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学龄儿童近视眼的屈光度与玻璃体腔长度、眼轴、晶状体厚度、前房深度、角膜屈光力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门诊7~15岁单纯性近视儿童93例,男38例72眼,女55例104眼,按等效球镜分为低度近视(<-3.00D)、中度近视(-3.00~-6.00D)两组。10g/L阿托品散瞳检影验光获得准确屈光度数,电脑自动验光仪测角膜曲率(每眼5次),A超检查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每眼5次),并计算玻璃体腔长度,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分析近视眼屈光度数与玻璃体腔长度等相关参数的关系。结果:随着屈光度数的增加,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长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晶状体厚度与眼轴的比值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角膜曲率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同屈光度,男女比较眼轴长度、玻璃体腔长度、角膜曲率以及晶状体厚度与眼轴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视屈光度与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长度、呈正相关(r1=0.585,P<0.05,r2=0.576,P<0.05),与晶状体厚度与眼轴的比值呈负相关(r=-0.337,P<0.05)。结论:单纯性近视眼患者主要以玻璃体腔长度、眼轴增长为主,男生眼轴长度、玻璃体腔长度较女生长,平均角膜曲率较女生平坦,晶状体厚度与眼轴比值较女生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近视眼屈光力与眼轴、角膜屈光度相关性程度.方法 对88例(176只限)的儿童近视眼患者,应用IOL-Master分别测量角膜屈光力、前房深度和眼轴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结果 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眼轴长度和前房深度明显增长.正视组、轻度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间角膜曲率(K1、K2)无明显差异,但高度近视组的角膜曲率明显升高.屈光力与眼轴、角膜屈光力的回归方程为直线回归方程DE=81.915-1.953AL-0.569K1-0.28K2.结论 儿童近视眼眼轴延长是发病的主要因素,角膜屈光力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屈光度与眼球部分生物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学龄期儿童青少年413例826眼,利用LenStar LS900光学生物测量仪和A型超声诊断仪测得眼部生物学参数,研究屈光度与生物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男生眼轴长度、中央前房深度及玻璃体长度大于女生,而角膜平均曲率和晶状体厚度小于女生,P<0.05。等效球镜及眼内压之间男生与女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年龄增加等效球镜度数不断加深、眼轴变长、角膜曲率变平、晶状体变薄、中央前房深度及玻璃体腔深度加深,P<0.05;眼内压随年龄增加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屈光度加深眼轴及玻璃体腔长度延长,角膜曲率和前房深度增大、晶状体变薄,P<0.05。结论 眼球屈光度和生物学参数对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发生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维吾尔族大学生不同屈光状态与屈光要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在校维吾尔族大学生共计475例950眼,进行眼科视力、裂隙灯及眼底镜等专科检查,排除有影响屈光状态眼部疾病的9眼,余941眼,使用IOL-Master进行眼轴长度、前房深度、角膜曲率测定,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维吾尔族大学生941眼随着眼屈光状态的分布为-13.5 ~ +8.00D,眼轴长度由长变短,前房深度由深变浅,角膜平均曲率由陡变平.根据屈光状态不同共分为7组,各组间比较中眼轴长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前房深度与角膜平均曲率存在相近屈光状态间无统计学差异的情况(P>0.05).等效球镜与眼轴长度、前房深度、角膜平均曲率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34,-0.547,-0.208(P<0.01).等效球镜(D)与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与角膜平均曲率(K)的多元回归方程为D=83.229-2.150AL+2.171ACD-0.939K.结论:维吾尔族大学生屈光要素间的变化配合决定了眼的屈光状态,为研究维吾尔族屈光状态的发生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视眼生物学参数的改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近视眼各生物学参数的改变.