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膜瘤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大多来自蛛网膜帽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占颅内原发肿瘤的13%~26%,仅次于胶质瘤,每年患病率约4.5/10万。脑膜瘤患病年龄多在70-80岁,女性患者多见,约是男性的2倍。  相似文献   

2.
脑膜瘤是颅内常见肿瘤,源于覆盖脑表面的脑膜细胞,同时也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女性发病率较高的肿瘤。RonaS.Carroll等[1]认为脑膜瘤占原发颅内肿瘤的18%,占脊柱内肿瘤的25%。女性颅内脑膜瘤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脊柱内脑膜瘤发病率女男之比为10比1。在女性月经期、黄体期和妊娠期,原生长缓慢的脑膜瘤常增长加速。数位学者[2-4]报道了脑膜瘤在妊娠中晚期增大、速度加快,症状加剧,妊娠结束后症状明显缓解。另外,发现乳腺癌患者中脑膜瘤发生率较正常人群的高。Gruber T等[5]报道了一例因子宫内膜肉瘤行子宫全切加双侧卵巢切除术后长期服用醋酸…  相似文献   

3.
正颅底占位多见于脑膜瘤、颅咽管瘤、垂体瘤。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良性肿瘤,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19.2%,女性与男性的比例约为2:1,发病高峰年龄在45岁,凡属颅内富于蛛网膜颗粒于蛛网膜绒毛之处皆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1~2]。2015年2月本院收治1例显微镜下前颅底脑膜瘤切除术后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1病例介绍  相似文献   

4.
脑膜瘤"脑膜尾征"的MRI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膜瘤“脑膜尾征”的MRI表现、病理学基础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5例具有“脑膜尾征”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脑膜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检查,术中与临床神经外科医生合作,在切除脑膜瘤瘤体的同时,切除术前增强MRI图像中“脑膜尾征”相对应的脑膜组织,术后送病理学检查,观察“脑膜尾征”处脑膜组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在获取的45例“脑膜尾征”的组织标本中,37例(82.2%)有脑膜瘤细胞的浸润,光镜下可见多个成团状或巢状肿瘤细胞聚集在纤维结缔组织中;3例(6.7%)光镜下仅见大量的结缔组织反应性增生,未见肿瘤细胞:5例(11.1%)光镜下可见大量红细胞及增生的血管和炎症细胞浸润,未见肿瘤细胞。脑膜尾中有无肿瘤细胞浸润与瘤周水肿和脑膜瘤的良恶性分级相关(P〈0.05),而与脑膜瘤本身的大小和脑膜尾征的形态无相关性。结论大多数“脑膜尾”组织中有肿瘤细胞浸润,在切除脑膜瘤瘤体的同时,应常规切除“脑膜尾征”对应的脑膜组织。  相似文献   

5.
<正>脑膜瘤是指起源于脑和脊髓表面蛛网膜细胞的肿瘤,占颅内肿瘤的14%~18%。桥小脑角脑膜瘤(CPAM)是指起源在脑桥小脑角脑膜的肿瘤,占小脑角区肿瘤的6%~15%[1-3]。CPAM临床发病率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需与其他病变尤其是听神经瘤相鉴别。本文回顾性分析了40例经病理确诊的CPAM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病理特征,以期为临床诊  相似文献   

6.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伟正  毛庆 《华西医学》2008,23(1):173-174
颅内血管外皮细胞瘤(hemangiopericy-toma,HPC)是一种罕见的颅内血管性肿瘤,发病率低,约占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29%~1%[1],占脑肿瘤的1%。1942年Stout和Murray首先报道并将其命名为hemangiopericy-toma[2],以往将其归为脑膜瘤的一种类型,Lolova对肿瘤酶组织化学的研究和Popoff的电镜观察,证实颅内HPC与身体其他部位的HPC完全相同,与脑膜瘤在组织学和生物学行为上均有不同之处[3,4]。后来,Joseph通过检测NF2基因,从分子基因水平证实,HPC与脑膜瘤不同源[3,5]。其来源于脑膜间质的毛细血管Zimmerman细胞,该细胞是紧贴毛细血管网状纤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明确脑膜尾征巨大脑膜瘤的MRI特点及其与病理学相关性,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无明确脑膜尾征巨大脑膜瘤,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并对其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明确脑膜尾征巨大脑膜瘤的病理类型主要为低侵袭性,其中成纤维细胞型所占比例最高,约为72%,而过渡型占16%,脑膜细胞型占12%。结论 MRI所示无明确脑膜尾征巨大脑膜瘤的病理类型主要为成纤维细胞型,提示脑膜尾征可能与病理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8.
内含脑膜瘤/脑膜增殖成分的睾丸畸胎瘤非常罕见。组织学上除分化成熟的成分外,还包含与周围神经节及神经胶质相邻的脑膜瘤/脑膜增殖区域。免疫组织化学显示瘤细胞SSTR2A和PR强阳性、EMA弱阳性。临床确诊需结合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  相似文献   

