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以两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为模型,假手术实验大鼠(SOR)为对照,将实验大鼠分为4组:高血压4周组(H4),高血压12周组(H12),假手术4周组(S4),假手术12周组(S12)。用免疫组化法对CTGF、TGFβ1在4组的左室心肌的分布及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用VG染色法观察左室心肌胶原形态,图像分析系统测量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结果:(1)CVF、PVCA在RHR组明显高于SOR组(P均<0.01);(2)CTGF、TGFβ1在RHR组左室心肌中的表达较SOR组明显增强(P均<0.05),CTGF主要在血管平滑肌和心肌间质及疤痕组织中表达。SOR组CTGF在心肌间质呈弱表达;(3)相关分析表明,CTGF与TGFβ1(r=0.626,P<0.05)、CVF(r=0.815,P<0.01)、PVCA(r=0.793,P=0.01)呈正相关。结论:CTGF参与了肾血管性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不同病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心肌背向散射积分(IBS),同时观察纤维化指标,探讨IBS与心肌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65 mg·kg1)建立SD大鼠糖尿病模型,于第4、12、24周测定常规心功能参数(LVEF)、左室后壁校正IBS值(IBS%)、IBS周期性变异幅度(CVIB).同期检测心肌纤维化指标:心肌羟脯氨酸含量(HPC),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容积分数(CVF)及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心肌胶原蛋白在心肌的分布及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光镜与透射电镜对心肌行组织学观察,并与同龄正常大鼠进行比较.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的IB%明显增高(P<0.05),CVIB第4、12周时尚无明显变化(P>0.05),第24周时明显降低(P<0.05),LVEF值各组间无明显变化(P>0.05);糖尿病组心肌纤维化指标HPC、CVF、PVCA、胶原蛋白Ⅰ和Ⅲ的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2)IBS%与HPC、CVF、PVCA、胶原蛋白Ⅰ和Ⅲ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3)电镜发现糖尿病组心肌细胞肌丝稀疏,线粒体肿胀,间质胶原增生.结论 胶原蛋白Ⅰ持续性增加是糖尿病模型鼠心肌纤维化的主要原因.通过监测IBS可以观察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纤维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二肾一夹肾血管性高血压(2K1C- RH)大鼠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高血压组及替米沙坦治疗组。术后4周末开始以替米沙坦3 0mg·kg-1·d-1灌胃,共8周。测量大鼠收缩压、胶原容积分数(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 CA)及CTGF、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的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高血压组的收缩压、CVF及PVCA显著增加(P <0 .0 1) ,CTGF、TGF -β1表达上调(P <0 .0 1) ;替米沙坦组与高血压组相比,心肌组织中CVF、PVCA、CTGF及TGF -β1的表达明显降低(P <0 .0 5 )。结论 替米沙坦可抑制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TGF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对年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心肌间质及血管周围胶原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6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投币法随机分为模型组(n=8)、贝那普利治疗组(n=8)。7只WKY大鼠为正常血压大鼠组。治疗组给予贝那普利[10mg/(kg&#183;d)]灌胃,1次/日,其余两组蒸馏水灌胃。治疗12周后,颈动脉插管,测颈动脉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血清及左室心肌组织血管紧张素Ⅱ浓度(AngⅡ),应用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计算机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左室心肌组织切片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小动脉周围胶原面积与小动脉管腔面积比(PVCA/LA),观察血管周围胶原;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并分析Ⅰ型胶原、Ⅲ胶原,计算Ⅰ/Ⅲ型胶原比值,观察左室心肌间质胶原。结果治疗12周后,模型组颈动脉SBP、DBP、左室AngⅡ、CVF、PVCA/LA及Ⅰ/Ⅲ型胶原比值均显著高于正常血压大鼠(WKY)对照组(P〈0.01);而贝那普利治疗组各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性下降(P〈0.01),有效降低SHR的SBP、DBP,CVF、PVCA、Ⅰ/Ⅲ型胶原,降低心肌局部AngⅡ表达,可预防SHR心肌纤维化。结论早期应用贝那普利治疗降低SHR心肌胶原,可预防心肌纤维化的形成,机制可能与降低心肌局部Ang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声学密度定量分析(AD)技术评估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价值,同时观察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对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10周龄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60只,随机分为SHR对照组(SHRc组)、SHR 苯那普利组(SHRb组)、SHR 缬沙坦组(SHRv组)和SHR 联合用药组(SHRb+v组),每组15只。