方法 对近视患者及正视者110例(174只眼),主觉加检影验光行屈光检查,采用Humphrey测量角膜平均曲率,非接触式眼内压测量仪测量眼内压:A与B型超声诊断仪测量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及眼轴长度;角膜测厚仪测量中央角膜厚度(CCT,centercornealthickness);光学相干生物测最仪(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StratusOCT)测量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按等效球镜度数(SE,sphericalequivalent)不同分正视组(SE<-0.50D)、轻度近视组(-0.50D≤SE<-3.00D)、中度近视组(-3.00D≤SE<-6.00D)、高度近视组(SE≥-6.00D).比较各组之间各生物学参数,分析各生物参数与屈光力之间关系.结果 正视组、轻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等效球镜度数分别为(-0.07±0.14)D、(-2.10±0.57)D、(-4.53±0.78)D、(-7.73±1.34)D,各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正视组前房深度低于中度近视组、高度近视组(P<0.01);玻璃体腔长度、眼轴:正视与低度近视无显著性差异外(P=0.448>0.05),其余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参数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随着等效球镜度数增加,近视眼前房深度一定程度增加,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随线性增加;其余生物学参数无明显改变;玻璃体腔长度增加是引起眼轴增长和等效球镜度数增加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单纯性近视眼屈光度与角膜曲率及眼轴的相关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辉  阎洪欣  刘玉华 《眼视光学杂志》2005,7(2):105-106,109
目的探讨青少年单纯性近视眼屈光度与角膜曲率及眼轴的关系。方法对单纯性近视277例536只眼,测量其角膜水平及垂直曲率,并按年龄、屈光度分组,对各组角膜曲率及眼轴长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组角膜水平及垂直曲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不同年龄两组间的角膜曲率和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屈光度两组比较,角膜曲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眼轴长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多元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显示眼球轴长增加是单纯性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因素。角膜水平曲率与垂直曲率呈正相关,角膜曲率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结论青少年单纯性近视的屈光度与角膜曲率及眼轴长度密切相关,且眼轴长度是单纯性近视眼形成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眼生物测量参数进行分析,为高度近视白内障的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公式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2011-01/2017-05我院收治的152眼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所有患眼眼轴≥26mm,测量白内障手术前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以及手术后3mo角膜曲率、前房深度。分析各参数之间相互关系,并对术后前房深度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术前眼轴长度与术前角膜曲率、晶状体厚度呈正相关(r=0.236、0.216,P<0.05)。术前眼轴长度与术前前房深度无相关关系(P>0.05)。术前前房深度与术前角膜曲率无相关关系(P>0.05)。术前前房深度与术前晶状体厚度呈负相关关系(r=-0.513,P<0.05)。术后前房深度与术前眼轴长度、术前前房深度、术前角膜曲率、术后角膜曲率呈正相关关系(r=0.374、0.364、0.333、0.356,P<0.05)。术后前房深度与术前晶状体厚度无相关关系(P>0.05)。术后前房深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术后前房深度=-2.592+0.091×术前眼轴长度+0.078×术前角膜曲率+0.491×术前前房深度。

结论:通过测量术前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利用术后前房深度多元回归方程,可以计算出术后前房深度,从而为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术后人工晶状体屈光度计算公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影响近视眼角膜屈光力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7,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近视眼角膜屈光力的相关因素。