9.
<正>脑膜瘤作为一种相对较为常见的颅内肿瘤,其病症发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等部位,临床上常采取脑膜瘤切除术治疗[1-2]。研究报道[3-4]显示,对于脑膜瘤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在术后的康复治疗过程中,常会表现出抑郁、焦虑、担忧、躁动等不良情绪,严重时会直接影响到术后的正常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影响,不利于患者预后改善。为了分析心理干预对行脑膜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康  相似文献   

10.
侧脑室脑膜瘤手术前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侧脑室脑膜瘤甚少 ,约占颅内脑膜瘤的 2 %。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1993年报道 12 8例 ,占4 0 7% [1] 。我院 1974~ 2 0 0 0年共收治侧脑室脑膜瘤4 8例。该肿瘤生长部位特殊 ,病情重 ,变化快 ,有其特殊性。为总结提高专科病的护理质量 ,现将本组临床资料及手术前后的护理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男性 2 2例 ,女性 2 6例 ,年龄 17~ 4 7岁 ,平均 32岁。头疼 4 8例 ,呕吐 4 2例 ,视乳头水肿 4 8例 ,视力下降 36例 ,中枢性面瘫 18例 ,一侧腹壁反射消失 12例。全组 4 8例均行手术切除。病理报告 :纤维型脑膜瘤 30例 ,组织型脑膜瘤 12例 ,恶性脑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膜血管周细胞瘤(hemangio Pericytoma,HP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9例脑膜HPC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15~95个月,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脑膜HPC常见症状为头痛头昏、肿瘤压迫和颅内高压;CT/MRI检查见肿瘤与脑膜相连,增强扫描明显强化。光镜下肿瘤细胞丰富,核圆形或卵圆形,核仁不明显;间质富含“鹿角状”血管,网状纤维包绕单个瘤细胞。免疫标记瘤细胞CD34局灶阳性,PR阴性,1例EMA局灶弱阳性。7例随访15-95个月,4例术后复发,复发病例中l例术后35月腰椎转移。结论:脑膜HPC是一种少见肿瘤,确诊需依靠病理学检查。脑膜HPC影像学上与脑膜瘤相似,但其生物学行为、病理组织学及预后不同于脑膜瘤,易复发和远处转移,术后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2.
特殊类型脑膜瘤和脑膜的血管外皮瘤的临床病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收集少见的特殊类型脑膜瘤,包括微囊型4例,富于淋巴浆细胞型2例,脊索样型2例,透明细胞型1例,分泌型1例,乳头型2例,间变型2例;另脑膜的血管外皮瘤5例,共19例。除HE染色外,并做5种免疫组化染色(vimentin、EMA、keratin、FⅧ、GFAP)及AB-PAS染色,5例还做了常规电镜检查。另用11例常见类型脑膜瘤做同样染色进行对照。通过研究总结出各型脑膜瘤的形态特征,结合临床、形态和免疫组化等结果,讨论了各型肿瘤的发生机制。提出过去诊断血管母细胞性脑膜瘤大多实为脑膜的血管外皮瘤,其免疫组化和电镜特征不同于脑膜瘤而与外周性血管外皮瘤相同,是一种位于CNS的血管外皮瘤,而不再认为是脑膜瘤的亚型。  相似文献   