用药组分别给予苯那普利、缬沙坦或二者半剂量合用灌胃10周,并以Wistar京都(WKY)大鼠15只为正常对照(WKY组)。应用AD技术获取各组大鼠左室相应部位心肌背向散射积分(IBS)与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化值(CVIB);测定其收缩压(SBP)、左室重量(LVM)以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左室心肌羟脯氨酸浓度(HC);Masson染色观察心肌胶原含量变化,测量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内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并对所得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WKY组相比,SHRc组大鼠SBP、LVM、LVMI、HC、CVF、PVCA、IBS均明显升高(P<0.01),而CVIB明显降低(P<0.01),三个用药组以上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 P<0.01)。除血压外,其他指标均以联合用药组改善最为显著(P<0.05, P<0.01)。相关分析显示,HC与CVF及PVCA均呈显著正相关(r=0.921、0.885,P<0.01)。室间隔及左室后壁IB%值与CVF(r=0.731、0.756,P<0.01)及PVCA(r=0.776、0.788,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而CVIB值与CVF(r=-0.642、-0.716,P<0.01)及PVCA(r=-0.720、-0.755,P<0.01)均呈显著负相关。结论AD技术是评估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及其严重程度的一项可靠技术。苯那普利和缬沙坦可显著降低血压、减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早期心肌纤维化,且二者合用可明显减轻心肌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6.
心脏糜酶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心脏糜酶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组织胶原合成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应用病理检查、计算机分析结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法,检测SHR应用糜酶抑制剂(Ch-Ⅰ)组、SHR组及WistarKyoto大鼠(WKY)组的收缩压、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比(PVCA)和心肌糜酶及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Chy-Ⅰ组心脏CVF、PVCA分别为(26.8±8.7)%和0.4±0.1,SHR组分别为(46.4±7.8)%和1.9±0.9,WKY组为(24.4±10.7)%和0.4±0.1,Chy-Ⅰ组比SHR组明显下降(P<0.01),与WKY组无明显差别(P>0.05).Chy-Ⅰ组心肌组织Ⅰ、Ⅲ型胶原和糜酶mRNA表达相对含量均明显低于SHR组(P<0.01),与WKY组无明显差别(P>0.05).应用Chy-Ⅰ后大鼠血压无改变.结论心肌组织糜酶参与胶原的合成,参与细胞外基质的形成和降解,促进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苦丁茶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SHR苦丁茶处理组、SHR空白组以及WKY对照组,实验8周后观察大鼠血压、心肌厚度、LVWI值、CVF值、PVCA值、H-E和Masson染色病理学情况以及心肌Adipo R1 m RNA与Adipo R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苦丁茶作用8周后,SHR苦丁茶处理组大鼠收缩压、左心室厚度、LVWI值、CVF值和PVCA值均低于SHR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改变上SHR苦丁茶处理组心肌纤维化程度低于SHR空白组。SHR苦丁茶处理组大鼠Adipo R1 m RNA和Adipo R1蛋白相对表达量相比SHR空白组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苦丁茶可以抑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重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大鼠心肌梗死(MI)后心肌纤维化及心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选取雌性Wistar大鼠结扎左冠状动脉,建立MI模型,术后将存活大鼠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13)予阿托伐他汀10mg/(kg·d)灌胃,MI组(n=12)及假手术组(n=10)分别灌等量自来水,连续4周.心脏标本病理分析,分别测定左室截面直径;VG染色测定左室非梗死区(LVNIZ)和梗死区胶原容积分数(CVF);放免法测定NIZ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S-P法免疫组化检测NIZ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定位和表达.结果 ① MI组与阿托伐他汀组梗死范围和梗死区CVF均无统计学意义.②与假手术组相比,MI组左室截面直径,LVNIZ胶原容积分数、NIZ AngⅡ、TNF-α明显增加(P<0.01~0.001).TNF-α主要定位于心肌间质,梗死区表达最强,非梗死区心肌细胞中亦有表迭.③与MI组相比,阿托伐他汀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0.001).结论 阿托伐他汀不影响梗死愈合,并可能通过抑制心肌局部AngⅡ、TNF-α的表达而减轻心肌纤维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脏肥大细胞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重构中的作用.方法应用病理检查、计算机分析结合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法,观察SHR及对照Wistar Kyoto大鼠(WKY)的收缩压(SBP)、左心室重量指数(LVI)、心肌细胞直径、肥大细胞密度、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比(PVCA)和心肌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变化.肥大细胞密度与LVI、CVF及PVCA之间的关系采用相关分析.