方法:分别测量227例(452眼)近视及近视散光患者角膜地形图、角膜中央厚度、眼压、A超及屈光度,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不同程度屈光度,角膜顶点屈光力低度近视组与中、高、重度近视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角膜中央3mm屈光力,低、中度近视组与重度近视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角膜中央5mm屈光力低度近视眼组与重度近视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1),角膜中央7mm屈光力各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②角膜中央3,5,7mm的屈光力与年龄、前房深度呈正相关(年龄:r分别为:0.398,0.387,0.342,P =0.000;前房深度:r分别为:0.277,0.310,0.288,P =0.000);③角膜中央3,5,7mm的屈光力均与等效球镜屈光度、眼轴、晶状体厚度呈负相关(等效球镜屈光度:r分别为-0.80,-0.782,-0.710,P =0.000;眼轴:r分别为:-0.670,-0.668,-0.598,P =0.000;晶状体厚度r分别为-0.318,-0.282,-0.232,P值分别为0.000,0.000,0.001);④将角膜不同区域屈光力为应变量,分别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Y 3=77.571-1.432X 1-0.554X 2 0.964X 3 0.067X 4-1.205X 5;(F =101.356,P =0.000);Y 5=76.538-1.424X 1-0.538X 2 1.063X 3 0.067X 4-1.122X 5;(F =92.395,P =0.000);Y 7=72.563-1.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屈光参差眼屈光要素的差异程度对屈光参差的形成作用.方法 收集双眼等效球镜度数差>2.00 D的屈光参差患者91例,按屈光参差类型分为远视性屈光参差和近视性屈光参差2组.用日本Topcon KR.8800自动验光仪测量双眼屈光度数和角膜曲率(CC).用法国Quantel 0459 A型超声生物测量仪测量双眼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玻璃体腔长度(VCL)及眼轴长度(AL),将患者的双眼进行自身对照观察,所测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屈光参差眼各屈光要素与年龄及分组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屈光参差眼的屈光要素与眼轴的关系采用偏相关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屈光参差者双眼之间只有玻璃体腔长度和眼轴长度存在差异(tVCL=9.506、3.654,P均<0.01 tAL=12.334、3.447,P均<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屈光参差者双眼的角膜曲率、前房深度都与年龄无关 近视性屈光参差眼的角膜曲率、前房深度都大于远视性屈光参差眼(tK=4.600,P<0.01 tACD=2.894,P<0.01),而晶状体厚度没有差异 2组屈光参差者双眼的角膜曲率、前房深度都与眼轴长度无关,而晶状体厚度与眼轴相关(r=0.358、0.296,P<0.01).玻璃体腔的长度与眼屈光状态和眼轴都相关(r=0.975、0.979,P<0.01).结论 玻璃体腔长度的变化是屈光参差发生的内在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的控制效果和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2-01/2014-12在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8~17岁低中度近视的患者97例189眼,配镜后随访2a,观察患者视力、角膜曲率、屈光度、眼轴长度的变化,并分析青少年近视进展的影响因素.结果:患者裸眼视力、角膜水平曲率及角膜垂直曲率戴镜1mo后与戴镜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配戴角膜塑形镜的患者在戴镜2a后等效球镜变化量(-0.51±0.64D,t=10.864,P<0.001),眼轴长度增加(0.33±0.31mm,t=14.879,P<0.001),角膜散光变化量(-0.25±0.43D,t=5.375,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等效球镜变化量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戴镜前球镜、戴镜前等效球镜、基础眼轴与等效球镜变化量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角膜塑形镜可有效提高患者裸眼视力.虽然配戴角膜塑形镜患者的眼轴和屈光度有小幅增加,但仍是一种有效控制近视发展的矫治方法.角膜塑形术对于年龄较大,基础眼轴长,近视度数高的患者,其近视控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徐静  李雪  胡琦  杨帆  吴琼  王珂萌 《眼科新进展》2012,32(10):952-955
目的 研究超高度近视患者屈光力及眼轴影响因素,并分析超高度近视患者易发青光眼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16例(354眼)受试者按照屈光力不同分成3组AA组260眼(>-9.00~12.00 D)、B组75眼(>-12.00~15.00 D)、C组19眼(>-15.00D),对其屈光力、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前房角(anterior chamber angle,ACA)、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等相关眼部参数进行测量,分析各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 超高度近视眼等效球镜度数(spherical equivalent,SE)与AL、角膜最大屈光力(K2)、年龄之间呈负相关(均为P<0.05),与ACD及ACA之间呈正相关(均为P<0.05).AL与Goldmann眼压值(Goldmann-correlated