13.
封面文章     
正脑膜瘤常有脑内外双重血供的情况,脑外血供来源于脑膜动脉,脑内血供来源于穿行于脑实质的软脑膜动脉,其中脑外动血供来源为主。但脑膜瘤若有脑内动脉供血,手术前结扎颈内动脉才能避免术中大出血的风险。因此,术前对脑膜瘤血供的来源判断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增强T2 FLAIR在脑膜瘤的临床应用进行归纳,发现增强T2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探讨增强T2 FLAIR序列上脑膜瘤周边弧线状强化的特点及其病理改变,明确肿瘤与脑实质交界面的血供情况,给临床提供术前指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手术证实的89例脑膜瘤MRI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3.0 T MR扫描,包括矢状面和横断面T1WI,横断面T2WI、T2 FLAIR,增强后矢状面和横断面T1WI,以及最后加扫T2 FLAIR。结果 89例病例中所有脑膜瘤都显示明显强化。在增强T2 FLAIR上,54例(60.7%)脑膜瘤显示出周边弧线状强化,其中25例(28.1%)在平扫T2 FLAIR序列或增强的T1加权像上都未见该征象。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颅内外双重血供,病理证实该征象阳性的脑膜瘤表面具有更高的微血管密度,可能为软脑膜动脉血供区。52例(58.4%)显示脑膜尾征,该征象显示在35例患者的增强T2FLAIR比T1增强序列更明显。结论脑膜瘤增强T2FLAIR上可显示周边弧线形强化特征,可有效判断肿瘤与脑实质交界面的病理特征,从而判断脑膜瘤的软脑膜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15.
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占全部乳腺癌的1%,近年发病率有所上升[1].尽管其发病率低,但死亡率却与女性乳腺癌相似[2],可能与患者和临床医师不够重视有关.患者就诊时病期偏晚,常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2-3].因为MBC病例少,相应的临床研究也较少,其诊疗大多来自于回顾性研究和女性乳腺癌的经验.本文就近年来相关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脑膜瘤在颅内肿瘤中相当多见,占颅内肿瘤15%,自从CT应用于颅内检查,对脑膜瘤定位诊断是准确的,但在定性方面尚不能完全确诊,导致有些病人不能及时手术,仍需股脑造影检查来了解肿瘤供血情况,因此股脑造影检查仍为目前脑膜后定性诊断较为可靠的方法[1~2]。我院自1982年开展股脑造影以来,对脑膜瘤定性诊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将33例股脑造影诊断为脑膜瘤的病例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33例中,男性16例,女性17例,年龄分别为23~52岁。临床症状有头痛、呕吐、视力下降及肿瘤所在部位引起的运动障碍。以上病例均进行了股脑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17.
脑膜瘤来源于脑膜和蛛网膜颗粒 ,多属良性 ,发病率占颅内肿瘤的第二位 ,约占 15 %~ 17%。因其发生部位不同 ,临床表现多样 ,极易误诊。本文收集了北京宣武医院 1995~ 1999年具有代表性的脑膜瘤 36例 ,入院前均就诊于多家医院且被误诊 ,后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脑膜瘤。现就其误诊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15例 ,女 2 1例 ;年龄最小 9岁 ,最大 70岁 ,平均 4 1岁。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13年。1 2 首发症状 头晕、头痛伴呕吐 10例 ,全身或局限性抽搐 5例 ,肢体麻木、无力、言语不清 5例 ,复视、视力下降、偏盲 4例 ,眩…  相似文献   

18.
恶性脑膜瘤17例CT、MRI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恶性脑膜瘤的CT、MRI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17例恶性脑膜瘤的CT、MRI影像学表现,并结合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恶性脑膜瘤多形态不规则,其密度或信号多不均匀,脑膜尾征多粗短而不规则。增强扫描大多呈不均匀强化。结论:恶性脑膜瘤的CT、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膜血管瘤病(MA)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观察1例MA患者的临床表现、MRI及组织学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女性,23岁.因发作性癫(痫)1年余人院.MRI示右顶叶皮质内约2.6cm×2cm大小团片状短T2、长T1及等T1异常信号.镜检示脑膜上皮细胞和纤维母细胞样梭形细胞增生,并围绕在皮质内的小血管周围,伴有钙化和砂砾体形成,病灶内可见残存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免疫组化显示增生的梭形细胞vimentin(+);血管内皮细胞CD34(+);残留的胶质细胞GFAP和Olig-2(+).结论 MA为脑皮质良性病变,预后良好.形态学上MA需与侵袭性脑膜瘤、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动静脉血管畸形等鉴别.  相似文献   

20.
在脑肿瘤中,脑膜瘤发病率仅次于胶质瘤。脑膜瘤多为实质性,发生囊性变着较少,据文献报告在4%~10%之间。我们复习了1989~1995年期间收治的脑膜瘤病例63例,其中4例为囊性脑膜瘤,占6.35%,均误诊为胶质瘤或转移瘤,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见附表2讨论2.1囊性脑膜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