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冶炼、轧钢、铸造、热处理和夏日的农田水利、修路盖楼等高温环境下劳动,如防护不好极易中暑。 中暑症类型 热射病型 如果高温主要使体温调节功能失常,热量积聚体内而发生中暑称“热射病”型,它的主要表现是皮肤干燥、烧灼、体温上升、脉搏和呼吸加快、头疼、头晕、恶心等。 热痉挛型 如果高温主要使水和盐的代谢发生严重障碍而发生的中暑叫“热痉挛”或中暑的“热痉挛”型,主要表现为四肢和腹部肌肉发生痉挛(即抽筋)、大量出汗、口干、头昏、头痛,一般说来体温并不升高。  相似文献   

2.
中暑     
《社区医学杂志》2011,9(15):70-72
<正>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的环境条件下,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根据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不同,通常将中暑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日)射  相似文献   

3.
我院采用分节段选择性颈胸脊神经后根部分切断治疗手与上肢痉挛14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4例,男性5例,女性9例,年龄在5—20岁,其中脑膜炎后遗症8例,脑瘴6例,双上肢对称痉挛5例,单上肢痉挛4例,双上肢不对称性痉挛5例。所有病人均表现受累肢体严重痉挛,肌张力增高,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分析重症中暑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热射病(heat stroke,HS)辅助诊断的早期敏感临床指标,以期及早干预病情。
  方法  选择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重症中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中暑的严重程度,分为热痉挛与热衰竭组(n = 28)、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组(n = 24)、经典型热射病(classic heat stroke,CHS)组(n = 18)。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入院24 h的临床检验指标,比较各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进一步绘制热痉挛与热衰竭组和HS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结果  70例患者中男性46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65.72 ± 16.64)岁。最高体温(39.66 ± 1.08)℃,住院时间(15.58 ± 14.49)d。61例病情好转,9例死亡。3组患者入院24 h内多项临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EHS组及CHS组的体温高于热痉挛与热衰竭组(P < 0.05),但EHS组、CHS组的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EHS组的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高于热痉挛与热衰竭组、CHS组(P < 0.05);EHS组的血小板(PLT)、超敏C反应蛋白(CRP)、血钠(Na)、静脉血糖(GLU)、APACHEⅡ低于热痉挛与热衰竭组、CHS组(P < 0.05),PLT的降低最为显著;CHS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高于热痉挛与热衰竭组、EHS组(均P < 0.05)。各指标在热痉挛与热衰竭组、HS组患者间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各指标均无法同时达到较高的特异度和敏感度;而串联DD、PCT、PLT三者后的AUC上升至0.838(95% CI:0.731 ~ 0.916),敏感度为71.43%,特异度为85.71%,该联合指标的诊断效能高于任何单一指标。
  结论  PLT的显著下降、PCT和DD的增高可能是HS的早期敏感指标,三者联合检测可作为HS早期诊断以及病情危重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庞学问  廖锋  黎君翔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21):3374-3375
目的:探讨儿童结节性硬化症(TSC)并发神经系统损伤的相关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TSC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选择29例TSC患儿,随访时间为4个月~5年。有癫痫发作者占93.10%,主要表现为婴儿痉挛13例,强直性发作5例,强直-阵挛性发作5例,部分运动性发作2例,失神发作2例;智力障碍者19例,占65.52%,其中轻度10例,中重度9例;癫痫发作仍存在的患儿,其中重度智力障碍发生率明显增高,合并孤独症行为者亦增多。患儿头颅CT、MRI及脑电图检查有异常。结论:TSC神经系统损伤以癫痫发作和智力损伤为主,加强对TSC患儿神经系统症状进行有效的治疗可能是TSC患儿智能改善及提高生存质量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回顾分析4例职业性重症中暑,4例均为热射病,早期表现为高热,肌肉痉挛,血压下降,后期表现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经积极治疗,其中3例病情好转,但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1例救治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7.
刘在亮 《职业与健康》2006,22(10):732-732
梨状肌综合征是由于梨状肌的急慢性损伤致使肌纤维炎症、充血、水肿、粘连甚至痉挛,压迫或者刺激坐骨神经,从而导致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出现。表现为以臀部疼痛为主,并向大腿、小腿及足部放射,病程长者可出现小腿及足部麻木,给病人日常生活带来很大不便。笔者近几年运用电针深刺激治疗该病,以解除局部神经压迫,其疗效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共收集病例81例,男52例,女29例;年龄25~61岁;病程最短3 d,最长2 a。慢性劳损33例,外伤引起28例,受凉引起20例,全部为单侧发病。临床症状表现为臀部疼痛,并放射到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病久者小腿后外侧及足部…  相似文献   

8.
在夏季高温环境进行锻炼,如果不注意采取防暑降温措施,不但得不到锻炼效果,反而会影响身体健康,容易发生“热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特别是在湿度过大、通风不良、身体疲劳、有病、缺乏饮水和头部缺乏保护而直接受到烈日照射等情况下,“热病”就更容易发生。其类型可分三种: 热痉挛 由于大量出汗,机体失水失盐,以致电解质平衡紊乱,使肌肉的生物电敏感性改变,引起肌肉痉挛。主要表现为腹部和四肢肌肉痉挛,疼痛难忍,负荷较重的肢体肌肉最易发生痉挛,但体温可能不高。 热晕厥 是由于锻炼期间血液在身体各部的分布改变而引起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调查脑瘫患儿的类型和粗大运动功能水平,探讨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调查成都市2~12岁脑瘫患儿的类型与粗大运动功能分级,并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成都市20个区县登记在册的2~12岁脑瘫患儿333例,其中,痉挛型228例、不随意运动型26例、共济失调型13例、肌张力低下型12例、混合型54 例。脑瘫粗大运动功能分级结果Ⅰ级52例、Ⅱ级97例、Ⅲ级 82例、Ⅳ级48例、Ⅴ级54例。GMFCS按轻度、中重度功能障碍分类,与脑瘫类型进行χ2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MFCS分级与脑瘫类型有关,痉挛型双瘫、偏瘫和共济失调型脑瘫患儿常表现为轻度粗大运动功能障碍,痉挛型四肢瘫和混合型脑瘫患儿常表现为中重度粗大运动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0.
振动性血管损伤(vibration-induced vascular impairment,VVI)是指长期从事手传振动作业而引起的周围血管功能紊乱,表现为指端血管的收缩、痉挛,严重者可发生振动性白指(vibration-induced white finger,VWF).VVI是手臂振动综合征(hand-arm vibration syndrome,HAVS)的主要表现,也是目前诊断手臂振动病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