IOP value,IOPg)、角膜代偿的眼压值(corneal compensated intraoeular pressure,IOPcc)和年龄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均为P<0.001),而与角膜最小屈光力(K1)、K2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均为P<0.001).IOPcc与K1、K2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均为P<0.001);IOPg与GCT和AL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均为P<0.001),而与K1、K2呈负相关关系(均为P<0.05).ACD与ACA、IOPg之间,ACA与IOPg、IOPcc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均为P <0.05).B组的SE与IOPcc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影响超高度近视眼屈光力的主要因素为SE、AL、K2及ACD,而影响AL的主要因素为K1、K2、IOPg及年龄.结论 AL延长是超高度近视眼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AL越长近视越严重,而IOP可以通过影响AL而影响超高度近视眼的屈光力,从而加快超高度近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兰州市城关区5~12岁学龄儿童屈光状态分布的流行病学现状,分析眼轴长度(axial length,AL)、水平、垂直角膜曲率(K1,K2)、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及角膜直径(corneal diameter,W-W值)各屈光参数与屈光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Zeiss)获得学龄儿童813人1626眼的AL,K1,K2,ACD,W-W值,年龄:5~12(平均8.46±2.30)岁,经电脑验光(Topcon)后所有眼根据等效球镜度数(SE)被分为高度近视、中度近视、低度近视、正视及远视5组,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不同年龄、不同屈光度组之间各生物学参数的相关关系。结果:(1)5~12岁不同年龄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屈光状态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近视比率随着年龄不断上升;(2)不同年龄组之间:AL和ACD随着年龄不断增大,各组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屈光度组之间:AL在高度、中度及低度近视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D在低度与中度近视组及低度与高度近视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K1,K2,W-W值在低度与高度近视组及中度与高度近视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3)屈光度与AL呈负相关(r=-0.764,P<0.01),屈光度与ACD呈负相关(r=-0.498,P<0.01),屈光度与K1,K2及AL相关性较小。结论:兰州市城关区5~12岁学龄儿童屈光发育中,AL的增加对屈光度的改变有着最主要的作用,轴性近视在5~12岁学龄儿童群体占主要的成分,同时,K1,K2,ACD,WW值对屈光度的改变也有影响。7~8岁可以认为是学龄儿童从正视化向近视化发展的主要阶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IOL-Master测量大学生近视眼的眼轴长度(AL),水平、垂直角膜屈光力(K1,K2),前房深度(ACD)及角膜直径,探讨大学生近视眼各屈光成分值与屈光度的关系以及大学生近视眼的主要成因。方法:大学生近视患者1059例2118眼,经电脑验光按等效屈光度分为三组:A组低度近视<-3.00D(738眼),B组中度近视-3.00~-6.00D(989眼),C组高度近视>-6.00D(391眼)。采用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Zeiss,IOL-Master)测量其AL,K1,K2,ACD及角膜直径,计算眼轴长度与角膜曲率的比值AL/CR,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结果:随着近视屈光度的增加,眼轴长度明显增加,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且各组间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K1在A组与B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K2在各组间具有差异性(P<0.05),但K1和K2仅与中度近视的屈光度存在相关性(P<0.05);各组AL与K1、K2呈负相关,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CD在B组与C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低度近视的屈光度与ACD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角膜直径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屈光度无相关性(P>0.05);AL/CR比值3.183±0.132,近视屈光度与AL/CR比值呈负相关(r=-0.761,P=0.000)。结论:轴性近视是大学生近视的主要类型。大学生中度近视是眼轴与角膜屈光力共同作用所致;ACD对大学生近视屈光度影响较小;角膜直径对大学生近视屈光度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眼轴、角膜屈光力、晶状体屈光力与儿童屈光不正的关系。

