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用药讲究辨证施治,只有在准确辨证的基础上“对症下药”,才能有预期的治疗效果。否则,吃下的药与所患的病不相吻合,轻则耽误病情,重则使病情恶化。就拿中成药地黄丸来说,常用的有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此类中成药均作为补益肝肾之品,随着加入药物的不同,作用就有所不同,使用时必须根据自己的疾病情况及体质辨证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2.
地黄丸类中成药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卫民 《中成药》1989,11(1):39-40
六味地黄丸为滋阴补肾的代表方,在原方基础上加减而衍生出一系列地黄丸类中成药。本文介绍地黄丸类成药的组成、临床运用及现代研究。  相似文献   

3.
六味地黄丸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中成药,临床应用较多,下面从西医诊断、中医辩证的角度略谈一下六味地黄丸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观察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在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cral ulcer,ROU)的临床疗效。纳入ROU患者72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和维生素B2片进行全身治疗。2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对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六味地黄丸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中成药,临床应用较多,下面从西医诊断、中医辩证的角度略谈一下六昧地黄丸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陈腾飞  姜思竹  刘清泉 《中医杂志》2014,(19):1708-1710
报告脑部结节性硬化症病例1例,患者诊断明确,经辨证使用中药治疗1年,达到临床治愈,且随访10个月病情未见反复。该患者中医辨证为肾精不足、肝郁化火、络脉瘀阻,采用补肾填精、疏肝清热、活血通络法治疗,方用丹栀逍遥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味,并配合中成药。  相似文献   

7.
雨薇 《养生月刊》2006,27(9):794-795
在滋补类中药中,临床推荐使用频率最高的,大约就是名称中带“地黄丸”三个字的中成药,其品种虽多,但规格剂量与用法用量却基本相同,最常见的都是每瓶200丸的蜜丸或水蜜丸的包装,每天服3次,每次服8丸,而每8丸就相当于原生药材3克。各种“地黄丸”均以六味地黄丸为基础,其组方分别为补血的熟地黄、收涩的山茱萸(制)、清热凉血的牡丹皮、补虚的山药、利水渗湿的茯苓和泽泻,辅料多为淀粉与糊精。在此基础上针对各种病机适量添加不同草药组合成辨证施治、标本兼治的中药饮片。中医中药的可贵之处在此得到最好的体现,只要调动其中几味药的成分与剂…  相似文献   

8.
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笔者接诊的糖尿病(中医诊断为消渴)人中,经常自服或遵医嘱服六味地黄丸,联合其它药物治疗糖尿病,但经过密切观察。多年随访发现;六味地黄丸是中成药。大多数服用者却不能按照中医理论,辨证论治,而是人云亦云。结果不仅不能很好的治愈疾病。造成药源浪费,有时还会使病情加重。现就102例糖尿病患者滥用六味地黄丸的情况总结报告如下。供临床医师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收治的84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实验组患者给予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辨证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结论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朱瑄 《中医临床研究》2010,2(24):23-23,25
六味地黄丸是中药方剂和中成药的统称.配方具有三补三泻的特点.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六味地黄丸具有增强免疫、抗衰老、抗疲劳、抗低温、耐缺氧、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改善肾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及较强的强壮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成药杞菊地黄丸对老年性白内障发展的控制。方法:设口服杞菊地黄丸为主药,并局部点吡诺克辛钠滴眼液的患者为治疗组;单纯眼局部点吡诺克辛钠滴眼液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在一定的时间内视力改变情况。结果:治疗组视力下降速度明显减缓,而对照组视力下降较快、较明显。结论:中药杞菊地黄丸对老年性白内障的发展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郝延军  赵晓笠  桑育黎  陈婧 《中草药》2013,44(2):180-182
目的 以六味地黄丸为研究对象,探索采用中成药对照提取液对中成药进行定量测定的质量控制新方法.方法 制备六味地黄丸对照提取液,确定HPLC色谱条件,对六味地黄丸提取物中5-羟甲基糠醛、莫诺苷、马钱苷、芍药苷和丹皮酚的量进行标定;并对该提取物进行3个月常温稳定性试验.结果 该色谱条件对5种成分的分离良好;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5种成分峰面积的RSD均小于1.5%.结论 采用中成药对照提取液对六味地黄丸进行质量控制方法可行;该方法可大大降低质量控制成本,更全面控制中成药的质量,为研究建立新的中成药质量控制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传统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补中益气丸等,无论医生还是患者,都知道属于中药;而近年来市场出现的许多新中成药则不然。  相似文献   

14.
王涛  康广盛 《中医药信息》2012,29(2):111-113
通过对六味地黄丸类方医案的文献整理,将频数、因子、聚类等现代统计学分析方法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对地黄丸类方的医案进行分析整理,探讨本类方证的辨证规律。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辨证分类框架和辨证要点框架,以期对类方方证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5.
知柏地黄丸是一种常用中成药,是由经典代表方剂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柏而成,出自《医宗金鉴》,它加强了滋肾阴清相火的作用。传统应用于阴虚火旺,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等症。当前较多用于常见女性疾病的治疗。笔者为了解其应用现状查阅文献,整理如下以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6.
两种生产工艺对六味地黄丸丹皮酚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文峰  杨秀珍 《中成药》2002,24(1):66-67
六味地黄丸是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六味中药材制成的中成药制剂,它出自于我国古代文献<小儿药证直诀>[1],对腰酸膝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以及小儿囟开不合等肝肾阴虚症状有较好的疗效,并且是我省最畅销的中成药之一.但某药厂在过去一段时间生产的六味地黄丸(大蜜丸)丹皮酚含量偏低,有时达不到<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2]规定(丹皮酚含量规定不得少于0.07%),影响了疗效.为确保质量,对六味地黄丸生产工艺进行改进,现将改进前后的两种生产工艺和测定结果分析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在养生中的应用.方法:根据3例亚健康者典型案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典型案例提示六味地黄丸作为一个经典名方,其应用仍然需要符合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结论:六味地黄丸在养生中的应用必须进行辨证,不可盲目使用,否则调养效果不佳,甚则影响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8.
地黄丸治疗小儿呼吸道反复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9年11月~1990年3月北京中医院门诊和病房用地黄丸(包括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治疗呼吸道反复感染患儿60例,观察了地黄丸对患儿免疫功能和微量元素的影响,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60例患儿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1岁以内2例,1~3岁15例,3~7岁34例;7~14岁9例,最小者10个月,最大者14岁,平均年龄5.04岁。病例选择根据1988年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几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制订的小儿脾虚证的诊断标准:凡是经常呼吸道反复感染,平均每月最少一次以上,临床具备面色萎黄、食欲不佳、多汗、大便不调等症状。中医辨证属脾虚型,列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组,分别用六味地黄丸(26例),麦味地黄丸(22例)杞菊地黄丸(12例)治疗。  相似文献   

19.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种中成药中地黄苷D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三种中成药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中地黄苷D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Hypersil C18分析柱(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4∶96),流速为1 mL/min,室温,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平均回收率分别是六味地黄丸98.6%,RSD为2.6%;麦味地黄丸97.4%,RSD为2.1%;杞菊地黄丸98.0%,2.1%。结论:本方法可用于该三种成药中地黄苷D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正在补肾的中成药中,人们应用颇广泛的属六味地黄丸。其实,在地黄丸的家庭中共有八个"兄弟",六味地黄丸只是其中之一,其余七种均是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以其他药材配伍而成的,虽同为补益肝肾之品,但因各自增加了不同的药材,使其适应证也有所不同的侧重,表现出各自的特点。而中医用药讲究辨证施治,只有在准确辨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