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三位一体"无缝护理模式应用于妊娠糖尿病病人对血糖控制、依从性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10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三位一体"无缝护理模式,均干预4周。观察干预前后两组血糖水平、健康知识评分变化,并比较干预后两组治疗依从性和妊娠结局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餐后血糖(PBG)、空腹血糖(F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评分中的饮食控制、自我监测、孕期卫生、运动方式、并发症预防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监测血糖、生活规律和定期复查方面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羊水过多、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以及剖宫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位一体"无缝护理模式在妊娠糖尿病病人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能够有效调节病人血糖水平,提高依从性,增强健康意识,改善病人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互联网糖尿病三级管理团队在妊娠糖尿病血糖管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医院建立妊娠档案的妊娠糖尿病病人1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行妊娠糖尿病常规健康指导,观察组行互联网糖尿病三级管理团队血糖管理。对两组病人随访至分娩,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疾病管理能力、血糖水平、血糖控制效果及妊娠分娩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自我管理态度、饮食依从性、自我管理效能、运动锻炼依从性、血糖监测能力及自我护理行为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FP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空腹血糖控制有效率及病人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剖宫产率、巨大儿、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糖尿病三级管理团队能有效提高妊娠糖尿病病人血糖管理能力,有利于病人妊娠期血糖的控制,降低不良妊娠结局,提高病人满意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阶段性达标管理模式对妊娠糖尿病(GDM)病人妊娠期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建立孕期档案的110例GDM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妊娠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妊娠期健康教育基础上实施阶段性达标管理。比较两组病人血糖控制效果、疾病管理能力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饮食管理、运动管理、用药管理、并发症管理、血糖监测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血糖有效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剖宫产率、巨大儿发生率、胎儿宫内窒息率、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阶段性达标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GDM病人疾病管理能力,有助于病人血糖控制,从而降低产妇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4.
罗凤娟  何华玲  包能珍 《全科护理》2020,18(18):2232-2235
[目的]探讨基于PCPA模式的认知行为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宣教,观察组实施基于PCPA模式的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孕妇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应用基于PCPA模式的认知行为干预有助于改善孕妇血糖水平,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联合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抽签法将76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病人实施饮食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病人心理护理和运动疗法干预。分别于实施护理前后检测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BG)水平,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病人心理状态,观察两组病人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护理后FPG水平、2hPBG水平、HAM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5.06%,低于对照组的21.04%(P0.05)。[结论]心理护理和运动疗法在妊娠糖尿病病人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病人血糖状况和心理状态,降低病人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4):4694-4695
探讨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选取我院102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组,各5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统计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血糖控制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BG)及午餐后2h血糖(2h PB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7.84%,低于对照组31.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于降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具有显著效果,对于改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生活方式、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各项生活方式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餐后2h血糖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高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其生活方式,对血糖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5年8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74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和分娩前(干预后)血糖控制效果,记录产妇妊娠结局(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和胎膜早破发生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低血糖、新生儿窒息、巨大儿、新生儿黄疸等)。[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早产和胎膜早破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低血糖、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和新生儿黄疸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妊娠期糖尿病病人提供个性化护理,可以取得更好的血糖控制效果,改善产妇分娩结局,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麦金莲  石惠珍 《护理研究》2014,(13):1627-1629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妊娠糖尿病病人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12月—2011年11月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作为对照组,以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6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作为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营养干预,为其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并严格按方案实施。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血糖变化及孕产妇和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空腹血糖、3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孕妇围生期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膜早破的发病率、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围生儿的并发症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治疗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血糖并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曹静威  朱社宁  陈丽莲 《全科护理》2013,(16):1531-153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9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比较分娩前餐后2h血糖正常率、孕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分娩前餐后2h血糖监测正常率高于对照组,且孕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给予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维持孕产妇正常血糖水平、促进孕产妇和胎儿健康、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知识-信念-行为模式对妊娠糖尿病(GDM)病人自护能力、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GDM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将病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妊娠期健康教育,观察组应用知识-信念-行为模式进行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自护能力和血糖水平,并对两组病人随访至分娩,比较两组病人的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总分(128.5分±6.2分)高于对照组(110.5分±5.7分),干预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剖宫产、巨大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知识-信念-行为模式能有效提高GDM病人的自护能力和病人血糖控制效果,减少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糖尿病病人护理干预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产科定期产检并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病人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接受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的血糖水平以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血糖控制情况及其妊娠结局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能够有效降低血糖及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妊娠糖尿病病人血糖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以2010年12月-2011年11月收治的80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作为对照组,以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收治的86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作为干预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营养干预,为其制定个体化的饮食方案并严格按方案实施。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的血糖变化及孕产妇和围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空腹血糖、3餐后2 h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孕妇围生期并发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膜早破的发病率、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围生儿的并发症巨大儿、早产儿、新生儿窘迫、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治疗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血糖并获得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4.
庞明然 《妇幼护理》2023,3(15):3554-3556
目的 探讨在妊娠糖尿病孕妇中应用健康教育和早期个性化护理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期间于本院就医的妊娠糖尿病孕妇 70 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将孕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35 例。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早期个性化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妊娠结局、血糖指标以及负性情绪。结果 观察组的不 良妊娠结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 2h 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焦虑情 绪、抑郁情绪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健康教育和早期个性化护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进行干预,能缓解孕 妇的不良情绪,降低血糖水平,改善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饮食、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万方、PubMed、EBSCO、Springer Link数据库关于饮食和运动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血糖控制和妊娠结局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相关文献进行筛选和资料提取,并按照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评判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RCT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RCT。干预组(饮食和运动干预)病人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值及妊娠不良结局(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巨大儿、早产、胎儿窘迫)发生情况均低于对照组(常规护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进行饮食和运动干预,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血糖水平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某社区服务中心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患有2型糖尿病的老年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纳入36例,完成31例)与对照组(纳入36例,完成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前后血糖水平、认知水平及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血糖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糖尿病知识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在饮食、运动、用药及自我监测方面的依从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控制情况和治疗依从性,在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中开展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17.
胡春燕 《全科护理》2016,(12):1225-1227
[目的]探讨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102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干预措施,观察组给予基于希望模型设计的心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焦虑、抑郁、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希望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结果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P0.05)。[结论]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干预能改善病人不良心理情绪,改善血糖控制效果,提高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Orem自理模式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后血糖水平、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结果]试验组病人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胎膜早破、产程延长、羊水过多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新生儿畸形、早产儿、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Orem自理模式可有效调节妊娠期糖尿病病人血糖水平,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19.
王丹 《妇幼护理》2022,2(7):1581-1583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开展健康教育及饮食护理干预对妊娠结局影响。方法 选取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12 月我 院收治的 130 例妊娠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抽签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 65 例。对照组应用常 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健康教育及饮食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血糖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结果 护理 后,两组的空腹血糖水平、餐后 2h 血糖水平均比护理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干预组的上述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干预组的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为 10.77%,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 32.31%(P<0.05)。结论 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开展健康教育及饮食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糖,提高生活 质量,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日记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控制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本院7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查证,依据护理干预模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2组孕妇均给予常规对症药物的支持治疗,对照组孕妇给予常规一般护理干预措施,对家人进行健康饮食的教育和指导护理;观察组孕妇给予自我管理日记护理干预措施,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糖控制达标率和妊娠结局)。结果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血糖整体控制水平来看,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清C肽(空腹血清C肽和餐后2 h C肽)整体控制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从母婴健康来看,观察组的剖宫产率和母婴健康指数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模式,有利于提升医院的护理质量,开展的孕妇自我干预模式可以有效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降低了剖宫产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