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宁津红 《职业与健康》2012,28(8):945-946
目的了解天津职业病防治院2007—2010年尘肺病诊断情况,为尘肺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SPSS 17.0软件包对新诊断尘肺病病例的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新诊断尘肺病例1 512例,其中矽肺601例(39.75%),铸工尘肺220例(14.56%),石棉肺209例(13.77%),水泥尘肺183例(12.11%),滑石尘肺164例(10.85%)。新诊断的尘肺病患者最小年龄31岁,最大年龄92岁,平均年龄(53.50±9.29)岁;最短接尘工龄3 a,最长接尘工龄45 a,平均接尘工龄(22.27±7.98)a。结论尘肺发病以矽肺、铸工尘肺、石棉肺和滑石尘肺、水泥尘肺为主要病种。这5种尘肺占新诊断尘肺病例总数的91.07%,主要分布在建材、机械、冶金和轻工系统中,这4个系统是天津市尘肺病防治重点行业。对离岗的既往接尘人员也要进行职业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上海市某区尘肺病例的发生状况及特点,为尘肺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上海市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6—2010年度收到的确诊的尘肺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0年该区报告新诊断尘肺56例,以外来农民工为主,40人,占71.43%;尘肺病例种类以电焊工尘肺为主,共27例,占48.21%;尘肺的平均发病年龄(42.57±11.71)岁,平均接尘工龄(11.48±8.86)a。2009年出现尘肺病检出率的高峰,分布较多的行业为机械、设备制造、建材等,工种以电焊工为主。结论为控制尘肺病的发生,该区应重点加强机械等行业电焊工等工种的主动监测和对工人的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乐山市犍为县煤炭行业尘肺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尘肺病防治措施,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方法通过收集尘肺病例诊断资料,调查犍为县煤炭行业现患尘肺病例,尤其是2001-2013年新增的1 169例尘肺病例,回顾分析尘肺流行病学特征。结果犍为县煤炭行业尘肺发病数逐年攀升,13年间年均新增90例,2013年达到318例;平均发病年龄和接尘工龄均在下降,以40~49岁年龄段居多,接尘10年以下发病比例达21.0%;首诊中Ⅱ期、Ⅲ期尘肺共占32.4%;发病工种集中在井下一线的采煤、掘进和采掘混合3类;总体平均晋期时间4.9±4.0年,尘肺合并肺结核比例5.0%。结论 2001年以来,犍为县煤炭行业尘肺出现快速增长趋势,发病高于乐山市平均水平,平均发病年龄和接尘工龄低于全市平均;平均晋期时间短,病情发展较快;首诊高期别尘肺患者比重较大,提示粉尘危害严重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滞后,尘肺发病形势严峻,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泉州市煤炭系统尘肺病的发病情况,为煤矿作业工人尘肺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该市煤炭系统近10年来新诊断的192例尘肺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192例尘肺病例中Ⅰ、Ⅱ、Ⅲ期分别占65.63%、30.73%、3.64%;2002、2003、2004年尘肺新病例呈逐年增多趋势,2005年以后趋于平稳,2009、2010、2011年新病例数较前有所减少.②尘肺平均发病工龄(21.78 ±7.35)a,以接尘工龄10~29年为多,占56.25%;尘肺平均发病年龄(54.44±6.25)岁,以35 ~59岁为主,占66.15%.③掘进工和采掘工发病人数较多,分别占46.35%和41.15%,纯采煤工仅占总病例数4.17%.结论 该市煤矿采取的防尘措施和加强健康监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粉尘危害仍较严重.应加大职业病防治宣传力度,进一步落实各项防尘措施,强化工人防尘意识,加强对掘进工、采掘工、采煤工及退休矿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监护,保护劳动者健康.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江阴市1975—2014年间累计报告新发尘肺病状况,探讨其发病特征和发展趋势,为尘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75—2014年江阴市新发尘肺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新发病例的诊断年度、病种、行业、工种分布,以及平均发病年龄、平均发病工龄的年度变化趋势。结果 1975—2014年江阴市共计诊断尘肺病新病例1 892例,其中男性发病人数为1 647人,占87.05%;平均发病年龄55.1岁,平均发病工龄17.9 a。病种以矽肺为主,其次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矽肺以壹期、贰期为主,分别占44.35%、44.08%;其他尘肺以壹期为主,占69.49%。