方法:通过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及光学生物测量仪(IOL-Master)获得44例88眼的屈光不正度数、眼轴、角膜屈光力、前房深度等参数,经计算得到晶状体度数。按屈光不正度数分为远视组、正视组、近视组,直线相关与回归比较年龄和屈光不正与各屈光参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受试者44例88眼,平均年龄9.04±2.39岁,等效球镜(SE)-3.50~+8.75D; 远视组眼轴比近视正视组短(P<0.05),远视组晶状体屈光力明显低于近视正视组(P<0.05),三组间角膜屈光力和前房深度无明显差别。本研究发现年龄与等效球镜(SE)之间成负相关; 眼轴与年龄成正相关; 年龄与晶状体屈光力成正相关; SE与眼轴成负相关; SE与晶状体屈光力有负相关关系。

结论:儿童随年龄增长,SE向近视发展,眼轴变长,晶状体屈光力增强; SE越偏远视,眼轴越短、晶状体屈光力越弱。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近视人群在不同注视眼位下的眼压变化。方法:系列病例研究。选择2019 年12 月至 2020年1月在校的暨南大学单纯性近视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根据等效球镜度(SE)分为低度、中度、 高度近视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眼部检查,获取眼轴长度(AL)、中央前房深度(ACD)、中央角膜 厚度(CCT)及角膜曲率(K1、K2)等参数。采用iCare回弹式眼压计测量双眼原在位放松状态下的基 础眼压(IOPP)及分别注视9个不同眼位(集合、上、下、左、右、左上、左下、右上、右下)5 min后的 眼压,每个注视眼位间隔休息5 min。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相关性检验对数据进 行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研究对象60例(60眼),其中低、中、高度近视组分别为21、28、11眼。左 右眼IO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35,P=0.406),以右眼为研究眼。3组间SE、AL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F=139.789,P<0.001;F=21.917,P<0.001),而组间IOPP、ACD、CCT、K1、K2差异均无统计学 意义。近视眼人群向9个不同眼位注视5 min后的眼压值与IOPP[(13.80±3.92)mmHg]差异无统计学 意义。3组的IOPP、下方眼位眼压(IOPD)与SE均无相关性,IOPP与AL均无相关性。低、中度近视组 的集合眼位眼压(IOPC)与SE之间无相关性,高度近视组的IOPC与SE呈正相关(r=0.713,P=0.014)。 结论:不同注视眼位下的眼压与IOPP之间无差异,IOPP与SE之间无明显相关性,但高度近视者更应 科学合理用眼,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高阶像差、屈光度、眼部结构参数及其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选取2019-07/09在我院视光学中心验光门诊就诊的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116例116眼,均进行主觉验光,检测眼轴和眼压,并采用Sirius三维眼前节分析仪测量高阶像差[总像差(RMSg)、总高阶像差(RMSh)、Z22(90°/180°方向散光)、Z33(三叶草Trefoil)、Z31(水平位彗差)、Z40(球差)、三阶~七阶像差(RMS3~RMS7)]、角膜曲率(角膜最小屈光力K1、角膜最大屈光力K2、角膜平均屈光力Km)、中央角膜厚度(CCT)、前房深度(ACD)、前房角(ACA),分析上述眼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屈光度与眼轴呈负相关(r=-0.400,P<0.001);眼轴与前房深度呈正相关(r=0.433,P<0.05),与角膜曲率(K1、K2、Km)呈负相关(P<0.05);总高阶像差与屈光度呈负相关(r=-0.189,P<0.05),与眼轴呈负相关(r=-0.228,P<0.05);各高阶像差与球镜度无相关性(P>0.05),球差Z40与角膜曲率(K1、K2、Km)呈正相关(P<0.05),未发现高阶像差与CCT、ACD、ACA具有相关性。结论:青少年高度近视患者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眼轴及总高阶像差增加,且总高阶像差与眼轴呈负相关,眼轴的增长可能是减少高阶像差的一种代偿方式,促进近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李聪慧  王倩  杨静  尚文青  信伟 《国际眼科杂志》2019,19(11):1936-1939

目的:分析学龄前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儿童(3~6岁)眼球生物学参数及其与屈光度的关系。

方法:收集2016-01/2018-12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学龄前远视性屈光不正儿童203例405眼,睫状肌麻痹状态下行检影验光,根据双眼等效球镜度将患儿分为轻度远视组、中度远视组、高度远视组。眼科A型超声仪测量眼球相关参数,收集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玻璃体腔深度(VITR)和眼轴长度(AL),自动验光仪检查水平和垂直角膜屈光力(K1、K2)。并分析各组眼球生物学参数与屈光度的关系。