结果与WKY组比较,SHR组SBP、LVI、心肌细胞直径、心肌细胞短径、肥大细胞密度、CVF、PVCA、心肌Ⅰ、Ⅲ型胶原含量均明显增加(P<0.01).心脏肥大细胞密度与LVI、CVF及PVCA存在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87和0.95,P<0.01).结论心脏肥大细胞密度增加可能是促进SHR心肌重构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他汀类药物抗炎护肾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UUO模型上观察氟伐他汀对肾间质巨噬细胞细胞浸润、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表达及肾间质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的抗炎护肾作用机制.方法 72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n=24)、UUO模型组(单侧输尿管梗阻术,n=24)和氟伐他汀治疗组[UUO FVT组,单侧输尿管梗阻术 氟伐他汀20 mg/(kg·d),n=24].于术后第3,7,10,14天分别处死各组大鼠.用HE及Masson染色动态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MCP-1的表达和巨噬细胞浸润.结果 UUO模型组大鼠肾小管-间质MCP-1与单核巨噬细胞抗原ED-1的表达及肾间质胶原相对面积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而术后各时间点,治疗组大鼠肾小管-间质MCP-1、ED-1的表达及肾间质胶原相对面积较UUO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 氟伐他汀可降低MCP-1表达、抑制巨噬细胞浸润,减轻肾间质纤维化,提示他汀类药物具有抗炎护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紫云英苷对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纤维化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通路的影响。方法2020年8—9月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基础实验室进行实验。48只大鼠建立慢性心力衰竭模型,而后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模型组、卡托普利组(10 mg/kg)、紫云英苷低剂量组(25 mg/kg)、紫云英苷高剂量组(50 mg/kg),另选取12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各药物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灌胃,空白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4周。实验结束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取心肌组织行Masson染色测定并计算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与血管管腔面积比值(PVCA/LA),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形态学,荧光定量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心肌组织中AMPK、Nrf2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心肌组织HE染色显示,空白对照组心肌结构正常;模型组心肌横纹紊乱,心肌组织纤维化明显,有明显炎性反应细胞浸润;卡托普利组及紫云英苷低、高剂量组心肌组织纤维化程度减轻,炎性反应细胞浸润减少,心肌纤维排列整齐。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VEDD、LVESD、CVF、PVCA/LA水平升高,FS、LVEF、心肌组织中AMPK、Nrf2 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卡托普利组、紫云英苷各剂量组大鼠LVEDD、LVESD、CVF、PVCA/LA水平降低,FS、LVEF、心肌组织中AMPK、Nrf2 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紫云英苷高剂量组大鼠LVEDD、LVESD、CVF、PVCA/LA水平低于紫云英苷低剂量组,FS、LVEF、心肌组织中AMPK、Nrf2 mRNA和蛋白水平高于紫云英苷低剂量组(P<0.05);卡托普利组和紫云英苷高剂量组大鼠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云英苷可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功能,减轻心肌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紫云英苷激活AMPK/Nrf2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七总皂甙(PNS)抗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小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反复感染柯萨奇病毒建立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小鼠模型,采用HE和VG染色观察心肌病变和纤维增生情况,采用病理检验方法对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进行检测,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及RT-PCR法检测心肌中TGF-β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模型组小鼠心脏出现明显心肌纤维化,与正常组比较,CVF和PVCA均显著增加(P<0.01),模型组心肌中TGF-β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均较正常组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三七总皂甙治疗组可以减轻心肌病变程度,CVF和PVCA示三七总皂甙各治疗组心脏中胶原比模型组均明显减少,并且三七总皂甙治疗组心肌中TGF-β1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下降。