行业分布矽肺集中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则以设备制造业为主。尘肺病平均发病年龄呈逐渐上升趋势,各诊断年份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平均发病工龄呈逐渐延长趋势,各诊断年份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矽肺组与矽肺以外其他尘肺组相比,平均发病年龄和平均发病工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江阴市尘肺病发病形势依然严峻,在妥善安置关闭采矿企业矽肺病患者的同时,需重点关注设备制造业电焊工、铸工等接尘工人,加强防护,做好职业健康监护,降低尘肺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铜川市煤矿行业2007—2014年各期煤工尘肺发病以及晋期特点,为尘肺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4年铜川市诊断报告的872例煤工尘肺新发病例与晋期病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872例尘肺病例中,新病例503例,新发病率Ⅰ、Ⅱ、Ⅲ期分别占93.84%、4.37%和1.79%。在职的659例尘肺患者中,Ⅰ、Ⅱ、Ⅲ期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46.02±5.20、46.01±4.92、46.68±4.51;各期尘肺发病年龄均在40~50岁高发,平均发病年龄接近46.01~46.68岁。晋级病例369例,在职人员平均晋级间隔年限在4.88~6.37 a,离退人员平均晋级间隔年限在16.21~25.99 a,离退人员壹期直接晋级到叁期的占35.36%。结论新发尘肺病例以壹期为主,在职人员平均发病年龄低,发病较早,晋级病例在职与离退人员差异大,离退人员晋级间隔年限长,壹期跳晋叁期比例大,健康监护不及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闽西矿区2005-2011年尘肺病发病情况及特点,为龙岩市职业健康监护体系制定尘肺病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5-2011年龙岩市CDC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587例尘肺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SPSS 17.0软件包统计分析相关的报告信息。结果闽西矿区2005-2011年累计尘肺病587例。其中新发尘肺病449例,占总病例数的76.49%;晋期病例138例,占总病例数的23.5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尘肺病的平均发病年龄和平均发病工龄〔(50.48±11.06)岁,(27.28±11.69)年〕大于(或长于)其他行业尘肺病的平均发病年龄和平均发病工龄〔(45.05±6.52)岁、(10.27±5.85)〕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不同行业壹期、贰期、叁期尘肺病例的平均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矽肺平均发病年龄和平均发病工龄〔(53.52±12.25)岁,(28.76±13.70)〕年大于(或长于)煤工尘肺的平均发病年龄和平均发病工龄〔(49.50±10.45)岁,(26.26±11.35)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尘肺病合并肺TB的合并率为3.07%。结论闽西矿区尘肺发病情况严重,职业健康监护覆盖面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8.
刘武忠  秦景香  翁玮  郑爱国  陈虹 《职业与健康》2010,26(23):2745-2747
目的为及时掌握和分析近10年上海市宝山区尘肺病发病的新情况及新问题,总结和分析尘肺病发病和诊断的新特点及流行特征,为加强尘肺病预防控制和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999—2008年上海市宝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到的所有有资质的尘肺病诊断机构出具的且尘肺病病人被诊断为尘肺病前工作地在宝山的尘肺病诊断证明书或尘肺病报告卡,剔除复查和晋级诊断病例,用EpiData3.1软件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通过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9—2008年宝山区共确诊尘肺病101例,其中男性99例,占98.02%;女性2例,占1.98%。发病年龄范围为31~87岁,平均发病年龄(57.0±14.8)岁。Ⅰ期尘肺85例,占84.2%;Ⅱ期尘肺13例,占12.9%;Ⅲ期尘肺3例,占3.0%。有15.9%的病人没有得到早期预防。尘肺病种类分布相对集中,其中矽肺45例,占44.6%;焊工尘肺36例,占35.6%;铸工尘肺16例,占15.8%;其他尘肺4例,占4%。尘肺病人主要集中在铸造、水泥、金属冶炼、钢结构制造等行业。非公有制企业工人发病较公有制企业工人发病年轻,尘肺病发病与年份和季度无关,发病工龄越短,尘肺病期别越高。区内没有职业病诊断机构,所有职业病均为外区机构诊断。结论宝山区尘肺病发病态势依然严峻,既有传统矽肺、铸工尘肺,也有近年发展较快的焊工尘肺,政府、企业、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人各方应各负其责,重视尘肺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黄林  史文晋  魏承斌  胡永超  高暇 《职业与健康》2005,21(12):1921-1922
