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针对危险因素提出解决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8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结果67例患者发生低血糖,多因素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中,病程>10年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病程≤10年患者高(P<0.05);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自我监测血糖的患者高(P<0.05);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不使用胰岛素的患者高(P<0.05);使用磺脲类药物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不用磺脲类药物的患者高(P<0.05);联合使用降糖药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不联合应用降糖药的患者高(P<0.05)。结论对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加强血糖的自我监测,掌握患者血糖基本情况,注意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用药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血糖恐惧量表中行为量表和焦虑量表分别与2型糖尿患者低血糖的关系,及两个量表的影响因素。方法门诊病程1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478例,调查一般资料、低血糖恐惧忧虑量表、行为量表。结果 262例调查者(54.8%)发生过低血糖。发生低血糖患者与行为量表及忧虑量表得分高于未发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个量表均与是否发生低血糖、近3月低血糖发生频次、低血糖发生类型相关(P0.001)。运动、血糖监测频率、因低血糖入院、近3月低血糖发生频次、夜间发生低血糖是行为量表高评分的危险因素,使用磺脲类药物是保护性因素(均P0.05)。因低血糖入院、近3月低血糖发生频次、住院频率、夜间低血糖、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忧虑量表高评分的危险因素,周围神经病变、糖化血红蛋白是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低血糖恐惧量表中行为量表和焦虑量表均与2型糖尿患者低血糖相关,两个量表影响因素不尽相同,需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T2DM)住院患者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提出预防低血糖对策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T2DM住院患者120例,根据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将其分为低血糖组(n=20例)与对照组(未发生低血糖,n=100例)。收集整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及腰臀比(WHR)以及病程;记录测量的实验室检测指标:血常规、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及糖化血红蛋白;记录患者胰岛素应用情况及口服类降糖药应用情况,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BMI及WHR高于低血糖组(两者P=0.017);肝功能、糖化血红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肾功能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BUN:P=0.035,Scr:P=0.034);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对照组相比意义明显(P=0.002);性别、年龄大于70岁及联合应用降糖药物与低血糖组比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程大于10年、低钾及胰岛素应用是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低血糖的发生与病程(>10年)、低钾、胰岛素应用、肾功能受损、NEUT(>70%)升高是老年T2DM住院患者严重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均P<0.05);高BMI及胰岛素联合应用降糖药则是低血糖的保护因素。结论老年T2DM住院患者低血糖的发生与病程(>10年)、胰岛素应用、肾功能受损、低钾、血白细胞计数升高有关,临床上应根据相关的因素,制定相应对策,预防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在双C强化治疗模式下夜间低血糖的相关因素。方法 118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双C治疗方案,提取动态血糖监测中当天9 pm~次日6 am的血糖数值,同时记录其空腹及餐后2 h的血糖、C肽、糖化血红蛋白及总胆固醇等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可能造成夜间低血糖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条件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C肽(FCP)、尿白蛋白(UA)、空腹血糖、晨起皮质醇是2型糖尿病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条件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BMI、FCP、UA与2型糖尿病夜间低血糖发生有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夜间低血糖与年龄、病程、BMI、FCP、UA有关,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张薇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3):3113-3114
探讨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回顾性分析75例发生低血糖反应的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78例同期住院治疗未发生低血糖反应的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总结有效的护理对策。两组在治疗方案改变、肝功能异常、认知功能障碍和糖尿病健康教育经历缺乏等方面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方案改变、糖尿病健康教育经历缺乏和认知功能障碍等均为低血糖反应的危险因素(P0.05)。治疗方案改变、认知功能障碍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发病率随着糖尿病健康教育经历的丰富而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病人住院期间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T2DM病人192例其低血糖发生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低血糖组共85例,发生低血糖时平均血糖值3.2mmol/L±0.6mmol/L,低血糖的发生与年龄、体重指数(BMI)、血糖控制水平、治疗方案和肾功能等多因素相关(P0.05)。[结论]T2DM病人低血糖发生危险因素包括年龄、BMI、血糖控制水平、治疗方案和肾功能等,护理人员应重视血糖监测,规范落实低血糖应急处理流程,并加强对病人的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评价睡前饮食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佩戴动态血糖监测系统且睡前(22:00监测)指尖血糖在5.0~5.6mmol/L之间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饮食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夜间低血糖、高血糖发生率及血糖波动幅度。