疗的个体化及疗效的确切性,在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上更凸显了优势,但尚存在不足,亟待未来在子宫肌瘤合并乳腺增生病的中医药治疗上有进一步的突破。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乳腺增生病的病理形态学特点,探讨一种简单易行的病理分类方法。方法复习25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的病理切片,观察常见病变的出现频率,应用免疫组化对增生明显病例进行鉴别诊断。结果乳腺增生病常见形态学有9种,普通导管上皮增生132例(52.8%),肌上皮增生130例(52%),纤维组织增生87例(34.8),纤维腺瘤样变98(39.2%)为多见,非典型增生10例(4%),同一病例可见多种病变,以2~3种病变者居多。重度及旺炽型增生CK5/6阳性率90.9%,34βE12阳性率81.8%,而非典型增生CK5/6阳性率10%,34βE12阳性率0。结论将乳腺增生病分为单纯性增生和非典型增生两大类是可行的,CK5/6和34βE12在单纯性增生和非典型增生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辨证治疗乳腺增生病78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笔者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乳腺增生病,收到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78例,全部为女性。病程在1a以内者13例,1~3a者23例,4~5a者24例,5a以上者18例;年龄最小为26岁,最大为53岁,26~40岁49例,40岁以上29例...  相似文献   

11.
俞步顺 《医学文选》1995,16(5):381-382
乳腺增生病(Mammary adenosis)亦称纤维囊性乳腺病、乳腺病、乳腺结构不良、乳腺小叶增生症等。现将乳腺增生病的治疗现状予以介绍。1 一般性治疗1.1 观察:由于大部分病人在发病数月至1~2年后随着卵巢功能失调的恢复能自行缓解,因此确诊后也可不作任何治疗,但需定期检查。1.2 胸罩:对乳房体积较大者可用胸罩托起乳房以减轻疼痛。上海市第六医院采用磁性胸罩治疗亦有缓解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选择合理的乳腺增生病治疗方法。方法观察及对比180例乳腺增生病经中医中药、乳腺近红外线治疗半年或1年前后的临床表现及彩超改变情况。结果180例乳腺增生病经综合治疗后,疼痛减轻或消失168例,占93.3%;肿块缩小或消失150例,占83.3%;触及结节减少或消失161例,占89.4%;减少或消失30例,占全部溢液的93.0%。彩超:腺体密度减低162例,占90.0%;结节影减少或消失161例,占89.4%;导管影变细或消失107例,占全部导管影增粗92.1%;腺体结构变清晰132例,占73.3%。结论采用综合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3.
乳腺增生病(附258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  赵勤 《卫生职业教育》2005,23(11):100-102
通过对甘肃省肿瘤医院1995年8月~2004年12月期间收治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81例乳腺增生病例分析,结合复习有关文献,对本组病命名、临床分型和病理特点及治疗原则提出见解。强调乳腺增生病是一种常见、多发的良性病变,但其中囊性增生伴随增生活跃的乳头状瘤病时,癌变几率较高。指出规范对本病Ⅰ型小叶增生诊治行为;正确掌握Ⅱ型乳腺腺病的手术适应证;深化对Ⅳ型硬化性腺病和Ⅴ型纤维病的临床特点的认识;提高对囊性增生(Ⅲ型)的诊断水平和手术规范化是肿瘤专科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乳腺增生胶囊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其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机理。方法:采用苯甲酸雌二醇联合黄体酮肌内注射30d造成大鼠乳腺增生模型,造模成功后再连续灌胃给药30d,观察乳腺增生胶囊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乳腺增生胶囊能降低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乳腺增生胶囊可改变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血流动力学,增加乳房的微循环灌注量,这是其治疗和预防乳腺增生病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5.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病12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乳腺增生病在中医学称为"乳癖",是乳腺病中的多发病、常见病。主要见于中年妇女,其临床表现为:乳房疼痛(常为胀痛或刺痛,与月经周期及情绪变化有关)、乳房肿块、乳头溢液、月经失调、情志改变,体检乳房内可触及单个或多个  相似文献   

16.
我们自1990年以来,运用自拟“乳癖汤”结合西药治疗乳腺增生病6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对50例诊断明确的乳腺增生病患者给与逍遥散加减方,水煎服,日1剂,14天1个疗程,共治疗观察3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率68%,好转率32%,总有效率100%。结论:逍遥散加减方可调和气血,软化乳房肿块,消除疼痛,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8.
乳腺增生病亦称乳腺纤维囊性病,是常见的乳房疾病之一,尤其是妇女,发病率较高。笔者1981年以来用自拟“奶脾汤”治疗本病103例。疗势较为满意。兹总结如下: 一、临床资料: 本组103例均按第二次全国乳腺癌会议关于乳腺增生病的诊断标准。对可疑为乳腺纤维瘤等其它疾病的均作了组织病理学检查和省级以上医院诊断以除外。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选择合理的乳腺增生病治疗方法。方法观察及对比180例乳腺增生病经中医中药、乳腺近红外线治疗半年或1年前后的临床表现及彩超改变情况。结果180例乳腺增生病经综合治疗后,疼痛减轻或消失168例,占93.3%;肿块缩小或消失150例,占83.3%;触及结节减少或消失161例,占89.4%;减少或消失30例,占全部溢液的93.0%。彩超:腺体密度减低162例,占90.0%;结节影减少或消失161例,占89.4%;导管影变细或消失107例,占全部导管影增粗92.1%;腺体结构变清晰132例,占73.3%。结论采用综合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20.
独一味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8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家萍 《右江医学》2004,32(4):378-378
乳腺增生病是最常见的乳腺疾病 ,具有自限性和反复性。今年以来 ,我们采用独一味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 86例 ,取得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治疗组 86例全部是乳腺增生病门诊患者 ,年龄 17~ 5 5岁 ;病程最短一周 ,最长 30年 ;已婚已孕 6 5例 ,未婚未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