在各类职业病人中,尘肺病占82.6%;在各类尘肺病例中,矽肺和煤工尘肺占85.6%,成为尘肺病的主要病种.矽肺和煤工尘肺主要发生在煤矿工人,因此,加强煤炭系统生产的防护措施,严格依法进行煤炭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规范煤炭企业职工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及时发现、诊断职业病,使患者得到早期治疗,成为控制职业病发生,减少职业病死亡发生率的最重要措施.我们通过对乐山市煤炭企业1995~2004年10年间进行的粉尘监测,矿工职业健康体检及尘肺病的诊断情况的汇总分析,表明乐山市煤炭企业在劳动场所粉尘监测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方面与法律法规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必须加强乐山市煤炭系统企业的职业病防治监管力度,保障和维护煤炭企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掌握衢州市尘肺病发病基本状况,为衢州市尘肺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报告的尘肺病病例,对不同期别和类型患者的年龄、行业、首次诊断年龄和接尘工龄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次分析纳入601例尘肺病患者,平均年龄(62.76±8.52)岁,以男性为主,占99.33%;Ⅰ期患者208例,Ⅱ期205例,Ⅲ期188例;新病例525例,占87.35%;尘肺病种类以煤工尘肺最多,占68.22%,其次是矽肺,占25.29%;主要分布于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占46.76%;开始接触粉尘年份高峰在1971—1980年,占35.44%;停止接触粉尘年份高峰在1991—2000年,占34.28%;首次诊断年份高峰在2011—2015年(75.21%)。尘肺病期别越高,首次诊断年龄越小(P0.01);晋期病例首次诊断年龄小于新病例,工龄高于新病例(P均0.01)。结论衢州市尘肺病防治形势严峻,应加强尘肺病健康教育工作,加大粉尘作业行业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1.
黄林  戚虹  胡永超  徐蓉芳  史文晋 《职业与健康》2008,24(22):2400-2401
目的了解乐山市煤炭企业退休职工职业健康监护和尘肺病发生现状。方法依据《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和GBZ 70—2002《尘肺病诊断标准》,参照GB 5906—2000《尘肺病诊断标准片》,对2000-2007年乐山市煤炭企业来乐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次进行检查的退休职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尘肺病诊断。结果2000-2007年进行离岗职业健康检查的退休矿工共计765名,离岗职业健康检查率不足2%,明显低于全国(9.4%)和乐山市(4.63%)煤炭企业在岗职工的职业健康检查率。受检的765名退休矿工中,尘肺病281例,发生率36.73%,明显高于乐山市(3.18%)煤炭企业在岗职工的尘肺病发生率。结论乐山市煤炭企业退休职工的职业健康监护严承缺失,尘肺病发生情况严峻,应加强卫生监督,使退休矿工的健康得到合法保障。  相似文献   

12.
周汶瑾 《职业与健康》2012,28(7):787-788
目的了解近年来常德市尘肺病的发展情况及流行特征,为确定下一步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该市新确诊的尘肺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 3年内,共新发病例520人,绝大部分为矽肺和煤工尘肺,Ⅰ期尘肺接尘工龄集中在5~10 a,首诊为Ⅱ、Ⅲ期病例占总数的40%。在区域分布上,集中在澧县、石门、桃源3县,行业分布中以煤炭行业为主。结论常德市近期治理尘肺的重点应放在澧县、石门以及市直各中小煤矿企业,必须足够重视定期的职业健康监护,争取及早发现职业健康损害和职业病。  相似文献   

13.
刘颖辉 《职业与健康》2009,25(12):1251-1252
目的了解唐山市尘肺病危害状况,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对策。方法对唐山市1998—2008年尘肺病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对尘肺的行业分布、发病特点以及造成的危害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该市有接尘企业1500家,接触生产性粉尘职工42万人。10年累计尘肺病例5152人,占全市职业病总数的97.59%;农民工占发病总数的29.4%;接尘工龄〈10 a的占新发尘肺病例的近10%;行业发病率由高到低为煤炭、陶瓷、钢铁、水泥、铸造行业。结论唐山市接尘人数多,发病率高,发病时间短,经济损失严重,应加大对该市接尘企业职业卫生的监督管理力度。  相似文献   

14.