[结论]三七总皂甙能下调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TGF-β1的表达,抑制心肌胶原的增生,提示其抗病毒性心肌炎慢性期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可能部分通过抑制PDGF-BB过度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李丹丹  万大国 《重庆医学》2013,42(11):1204-1206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ROS)对心肌梗死后大鼠Periost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改善心肌重构的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30只,结扎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术后24h随机分为AMI组和ROS组各15只;另设15只为假手术组(Sham组),只穿线不结扎。ROS组大鼠每天给予ROS 10mg/kg(溶于2mL清水)灌胃,另两组每天以2mL清水灌胃。4周后比较各组大鼠胶原容积分数(CVF)、Periostin蛋白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Periostin的mRNA表达差异。结果与AMI组相比,ROS组心肌CVF、Periostin蛋白及TGF-β1和Periostin的mRNA均显著降低(P<0.05),ROS组和AMI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Sham组(P<0.05)。结论 ROS能够降低受损心肌中Periostin表达水平,可能是其改善心肌重塑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张涛  陈晖  黄家树  张岚  沈涛  朱明军 《重庆医学》2017,(30):4243-4246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经醛固酮诱导而成的心肌纤维化模型动物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进行右肾切除术后分为模型组、通心络组、阿托伐他汀组与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皮下注射醛固酮+蒸馏水灌胃,通心络组给予皮下注射醛固酮+通心络灌胃,阿托伐他汀组给予皮下注射醛固酮+阿托伐他汀灌胃,空白组给予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蒸馏水灌胃,给药28d后处死实验动物并测量相关指标.结果 显微镜下阿托伐他汀组大鼠心肌组织中胶原纤维以轻微纹路状红柒分布.阿托伐他汀组大鼠的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A、B与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的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表达情况介于空白组与模型组大鼠之间,更接近于空白组大鼠.通心络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平均动脉压(MABP)、胶原容积分数(CVF)、血管周围胶原面积比、PDGF-A、PDGF-B、PDGFR-α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心络组和阿托伐他汀组MABP和CVF明显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对醛固酮诱导的心肌纤维化进程有抑制作用,可以缓解心肌细胞外基质中胶原纤维的沉积,起到保护心血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瑞苏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瑞苏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大鼠心肌病变的防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STZ注射诱导制备T2DM大鼠模型,成功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B组,n=25)、瑞苏伐他汀组(C组,n=25),并设正常对照组(A组,n=10).于第14周末取大鼠心脏,称取心脏质量并计算心脏肥厚指数(HWI),胶原容积分数(CVF),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过氧化物酶体激活物受体α(PPARα)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B组大鼠表现出心肌病特征,HWI,CVF增加,电镜观察可见大鼠心肌纤维以变性坏死为主,肌丝纤维丢失,肌丝排列紊乱,间质胶原纤维增多,糖原、脂褐素沉积等病理改变,C组大鼠心肌病变较B组有所减轻,HWI,CVF下降,免疫组化图像分析显示,B组大鼠心肌PPARα蛋白表达比A组明显升高,C组大鼠PPARα蛋白表达比B组明显升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瑞苏伐他汀在调脂的基础上,通过提高心肌PPARα的表达,对T2DM的心肌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研究依那普利并氨氯地平对压力超负荷高血压大鼠血压、心肌纤维化与左室肥厚的影响.②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S组)、手术组(O组)、依那普利组(E组)、氨氯地平组(A组)、联合用药组(C组).除假手术组只游离腹主动脉外,其余各组大鼠均行腹主动脉部分结扎术.S、O组分别将自来水5mL给大鼠灌胃,E、A组分别将20mg/kg依那普利和10mg/kg氨氯地平溶于5 mL自来水中给大鼠灌胃,C组将20mg/kg依那普利和10mg/kg氨氯地平给大鼠灌胃.术前及术后测大鼠血压,术后6周测定大鼠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心肌胶原含量、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POI)、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心肌小动脉周围胶原面积与管腔面积比值(PVCA)、胸主动脉中膜/内径比值.③结果术后6周手术组大鼠心脏明显增大,左心室腔明显缩小,心肌显著肥厚.O组血压、LVMI、心肌胶原含量明显升高,与S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42.65~248.90,q=16.27~38.32,P<0.01);各用药组LVMI及心肌胶原含量低于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性(q=5.44~69.56,P<0.01);C组LVMI和心肌胶原含量低于A、E组,差异有显著性(q=4.88~14.33,P<0.01).