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曼氏血吸虫肉芽肿是由T细胞对可溶性虫卵抗原反应引起的。为了研究迟发性变态反应T细胞(TDH)效应细胞的功能,作者从曼氏血吸虫急性感染CBA/J小鼠的肝肉芽肿中获得一株肉芽肿T细胞株。  相似文献   

2.
作者研究和阐述了曼氏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8周肉芽肿T细胞及20周肉芽肿T细胞的特征。将7~8周雌性CBA/J~k小鼠皮下注射25条曼氏血吸虫Puerto Rican株尾蚴。感染8周或20周后杀死小鼠取出肉芽肿肝脏,加入肝素,RPMI 1640 10u/ml,匀浆,低速离心10~15秒,沉积物中收集肉芽肿。T细胞表型特征由0.04%叠氮钠,4℃处理,0.2%IV型胶原酶建立膜标志,用免疫荧光  相似文献   

3.
曼氏血吸虫成虫可溶性抗原(SAWA)的62/60kDa条带可被照射致弱尾蚴免疫的小鼠血清所识别,并可诱导T细胞应答。为证实并进一步研究上述发现,本研究用曼氏血吸虫SAWA 62/60kDa免疫的小鼠血清对曼氏血吸虫成虫cDNA表达文库进行筛选,并对纯化后的62kDa和60kDa蛋白进行氨基酸测序,以鉴定其作为疫苗免疫后T细胞抗原决定簇的性质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作者用经50,000拉德的γ射线照射的曼氏血吸虫尾蚴免疫C_(57)BL/6和瑞士两种纯系小鼠,于免疫后4-8周,按每鼠200条曼氏血吸虫尾蚴或日本血吸虫尾蚴分别对免疫的小鼠和同龄对照小鼠进行攻击感染。于攻击感染后5-7周解剖并计算虫数。用抗体量和抗力的百分率两个指标评价经照射的曼氏血吸虫尾蚴免疫的小鼠对曼氏或日本血吸虫攻击感染的免疫情况。抗体量的测定,按JAMES等(1981)所述的方法;抗力的百分率计算为: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曼氏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及成虫抗原(AWA)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曼氏血吸虫感染。用250条尾蚴感染小鼠,于70~80天后收集成虫及虫卵,加PBS(pH7.2)分别匀浆。匀浆物搅拌过夜,再离心10000转/分钟,共1小时,然后用PBS透析,即得到SEA和AWA。DDY小鼠感染30或50条曼氏血吸虫尾蚴后,每两  相似文献   

6.
用曼氏血吸虫波多黎各株制备可溶性成虫抗原(SWAP)、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及童虫表面抗原提取物。曼氏血吸虫童虫加福氏佐剂免疫BALB/c小鼠后取脾分离脾细胞,与鼠骨髓瘤细胞P3NS-1融合。ELISA  相似文献   

7.
吡喹酮(PZQ)是一种由相同比例的同分异构体,左旋(L)和右旋(D)吡喹酮构成的外消旋化合物。本文报道了L-PZQ和D-PZQ对感染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小鼠的杀虫效果。实验所用药物系上海第六制药厂提供,日本血吸虫日本株和曼氏血吸虫波多黎各株已在实验室用雄性ICR小鼠在片心钉螺、光滑双脐螺中传代十年以上,从20个以上的感染螺中收集各血吸虫种的尾蚴在3小时内用于感染。雄性ICR小鼠(5周龄)用盖玻片法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30条,或用尾部浸水感  相似文献   

8.
免疫球蛋白E(IgE)应答是蠕虫感染的一种标志,一般认为它是宿主抗曼氏血吸虫病的一种主要防御机制。据报道,因Ce基因无效突变致不能产生IgE的小鼠,对原发性曼氏血吸虫感染非常易感,其体内虫负荷比野生型小鼠高2倍。然而,在另一项研究中,通过抗IgE处理导致正常小鼠和剔除IFN-γ基因小鼠对原发性曼氏血吸虫感染的IgE应答减弱,虫负荷下降,生殖力也降低,提示IgE在宿主感染曼氏血吸虫中起着有害无益  相似文献   

9.
部分129/J近交系小鼠抗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感染的特性引起了免疫寄生虫学家的关注。129/J小鼠的抗感染表现为在血吸虫感染后3~4周,其肠系膜静脉无童虫或也无成虫。同一组129/J小鼠,抗血吸虫感染率可有50~100%的变化。近年来Elsaghier等研究表明,129/J小鼠感染血吸虫数周和数月后,在其肺部发现有发育良好的成虫,多数虫体皮层受损并逐渐开始脱落。129/J与对血吸虫易感的BALB/c小鼠和(BALB/c×129/J)F_1杂交小鼠的抗体反应比较分析表明,129/J小鼠对26kD(Sj26)日本血吸虫谷胱甘肽S-转移酶同工酶(GST)有较强的反应。在感染曼氏血吸虫期间,对同源  相似文献   

10.
血吸虫童虫对过氧化氢介导的杀伤作用较敏感。本文报道感染曼氏血吸虫小鼠的腹腔巨噬细胞,无论经过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刺激,均能降低过氧化氢的杀虫作用。作者用CD-1雌性小鼠采集腹腔渗出细胞(PEC),其中有的鼠未感染,有的感染曼氏血吸虫达8~10周,或在采集前5及4天分别腹腔注射BCG或3%Brewer's巯基乙酸酯(THGL),所得的腹腔渗出细胞分别为U-PEC、S-PEC、BCG-PEC和FHGL-PEC。S-PEC含10~20%嗜酸粒细胞,BCG-PEC含20~  相似文献   