孙纳 《职业与健康》2014,(19):2789-2791
目的了解2007年以来无锡市职业病的发病情况,为探索职业病危害干预方法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7—2013年无锡市的职业病诊断机构报告的尘肺病卡、职业病报告卡及职业病诊断有关的档案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7—2013年无锡市共诊断职业病1 429例,其中尘肺病1 118例,占78.24%。职业中毒中,急性中毒和职业性眼病均为87例,分别占6.09%;职业性皮肤病72例,占5.04%。尘肺病主要集中在机械和煤炭行业,占尘肺病例的82.83%;急性中毒主要分布在机械和化工行业,慢性职业中毒主要分布于建材行业。结论尘肺病和职业中毒是该市主要的职业病,机械、煤炭、化工和建材行业是职业病的高发行业,在防治职业病的同时应从源头上控制职业病危害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重庆市长寿区小型煤矿工人上岗前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职业健康损害,检出职业禁忌证或疑似职业病,为尘肺病的防治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和《尘肺诊断标准》,对该区小型煤矿企业的635名煤尘作业人员上岗前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检查时间为2009--2012年。结果煤尘作业工人岗前检查635人,各检查项目异常的235例,总检出率为37.00%。检出疑似煤工尘肺19例(最后均确诊为煤工尘肺),检出率为2.99%。635名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工人中97.22%的职工有1年以上煤矿工作职业史,疑似尘肺检出率随着接尘工人年龄及接尘工龄的增加而增高。结论企业应做好岗前、在岗、离岗的职业健康检查工作,而卫生机构在继续加强尘肺病防治工作的同时也应加强煤矿工人慢性病,尤其是心血管系统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李全  陈丹  彭文彬 《职业与健康》2009,25(20):2142-2143
目的了解辖区主要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制定职业病防治管理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对常州市武进区生产和使用化学品、电镀加工、机械制造行业在2005—2008年的职业病健康监护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调查工业企业在2005—2008年开展职业健康监护36678人次,体检率为15%。发现职业病44例,职业病检出率为0.12%。结论电焊尘肺是集装箱制造业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的防治工作重点,电镀加工行业的硬铬、装饰铬作业人员职业危害严重,各类化学品接触人群多,化工原料品种多,潜在职业病危害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张兰  陈敏  蔡文娟  陈长会  李晓宏 《职业与健康》2010,26(20):2281-2285
目的分析厦门市职业健康监护工作和职业病发病的特点,为厦门市职业病防治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市2006—2009年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发病状况进行描述性研究。①分析厦门市不同行业、规模、危害因素的健康监护资料。②分析2006—2009年受检率变化和职业病构成,同时分析尘肺的发病状况。结果①2009年厦门总接触率14.08%;受检率88.88%。不同规模企业受检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粉尘是主要危害因素,职业病以尘肺为主。②4年职业健康监护年平均受检率达到75%以上。2006—2007年为第1组,2008—2009年为第2组。第2组化学重点监护、疑似职业病检出率和物理疑似职业病检出率明显高于第1组(P0.01、P0.05、P0.01),粉尘和物理重点监护检出率明显低于第1组(P0.05)。尘肺诊断年龄趋于年轻,主要工种为电焊工。结论厦门市初步建立了较规范的职业健康监护体系。粉尘是主要危害因素,职业病以尘肺为主,今后工作重点应针对粉尘作业工人加强职业健康监护,同时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管理机制,卫生部门应加大对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8.
刘红英  杨海峰  路建超 《职业与健康》2012,28(17):2056-2058
目的了解1963—2010年宝鸡市尘肺发病情况,探讨发病规律及原因,为宝鸡市尘肺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宝鸡市1963—2010年所有确诊的尘肺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从1963—2010年,宝鸡市共诊断尘肺病病例328例,其中,死亡100例,病死率为30.49%。1980—1995年出现尘肺病发病的高峰(213例),1984—1993年出现尘肺病病例死亡高峰,累积死亡50例。尘肺病病例分布最多的行业依次是机械行业和有色金属行业;工种以掘进工、采煤工、铸造工、电焊工、喷砂工为主。结论宝鸡市的尘肺病以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和煤炭行业高发,以矽肺为主,加强职业健康监护,有利于早期发现尘肺病患者。  相似文献   

19.
张捷  严峥  冯鸿义 《职业与健康》2012,28(14):1703-1704,1707
目的分析江阴市近年来新发尘肺病发病情况,以便为采取有效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区域内2006—2011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健康因素监测信息系统新发尘肺病例的监测报告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1该市新发尘肺病例共513例,其绝大多数发生于2004年江阴已关闭的采矿企业所遗留的接尘人员中。其中尘肺病Ⅰ期313例,尘肺病Ⅱ期148例,尘肺病Ⅲ期52例;尘肺病Ⅰ期病例数占61.01%。病种中矽肺为494例,占96.30%;工种以运输工为主,占44.64%。尘肺病发病年龄(59.85±8.49)岁,潜伏期(33.27±9.26)a。结论江阴市尘肺病防治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应加强职业病的预防和管理,确保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