结果观察组夜间低血糖发生5人次,对照组发生44人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夜间高血糖发生4人次,对照组发生2人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糖波动幅度比较:观察组血糖范围在3.9~5.6mmol/L时各时间段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糖范围在≤3.9、3.9~5.6、5.7~10mmol/L时各时间段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2:00血糖若低于5.6mmol/L时,应给予饮食干预,可有效预防夜间低血糖的发生,同时不增加高血糖风险,而且降低了血糖波动幅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 2 型糖尿病住院患者采用风险护理对其低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22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期间本院 收治的 2 型糖尿病老年住院患者 12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6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用风险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血糖水平、自我管理能力、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期间夜间低血糖时 段发生频次。结果 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血糖 FPG、2hPBG 及 HbAlc 水平,住院期间夜间低血糖时段发生频次均显著 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风险护理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减少 2 型糖尿病老年住院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和低血糖的发 生,并改善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胰岛素每日注射次数对老年糖尿病低血糖的影响。方法:选取内分泌病区注射胰岛素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 274例,按日注射次数分为4组(1针组117例、2针组343例、3针组118例、4针组696例),每日监测8个时间点血糖(早餐前、早餐后、中餐前、中餐后、晚餐前、晚餐后、10 Pm、2 Am),收集低血糖信息,对低血糖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组不同日注射次数患者低血糖的发生比例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在低血糖发生时间上,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全天均可发生低血糖,4组不同注射次数造成的低血糖在发生时间点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不同日注射次数导致老年糖尿病低血糖发生比例不同,3针组、4针组低血糖发生比例较高;不同日注射次数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工作中应根据不同日胰岛素注射次数,不同时间段重点观察患者低血糖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我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分析进行强化教育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收集在我院门诊及住院诊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以Hb A1c7%为标准,分析我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将病例随机分配为实验组(n=50)和对照组(n=50),实验组进行糖尿病强化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糖尿病教育,3个月后比较两组的患者的血糖控制及低血糖发生次数。结果:我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达标率为40.4%,3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Hb A1c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2.0%vs 40.0%,P0.05),而低血糖的发生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3 vs 5,P0.05)。结论:我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低,强化教育可以改善部分糖尿病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并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计磊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11):987-988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在疗养期间发生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有不典型低血糖症状的9名患者进行即刻血糖浓度检测,并分析导致低血糖的原因。结果本组病例血糖浓度均低于3mmol/L,符合老年人低血糖的诊断标准。给予对症治疗后血糖浓度上升,临床症状消失。结论患者活动量增大,热量消耗增加而降糖药物没有适当减量,是疗养期间发生低血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生活质量的现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糖尿病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西安市3所医院19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数据分析使用SPSS 18.0进行一般性统计描述,两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以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生活质量总分为(58.56±11.81)分,生理因素(25.97±7.08)分,心理精神因素(20.00±4.65)分,社会关系(6.84±2.09)分,治疗维度(5.75±1.67)分。单因素分析显示,收入水平、并发症数、体育锻炼、低血糖发生次数、照护需求、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焦虑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低血糖发生次数、焦虑、照护需求、并发症数量、个人月均收入最终进入回归方程。结论频发低血糖、焦虑、需求照护、并发症较多而收入低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较差。提示在护理工作中,对容易发生低血糖、内心焦虑、并发症较多、需要照护的老年患者应给予更多关怀,督促患者用药后及时进餐以防发生低血糖,同时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认识到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最终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12月我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状况。结果 108次低血糖中,无症状56例次,占51.85%,无症状性低血糖发生率高于有症状性者,80例患者(108次)低血糖更多发生于血糖值为2.8~3.9mmol/L且多为无症状性低血糖,患者夜间低血糖共19例,2例无症状。低血糖最常发生于药物强化治疗期间。结论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做好健康教育,重视血糖监测,及时发现无症状低血糖,防止夜间低血糖,发现低血糖时正确处理可减轻低血糖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分析胰岛素类似物联合应用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门诊或病房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门冬胰岛素组和那格列奈组,每组30例。