11.
作者报道一种铬~(51)标记曼氏血吸虫童虫以估价细胞参与对童虫的损害的方法。本法虽已广泛用于测定对单细胞的细胞毒性,而尚未用于多细胞的寄生虫。此法比显微镜检测较为客观,而且可处理大量样品。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定量检测依赖性细胞抗体对血吸虫童虫损害的方法,以及观察曼氏血吸虫感染的狒狒血清中依赖性细胞的细胞毒性的活性的发展过程。一株曼氏血吸虫采自B. pfeifferi扁卷螺,通过小鼠保种。取其尾蚴按不同数量分别感染狒狒,而后取血。效应细胞取自正常狒狒  相似文献   

12.
采用感染日本血吸虫或曼氏血吸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试验,共获得30余株单克隆抗体。它们的靶抗原分别为血吸虫的表皮、肠道和虫卵。预初试验表明,在众多的单克隆抗体中,肠相关的多糖抗原单克隆抗体在免疫试验上最具活力。该单克隆抗体用于夹心法ELISA检测血吸虫三氯醋酸可溶性抗原时,其敏感度低于1ng/ml。该法检测感染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以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肝片吸虫和猪蛔虫的成虫以及曼氏血吸虫尾蚴作抗原进行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和补体结合试验,以曼氏血吸虫新鲜尾蚴作尾蚴膜反应,以感染曼氏血吸虫的小鼠肝冰冻切片为抗原作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以及用曼氏血吸虫成虫抗原进行琼脂双扩散试验,检查了取自利比里亚曼氏和埃及血吸虫病流行区某医院的埃及血吸虫病人血清。受检者按尿中有无埃及  相似文献   

14.
血吸虫期特异性抗原表达的鉴定和特性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寄生虫的生物学及宿主-寄生虫的相互作用。作者对具特异性抗原表达的一株曼氏血吸虫cDNA克隆进行了鉴定和特性分析。 用感染250条曼氏血吸虫尾蚴1—7周的瑞士小鼠血清筛选曼氏血吸虫重组λgt11cDNA文库。分离出12株阳性克隆:1株(7/1)被第7周感染血清识别而不被第1周感染血清识别;5株(7/2a-e)被第2周感染血清识别而不被第7周感染血清识别;6株(7/  相似文献   

15.
作者定量观察了小鼠感染曼氏血吸虫后的一些特征:组织中虫卵的沉积情况、感染后不同阶段的产卵量及其与粪便中排卵量的关系、不同感染度小鼠的虫荷及虫体死亡部位、肝、肺的病理变化及其与感染度的关系。 以不同周龄C57BL/6N(B6)和BALB/cAnN(BALB)小鼠皮下注射曼氏血吸虫尾蚴40,50,80或120条,感染后不同时间处死小鼠,检查粪内虫卵,门脉灌注法收集虫体;压  相似文献   

16.
已证实129/Ola小鼠与WEHI 129/J小鼠类似,约有70%的小鼠能抵抗曼氏血吸虫的初次感染。本文对129小鼠的非适宜性的原因提供了新的资料。实验采用18~25g129/Ola小鼠,每鼠感染150条正常或标记的曼氏血吸虫波多黎各株尾蚴。于感染后第34、41和46天取小鼠肝  相似文献   

17.
业已证实,具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各种细胞因子在血吸虫肉芽肿的形成和发展中起关键作用。迄今,有关血吸虫病细胞因子的研究结果绝大多数来自感染鼠的脾细胞和淋巴结细胞,而对血吸虫肉芽肿组织的研究却较少。本文作者报道了曼氏血吸虫感染小鼠的肉芽肿细胞和脾细胞中5种淋巴因子(IL-2,IL-  相似文献   

18.
曼氏血吸虫感染小鼠伴有血吸虫抗原及分裂原诱导的Th1相关的细胞因子(IL-2和IFN-γ)分泌下降和Th2相关的细胞因  相似文献   

19.
在日本血吸虫感染中,T细胞应答可受细胞及体液机制的调节,但与曼氏血吸虫感染不同,在小鼠,血清介导的抑制作用起主要作用。为了确定抗体介导的调节机制在人体血吸虫病的免疫调节中究竟发挥多大作用,本文测定了血清IgG抗体在人类T细胞对日本血吸虫SEA的应答中的调节效应。用日本血吸虫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了日本血吸虫SEA特异性的人类T细胞系,经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其表型为CD3~+,4~+,8~-,  相似文献   

20.
热带国家居民常有多种寄生虫同时混合感染。现在已知一种感染或抗原刺激可能影响另一种感染的免疫反应,例如MacGregor等(1962)首先发现并经Greenwood(1974)证实疟疾感染时会降低破伤风类毒素的体液反应。血吸虫感染是否会降低另一种抗原性刺激的免疫反应尚无所知,因此作者试用小鼠接种曼氏血吸虫来测定对破伤风类毒素免疫反应的影响。结果:感染曼氏血吸虫的小鼠在成虫未成熟时(尾蚴接种后3周内)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后出现的抗毒素效价和未感染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