各组APOI、CVF、PVCA和中膜/内径比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2.52~172.06,P<0.01);O组APOI、CVF、PVCA和中膜/内径比值高于S、E、A、C组,差异有显著性(q=3.80~33.45,P<0.05、0.01);C组APOI、CVF、PVCA及中膜/内径比值低于E、A组,差异有显著性(q=3.25~14.42,P<0.05、0.01).④结论依那普利与氨氯地平联用能有效逆转高血压引起的心血管肥厚,并具有较好的抗心肌细胞凋亡和心肌纤维化及降低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氯沙坦和曲尼司特抗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比观察氯沙坦和曲尼司特抗心肌纤维化的疗效,并探讨两种药物抗心肌纤维化作用机制.方法 完全随机法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分为3组,每组8只:高血压对照组(SHR组)、曲尼司特治疗组[曲尼司特片300mg/(kg·d)]、氯沙坦治疗组[氯沙坦片30mg/(kg·d)1,治疗16周.治疗期间每周监测血压,16周后处死大鼠,计算心脏重构指标心脏重量指数(HWI)及左室重量指数(LVMI),病理检查观察心肌胶原形态学改变并计算心肌纤维化指标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和心肌内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Ⅲ型前胶原(PcⅢ)水平,ELISA法检测心肌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 1(TGF-β 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水平.结果 氯沙坦能有效降低SHR血压水平;氯沙坦和曲尼司特能有效降低HWI、LVMI、CVF、PVCA及血清PcⅢ水平;但氯沙坦组HWI、LVMI、CVF、PVCA、血清Ⅲ型前胶原水平、心肌组织TGF-β1及CTGF水平降低较曲尼司特组显著.结论 曲尼司特和氯沙坦均有效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和心肌纤维化,而氯沙坦疗效较曲尼司特更为显著,其机制除降压外,还与其更显著降低心肌局部TGF-β 1及CTGF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黄精口服液对心衰大鼠左室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55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阿霉素单用组(ADR)、ADR 复方黄精口服液小剂量组(HJl)、ADR 复方黄精口服液中剂量组(HJm)、ADR 复方黄精口服液大剂量组(HJh)。正常组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腹腔注射ADR,复方黄精口服液干预组分别予灌胃,每周1次,6周后测定大鼠心功能、血浆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NP)和III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IINP)、层粘连蛋白(LN),并进行胶原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改善,血浆PⅠNP、PⅢNP、LN、心肌内膜与外膜容积分数(CVF)及左室小动脉周围胶原容积分数(PVCA)均较心衰模型组明显降低。结论复方黄精口服液能改善血浆间质胶原纤维的代谢,抑制心肌组织间质胶原沉积,这可能是其能改善心肌纤维化抗心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观察新血府逐瘀汤对高血压大鼠内皮功能及心肌Ⅰ型、Ⅲ型胶原的影响,阐明活血化瘀中药干预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一种内在机制。方法建立腹主动脉缩窄致肾性高血压大鼠模型成功后,将40只大鼠分为五组,其中中药组、卡托普利组应用药物干预,模型组、假手术组、空白组不干预。10周后大鼠称重,腹主动脉抽血,测量左心室重量指数(LVWI)、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ET)、D-二聚体(D-D),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心肌Ⅲ型胶原和Ⅰ型胶原心肌组织胶原容积分数(CVF)、心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的改变。结果用药10周后,中药组大鼠血浆vWF、ET、D-D、血压以及LVMI与模型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卡托普利组和中药组的Ⅰ型胶原、Ⅲ型胶原CVF和PVCA较模型组下降(P〈0.05)。结论新血府逐瘀汤可改善高血压大鼠血管内皮功能及高血压血栓前状态,减少心肌Ⅰ型、Ⅲ型胶原的形成,这可能是其防止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内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林琼真  李翠  初荣  李晓玫  杨莉 《北京医学》2012,34(4):260-263,337
目的探讨人类药物相关性间质性肾炎(D-IN)和IgA肾病(IgAN)肾小管间质免疫炎症反应特点的异同。方法观察33例D-IN(急性23例,慢性10例)和32例IgAN患者肾活检组织中肾小管间质病变的特点,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情况,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骨桥蛋白(OPN)的表达,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两组患者CD3+的T淋巴细胞和CD68+的单核/巨噬细胞均为肾间质的主要浸润细胞。D-IN组急性病例以CD3+细胞为主(CD3+/CD68+为3.7±1.0),慢性病例以CD68+细胞为主(CD3+/CD68+为0.3±0.1,P0.05)。IgAN组两种细胞在数量上显著相关(r=0.839,P0.001),比例不随病变程度加重而变化。IgAN组,CD3+与CD68+细胞的浸润程度均与血肌酐、肾间质纤维化以及α-SMA阳性面积呈正相关(r=0.568,0.612;0.703,0.769;0.597,0.655,P均0.001)。D-IN组,CD3+/CD68+与肾间质纤维化和α-SMA阳性面积呈负相关(r=-0.587、-0.442,P0.05)。两组肾小管上皮OPN表达均明显增加并与CD68+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7604、0.8547,P0.001)。结论在IgAN中,T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可能共同参与肾小管间质的慢性损伤过程;而在D-IN中,单核/巨噬细胞在肾功能恶化和病情慢性化过程中可能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