门冬胰岛素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那格列奈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空腹(FBG)、餐后2 h(2 h PBG)和夜间(凌晨2∶00)血糖,治疗后统计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门冬胰岛素组和那格列奈组患者各自治疗后FBG、2 h PBG和夜间血糖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门冬胰岛素组患者FBG、2 h PBG和夜间血糖控制情况优于那格列奈组(P0.05);门冬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那格列奈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控制患者血糖效果优于甘精胰岛素联合那格列奈,可能更能降低患者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院外发生低血糖的原因,以指导今后临床、门诊、社区的糖尿病教育工作,为出院的糖尿病患者的随访管理提供指导性建议。方法选择2010年1~12月曾在本院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3个月内密切随访,将曾发生低血糖事件的46名糖尿病患者纳入分析,通过频数分析得出老年糖尿病患者院外发生低血糖的原因。结果 46名患者在本院住院期间通过血糖控制和糖尿病教育,患者各项糖脂代谢指标均较住院前明显降低(P0.05和P0.01)。频数分析显示,老年糖尿病患者院外低血糖的危险因素主要与饮食、药物、疾病、运动、血糖监测等几方面相关。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院外发生低血糖事件主要与患者饮食不当、不合理用药、合并全身疾病病情复杂、不合理运动、未进行血糖监测等有关。在今后糖尿病的教育中应注重个体化的糖尿病教育,并对患者进行出院后的定期电话随访及指导,以减少低血糖事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方法回顾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102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的临床症状、治疗方案、低血糖发生时间、相关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时的临床症状以饥饿、心悸、乏力、出汗等交感神经兴奋表现(50%)和无症状低血糖(22.6%)比例为主。治疗方案中以注射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比例高(53.9%);以凌晨2-6点多见(53.9%);强化胰岛素治疗和进餐与用药时间差错是影响低血糖发生的相关因素。结论了解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护理对策,有利于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反应相关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低血糖反应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共553例。采用回顾性研究观察不同年龄、治疗及血糖达标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的差异,并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低血糖组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值低于非低血糖组,年龄高于非低血糖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低血糖发生的概率随糖尿病肾病的加重而逐渐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J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肌酐、糖化血红蛋白是发生低血糖的独立相关变量(P〈0.05)。结论:年龄、糖化血红蛋白、严重并发症等是2型糖尿病治疗中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老年糖尿病肾病(DN)血液透析患者低血糖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并进行效果验证。方法 选取2021年1月-12月我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108例DN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在1个月血液透析过程中是否发生低血糖分为低血糖组53例和非低血糖组55例。比较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疾病相关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DN血液透析患者并发低血糖风险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低血糖发生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对模型的预测效能、拟合度进行评价。结果 108例老年DN血液透析患者中53例发生低血糖,发生率为49.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4kg/m2、DN病程≥1年、血糖变异系数≥0.26、口服降糖药是老年DN患者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P<0.0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7.327,P=0.672;ROC曲线下面积为0.813(95%CI:0.652~0.931,P<0.001),灵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理论在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我科收治的6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自我管理理论使患者积极参与自我健康管理,适度参与治疗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夜间轻度低血糖发生率3.23%,对照组患者夜间轻度低血糖发生率为41.94%,重度低血糖19.35%,观察组轻度、重度低血糖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一般状况优良率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70.97%(P〈0.05)。结论运用自我管理理论对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参与配合治疗护理的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获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肠息肉术后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方法分析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320例因大肠息肉住院行高频电凝电切除术后低血糖发生概率;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手术时间、有无合并2型糖尿病及息肉个数的患者是否发生低血糖进行比较。结果 320例患者中,36例发生低血糖,发生率达11.2%,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小于60岁10例,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26例;上午切除术27例,下午切除术9例;合并2型糖尿病16例,未合并2型糖尿病20例;单发息肉15例,多发息肉21例。年龄段、手术时间及合并Ⅱ型糖尿病是术后低血糖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大肠息肉高频电凝电切除术后发生低血糖是常见的并发症,其中年龄大于或等于60岁、合并2型糖尿病、上午切除是术后发生低血糖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