结果:学龄前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儿童平均ACD为3.08±0.38mm,LT为3.91±0.34mm,VITR为14.53±1.85mm,AL为21.45±1.01mm,K值为43.34±1.70D。AL、ACD、LT和VITR在三组间均有差异(P<0.05); 而K值在各组间无差异(P>0.05)。远视屈光度与AL和VITR呈负相关(P<0.01),与ACD、LT、K值无相关性(P>0.05)。

结论:AL的变化是影响远视性屈光不正性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的最主要因素,表现为远视屈光程度越高,AL越短,玻璃体腔越浅,协同参与屈光状态的变化,而远视程度与ACD、LT和K值无相关性。学龄前儿童远视屈光不正以轴性屈光不正为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学龄期儿童前房深度(ACD)对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横断面研究。在浙江省瑞安地区随机选取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各2个班共513名学生(1 025眼),年龄为7~14岁。在瑞安市人民医院门诊进行相关眼科检查,包括裂隙灯显微镜、眼屈光度、IOLMaster检查等,记录等效球镜度(SE)、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年龄等相关基本信息。通过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来分析ACD、AL与年龄、屈光度的关系。结果7~14岁学龄期儿童,平均AL为(23.68±1.09)mm,平均ACD为(3.48±0.26)mm,平均屈光度为-1.06(-11.37~+6.25)D;ACD与SE呈负相关(?茁=-0.048,P<0.01)。正视眼和近视眼的ACD和AL存在差异。结论在学龄期儿童,ACD与年龄相关,随着年龄增长,ACD有轻微加深趋势。ACD影响屈光状态,近视眼的ACD较正视眼更长。  相似文献   

19.
The multiple regression formulas and correlation of ocular components with refractive errors are presented by Gaussian optics. The refractive error changing rate for the cornea and lens power, the axial length, anterior chamber depth (ACD) and vitreous chamber depth (VCD) are calculated, including nonlinear terms for more accurate rate functions than the linear theory. Our theory, consistent with the empirical data, shows that the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for spherical equivalent (SE) and ocular components are highest for SE with axial length, ACD and VCD and weakest for corneal power, lens power and lens thickness. Moreover, our regression formulas show the asymmetric feature of the correlation that the axial length, ACD and VCD are more strongly correlated (with higher negative regression constants) with refractive errors in eyes with hyperopia than in eyes with myopia, particularly for severe hyperopia.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足月新生儿屈光度和眼球生物学参数的特征,并分析屈光度及眼球生物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横断面研究。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纳入2021年9月至2022年2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出生的足月新生儿71例(142眼),在出生后7 d内进行检查。通过睫状肌麻痹后检影验光获得其屈光度,手持电脑验光仪测量角膜曲率(Km),眼部A型超声测量获得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T)、玻璃体腔深度(V)和眼轴长度(AL)。根据Km计算角膜曲率半径(CR),根据AL和CR计算眼轴角膜曲率比(AL/CR),并根据AL、ACD、Km、等效球镜度(SE)等计算晶状体屈光度(LP)。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屈光度数、AL、LP等各参数之间的相关关系,使用线性回归分析获得影响AL 及屈光状态的回归方程。结果:新生儿的SE为+3.00(+2.00,+5.25)D,Km为46.25(44.63,47.63)D,AL为(16.99±0.49)mm,LP为(46.10±5.13)D。SE与AL、LP呈负相关(r=-0.52,P<0.001;r=-0.21,P=0.014),与Km无相关性(r=-0.16,P=0.053);AL与胎龄(GA)呈正相关(r=0.24,P=0.005)相关回归分析显示:AL=11.937+0.129×GA(R2 =0.07,F=10.75,P=0.001);SE=60.362 -2.835×AL-0.190×LP(R2 =0.39,F=44.95,P<0.001)。结论:足月新生儿屈光度为中高度远视,AL较成人短,LP较成人大。SE与AL呈负相关,与Km无相关关系,AL是影响SE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